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征戰天下

第二百九十章 日落黃昏涼州城(42)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2-05-04  作者:白凝霜
劉國撫掌,道:“著啊!正是如此,然而劉裕如今坐困壽春,外有包圍,內無援軍,南郡公以為,其人尚能逃出生天否?”

桓玄疑惑的看了一眼劉裕,道:“劉裕此番為國北伐,一路之上,斬將奪城,光復了山東千里之地,可謂勞苦功高,如今朝廷一幫混人不去搭救,早就搞得軍中怨聲載道,某雖然身處孝期,不能妄動刀兵,卻也有著出兵北伐,援助劉裕。//熱書閣”

劉國聽了,只是笑而不語。

政客們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個表情,都是大有深意的,劉國既然不說話,那意思很明顯,這就是他的表態。

“怎么,劉先生不贊成我去援助劉裕?”桓玄問道。

“呵呵呵呵。劉國不敢。”劉國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站起身來,道:“不過,劉國想先說一下某主段業的事情,供南郡公參考。”

“好好,你且說來。”桓玄倒是來了興趣,畢竟這段業雖然已經名動天下,可是他的事情,終究是道聽途說居多,可信度多少,大家都沒數。如今雖然不能親眼所見,但是有個他的核心幕僚能夠說一說,也是好的。

雖然不可避免,他的人說他的事情,總會有偏向,但是那也比倒了幾手的消息可信度要高得多。

劉國笑了笑,道:“昔日我主隨呂光東征,敦煌不戰而降,酒泉頑抗到底,我主拼死一戰,強攻成功,拿下酒泉,于是聲名遠播,然武威太守彭鳳早就和呂光大人暗通款曲,試圖投效,我家大人雖然知道,但故意隱忍不發,在沙海子一戰,大破彭軍。之后方才與彭鳳配合,最終拿下姑臧,成了東征第一功,也因此,被呂光大人封為敦煌太守。”

劉國這話說起來很短,但是信息量著實很大了。

首先,桓玄就驚訝于段業的老練與狠辣,畢竟正常情況下,如果對方的核心人物投降,那當然是要趕著去受降,一來可以爭功,再者可以施恩,畢竟是誰受降的,就相當于對方的恩主,人家怎么也要報答,第三,則可以順勢而為,獲取更大的功勞。

可是段業的考慮,卻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這反而更體現了他思維的縝密。

首先,對方的投降,不一定是真的,有可能是詐降,古往今來,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最終都栽在了這個詐降身上。段業在這種情況下,還能保持冷靜,實在是很難得。

而其次,就算對方是真的投降,也有必要削弱他的實力。畢竟,彭鳳不是普通的官員,而是手上有兵有將的實力派,他去投降,本來就是帶著見面禮的,見面禮也豐富,可想而知以后也會越受重視。這樣的人,很明顯和段業會是競爭對手。

這樣的人,等到一同為臣之后,想再暗算他,就不好辦了,就只能陰他了,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做。可是現在這個時候,畢竟是各為其主,你雖然說了要投降,那不是還沒完成投降么,戰場之上,刀劍無眼,對您的人馬造成那么一點點殺傷,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桓玄到了這個時候,才對段業有了一個相對立體的認識,出身寒微,抓住一個微小的機會上位,一旦手握兵權,便牢牢抓住,并且在關鍵時刻,下的去血本,豁的出去,也足夠心狠手辣,這樣的人不出頭,誰出頭?

猛然,桓玄看見劉國的眼神,突然想起來,劉國提這個事情,恐怕不是為了讓自己來崇拜段業重視段業的,而是別有深意。

對了!方才提到劉裕,再提到段業的事情,不就是互相對比嗎?

劉裕現在是如日初生,而又陷入了麻煩,那自己和劉裕之間的關系,不也是競合關系嗎?既要競爭,但是暫時也要合作呀。

想通了這一關,桓玄笑了,他誠懇的說道:“多謝劉先生指點迷津。”

“不敢當。”劉國忙道。

“使得!”桓玄說道:“看來劉先生是認為,桓玄不應該去救劉裕咯?”

