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征戰天下

第二百八十一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33)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2-04-29  作者:白凝霜
第二百八十一章日落黃昏涼州城(33)

親,小說看累了來看會電影吧~_~∮點擊直達→

桓沖臉色很難看,他實在是有點油盡燈枯的味道了,他輕輕對著項冒揮揮手,道:“放心吧,我沒事。00ksreshuge”

“是!”項冒雖然還是憂心忡忡,但是還是一路小跑去了,桓沖的命令,他是不能違抗的。

不一會,荊江大小官員,文武佐吏齊聚桓府,桓沖擁著錦被,臥在竹榻上,臉色臘黃,雙目緊閉。

桓玄與桓沖諸子桓嗣、桓謙、桓修等侍立在側,桓石民、桓石虔與部將郭寶等人,因為最近上庸一代,流民生亂,這些流民趁著上庸新城等地最近成為三不管的權力真空地帶,居然一舉攻破了上庸郡,荊楚為之震動,桓沖對此可不敢怠慢,因此派他們幾個前往征伐,如今他們攻伐上庸諸郡未還,其余諸將皆至。

“叔父!”桓玄輕聲道,見桓沖沒有反應,上前一步,小心翼翼道:“叔父,荊江的文武都到齊了。”

桓沖勉強睜開眼,慢慢地環視左右,輕聲道:“靈寶!”他的語音里,充滿了那種英雄將要落魄的蒼涼,再沒有過去萬馬叢中縱橫馳奔的豪邁。

桓玄忙小聲的應道:“叔父!”

桓沖吃力的抬起手臂,指著滿堂的官員,柔聲道:“此皆你府之故吏,你父親臨終之時,將你托付與我,你尚未成事,我卻要先去了!恨事,恨事呀!”

桓玄眼眶發紅,面對眾人,涕淚而下。

而其他人,雖然都聽說桓沖生病了,但是卻沒想到,這次召集他們前來,居然是要托付后事的!

雖然比起桓沖,他哥哥桓溫當年在位的時候,令行禁止,更加像天子的大氣,但是畢竟桓沖在嚴格要求的時候,也很注意靈活,也非常關心下屬,所以威望很高,如今大家聽著桓沖這樣,不少人接受不了,居然大哭了起來。

桓沖見大家哭泣,而且神情出自至誠,心中也好受了不少,看起來,這么多年來,自己對他們推心置腹,終究是沒有白費啊!他強自坐直了身子,苦笑了下,道:“列位!桓沖不才,與眾位相處十年,雖無大功,也無大過,好歹是保住了咱們荊州一脈,如今天下將亂,時局微妙,正是咱們荊州面臨考驗的時候,可惜,天不假年,我可能要先走一步了。”

“大人!”

“使君!”

眾人一聽,更是不忍,紛紛出言相勸,可是桓沖卻很豁達,他坦然一笑,擺手道:“人生在世,誰能不死?我活了五十七歲,也夠本了!各位,以后叫靠你們了!還有,都不要哭!送雖然快要死了,可是還好,我沒有死在敵人的刀槍下,也沒有死在自己人的暗箭下,還能死在床上,這豈不是上天待我之幸嗎?”

眾人聽了,緩緩止住了哭聲,唯有桓玄,還是啜泣不止。

桓沖緩緩對眾人道:“我一生忠于朝廷,雖不能為國家立大功,然無愧于皇上。靈寶尚小,是你們故主所托,望諸君善遇之!我雖死無憾矣!”

眾人轟然應諾,都發誓一定拼死效忠桓玄,桓沖這才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三日后,桓沖在睡夢中安然去世,終年五十七歲,喪下江陵,士女老幼臨江瞻送,號哭盡哀。

桓沖的喪訊報于建康,天下為之震動!

之前,建康的局勢,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了,雙方已經展開了總動員,反對勢力幾乎捐棄了過去所有的成見,拋開了門第,世仇等等所有問題,集結在了一起,組織了所謂反謝聯盟,目的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定要趁著這次機會,把謝安給拉下馬!

只要能夠拉下謝安,挫敗謝系勢力,不知道能夠空出多少位子,弄出多少利益來,餅大了,還不夠大家分的?至于會不會因為分贓不均,造成其他的問題,那大家暫時根本沒功夫考慮。

只是就在這個當口,桓沖卻死了,這當然是一場巨大的沖擊,像桓沖這樣一方諸侯去世,當然會動搖國本,只是,對于現在正在政爭的雙方,是福是禍,就不好說了。

謝安當然也不敢怠慢,當得到消息后,他想都不想,除了馬上叫來女兒謝靈,做了一番部署之后,立即上車直趨太極殿。道理很簡單,如此非常時刻,必須首先和皇帝取得溝通,不然別的都是虛的。

建康的宮室是渡江以來草草創立,比起洛陽長安的宮殿比,自然遠遠不夠氣派,根本沒有天子之氣,所以好多人并不認為建康的朝廷能夠光復中原,而且一直有說法,石頭城這個地方,虎踞龍盤,固然很好,但是終究天子格局不夠,能偏安,很難一統。

