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三棲特種兵

第804章 麥軻初用原素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4-06-09  作者:人一介
麥軻決定用六大原素對付頑抗的老僧王,并非臨時性的心血來潮。

六大原素得自神山,而且拿彼得作過試驗,證實威力無窮。

同時,他得到了明確的指示,這個時機他獲贈六大原素,這種絕無僅有的至寶,就是要他用在反清舉義上面。

根據那個老頭兒提供的線索,麥軻又把《馭物訣》讀了一遍,看看上面有沒有關于使用六大元素的指導。

麥軻一翻之下,不禁大吃一驚!

有關的六大原素的內容竟然有三十頁之多,而且他絕對肯定,這些書頁以前沒有讀過。

沒有讀過的原因,就是這些書頁都是新增加的!

這真是一本奇書,竟然可以自動增加內容。

根據一個簡單的介紹,麥軻知道了這新增的內容,不但介紹了六大原素的性質,而且介紹了基本的使用原則和使用方法。

麥軻一口氣讀完了這新添的三十頁,不禁再一次感嘆神的造物奇妙。

同時,也讓他更加謙卑,知道了自己以前知道的許多東西實際上并不知道,至少知道的不深刻、不全面。

而他自己呢,卻經常以自己的博學,沾沾自喜。

讀過以后,他感到相當羞愧,不對!十分羞愧!

另一方面,他也感覺到自己的眼界有所提升。

他從來沒有意識到,每天所見的平凡物質。是如此的不平凡!

而這種不平凡,并不是到現在才變化成這樣,而是他的眼界非同以往。

比如六大原素中原土,一粒塵土,若非當事人是專門的研究者。除非掉進了眼睛,誰也不會把它當回事。

可是整個宇宙,以及其中的所有一切,都是由諸如塵土一樣的物質微粒構成。

包括人自己!否則圣經也不會說,人死后,塵歸塵,土歸土了。

歸于原來所從來。無疑是在說。從歸回的軌跡,可以找到初始的來源。

麥軻當然知道,人的靈魂從神而來;這是生命奧秘的一個關鍵因素;而身體卻是六大原素的組合,這是生命奧秘的另一個關鍵因素。

二者缺一不可。

光有靈魂,沒有物質身體,這不是人;只有物質身體,沒有靈魂。也不是人。

既然人這樣最高復雜的被造物,都是六大原素的組合,其他各種被造,只能說次等復雜,自然也是這六大原素的不同組合構成。

《馭物訣》大略談及六大原素的使用方法。

理解這六大要素的使用方法,還是離不開神的指導和神的工作。

一個任何人都不可推委的事實,神在創造這個世界的時候,就是組合這六大原素,而如何組合,體現了神的全然智慧。

因此。這個世界才這樣完美、這樣和諧、這樣持久、這樣安全、這樣可靠。

所以,神造世界,就給麥軻使用六大因素,不但提供了原則,而且樹立了完美的榜樣。

這是麥軻使用六大原素的總原則和基礎。

《馭物訣》首先指明,麥軻得到六小瓶原素,別管看到的時多時少。它們實質上都源源不斷,生生不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因此,它們的強大也是沒有限制的,具體應用的時候需要多大數量,都由六大原素本身自己確定。

這一點麥軻很快就理解了,正如珠穆朗瑪峰一樣,說是八千八百四十四米,就是那么高,不多也不少。

但是,人不知道,神卻事先知道這些被造的標準,因為這都在他的計劃中。

麥軻對這一點覺得非常了解,因此,這個宇宙究竟有多大?

沒有人能回答。

只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人類已經觀測到的宇宙空間,動輒就和我們生存的地球有幾十、幾百億光年的距離。

這么遠的距離,是否就是宇宙的盡頭?

又是一個誰也回答不了的問題。

即使是盡頭,那么盡頭后面是什么?

盡頭后面究竟還有多大的空間?

除了造物主自己,誰也回答了這些問題。

麥軻回憶起,他在美國讀書的時候,曾經和同學們分享討論過這個話題,它涉及到什么是無限,無限的范圍在哪里。

當人們試圖理解神的無限的時候,常常對靈界的奧秘苦惱,也不經意間把神的無限限定在靈界,似乎已經知道,或者假設物質界都是可知的。

其實,再深思一步,事情并非這樣簡單。

比如,浩淼宇宙,疆界在哪里?

后世的人們,借助威力強大的天文望遠鏡,已經可以觀測到多少億光年以內的范圍了。

其中有一架哈勃天文望遠鏡,據說可以觀測到一百二十億光年以內的東西。

可以預見,將來人們還會繼續擴展視野。

問題是,這一百二十億光年就是終點嗎?

誰能推測這個視線以外的疆域多大?

誰又能計算不知道的和已經知道的宇宙范圍各占多大比例?

既然必須知道那些未知的范圍有多大,才能計算著這個比例,那么這個比例就永遠是無法計算的。

不知道的東西,不可能因為這個計算的需要,就變成知道了。

人們以為現在知道的東西已經不得了了,也許還不到全部實際存在的萬分之一。

同時,人們不得不想想,即使真有這個終端,那么終端之外又是什么?

