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征戰天下

第二百六十二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14)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2-04-15  作者:白凝霜
第三卷兄弟恩怨第二百六十二章日落黃昏涼州城(14)

:第三卷兄弟恩怨第二百六十二章日落黃昏涼州城(14)

我們一直在努力提高用戶體驗和加快更新速度!如果你覺得我們站好,給你們的朋友

劉穆之避開劉國咄咄逼人的目光,遙望著早已一片朦朧的江面,半晌道:“中原之事,唯民族也!八王之亂,夷狄內附,五胡亂晉。匈奴劉淵建漢趙,三世亡于羯族;石勒建趙國,三世亡于漢人;冉閔建魏國,自亡于鮮卑;慕容廆建燕國,三世亡于氐族,苻健建秦國,傳至苻堅,也已是第三個皇帝了。胡人在中原無三世運,何者,民族相爭之激化也。夷狄族人少,奉行的是民族高壓政策,有壓迫必有反抗,趙王石虎苦役漢人,筑華林苑及長墻,暴風大雨,死者數萬。石虎殘暴,激怒漢人,是以冉閔一呼,萬夫倡亂,一日之中,斬首數萬,漢人殺羯人,無論長女,死者近三十萬,漳水為之不流,羯人已近亡族。”

劉國聽得很認真,很投入,也很信服,因為這一切,和當時段業說服他們的話,幾乎是一致的,可見,英雄所見略同。

劉穆之的手抖了一下,眼睛里閃爍著恐懼的光芒,似乎那場三十年前的大屠殺就在他眼底,臉色變得蒼白,取碗咂了一口酒,緩緩道:“冉閔的濫殺,反而引起胡人的恐懼,鮮卑、匈奴、羯、羌聯合反擊,冉閔縱有氣拔山河的斗志,終死于七月飛雪。壓迫不斷,民族仇殺不止,中原永無寧日。這一點,苻堅看到了,符堅不愧胡人中的英主,以區區五十萬戶氐族人,平燕定蜀擒代吞涼,統一北方,拓土開疆。其疆域東極滄海,西連龜茲,南包襄陽,北盡大漠,五胡之盛,莫之比也。他靠的是什么?民族融合政策也。他早把自己看做一個漢人,不枉殺一個異族人,無論對鮮卑還是羌族的亡國之君和其貴族統統加官進爵,一視同仁。不稱漢人的皇帝,稱天王,希圖以佛家無二法門化解天下仇怨。若要取天下,則要有包容宇內之心,融合各族之志。只有民族融合政策才會有大一統。”

“可是淝水之戰,苻堅終究是敗了,而且他一失敗,慕容垂也好,姚萇也好,統統都反了,連翟斌這樣的貨色,都敢趁火打劫呢。”毛德祖說道。

“不,這是兩回事,你不能因為翟斌他們造反,就說苻堅的政策不對。”劉穆之來了精神。

之前一直在喝酒的毛德祖聽到此處,搖搖頭,正容道:“道民,此言差矣!漢人就是漢人,夷狄就是夷狄,豈能是一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苻堅雖因之而強大,可鮮卑、羌夷莫不包藏禍心,他是在養虎為患,終為虎噬。你想想,苻堅本來是不是幾乎就要統一天下了?如果王猛的話他聽了,把該殺的人都殺了,我們哪兒有今天。”

劉穆之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毛德祖將酒碗往桌上一頓,說道:“道和,聽我一句,和胡人講仁義,無異于與虎謀皮。胡人除了自己,可是誰也信不過的。”

劉國也不搭言,因為這些是非,對于他來說,并不重要,他凝視著劉穆之笑道:“道和,我觀你龍驤虎步,胸有甲兵,不會久居人下的,不知你有何打算?”

劉穆之動動身子,鞭傷隱隱作痛,眼中波光閃動,“朝廷無能,北伐屢敗,本來我不想應募入伍。不過,與其窩囊地活著,何如拼死一搏!大丈夫生天地間,當披堅執銳,北驅夷狄,斬盡胡虜,復我大漢江山!”

“嗯”劉國點點頭,心中不由大定。

可是此時,劉穆之猛得想起自己這些年來受得屈辱,按道理,自己的本事,早就像長硤里的寶劍,換做任何一個時代,恐怕早就出人頭地了。

可是在這個時代,自己依然被人看做是破落戶,連好多自己的親戚,都不待見自己,都覺得自己不切實際,沒有出息,注定是個沒有用的人。,親戚尚且如此?士族和朝廷會怎么看自己?

