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征戰天下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七人同時論天下(23)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1-11-28  作者:白凝霜
第三卷兄弟恩怨第一百二十一章七人同時論天下(23)

只是劉裕最痛恨的,卻是以他為代表的千千萬萬的赤子之心,卻一次次被那些可惡的門閥利用,甚至于這神圣的北伐當做政治斗爭和別苗頭的工具,而可悲的是,無數年輕人們,卻根本不知道這一點,還以為他們北伐是真的憂國憂民,是真的志在光復,以至于為了他們而拋頭顱灑熱血,埋骨他鄉拋棄妻子,這是何等的悲劇?

自從南遷之后,皇權旁落,基本上就是幾個門閥開始統治這個國家,王、庾、桓、謝等大族先后執掌朝政,幾個主要的大族相互牽制,又相互維系,從而使這種政出多門的局面得以維持。00ks//熱書閣這種局面固然讓政局在中小規模的混亂之中,保持了一個大概的穩定,但是,在這種亂世之中,這種局面卻極大地妨礙江南社會的全面整合,根本無法形成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也很難產生眾望所歸的領袖,即使真的出現了這樣的人,其他的門閥們寧愿葬送國家利益,也一定要把有這樣潛力的人給徹底打下去。所以,之前的北伐如祖逖、褚裒、殷浩、謝萬、謝玄北伐時,江南根本就是一盤散沙,牽制北伐的因素很多,說到底并不是兩個國家之間的對抗,而是這些統帥們個人的勢力和對方一個國家之間的對抗,因此他們未能取得大的成就。

祖逖北伐,朝廷并未給予實質性的支持,只給了祖逖一千人的糧食和三千匹布,無奈之下,祖逖只好帶著數千熱血青年過江,縱然如此,執政的王導和王敦甚至對于祖逖頗不以為然,還多有掣肘。

而當祖逖剛剛在河南打下基礎,擁有了大片土地和軍隊時,朝廷即派戴淵前往節制。祖逖想到自己夙興夜寐,朝乾夕惕,費盡了心血才取得的成就就將這樣付諸東流,不由得悲從中來,不久病死,北伐事業前功盡棄。

祖逖郁郁而終之后,朝廷終于略微有所醒悟,于是褚裒再次北伐,這一次,朝廷倒是給了相當的幫助,出征前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動員,一時間朝野皆以為中原指期可復,而光祿大夫蔡謨等人,就站出來說怪話了,他們說什么如果能夠光復中原,當然是好事,可是這樣一來,褚裒就勢必威震天下,無人可當,而手上又有軍隊,這樣一來,豈不是朝廷和皇上的心腹大患了么?果不其然,朝廷對于褚裒的支持馬上就有所保留了,而他的北伐也毫不意外的敗了。

如果說,褚裒的北伐時,朝廷和某些小人的動作還僅限于局部的秘密的下黑手使絆子,還不敢公開做什么的話,那么最讓劉裕感到惡心的,就是殷浩那一次了。

土霸王殷浩北伐,既不是時機到了,也不是他自己一直有光復中原的志向,而完全是朝廷為了抑制恒溫北伐的動議。為的只是不讓桓溫搶了頭香占便宜,因此在完全沒有仔細準備的時候,就匆匆率軍北上,結果自然是一敗涂地,白白讓無數熱血男兒就此埋骨他鄉。而偏偏,劉裕的伯父和兩個叔父,都在那次戰役里犧牲,這也是劉裕對于這些門閥大族們深惡痛絕的根本原因。

殷浩北伐失敗后,桓溫趁機反擊,通過朝廷政爭的辦法,好歹把反對者全部暫時趕出了朝廷,從而將北伐的資格據為己有,同時也將軍政大權握于己手。雖然手段可議,但是畢竟勉強實現了暫時的事權統一。

因此,桓溫的北伐,也多少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問題在于,桓溫北伐的用意,并不全在收復北方。他兵臨灞上卻不采王猛之議徑攻長安,進抵枋頭而不采郗超之議直趨鄴城,從此中似可窺見他雖專兵在外卻意在建康的梟雄心態。正是這種梟雄心態妨礙了他北伐成就的進一步取得。桓溫長期專擅上游,遙制朝廷,雖王、謝大族亦無法予以裁制。

至于淝水之戰之后的那一次北伐,是劉裕這一輩子的一個噩夢,他現在還無法忘記,那一次,他渡過黃河,卻被迫南返時留下的眼淚,他也不會忘記,那一次北伐失敗,不是前線將士們不用命,不是敵人太兇殘,更不是前線的將軍們不勇敢不精通謀略,而完全是有人拖后腿!