再由遠及近返回來思考。

就已知的范圍來說,根據美國聯邦政府的資料。約有百分之八十的比例屬于不可知或不可測的存在,比如黑洞。

也就是說,人類可以知道有這個領域,但是對這個領域中存在什么東西,無能為力。

就宇宙中可以知道一些情況的領域。這個可知度也是很不一樣的。當然可知也不能等同于已經知道。

已經知道的部分,對比人們對地球的了解的差距也是無比的巨大。

再說地球本身。

后世各種科學分支不斷出現和建立。

沒有建立的不說,即使建立的也都有各自的課題來研究未知事項。

也許人類的足跡已經遍布地球的各個角落,但是深度的了解呢?

還真不敢說知道的已經比不知道的多。

回到人的自己,靈魂部分暫時放到一邊,只說物質部分。

曾經有一個腦專家,人們問他這個腦專家是不是針對整個腦袋搞研究。他馬上糾正說。不對。不是整個腦袋!

不但不是整個腦袋,而且不是腦袋的某一個部分。

他所研究的,只是腦袋上某個部分的某個特定區域。

就這樣的一個特定區域,也還是有數不清的難題,一直都沒有得到解決。

他選擇的那個主攻方向,就是要試圖解決其中的一個問題。

這也就意味著,他會傾其一生。專注于這個特定的領域。

實際上每個區域都有數不清的待解難題。

人身體上有多少這樣的區域呢?

也許今天五百個,明年就增加到六百了。

以細胞為例,根據諾貝爾獎在生化領域的得獎記錄,在從一九五三到二零零三這五十年間,就有五十位科學家在細胞的研究方面獲獎。

專家都不知道答案的問題,普通人也不好說知道吧。

而且現有問題就是最后的問題了嗎?

焉不知問題會越解決越多?

從歷史發展的趨勢看,不幸的是,正是如此。

而所有這些區域,都是神工作結果的一部分,神的創造的一部分。物質被造的部分,也就是說,這些都在這六大原素里面了。

而這個領域是人們一般認為是有限的可知的。

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連想象都不知道它的深度和廣度在哪里的話,談有限和可知真的很勉強。

這就和確定什么數最大相似。

抽象的數字背后是具體的物質世界,從無限性這個角度看,恐怕依然如此。

也就是說,當人們想象無限的時候。實際上反映了物質世界的無限性,也就是說神造的萬物,實際上是不可測的,不管是它的三維,還是數量!

可能物質世界的無限性不能全部展示神的無限性屬性,但是根據羅馬書,神的創造顯明了神的永能和神性!

也就是說,無論是六大原素,還是六大原素的難以數算的組合,如果透過它們的物質形式看到本質的話,都是無限而又全能的神,正在使用它們彰顯自己的屬性!

因此麥軻認為,人們至少可以考慮到,即使是通過神的創造,也能使人們感知到神的無限性。

在這種思考下面,任何人豈能不敬畏謙卑?

想想人作為創造之靈,以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實際上卻連一粒塵土都不知道,哪里有驕傲的資本!

麥軻結合自己的思考,進一步閱讀《馭物訣》,從中得到指示,說六大原素既可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成混合元素。

把這樣的說明書給他,就是讓他根據需要,針對各種不同情況,隨時組合、隨意組合。

可以說,這又是一種無窮無盡的變化,因為組合的方式沒有限制。

讓麥軻感到受寵若驚的是,這些新的文字,也是專門為他寫的,就和以前就有的文字一樣。

麥軻這樣看了一遍,思考了一番,就把這些新的文字都深深地記憶下來。

以后,只要沒有新的內容,他就不必再來翻書了。

現在,麥軻清楚地記得《馭物訣》最后的警醒,他在這個時間得到六大原素,絕非偶然,一切都在神的計劃和掌控之中。

目的是讓他在使用這六大原素中。深刻地理解神的旨意,讓使用者更加圣潔,幫助那些神要解救的人得到神的祝福。

最后,《馭物訣》也提醒麥軻,任何時候。不要忘記神的全然智慧!

而全然智慧,就在《圣經》里,是使用六大原素的更高原則,是須臾不可離開的智慧全書。

麥軻花了不到一秒的時間過完了這些電影片斷,又一次掃描整個戰場。

他確認別處已經結束了戰斗,只有這個角落還在鏖戰。

而鏖戰的主力,就是盟古騎兵和天國的騎兵。

真正擋住石達開、胡以晃二大高手聯合進擊的。實際是老僧王的鐵衛。

這些鐵衛大約有四千人左右。成為一個方形戰陣,面對四個方向,對抗天軍從四面而來的進攻。

僧格林沁的中軍,則被保護在中間。

老僧王在他貼身侍衛保護下,時而出現在方陣外面,和石達開等人拼殺;時而退回陣內休息,頗有點進退自由、游刃有余的意思。

天軍的進攻。也是四面合圍,南有石達開、北有胡以晃,這兩位都是實打實地硬拼!

