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晴兒的田園生活

第七十一章、賣燈籠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4-06-05  作者:千年書一桐
接下來的日子,曾瑞玉有時送五十,有時送三十,子晴每日都記賬,燈籠架完成了多少,子晴又做好了多少等等,月底曾瑞祥和曾子福回來,子晴就請他們在燈籠上題字,什么“恭賀新春”,什么“萬事如意”,什么“年年有余”,什么“吉星高照”等等,隔一瓣寫一個字。

晚上的時候,子晴特意點了截蠟燭試試效果,大家都說不錯,尤其是每個燈籠底下都掛了一個沈氏打的黃絡子流蘇,還真是有那么點意思。

“我家晴兒還真是能干,元宵節那天大哥還說要扎一個花燈給你,沒想到大哥的花燈沒扎上,你倒是準備賣上了,你比大哥強。”子福笑道。

“大哥,這第一個燈籠是我和妹妹一起做的,我還幫了妹妹不少呢。”子祿說道。

“是,小二也越發能干了。”子福摸了摸子祿的頭,笑道。

忙碌的時光易過,期間家里的洋薯、黃豆等收進來,子晴跟著忙了幾日,收成還是可以,只是晚稻減產厲害,稻谷基本是癟的,沈氏只要了一半來喂雞,剩下的讓曾瑞玉拿去喂豬了。

到臘月初七曾瑞祥他們放假回來時,子晴翻看了記錄,居然完成了三千一百多個。初十那日,子晴和子福拿了一對燈籠去找周掌柜,對周掌柜說有筆買賣想跟東家商量,想見東家一面。

“還真是巧了,我們老爺正準備回京呢,你們若晚兩天來可就見不到了,這樣吧,我去通傳一聲,見不見的我就沒法做主了。你們半個時辰后再過來瞧瞧。”

子晴聽了后,拉著子福又去菜場轉一圈,買了些小雞苗和兩只羊羔,也找到了幾棵桃樹,別的沒發現什么新的東西。

回到雜貨店,東家已經到了,他旁邊還站了個十來歲的男孩,一看就是個大戶人家的少爺,棗紅色的綢子長衫,隨身還帶著一枚上好的玉佩,離得遠些還有一個十一二歲的長隨模樣打扮的少年,只不過這少年明顯沒有那位少爺看著喜笑。

沒等子晴看清這兩位少年的五官長相,東家就開口了,“老周說你這次又有什么新東西送來了,我瞧瞧。”

子晴拿出折疊好的燈籠,沒等她打開,東家就看出是什么東西了,頗為失望地說:“不就是燈籠嗎?你這燈籠倒是夠喜氣,可也沒什么特別的,若說是元宵節花街用吧,樣子也太簡單了些?”

子晴忙道:“誰說元宵節才能用?我這燈籠是專為過年準備的,過年在家里掛上兩個大紅燈籠,你不覺得特喜氣特有年味?而且,我這燈籠是可以折疊的,不用的時候,你看,這樣折疊收起來一點也不占地方,特別好保管,明年還可以接著用。還有你看這個。”

子晴走到光線暗一點的地方,點上蠟燭放進去,轉動籠頂的拉線,燈籠一轉動,上面的字跡在蠟燭的流光里顯得特別的清晰。

“這位老爺,您不覺得這燈籠整體的感覺不僅喜慶,還很溫暖嗎?過年時在家里的院門上掛上兩盞燈籠,客人上門看了上面的吉利話心情肯定會舒暢,晚上給路過的人看了,還可以照亮他們眼前的路,對遠行的游子來說,那就更不一樣了,這燈籠也能照亮他們心里的路,燃起他們對家的那份濃濃的渴望。”

“嘿嘿。”

子晴見那少爺模樣的人在瞅著她偷笑,橫了他一眼。

“東家老爺,我妹妹在家素日和我們掰扯慣了,說話有些不著邊際,不過這燈籠過年掛著確實喜氣,過年嘛,不就圖個熱鬧,圖個喜慶。”子福說道。

“無妨,我也不是第一次見識了,小女娃嘴還挺能說的。不過,你們打算賣多少錢一對呢。”東家問道。

“二百文一對,你瞧,這都是上好的紗料和綢料,是我和我外婆親自縫的,縫起來特別特別費事,這還有我娘親手打的吉祥如意絡子,大過年的,寓意多好啊。這是我爹特意題的字,一百文一盞,真的不貴,還有里頭的架子,都是新砍的竹子做的,花了好多功夫,一副紅紙寫的對聯還要賣到十文呢。”子晴細說道。

這個價錢是昨晚和子福商量好的。

“你就不怕我不買了,拿了你的樣品自己讓別人做去。”東家問道。

“哪能呢。您那么大的老爺,每天要處理的事情那么多,哪能看上這區區幾兩銀子的利,我這也是為了您能拿出去自己用、或送人都有個新意不是?”子晴狗腿地溜須。

她當然清楚自家的燈籠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唯一的新意就是燈籠上的吉利話,這可是頭一份創意,她賣的就是這份創意。

果然,對方也對這份創意有興趣了,只見東家半歪著頭看著燈籠上的字問道:“我想知道的是這是誰的主意在燈籠上題這些話?”

