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逍遙侯

第65章 小團體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5-02-07  作者:大司空
所以,李中易也不在乎,他一手組建的鄉軍骨干,全是郭懷的人。打完了仗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他拍拍屁股直接走人,輕松自在,逍遙快活。

可是現在,郭懷雖然說得很委婉,但是話里的意思,卻是堅決反對解散鄉軍。

李中易上輩子混官場的時候,就深深的懂得一個道理:擋人的財路,如同殺人父母;攔人的官運,就是挖人家的祖墳。

郭懷的勸說,讓李中易意識到,他一手組建的鄉軍,如今聲名未彰,戰功全無,就已經變成了一個團結的利益集團。

可問題是,這么一支兩千多人的大隊伍,就算是位高權重的孟仁毅,也無法全部解決編制問題啊?

這一刻,李中易忽然覺得,不僅腦袋很疼,蛋也疼!

“嗯,只要打完了這一仗,我想的話,孟帥的軍中一定需要補充進去很多的有功之勇士。”

大敵當前的時候,李中易也不敢擾亂軍心,只得給了個含糊的承諾。

按照蜀國的軍制,一個指揮(營)500人,五個指揮就是一個軍,2500人。

原本屬于編外人員的鄉軍,一下子轉為正規禁軍的一個軍,就算孟仁毅是孟昶最寵愛的親弟弟,恐怕也辦不到。

對于皇帝來說,手下的高級將領私下里大肆擴軍,都是十分犯忌諱的事情。

當然了,以李中易和孟仁毅的深厚交情,安排近千人的小團體,在金吾衛里單獨組建一個編制略大一些的營級單位,由郭懷來指揮,倒是沒有特別大的問題。

得了李中易的承諾,姚洪暗暗松了口氣。其實,這些天來,老戰兵弟兄們私下里都在擔心,打完了這一仗后,整個鄉軍將何去何從?

其實,以郭懷對李中易的了解,他并不擔心老兄弟的去留問題。

郭懷一直暗中琢磨的是,追隨在李中易身邊的整個鄉軍大團體,更長遠的發展問題。

權力既是春藥,又象是煙,一旦吸上了癮,再難戒掉。

當了幾個月的副帥之后,郭懷深深地感受到,擁有權力的滋味,真好!

李中易表面看上去很隨和,很好說話。實際上,在郭懷看來,生死攸關之際,李中易絕不是心慈手軟之輩,出手異常之狠辣。

例子很鮮明。河池縣的夏兵曹,因為勾結山匪,嚴重威脅到了河池縣城的安全。于是,他的全家老小,無一幸免,統統倒在了鄉軍的屠刀之下。

殺人的是鄉軍弟兄們,但是,緊握刀把子的卻是李中易。

這時,黃景勝忽然插話進來:“公子,一個武侯鋪就可以至少安置五十名弟兄。”

郭懷聞言一陣狂喜,到時候,精銳鄉軍去當禁軍,其余的人都可以分散開來,去做管治安的武侯。

這么一來,整個鄉軍的出路問題,就全部解決了。

李中易狠狠的瞪著黃景勝,這家伙也不是省油的燈,有槍才是大爺的樸素道理,懂的人還真不少啊。

見郭懷眼巴巴的望著自己,李中易心頭突然一軟,再怎么說,這支隊伍也是他一手拉拔起來的心血。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整個鄉軍也就類似于李中易手下的紅一方面軍紅一軍團,這可是根紅苗正的嫡系山頭吶。

見李中易終于點了頭,郭懷和姚洪喜不自勝,未來的前途無憂矣!

解決了鄉軍將來的命運問題后,李中易手里捧著茶盞,含笑問郭懷:“棱堡都修好了?”

郭懷說:“還沒有這么快,不過,天亮之前,肯定可以完工。咱們占的這座山地形非常好,不僅牢牢地鎖住了出山口的咽喉,而且,大石和粗木很多,不需要去費太多的工夫轉運回來。”

“嗯,滾木、擂石要多備,最主要的是防備敵軍火攻,務必提前準備好儲水水的器物。”李中易的腦子里始終繃緊了一根弦,不管走到哪里,防備火攻都被他視作第一要務。

“山上的竹子很多,末將讓隨軍的木匠,劈竹引水,已經把寨外的地面,全部澆透了。敵軍別說放火,就算是爬山都很困難。另外,末將命人砍樹的時候,吩咐過弟兄們,要留下一些低矮的樹樁子。”郭懷詳細地解釋了他的部署情況。

李中易頻頻點頭,末了,又問郭懷:“派往河池報訊的斥候,應該已經到了吧?”

“是的。末將先后派了三撥斥候騎兵回城報訊,這個時候,應該都到了。”

郭懷畢竟距離上層決策圈太遠,他并不知道李中易,其實是被李廷圭硬逼出河池縣城的。

按照常理,鄉軍發現高梁寨已經丟了之后,就應該轉身向后,連夜摸黑跑回河池城去。

可是,李中易卻沒有采納這個建議,反而命令后軍選擇險要的位置,安營扎寨。

對于這一點,郭懷一直沒有想得太明白。

李中易也確實不太好解釋真實的原因。總不能直白的告訴郭懷,只要他帶著鄉軍逃回河池城,就很可能被李廷圭借機找碴,砍了腦袋吧?