東面則是兩位少年將軍,帶領他們的以童子軍為主力的偏師,撕咬清軍的東方防線。

陳國瑞還是那樣陰狠,依然如同饑餓難忍的虎狼一般。

李容發還是一樣機智,尋找敵人的漏洞,逮住就撲上去,狠狠地來一家伙。

右路天軍還是楊輔清和林啟榮,他們依然穩扎穩打。但是每推進一步,就牢牢地守住,絕對不會后退。

因此,這一路天軍,給清軍造成了最大的壓力!

不管用什么策略,大家都是在打貨真價實的陣地戰,而且沒有地形地物可以利用。大家最有效的武器,就是自己的身體,最后付出的也是自己的生命!

麥軻只是目光一掃的瞬間,就看到至少有三十人被打倒,一片血肉橫飛!

這三十人有敵有我,雙方損失基本平衡。

這正是那種消耗最大的陣地戰,最后的結局幾乎就是同歸于盡,最好的結果,也只能是慘勝!

正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無論勝敗,都不是麥軻可以接受的!

于是,他大吼一聲:“住手!”

天軍軍令如山,聽到麥軻這一聲狼嚎,所有人都立馬退出戰斗,就連陳國瑞、李容發都沒有絲毫拖延。

那些清軍正在被天軍壓得喘不過氣來,聞聽麥軻的喊叫,看到天軍撤退,也松了一口氣,趁機抓緊時機休息。

不過天軍并沒有撤遠,離清軍只有十步距離;要想恢復戰斗,一個呼吸之間,就能接敵再戰。

雙方脫離了戰斗,該麥軻了!

他這時候應該把那些原素拋向清軍,把他們制住,如同在神山時制住彼得那樣。

可是,關鍵時刻,麥軻不知道使用哪種原素了!

總不能一樣一樣地試吧?

六種一塊上?

那絕對是最沒有智慧的做法!

麥軻思考了一會,沒有頭緒,就要六大原素一起上!

最沒智慧的辦法,也是辦法,總比沒有辦法要好!

“臭小子!你可真是笨死了!你難道就不會靜下心來,和六大原素建立溝通嗎?你以為它們都和你一樣,榆木腦袋?”一聽就是那個老頭兒!

雷打不動、始終如一管麥軻叫臭小子的,這老頭兒絕對是獨一無二。

麥軻沒想到這個時候老頭兒會出現,難道他要改變以前的行為方式,變原則性教導,為技術性指導?

不管因為什么,反正麥軻現在聽到了老頭兒的罵聲,比聽到任何表揚都要中聽,馬上就一大堆問題拽了過去。

可是當他問到第五個問題的時候,才注意到,老頭兒說了那句話以后,壓根兒就沒有吭氣,沒再理他!

麥軻這才意識到,老頭兒又故伎重演,早就蔫溜了。

哼!還是老一套!

麥軻沒有辦法,只好按老頭兒的指示,去感應六大原素。

麥軻這一靜下心來,馬上就在心中出現了六大原素的狀態。

它們都在麥軻的裝備袋中,其中五種安安靜靜,如同往常一樣,沒有大的起伏。

只有一種特別活躍,如同遇到了什么興奮至極的事情,生命的根苗蓬勃向上,一直竄到瓶口!

麥軻馬上辨識清楚,這是木原素!

麥軻明白,這是木原素作出了決定,對付這位滿清王爺、拿下這些滿清騎兵,由它出手可以獲得最佳的效果,因之也是最有智慧的抉擇。

既然如此,木原素就自告奮勇,提出要求,此戰由它來上!

這是第一仗,具有歷史意義,因此,木原素就有點小激動,因此那生命的秧苗就竄得非常之高!

慣常根本就不用那么明顯,比別的原素稍微高一點點,顯示出區別就行了。

這樣的經歷,麥克也是第一次,他也不知道怎樣才能讓這些元素行動,尤其是更復雜的操作,按他的心意行動。

麥軻不用再思考,他只是贊同木原素的決定,配合行動就行了。

于是麥軻只是一個意念發出:“去!滅了那些清兵!”

瓶中一介微粒,也就是最上端的那個木原素碎片,霎時間飛出!

緊接著,令人目瞪口呆的事情發生了!

整個清軍大隊騎兵,一下子都被不知從哪里來的森林籠罩!

這片森林不大不小,正好把所有的滿清騎兵嚴嚴實實地罩住,沒有一個人漏網。

而天軍,就在滿清騎兵十步距離,卻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他們的腳下連一棵草都沒有。

每一個騎兵,包括他的馬匹,都被夾在四棵大樹中間,一動都不能動!

僧格林沁,也是其中之一!

只是他的戰馬特別高大,夾住他的大樹一共有六棵!

身負皇帝期許的顧命大臣、手握生殺大權的特派欽差、英勇善戰的老僧王、滿清的頂梁柱,就這樣落入了天軍的手里。

上一章  |  三棲特種兵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三棲特種兵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