“重點是,南郡公就算不提兵去救,這一次劉裕也能脫困。”

“喔?”桓玄來了興趣,“現在朝廷根本不發兵啊。壽春城外,十萬秦軍,劉裕如果舍了城池部眾不要,全力突圍,以他的本事,苻睿小兒倒是攔不住他,可是那樣臨陣脫逃,這劉裕以后可就不用混了。”

“大人忘了謝玄了嗎?”劉國說道。

桓玄恍然大悟,別說,如果不是劉國提醒,自己還真把這位哥們忘了。

謝玄現在可還是假節,左將軍,都督徐、兗、青、司、冀、幽、并七州軍事,淝水之戰的大獲全勝,讓謝玄聲望如日中天,可是那次北伐的失禮,又讓謝玄遭受了不少非議,據說謝玄為了避風頭,已經在家里閉門謝客很久了。

可是雖然他閉門不出,但是謝玄始終是謝玄,北府軍始終是他一手締造的,從當初軍官的選拔,士兵的訓練,營地的建設,軍餉的籌集,幾乎全都是謝玄親力親為,一手操持。

謝玄閉門的那段時間,劉裕在這個機會里由于連續打贏戰斗,讓自己聲名鵲起,但是到了現在這個時候,謝玄如果登高一呼,依然對北府軍有著強大的號召力。哪怕他現在沒有調兵的兵符。

“劉先生是說,那謝玄會救劉裕?”桓玄還是有些不敢相信,對于這個名字和自己一樣的人,其實桓玄心里還是很敬畏的。

“這個要取決于謝公了,如果謝公認為,劉裕敗亡對他沒有好處,那么什么朝廷的諭令,什么他人的看法,那都不重要了,他手上的王牌就是謝玄,他一定會讓謝玄出兵北上的。某卻以為,壽春畢竟是南朝境內,如果北府軍北上增援,苻睿是占不到便宜的。苻睿此人還是很謹慎的,他一定不會冒險,畢竟,他得到這十萬大軍的兵權,并不容易。”

“聽君一席話,讓某茅塞頓開啊!”桓玄感慨的說道。只是這個時候,他又突然想起了一個很嚴峻的問題。

按照劉國的說法,他是段業的幕僚,卻常年在江南活動,而聽劉國的話里話外,他對江南的政治,軍事,民情,派系,等等問題,了解的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很多局內人不知道的事情,他都知道了,這除了說明段業的觸角實在是伸的很遠之外,也說明段業的野心,實在是很大!

想到這里了,桓玄對劉國也有了一絲警惕,他正色道:“劉先生,某和段大人,過去不相識,今日能夠見到先生,也是緣分,但是段大人和某,都不是普通百姓,一言一行,動見觀瞻,桓玄也不是三歲孩童,今日先生來吊唁,桓玄感激至誠,先生指點桓玄,桓玄也是感念在心,而且一定會有回報,但是桓玄卻是不相信先生來到這里,只是為了指點桓玄吧。”

劉國坦然點頭,道:“實不相瞞,劉國此次,正是奉我家大人之命,來送給南郡公一件功勞,一塊寶地。”

“喔?”桓玄有些意外,“愿聞其詳。”

“益州。”劉國輕輕吐出了兩個字,而桓玄一聽,臉色也變得嚴肅了起來。

益州可是真正的天府之國,魚米之鄉啊,而且自從關中被胡人奪取之后,其實相對來說,是在走下坡路的,八百里秦川的富庶程度,早就不及益州了。益州境內,成都附近乃是盆地,長江及其支流匯入盆地底部,再東流出川。江河沖積,形成肥沃的平原,非常適合農耕,又不缺乏灌溉的水源,加上蜀中一代,氣候溫暖,因此益州之地物產豐富,足以比得上其他兩三個大洲。《漢書》地理志載巴、蜀、廣漢等地“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實之饒,南賈滇、僰偅,西近邛、笮馬旄牛。其寶則有壁玉、金、銀、珠、碧、銅、鐵、鉛、錫、赭、堊、錦、繡、犛、犀、象、氈、牦、丹黃、空青、桑、漆、麻、苧之饒。”