郭懷雖然可信,但是,依然需要時間來觀察。李中易從來沒有打算過,把自己的命運徹底交到任何一個人的手中。

上輩子,初進官場的時候,李中易曾經非常信任的某位同事,卻在提拔的緊要關頭,從背后捅了他的黑刀。

打那以后,除了父母之外,李中易再不敢輕易的相信任何人。

天光大亮的時候,一座奇形怪狀的多邊形棱堡,聳立在眾人的面前,引發了大家的私下議論。

“丑死了……”

“好古怪……”

“沒見過……”

酣睡中的李中易,自然聽不見部下們的竊竊私語,他昨晚上床太晚,急需補磕睡。

吃過早飯后,忙碌了一夜的民夫和鄉軍們,鉆進帳篷里呼呼大睡。

一夜沒睡的郭懷,把第一營和第二營,隊正以上的軍官叫到身旁,領著他們進了棱堡。

“這叫棱堡,請各位按照如下編制,配置守衛的士卒,弓手五名,弩手五名,負責掩護的刀盾手和長槍手,各五名。另外,需要在棱堡的附近留下至少二十名決死隊,以便隨時將沖進來的敵軍擋回去……”郭懷仔仔細細地講解一番后,最后問軍官們,“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

“明白了。”

郭懷點點頭,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在咱們整個鄉軍里邊,香帥最看重的就是你們兩個營,可千萬別給老子丟臉。”

“老子今天先把丑話說在前邊,誰敢后退半步,老子認得你們,手里的鬼頭刀可是不長眼睛的。”郭懷撂下狠話,掉頭就走。

直到李中易補足了覺,吃過飯,山下也沒有看見一個周軍的蹤影,他心里有些奇怪,就問黑著眼圈的郭懷。

郭懷笑了笑,說:“香帥,我軍熟悉地形,腳力又非常出眾,即使是摸黑,也可以一撤二十余里地。周軍的兵,恐怕就難說了。”

幾個人正說笑,就聽見前邊的山頂上響起了竹哨報警聲,并接二連三的傳入眾人的耳內。

趙匡終于來了!

李中易隱隱有些不安,這是他的首戰,盡管占盡了地利,心里多少還是有些不摸底。

只經過幾個月訓練的鄉軍,能否頂得住趙匡的精銳周軍的進攻,依然還是個未知數。

從警報傳出,到大隊周軍出現在山腳下,居然花了一個多時辰。

望山跑死馬,古之人,誠不我欺啊!

隨著周軍源源不斷地開過來,整個寨墻上的氣氛,陡然緊繃。

成敗在此一役,李中易也把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如果第一戰過后,他順利地守住了大寨,那么,就可以派人去聯絡趙匡。

告訴趙匡,他的親弟弟和鐵桿兄弟,都在李某的大營里。

歷史上,一貫標榜重情誼的趙老二,最后會作出怎樣的抉擇,李中易還是蠻期待的。

就在李中易眺望著遠處周軍的動靜之時,趙匡早已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小山頭。

趙匡穿了一襲白衣便袍,迎風而立,凝視著蜀軍大寨,卻久久無語。

“好厲害的山寨啊……”趙匡仿佛沒聽見王政忠的嘮叨聲,他喃喃自語道,“蜀軍的防御竟然沒有死角,無論從哪邊進攻,都將很難避免被旁邊的弓矢所傷。”

顯然,趙匡已經看懂了棱堡的厲害之處,不愧是一代名將。

“娘的,這立的是什么鬼寨?”王政忠依然是個話嘮,嘴巴老是閑不住,“我說,你為什么不讓我打前鋒呢?”

趙匡冷冷一笑,說:“稍安勿躁。等會你就知道了,為什么不讓你當前鋒。”

“運水的雞公車隊到哪了?”趙匡扭頭問身邊的幕僚,那幕僚拱手回答說,“回趙帥,已經離此不足三里地。”

“嗯,在山溝里打仗,干糧倒在其次,最主要的就是水源。”趙匡也非浪得虛名之輩,除了帶著重兵壓上來之外,始終關注著后勤的大事。

打仗打到一半,士卒們沒水喝的蠢事,絕對不可能出現在趙匡身上。

“高聰那家伙出動了。王政忠撇了撇嘴,不屑地看著高聰的將旗逐漸往前移動,“這家伙一直仗著張永德的勢,從不把你放在眼里,一路之上,這陽奉陰違的事情干的還少么?”

“閉嘴。”趙匡忍無可忍,終于爆發了,厲聲斥責多嘴多舌的王政忠。

平時異常友愛的趙匡果真發了火,冷肅的面容,也的確令人膽寒。

王政忠尷尬的縮了縮腦袋,訥訥的閉上了他的嘴巴,不敢再多言。

過了一會,趙匡氣消了一些,走到一臉郁悶的王政忠身旁,親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溫和地說:“大方,你說說看,俺趙老二啥時候虧待過自家的兄弟?只要找出一樁來,我馬上把頭擰下來給你當夜壺。”

被趙匡搓揉得很舒服的王政忠,明明心里的氣已經消了,卻故作姿態,冷冷地說:“哼,老子才不要你這么難看的夜壺。”

上一章  |  逍遙侯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逍遙侯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