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征戰天下

第二百四十一章 另辟蹊徑取大權(10)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2-05-31  作者:白凝霜
第三卷兄弟恩怨第二百四十一章另辟蹊徑取大權(10)

征戰天下第三卷兄弟恩怨第二百四十一章另辟蹊徑取大權(10)

焦林聽得砰然心動。reshuge

他很清楚,過去乞伏國仁,雖然對他客客氣氣,偶爾也聽聽他的意見,但是其實歸根到底,只是利用他,連任用都算不上,因為到頭來,乞伏國仁都沒有給他一個很正式的官職,說白了,是有他自己族人解決不了的事情,才讓自己單單來解決這一樁事情,如果沒有,自己就像不存在一樣。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乞伏國仁給予的信任是少的可憐。

這也沒有辦法,他們是鮮卑人,他們不會真心信任一個漢人,怎么也不會。胡人,不管漢化到什么程度,除了那個雄才大略,胸襟博大的苻堅外,對于漢人,胡人的領袖們永遠是自卑的,永遠是防備的,他們學不會漢人的優雅,他們學不來漢人的機智,他們很擔心靠著馬刀奪來的財富女人和土地,被漢人的文化給重新奪走,因此他們沒有駕馭漢人的氣度和胸襟,最多只能使用,卻不能善用。

也因此,就算是很多漢人,因為在自己的家國受到迫害,或者因為其他的緣故,而被迫投效胡人,胡人里少數英睿之主敢用他們,甚至努力做到信任他們,卻也只是表面功夫,內心深處,依然是猜疑,懷疑,他們也不可能發揮出全部才能。

現在天下正統,是偏安江南,無能的晉國政權,焦林這樣的出身和底子,在那里也不可能被重用。而其他地方,幾乎全部是胡人政權,乞伏部的經驗,讓焦林已經對任何胡人都沒有信心了。

段業,無疑是最佳的選擇,焦林得出這個結論,并不費力。

段業一直注視著焦林的表情,他有把握,這一次,一定能拿下焦林,因為他需要這個人。現在,焦林已經非常動搖了,只需要最后一擊……

“焦先生,你先仔細想想吧,我后天,就該出發了。”

段業說完,就頭也不回的走了,他知道,對于焦林來說,這樣重大的決定,多少也得仔細想想,不能草率的做決策,而自己給他空間,比起直接逼迫,要劃算的多。

反正如果焦林到時候還是不知死活,那么起碼段業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焦林陷入了沉思之中,因為,這是改變他命運的時刻,他不得不慎之又慎。

不消說,等到段業把自己決定跟禿發靈一起去禿發部的消息告訴眾人后,幾乎沒有人贊成。

胡凱和段平當然是反對的,道理很簡單,人家沒有請你,就說明不希望你去,你非要去,安全沒有保障,萬一出點問題,跟著你混飯吃的幾萬人可怎么辦?

禿發靈卻也是非常激動地要求段業不要去。

禿發傉檀的信,她自然也看了,信里的意思,段業讀出來讀懂的,她當然也讀懂了,可是還有些,是他們兄妹提前約定好的一些暗號,這是段業讀不懂的,可是她也讀懂了。

具體是什么,禿發靈現在是不能跟段業說的,可是她確定,段業如果堅持要去,恐怕會有危險,這是她不愿意的。她當然要反對到底。

這一次,段業讓她出席了會議,因為要去的地方,是她的故鄉。可是,她的發言,段業雖然聽得很認真,卻還是委婉而堅定地表示,自己非去不可。

很顯然,向來樂意聽從他人意見的段業,這一次卻選擇了力排眾議,獨斷專行,他拒絕了所有的建議,堅持要去,一時間,場面居然僵住了。

一直沒有說話的劉億如,這個時候站出來,輕輕說道:“既然大人一定要去,那么,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大人去的種種安排和需要注意的細節吧。”

“如姐!”禿發靈有些急了,因為她知道這一次,段業如果非要去樂都,恐怕會有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之前她也用眼神暗示過劉億如,可惜劉億如是全無反應,沒想到現在,居然還幫襯起來了。

段業感激的看了眼劉億如,馬上說道:“既然如此,我就開始安排了。”

說完,段業取出早已經準備好的命令,逐條念了起來,很明顯,段業早已有了準備。

畢竟,段業是他們的頭兒,段業已經做出決定的事情,是無法更改的,再反對,的確沒有意義了。還不如直接執行呢。胡凱等人都是聰明人,更是理智的人,之前他們反對是因為覺得這樣做不合適。可是段業做了決定,那么他的任務,就是確保這個有些麻煩的事情,還是要做成。