此外,益州地多鹽井,在這個年代,有了鹽,就等于有了錢,就等于有了軍餉。而只要有軍餉,還怕召集不到勇士謀臣嗎?可以說,得到了益州,就等于得到了最富庶的所在。

而且和其他地方相比,益州的開發比較早。戰國時,秦蜀守李冰營都江堰,灌溉良田千里。秦漢時期,蜀地富商聞名天下。東漢初,中原饑謹,而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實所生,無谷而飽;女工之業,履衣天下;名材竹斡,器械之饒,不可勝用;又有魚鹽銅鐵之利,浮水轉漕之便。”所以說,諸葛亮隆中對策之時,稱益州是“天府之土”,“民殷國富”。就算現在來說,桓玄也清楚的知道,益州富裕與揚州相埒,賦稅為天下最。自己的荊州,雖然戰略地位重要,是實實在在的用武之國,可是物產卻遠遠不如益州,堂堂荊襄十余郡,所說稅賦,居然不到益州的三分之一。

除了物產豐饒之外,益州的戰略地位,也的確非常之重要,道理很簡單,南北相爭的時候,益州據長江流域的上游,故歷代經營天下者無不汲汲于四川的上游之勢:以北方進取南方,取得四川便可順流長驅,直下東南;以南方對抗北方,確保四川可以屏護上游,確保江南形勢的完整。

益州在戰國時期為巴、蜀之國。巴、蜀分據東川和西川。后來,秦惠王趁巴蜀兩國相攻,遣司馬錯統兵伐蜀,擊滅蜀國而并其地。秦國的這一英明的舉措,效果是顯著的,因為他一拿下蜀國,秦國的國力就迅速增強,并且變得民殷國富,秦取巴蜀,不僅增強了其國力,且改變了對楚國的戰略態勢。巴蜀之地成了秦脅楚、攻楚的一個策源地。以后秦國攻楚國,就不必總是從上庸漢水一線南下,而是完全可以兩面夾擊。總之,秦據漢中、巴蜀,大大削弱了楚國的地位。

西漢初,劉邦被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巴蜀之地為其統一戰爭提供了人力、物力支持。

三國時候,東吳雖然兵強馬壯,但是益州不在手上,就只能重兵囤積于荊州,以防上游,同時下游也不敢大兵北上。而偏安益州的蜀漢,以如此弱小的勢力,尚能鼎足而立近五十年,這就是益州的威力。

三國后期,鄧艾剛剛滅蜀,即上表建議經營蜀地為伐吳作準備:“今因平蜀之勢以乘吳,吳人震恐,席卷之時也。留隴右兵二萬人,蜀兵二萬人,煮鹽興冶,為軍農要用,并作舟船,豫備順流之事,然后發使告以利害,吳必歸化,可不征而定也。”鄧艾雖死,但后有王濬在益州經營水師,圖吳上游。西晉代曹魏后,羊祜上表陳伐吳方略:“引梁益之兵,水陸俱下;荊楚之眾,進臨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揚、青、兗,并會襪陵。以一隅之吳當天下之眾,勢分形散,所備皆急。巴、漢奇兵出其空虛,一處傾壞,則上下震蕩,雖有智者不能為吳謀矣。”

后來晉國滅吳之戰,基本上按照羊祜等人的建議展開,最精彩的一筆,其實就是大軍從益州順流而下,一舉沖破了東吳經營多年的荊州防御體系。

而這一手,馬上就有人學了,那個人,就是曾經給桓玄的叔父桓沖,以及無數晉國的謀臣勇士們帶來噩夢的苻堅。苻堅當年一統天下的策略,其實就是和晉滅吳之戰如出一轍。十一年前,苻堅派兵攻取梁、益二州,一舉取得了上游優勢,并且命令姚萇開始在益州打造戰船。當年年輕的桓玄還是個小孩,可是他在玩的時候,已經經常能夠在江上看見木屑,不消說,這就是上游造船的跡象,而當時叔父桓沖憂慮的眼神,現在桓玄都還記得清清楚楚。