“誰的主意有什么打緊呢?是我們全家集體智慧的結晶。”子晴可不敢把自己推出來。

“結晶?結晶是什么意思?”東家微微擰了擰眉,看著子晴問道。

“就是,就是結果的意思。”子晴摸了摸自己腦袋,頗有些懊惱。

這說話不過腦的毛病真該改改了,否則早晚會露餡。

“我倒沒聽說過,結果還能叫成結晶。不過小丫頭,這兩年你家的西瓜沒少掙吧,大房子也蓋了,小丫頭,我還真想知道,你家的西瓜為什么能比別人早十多二十天上市。還有,你小小年紀這么費勁地想轍掙銀子,上次說是為了蓋房,這回掙到銀子你最想做的是什么?”東家一臉好奇地瞅著子晴。

子晴有點糾結,想了想還是說道:“第一,西瓜早熟的問題不能討論,屬于獨家機密,我家就指著這個養家呢,所以無可奉告,第二,我說了你們可別笑話,掙了銀子當然買田買鋪子,然后等著收租,再然后就是等著做米蟲,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銀子數到手抽筋。”

“米蟲?為什么是米蟲呢?”

“米蟲多好啊,什么也不用干,整天躺在米堆里,不用擔心挨餓,有吃有玩的,多清閑。”

子晴的話音一落,在場的幾人皆笑起來,有嘿嘿的,有撲哧的,有哈哈的,總之,子晴的話娛樂了大家。

子福見此強忍著笑意揉了揉子晴的頭發。

“好,就沖你這個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銀子數到手抽筋的米蟲目標,我就要了你這批燈籠。”說完,又問了有多少盞,又叮囑老周拿了三百兩銀票和一些碎銀,順帶把閹雞一塊運回來,準備送去京城。

東家說完就走了,兩個小孩倒是回頭看了子晴好幾眼。

子晴沒留意那些,這會的她沉浸在掙錢的喜悅中,跳起來拉著子福慶祝,“大哥,我成功了,大哥,我做到了。“

原本她還以為要多費一番口舌的,沒想到這么容易就出手了。

她哪里想得到,正是她的那一句或自用或送人也有點新意打動了人家,這點小錢人家哪里會放在眼里?

不過令文老爺沒想到的是自家燈籠一掛起來,再送出去一些,整個京城到處尋找大紅燈籠了,倉促之間,他手里的這批燈籠倒以一兩銀子一盞脫手了。

當然了,這些子晴是無從知道的,不然還不得后悔沒多賣貴一些。

且說子晴和子福跟著周掌柜的驢車回到村里,曾瑞祥和沈氏忙著抓雞,子晴和子福、子祿把燈籠搬上車,子晴留了五對,剩下的都搬走了。

她是準備給老爺子和沈家各送一對。

晚上,子晴偷偷地把銀票給了沈氏,曾瑞祥和沈氏一看賣了這么多的銀子,都驚呆了,拿著這三張銀票看了又看。

“沒想到晴兒還真干成了,居然能賣出這些銀兩,我家女兒可真能干。”沈氏夸道。

“娘,還有我呢,第一個燈籠可是我跟妹妹一塊做出來的,還是我幫妹妹想的辦法呢。”子祿在一旁說道。

“是,我兒子也不錯,娘知道你們都是好孩子。”沈氏特地摸了摸兒子的頭。

子祿摸著腦袋嘿嘿笑了。

子晴算了下,不算人工,成本也就三十多兩,沈氏一聽,就手就給了何氏兩個五兩的銀錠,何氏本想推脫,子晴忙道:“外婆,這是工錢,應該的,我娘還少給了呢。”

“好,我外孫女這么說,外婆我就收下了,不少,一點也不少。”何氏樂呵呵地接過了這兩個銀錠。

也是,相對于曾瑞玉來說,何氏這十兩銀子的確不少了,老人家心里也有數,知足呢。

說話間,子晴見曾瑞祥在一旁眉頭微鎖,似是在思索什么,遂湊了過去,“爹,今年的對聯還賣不賣?”

沈氏抿嘴一笑,把話接了過去,“還是賣吧,多少賣點銀子,把你爹的那份損失補回來,過年的銀子也就夠了。”

子晴聽了一驚,敢情又出了什么她不清楚的幺蛾子。

上一章  |  晴兒的田園生活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晴兒的田園生活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