這個影響深遠的決定,就這么定了。禿發靈也沒有再反對,只是很不悅的看了劉億如一眼,在她看來,正是因為劉億如的緣故,才造成這個事情的形成。

壽春城頭。

城外秦軍,旌旗招展,鑼鼓喧天,城頭晉軍,拼死抵抗,苦不堪言。

大地已經染紅,尸體到處都是,此刻,正是雙方休戰的時刻,因為之前的鏖戰實在太過激烈,雙方幾乎用盡了每一絲力氣,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傷亡。

正因為戰爭激烈,所以現在,卻顯得有些死一般的寧靜。

這一場鏖戰,晉軍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但是好在,壽春,還在晉軍手上。

雙方之所以如此投入,是因為壽春乃是淮泗一代最重要的軍事重鎮之一,淮河主要支流穎河在其附近匯入淮河。穎河為中原與江淮之間的一條重要交通線,穎河與淮河的交匯口曰穎口。壽春正對穎口。自穎河或淮河上游而來之敵,必經壽春。所以自古,壽春就有“控扼淮穎,襟帶江沱,為西北之要樞,東南之屏蔽。”之美稱。

一般來說,大軍鎮守壽春,一個重要的優勢,就是根本不用派大量的軍隊,付出巨大的成本來運糧食,因為這里想要自給自足,不是一個太難的事情。

正因為壽春的種種優勢,和其戰略要地的位置,過去這里曾經多次成為一方勢力的重要根據地。無數的豪強們,都幻想著靠壽春來成就大業。

戰國末,楚失鄢郢之地后,東徙淮南,一度以壽春為都。在春申君黃歇的治理下,楚國一度中興,只可惜后來內外政策出現錯誤,黃歇又被李園這樣的小人所害,項燕又過去志大才疏,才導致楚國大局崩塌。

西漢時,壽春為淮南王國都。淮南國地大力強,值漢廷削藩之余,怯不自安,遂謀起兵。伍被建議:“略衡山以擊廬江,有尋陽之船,守下雉之城,結九江之浦,絕豫章之口,強弩臨江而守,以禁南郡之下,東保會稽,南通勁越,崛強江淮間,可以延歲月之壽。”只可惜劉安其人,實在是爛泥扶不上墻,又碰見了那時候還算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自然是沒戲了。

東漢末,袁術據壽春,帝制自為。但是袁術這人,沒有頭腦,也沒有手段,在條件根本不成熟的時候就敢當皇帝,結果成為眾矢之的,招來殺身之禍。

曹魏后期,鄧艾行巡淮河南北,行視陳、項以東,至壽春,上表建策,建議:“令淮北屯二萬人,淮南屯三萬人,什二分休,常有四萬人,且田且守,歲豐常收,三倍于許。如此,計除眾費,歲完五百萬斛,以為軍資;六七年間,可積三千萬斛于淮上,此則十萬之眾五年食也。以此乘吳,無往而不克矣。”主政的司馬懿采行其策,在淮河南北大興屯田,廣開河渠,以增灌溉、通漕運,自是以后,每東南有事,大軍泛船達于江淮,資食有儲,而無水害,為以后西晉滅吳打下了基礎。

而當今天下的局勢,南北雙方對峙于江淮之間,壽春擋南北之沖,為南北雙方爭奪的急所。司馬睿初定江東,應詹即建議說:“壽春,一方之會,去此不遠,宜選都督有文武經略者,遠以振河洛之形勢,近以為徐豫之藩鎮。綏集流散,使人有攸依,專委農功,令事有所局。”由此可見壽春的重要性。

雖然晉國立足江東,但仍以收復中原為號召,故經營壽春,以守而言,可為淮西重鎮,以進取而言,可與中原形勢相呼應,且兩淮間為流民所集,招集安撫,意義亦大。而北方的胡人勢力,也深知壽春的巨大戰略意義,因此幾十年來,南北勢力在壽春一線,展開了慘烈的爭奪。

十五年前,豫州刺史袁真據壽春降前燕,這一件事,震動天下,因為壽春一丟,兩淮門戶為之洞開,晉庭不敢大意,當然馬上派兵鎮壓,而袁真也迅速向鮮卑人和氐人求援,不出意外,前燕、前秦同時出兵救援。

好在這個時候,彼時威震天下的晉大司馬桓溫尚在,在這種關鍵時刻,他親自上陣,率軍擊破前秦援兵,攻破壽春,收復壽春。

再說去年的苻堅伐晉,前鋒已拔壽陽,但就在壽陽附近的淝水,謝玄所率晉軍擊破前秦軍隊,收復壽陽,前秦經此一敗,頓成崩潰之勢。

劉裕現在站在壽春城頭,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他的手,還在發抖!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上一章  |  征戰天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征戰天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