在攻下益州準備五年之后,作為伐晉之戰的前奏,苻堅遣軍攻打襄陽,并欲親自出征,只是那時候被涼州刺史梁熙諫阻,雖然這樣,在苻融和梁成的指揮下,雖然桓沖用盡全力,但是還是沒有擋住苻堅的大軍,襄樊失守。

之前的每一步,苻堅都走的很完美,可以說晉國已經是上天無路,下地無門,到了后來,苻堅終于忍耐不住,親自率領百萬大軍南下,苻融、慕容垂分別率軍趨淮河和襄陽,,另以姚萇督益、梁二州諸軍事,率蜀地之兵順流而下。這套陣勢,真心讓天下人都認為,苻堅要一統江山了。

只是由于種種原因,尤其是很多可以歸結為運氣的原因,導致淝水一敗而全局崩潰。

這一幕幕,到現在,桓玄心里都還記得清清楚楚,甚至還心有余悸,畢竟當時,他們桓家就在荊州,是益州方面壓力的直接承擔者。

可是現在,這劉國居然建議他們去取益州,這實在讓桓玄有些意外。

桓玄一直神色嚴峻,冷眼旁觀的劉國知道,其實他已經心動,便說道:“南郡公,如今蜀中留守,本為中山公苻詵,此人是苻堅幼子,雖然年輕,但是老練,文武都有可取之處,又有精兵數萬,正常情況下,他據有三峽之險,夔門之固,當然暫時不能取之。可是想必南郡公您也知道,之前關中告急,苻詵率部勤王,如今還在關中,猝然難以返回。苻詵之部將,實力只是一般,當此之時,正該率軍西上!此乃天時也;荊州水軍,天下無雙,水陸并進,則三峽之險又何足道哉,此地利也;蜀中之民淪為敵虜不過十年,民心思朝廷而不欲為亡國奴,此人和也,南郡公如此時舉兵,拿下益州,實在是命里注定也!一旦拿下益州,南郡公便有光復國土之功,其聲望必然扶搖而上,而地位亦鞏固也。”

劉國這番話,說的入情入理,讓桓玄也一時熱血沸騰,的確如劉國所說,苻詵這個人如果還在成都,自己還真不敢輕舉妄動,可是苻詵幾乎把原有守備部隊和自己新招募的兵,全部調走了,那自己還怕個什么?

而且劉裕你光復了山東,而我如果也光復了蜀中,二人誰的功勞大,那可就不一定了!況且我還是名門望族,又有班底和人脈,到了那時候,你拿什么和我爭?

可是桓玄畢竟已經不是過去的桓玄了,他不會簡單的就被這幾句話給說動,他笑了笑,道:“劉先生果然是三寸不爛之舌,桓玄承認,您的話,讓我也動心了,可是,桓玄卻有一事還不明白。”

“南郡公請說。”

“這事情,根據您的意思,對桓家幾乎是有百利無一害,可是,所謂無利不起早,段大人遠在涼州,總不會因為覺得和我桓家投緣,就主動讓您來提點桓玄吧?請問,桓玄這么做,對段大人有什么好處?”

桓玄雖然語氣平和,可是話里的意思,卻是咄咄逼人!

只是劉國一點也不為所動,他呵呵笑了笑,道:“也不瞞大人,大人如果提兵西進,對我家大人,也的確有利。”

“利在何處?”桓玄馬上問道。

“很簡單,現在也沒有必要瞞著您,我家大人,將在近期內,奪取涼州!如果大人提兵西進,無異于吸引天下人的注意力,這對我家大人的事業,有大大的好處!”劉國坦然說道。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上一章  |  征戰天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征戰天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