一想到這里,劉穆之悲從中來,不由手持竹箸,一邊擊碗,一邊吟道:“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吟罷,潸然淚下。毛德祖素不讀書,不知所以,可是,在段業的督促下開始讀書的劉國,卻是聽得出劉穆之所吟的是左思的詠史,觸動傷心處,也不禁落淚。

他劉國過去,可也不過是輜重營的一個沒有什么前途的低級軍官,可是現在,整個敦煌軍上下,誰敢忽視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地位,誰人可以動搖?

這一切,不都是因為有了段業么?因為段業知人善任,因為他相信自己,他給自己鼓勵,他幫助自己,給自己創造成功的條件,終于激發出了自己的自信,也讓自己做事越來越順,最終有了今天。

劉國很感恩,他知道,沒有段業,就沒有自己,也因此,他愿意為段業效忠致死!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過去劉國是不相信的,但是現在劉國是最篤信的。

“哎哎哎,干什么呢”,毛德祖怪道:“大丈夫有淚不輕彈,你們怎做這兒女之態。”

劉穆之拭拭眼角的淚水,將目光投向無盡的大雨中,幽幽道:“當今之世,高門世族有世及之榮,弱冠即獲入仕,我等庶姓寒人,無寸進之路。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若不以軍功起家,最多只能做一個郡府佐吏。兵是一定要當的。可是二位,你們也知道,我朝為中外軍制,自渡江以來,由于皇權衰微,天子形同虛設,導致中軍寡弱,禁軍也好,營軍也罷往往有名無實,根本不能起到打仗的作用,無法保家衛國,卻只能是儀仗而已。而統率外軍的都督刺史卻擁兵自重,跋扈一方,左右朝局。遠者如王敦、庾亮,近者如桓溫、桓沖。如今國家有二支大兵,一支為桓氏之荊州兵,一支為京口之北府兵,荊州兵多為世兵,北府兵多為募兵。荊州兵在桓溫時最強,我觀北府兵日后必強過荊州兵。北府將吏多出自京口,與我等同為寒庶,所以,我的打算,就算要從軍,卻也要投入北府軍中,日后多聯絡京口故舊,也算有個照應。”

劉國不置可否,顯然這并不是他想要的結果,不過他還是靜觀其變。而毛德祖則不一樣,他當然是慨然點頭。

劉穆之頓了一下,細長的手指用力交措著,仿佛下定決心般堅定地說道:“高祖以關中得天下,魏武以山東爭天下,欲成大事,必有根本,欲清中原,非舉國之力不足以北征,根子仍在朝廷。但是,朝廷一樣是人組成的,想要維系朝廷,歸根到底,還是得靠軍隊,京口流民甚眾,士風強悍,此所以成大業之根本也!”

就在此時一道閃電劃破長空,一聲炸雷于天邊響起,整個北固山仿佛悚悚抖動。毛德祖臉色在電光之下已然慘白,他聽得出劉穆之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劉穆之前面的話,不過是遁詞,后面的話,才是真心實意,如果朝廷不能用,說明朝廷已經失去了號令天下的正當性,真到了那么一步,還去效忠,那就是愚忠了。劉穆之方正那是不假,可是并不迂腐。

劉穆之說這話,其實也是試探,他說完了,自己沒有表態,卻是一直死死盯著劉國。

而劉國卻不由仰天長笑,高聲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若朝廷有道,我當輔之,若其無能,北伐大業,難道就此蹉跎嘛?!那卻是決計不行!”

說話點到為止即可,劉國的話,已經再明白不過了,三人相視大笑,劉穆之道:“來!為你我兄弟的北伐壯志干一杯!”

三人各舉大碗,一飲而盡。

只是劉國心里卻有數,光復故土,卻不等于是北伐中原呢,為何不能是東征呢?

劉國喝完后,放下碗,抹抹嘴唇,問道:“道民兄以為此次劉帥北伐是何用意?”