等到當今天子司馬曜統治時,宮室大多毀壞,謝安排除眾議,修繕殿宇,雖然花了很大一筆錢,但是現在看起來,倒也初具規模。司馬曜自己自然很是樂意,卻不知道謝安是一片苦心,還當是一片“孝心”呢。

來到宮城外,至止車門,謝安下了車,由東止車門進入宮院,穿端門而入,沿云龍門進入皇宮。正中是太極殿,太極殿是晉宮最為宏偉壯麗的宮殿,是正殿,左右是東西堂,合稱三大殿。太極殿,廟會之所,除國家每逢大典,接見外國使臣,各種節日朝禮、賜宴及重大軍國大事,平素并不啟用,只在東西二堂議事辦差。

太極殿頂中央高懸書有“太極殿”三個大字的金漆雕刻的泥金匾,字徑一米,筆勢雄健莊重。每次看到這三個字,謝安總是嘆息一聲,心有不甘。

新太極殿是謝安一手建造,建成后,想讓當時他的長史王獻之題寫“太極殿”三字。因為在謝安看來,這個名字,建康不配有,唯有長安能有,唯有關中八百里秦川,能夠有太極殿這樣的宮殿!

王獻之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的第七子,最小的兒子,少有盛名,而高邁不羈,終日閑居,容止不怠,風流為一時之冠。工草隸,善丹青。七八歲時學書法,王羲之偷偷的從他身后掣他握的筆,竟然拽不動,王羲之嘆道:“此兒當有大名。”大司馬桓溫使其在扇上提字,筆誤落,因畫作烏駁犢牛,姿態甚妙。

像王獻之這樣的人,當然不可能一直窩在家里,是一定得做官的。他是從州主簿開始做官的,依次做到秘書郎,轉秘書丞,后來,又娶了新安公主,成為附馬。可是,雖然他是出自名門望族,后來又成了外戚,但是好在王獻之始終是雅量高致,謙虛謹慎,而且有強烈的愛國熱情,卻是和他的父叔們不太一樣。

因此,雖然說和王家,謝安現在已經幾乎和他們“相敬如冰”,但是對王獻之,謝安很是喜愛,聘為府中長史。從這里,就能看出謝安任用人才的大氣了,要曉得,王獻之可是王家的嫡系子孫,長史卻是自己的核心幕僚,雙方又是處于敵對狀態,如果王獻之對自己有歹心,拿自己可是把脖子送上去讓人家砍呢!

但是謝安就是敢,這樣的豪氣,讓王獻之心悅誠服,誓死相從。

王獻之幼年跟王羲之學書法,從小就顯露出超人才華,才氣勃發,咄咄逼人。王獻之不為其父所囿,別創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他的書法,兼精楷、行、草、隸各體,尤以行草擅名。其字筆畫勁利,態致蕭辣,無一點塵土氣,無一分桎梏束縛。

太極殿建成,謝安給他送去牌匾,讓他題字,以為萬代墨寶,王子敬很不情愿,他對使者說:“你把它扔到門外去!”后來,謝安不甘心,一次對王獻之道:“魏朝時,陵云殿榜尚未題字的時候,匠人誤把它釘在柱上,取不下來了,讓韋誕懸梯題字,寫完,須鬢盡白!”王獻之揣摩他的意思,知道又想讓自己題字,便答道:“這就是魏朝國運不能長久的原因。”謝安遂不再逼。

謝安沿著太極殿光滑的石階徐步而上,進入大殿的時候,文武官員都已聚齊,幾個人一伙圍著說話。

不一會,天子司馬曜率幾個大臣直入大殿,官員們忙各歸其位,抬眼望去,只見司馬曜頭戴通天冠,十二旒白璇珠輕輕晃動,身穿絳紗袍,皂緣中衣,足踩黑履,越過眾人,拾階而上,在雕龍矮幾之后坐定,身后跟隨的待中王雅、中書舍人徐邈、范寧卻步躬身退至一邊跪下去。丹陛之下,赤彤彤的文武官員依次跪倒,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司馬曜輕聲道:“眾卿平身。”

“謝陛下!”眾臣起身各回長跪在自己的位置上。

皇帝司馬曜已經二十三歲,自幼聰穎,素有雅量。十歲登基,已做了一十三年皇帝,生得身材適中,臉龐稍圓,面色紅潤,眉目疏朗。

謝安手持笏板,聲音略顯低沉,奏道:“啟奏陛下,使持節,都督荊江梁寧益交廣七州諸軍事,車騎將軍,荊州刺史桓沖于四月二十日卒于上明。”

大殿內雅雀無聲,孝武帝早已接到奏報,方才正與親信侍中王雅等人議論此事,聞言嘆息一聲道:“桓車騎勤于王事,屢有勛勞,如今棄朕而去,深感痛惜!可有表章?”

有晉一朝,督州大員臨終皆有表章托付后事,樹置親戚。故而孝武帝有此一問,謝安緩緩答道:“桓幼子并無表章!”

孝武帝惋惜道:“天下再無此公忠體國之賢臣也!”

謝安聞言一怔,只聽孝武帝繼續道:“荊江不可無主,諸卿以為誰人接替桓沖為佳?”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推薦:

上一章  |  征戰天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征戰天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