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征戰天下

第四十五章 天下英雄入吾榖(1)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1-10-15  作者:白凝霜
第三卷兄弟恩怨第四十五章天下英雄入吾榖(1)

毫無疑問,一切問題的關鍵,還在于人,而人才的多寡,幾乎就決定著一股勢力的興衰存亡。00ksreshuge

古代選拔人才,過去是軍功制度或者舉孝廉,再然后是九品中正制,最后是科舉。毫無疑問,科舉制度,是這些制度里最合理的制度。

其他制度的主要弊端,還是很容易造成人才的來源被少數一些是世家大族控制,比如所謂九品中正制,設計的的當然很好,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上品肯定多半是士族的,下品肯定多半是寒門的,這也是沒辦法,換誰也不能把自己的子侄給評成中下品吧?

這樣一來,主要造成了三個后果,一個這樣的話選拔人才的官員很難做到客觀公正,因此選拔的人才多半是紈绔子弟,好多除了夸夸其談,什么都不會,這樣一來造成社會人才的斷層,文不能治國武不能安邦,國家當然不能升平,面對外敵自然也沒有勇將站出來。

第二個后果也很顯然,由于幾乎所有人才,都是特定家族出來的,很自然的也就形成了門閥,而門閥制度,認得不是大是大非,也不忠君愛國,而是家族利益,門閥一出,君權馬上就萎縮了,而在這種年代,是一定需要堅強的領導核心,而且最好的選擇,就是君主。因為門閥之間必然形成互相制衡,這樣一來關鍵時刻沒有一個人說話能算話,而是陷入了討價還價,扯皮鬧事里,怎么可能辦得好事情。

第三個后果就是更可怕了,由于寒門人才沒有上升的渠道,就造成了社會階層的板結,更重要的是,這群人由于在自己的故國找不到機會,所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去找胡虜。于是很多中原的優秀人才,在被逼無奈之下,紛紛投入胡人的懷抱,不然誰相信早就被漢武帝漢章帝打殘的那些個胡人,能有什么本事造成五胡亂華的悲劇?

段業是懂歷史的人,每每想起這些事兒,段業心里就如刀絞一般的痛,他深知,東晉王朝已經沒有希望,士族里的謝玄,桓沖等人,雖然是人才,但那也是落日的余暉了,大部分士族的子弟,早就已經徹底墮落,完全失去了進取心和斗志,東晉的殼子雖然在,囊里也都上來了,而且這支力量已經注定不會再掌握在他們手里。

根據段業的預期,這一段歷史,恐怕不會改寫,劉裕很可能還是會成為這支力量的領袖,而劉裕的可怕,歷史上的記載也好,現實里的感受也好,都讓段業感到恐懼。

論個人能力,段業并不一定就怕了劉裕,可是問題在于,東晉之所以孱弱,絕對不是那里物產不富饒,人民不努力,軍隊不效死,而是因為內耗太多,內耗的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堅強的領導核心,說白了就是沒有話事人。

一旦劉裕成了他們的領袖,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那樣的話可就麻煩了!整合了整個江淮力量的劉裕有多可怕,歷史上的慕容德父子,譙縱,姚興父子都可以作證。

可是,自己現在,只有一個郡,力量的對比,讓段業已經連續幾晚上都睡不著覺了,哪怕是如姐如何的取悅威脅,也不能讓段業安眠。

可是段業能放棄么?不能放棄,走上了這條路,當然就不能回頭,段業別無選擇,只能贏!

因為不贏,就死!雖然劉裕和自己現在相隔三千里,雖然他的姐姐現在是自己的女人,可是,這個世界,是刀槍的世界,是陰謀的世界,是戰爭的世界,是男人的世界。

為了錦繡江山,還有什么,是不能割舍的?

人才,人才!段業每每看見那些舊官僚們笨拙的樣子就著急,開始還生氣斥責一頓,后來基本已經絕望了,這個不怪他們,在過去的體制下,他們已經算是能吏了,可是段業的眼界和格局,和他們自然也不相同,拿幾百年一千年后的要求,來苛求他們,段業自己也知道不靠譜。

那沒有辦法,只好自己重新選拔人才了,什么察舉制什么九品中正制,那對于段業來說就是毒藥,是決計不能考慮的。

軍功制這一條倒是可以保留,現在敦煌雖然處于和平狀態,可是段業很清楚,這個只是風暴間隙的平靜,是暫時的,不必等多久,連綿的征戰一定會到來。之前做的很多工作,是著眼于打仗一定得打贏,但是打贏之后的事情也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無非是有功者賞,有過者罰罷了。

最好的獎賞,說白了就是升官發財,而且,軍功是硬的,基本做不了假,肯定大家都服氣,絕對的公平,這一條段業當然要留下。

但是文官的選拔,除了直接任用名流,策士,吸納特殊人才外,段業還是需要大量平均水準以上的人才的,而且最好都是寒門的,因為寒門的人,一般來說比較珍惜前程,也比較知恩圖報,更重要的是沒有家族的牽扯,不會因為家族的龐大利益而做出危害自己的事情。

另外,寒門的基數畢竟比較大,而且可塑性強,自己只要得到了大量的半成品,不怕不能把他們加工成合適的人才。

方法當然科舉制度最好,一來可以制度化,二來有可操作性,三來可以迅速讓天下人才都奔著自己這兒過來,達到很好的造勢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近代以來,科舉制度遭到了很多污蔑,甚至直接把國家積貧積弱的根源,都歸罪到科舉上,這是很不公平的,而且,這些指責者往往都是多年科舉屢次落第的失敗者,其居心可議。很顯然的是科舉制度只是基本的智力和常識測試,哪怕臭名昭著的八股文,其實也只是閱讀能力考查和應用文寫作,并沒有那么可怕。況且,多年歷史早就證明,科舉人才絕大多數都是值得信任和具備能力的,恰恰相反,書呆子倒是肯定會被科舉制度淘汰。

既然有現成的制度可以用,段業當然犯不著自己多找麻煩。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上一章  |  征戰天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征戰天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