劉帥說的,自然就是北府軍的劉裕了。

劉穆之用手拭了拭胡須上的酒珠,話音清晰而又堅定,“劉帥此次北伐,我看是被動之舉罷了。王家也好,庾家也好,江左其他士族,對北府軍都頗有敵意,但是那卻是項莊舞劍志在沛公,劉帥僅僅是避禍罷了,如果劉帥不率軍北伐,留在建康的話,恐怕以他的根基,就算有謝公保護,也未必躲得過明槍暗箭,所以,這話姜維屯田于沓中比較類似。”

說到這,劉穆之眉頭緊鎖,最后幾名話俱是緩緩道來,“我想,不,我敢肯定,劉帥北伐雖然旗開得勝,可是苻睿已經率軍出關,屯于河南甚久矣,此乃氐人最后的精銳,戰斗力不可小覷,這事情,恐怕不是易與呢。”

劉國心中暗嘆,段大人到底是眼光獨特啊,這幾個人,段業當時還沒見過,都一口咬定他們是經世濟國的人才,自己那時候還不相信,現在卻是不能不相信,他們的眼光,他們的判斷,都是無可挑剔,自己不過是因為主管情報工作,根據各方勢力的動向,才能得出結論,可是劉穆之顯然沒有從軍,也不可能有什么情報來源,卻還能做出如此精確地判斷,只能說他的判斷和推理能力強了。

這樣的人,如果不是人才,還有什么是人才?

劉國卻還是不放棄,接著問道:“依兄之見,勝負如何?”

劉穆之目光炯炯,一字一頓地說:“從情感上,我當然希望劉帥旗開得勝,我可是從小和他一起長大,但是從理智上,我必須說,恐怕劉帥必敗!”

“道和!”毛德祖忙道,“寄奴怎么會失敗呢?你不要忘了,他自從加入北府軍一來,可是戰必勝,攻必取啊!淝水之戰,如果不是那些門閥們刻意壓制,寄奴可是第一功臣啊!”

劉穆之回頭看了看毛德祖,沉聲道:“這天底下,沒有常勝不敗的人,連孫武,吳起,韓信也辦不到!”

劉國笑了笑,道:“何以見得?”

“天時、地利、人和皆不在劉帥。“劉穆之侃侃而談,“其天時,我大晉立國一百五十年,可偏安江左近百年,中原板蕩亦百年,其正統固然仍在于晉,然其間屢次北討,其意義,并非光復國土,不過宣示晉朝乃華夏之胄也。然北伐屢戰屢敗,中原百姓,多少離心,劉帥雖然迭次取勝,然祖逖也好,桓溫也罷,誰人不是連戰皆捷,眼看光復在望,百姓也都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其結果,卻是王師敗績,百姓慘遭報復。”

“說得好!然后呢。”劉國說道。

“再者,如欲光復,則須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內無掣肘,外難同心,可是如今,內則劉帥因避禍而勉強北伐,外則苻睿欲保故土而拼死一戰,其攻守之勢易也,且由北南征,則有地利,由南北伐,則多不利,由此觀之,劉帥不利也。”劉穆之說道。

見劉國聽得認真,劉穆之接著說道:“最后說人和,雖然苻堅信佛教,然其自稱天王,藐視朝廷,無以正名于華夏也。然我朝內部,內訌多年,早已離心也,劉帥雖然意志堅定,然手下人才太少,苻睿則是百戰精英,又有楚瑜相佐,劉帥是疲敝之師,苻睿卻是以逸待勞,淮河天險,非我所有,慕容家族,尚未消滅,以我觀之,劉帥若能守住壽春,鐘離,則尚可立于不敗之地,否則,則恐遭不利,無非大不利小不利罷了。”

劉國盯住劉穆之,仿佛不認識似的,聽他侃侃而談,才發現劉穆之確實是個奇才,大為嘆服,因為劉國也是通過截獲劉裕寫給朝廷的密信,才曉得劉裕的確是面臨不利,而且根據戰報分析,原因和劉穆之說的卻是一點不差。更重要的,是連作戰的關鍵節點,即壽春和鐘離,劉穆之都猜到了!

劉穆之,劉國的人可是已經觀察了一陣子了,知道他不可能有辦法能夠第一時間得到前線的消息。換句話說,這些只能是他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當前的大勢推斷出來的。段業說過,雖然大部分情況下,實踐中得到的經驗,要比書本上的教條要管用多了。可是世界上總有一小部分人,單單是靠著讀書,不斷讀書,把書本上的理論融會貫通,就能達到比實踐操作獲取經驗還要管用,這話過去劉國不信,可是今天劉國親眼所見,焉能不信?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第三卷兄弟恩怨第二百六十二章日落黃昏涼州城(14)已經更新并由網友上傳至無月文學、本書的文字、圖片、評論等,都是由征戰天下的網友FANS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收集自網絡,如有侵犯可聯系本站刪除閱讀更多小說請返回無月文學首頁!

上一章  |  征戰天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征戰天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