可是偏偏,劉裕明明知道,是誰托的后腿,卻沒有辦法來將那個人碎尸萬段,只因為劉裕就算大權在握,他還是寒族,還是沒有和士族門閥較勁的本錢。

劉裕能做的,只有等待,堅持,同時奮斗!雖然說時勢造英雄,但是英雄也可以造時勢,只要劉裕不斷立功,他的聲望就會與日俱隆,只要劉裕手上有軍隊,他的實力就會越來越強,到時候各方英才都會自動匯聚到他的身邊,到了那個時候,形勢比人強,就是自己和某些人算總賬的時候了!

而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同時給那些枉死的兄弟們報仇,北伐,永遠是最好的辦法!在這一點上,劉裕也不掩飾,自己也要靠北伐來實現自己的目的,不過劉裕卻也是真心實意的想收復故土,這就是區別。

當然,北伐要想成功,卻不能只靠著人心。人心很重要,但是時勢和戰略也很重要。畢竟,北伐除了作為旗幟外,還應有本身的內涵。只有一個力量整合得比較成功的社會中才能凝聚出強大的力量,才會有真正徹底的北伐。此時,事權歸一,將帥用命,士氣振奮,社會組織、社會動員也都暢通有效。

自東南發起的北伐,真正成功的少,除了政治方面的原因外,也跟北伐的方略有關。祖逖北伐時,爭于河南,而河南當時正是混亂和動蕩的交匯之地。褚裒北伐,師出泗口而趨彭城,結果大敗于代陂。殷浩北伐,意在北出許、洛,但先是有張遇據許昌之叛,以致自壽春出兵的計劃受挫,后來移兵泗口、下邳方向,又有姚襄反目相攻。謝萬北伐,由渦水、穎水北趨洛陽,卻以燕兵勢盛而倉皇退兵,招致士眾驚潰,許昌、穎川、譙、沛諸城相次陷沒。這些北伐,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戰略目標,而且都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實力,卻過低估計了敵人的實力,就算能夠取得階段性的成就,總體來說,卻還是很難取得全局性的勝利。

上一次的三路北伐,由于處在淝水之戰大勝之后的一個特殊的時間點,也是晉朝上下一個難得的團結時候,因此那一次的北伐方略其實是不錯的,荊州方面水陸并進從武關入關中,中路軍直取河洛,東路軍自彭城北上,先取山東,三路大軍又都是士氣高漲,裝備精良,而且這次的布局,也經過了各方勢力的推敲,并且取得了一致,總體來說,可以說是布局宏大,配合巧妙,足以撐開全局,而秦軍剛剛慘敗,人心浮動,內部也多有叛亂,本來是一舉顛覆大秦,光復故土的絕好機會,只可惜因為種種原因,這一次北伐還是功敗垂成。

這一次劉裕的任務非常明確,由于北線的慕容沖剛剛占領鄴城,根基還不穩固,需要時間來鞏固已經獲得的成功,而之前石越由于戰敗,山東地面已經很空虛了,不得已之下,石越只得率領殘部,退往河南。

換句話說,齊魯大地,現在就處在一個比較空虛的階段,北方的慕容沖暫時沒有能力攻占這里,而本來占據這里并且經營很久的石越,卻不得不退出這里,這就給了晉國一個很好的機會占領這里,順便還能讓劉裕和北府軍跳出激烈的內訌,得以保全自己,意義實在很重大。

劉裕是知兵的人,他知道,自己事業的基礎,只能是東南之地,而不能是別處,而山東和荊襄猶如東南的兩翼,屏護著整個江淮防御體系。山東足以屏護淮泗上游,荊襄足以屏護江漢上游。前人曾言“欲固東南者,必爭江漢;欲窺中原者,必得淮泗。有江漢而無淮泗,國必弱;有淮泗而無江漢之上游,國必危。”北據山東以固淮泗上游,西保荊襄以固長江上游,是為保據東南者的最好態勢。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山東在南北之間具有樞紐性地位。這一方面是因為山東一代,有許多低山和丘陵,在一片大平原上可以作為憑恃,另一方面,山東處在監控南北之間水路運輸線的位置上,眾所周知,北人善于騎射,而南人善于舟船,因而南北對峙之際,山東常是爭奪的焦點。

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如能占據山東,便取得了很有利的態勢。對于南方而言,得山東,進可以問鼎中原,北臨幽燕,退可以翼蔽淮泗,鞏固江淮;對于北方而言,得山東,進可以南逼江淮,退可以翼蔽河北。而現在,慕容沖卻擺明了暫時沒有能力取得山東,江南的人除非是所有人都瞎了眼,不然也一定要趁著這個時候奪取山東,這也是劉裕當初雖然深陷政爭漩渦,卻還是有機會率部北伐,而沒有遭到激烈反對的根本原因。

現在荊襄還是牢牢掌握在桓家手里,暫時不足為慮,只要劉裕這一次能夠拿下山東,整個東南膏腴之地就徹底安全了,而北府軍也大可以直接在前線就擋住敵人,卻不必在淮泗一代年年死戰了。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上一章  |  征戰天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征戰天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