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龍爭大唐

第三百七十二章 剪不斷理還亂(二)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27  作者:鳳鳴岐山
正文第三百七十二章剪不斷理還亂(二)

6232

謀士這碗飯不是那么好吃的,尤其是席謀士更是難當得很,智謀、膽略、胸襟缺一不可,但光有這些尚不足以成事,更需要的是運氣——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自古以來懷才不遇的可是多了去了,數也數不盡,千里馬能遇到伯樂固然是件幸事,然則即便是遇到了伯樂,卻也不見得一準便能有所成就,除了自身的能耐與主子的氣度問題外,還有個氣運的問題在,正所謂天時有歸,則人力難以挽回,這其中的奧妙實是難以說得清楚,給人當謀士能不能成事兒實際上也就跟撞大運很有些子類似。

就奪嫡之事來論,若是千辛萬苦輔助的人最終沒能登上大位,那么身為席謀士者只能陪同自家主子一并沉淪,便是連個改換門庭的機會都不會有,比起投效的朝臣來說,其結局要慘得許多,無他,朝臣們站錯了位,只要不是核心人員的話,還有個改正的機會,縱使是核心大臣,除非是得罪上位者太深,否則的話,也不見得就一準會丟了小命,然則席謀士就沒那個福氣,因為他們知道得太多了,所以一旦自家主子敗了的話,除死之外別無出路,故此,沒有萬死不辭的勇氣是當不了席謀士的,很顯然,無論是納隆還是葉凌都有著相同的覺悟,盡管各人的際遇不同,但從根子上來說,他倆其實是一類人,這一碰在一起,自然是火星撞地球,光是眼神之間的交鋒便令人有種驚心動魄的感覺,這不,唯一的旁觀者雁大,也就是那個頭戴斗笠的車夫看得手心都冒出汗來了。

“葉先生這個笑話實是不怎么好笑,某似乎聽不太懂。”良久之后,納隆哈哈一笑,伸了個懶腰,一副隨意的樣子說了一句,算是結束了這場無聲的較量,只不過納隆的輕松只是表面上的罷了,其實心里頭卻是波瀾起伏不定——來前納隆便已得到了宮里頭傳來的消息,知曉有人打算拿隴右的糧草做文章,只可惜礙于時間的緣故,尚來不及核實其真偽,此時又聽葉凌如此說法,又怎不令納隆不將這兩件事聯系在一塊,若不是納隆城府夠深,只怕在先前的對視中便要露出破綻來了。

“笑話么?或許罷,但博君一笑耳,無足掛齒。”葉凌見納隆如此沉得住氣,自也頗為佩服,同樣是哈哈一笑了之,并沒有再就這個話題多說些什么,而是悠閑地在琴弦上撥拉了一把,蕩漾出一連串的顫音,目光轉向西沉的太陽,嘴角含笑地道:“納先生,夕陽雖好,可惜近了黃昏,是到了點燈的時辰了罷,先生以為如何?”

葉凌這句話里自然也是藏著話的,其所言不過是暗指大位的傳承罷了,以納隆的智商,又豈會聽不出其中的奧妙,只不過納隆在沒徹底摸清葉凌請自己來的用意之前,并不想漏出自個兒的底牌,這便笑了笑,并沒有接口說話。

葉凌以前沒見過納隆,但卻沒少聽過此人的名字,此番幾次試探之后,已然大體上知曉納隆是個怎樣的人,此時見納隆緘口不言,自是清楚廢話說得再多都甭想從納隆嘴中套出東西來,也就懶得再打機鋒了,搖了搖羽毛扇,淡然一笑道:“納先生對相州一案有何看法?”

納隆見葉凌如此快地便轉入了主題,倒也頗覺有趣,不過卻沒打算就此事多談些什么,只是笑著道:“某只是越王府一閑散屬官罷了,此等朝堂要務非某可以與聞。”

“哦?哈哈哈……”葉凌突地像是聽到了這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話一般,仰頭哈哈大笑起來,笑得眼角都見了淚,可納隆卻宛若沒見著一般,微笑著聳了聳肩,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葉凌突地收住了笑,將手中的羽毛扇往幾子上一擱,一雙眼睛光閃閃地看著納隆,緩緩地開口道:“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今東宮將易主,何人可得之?”

納隆淡淡地笑了一下,并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只是比了個請的手勢,示意葉凌接著往下說——納隆對于葉凌能看得破李世民此番布局的良苦用心并不覺得有甚吃驚之處,說實話,要是葉凌連這一點都看不出來,那納隆也就懶得跟其坐下來談事情了,只不過此事看得透歸看得透,但卻是件說不得的事情,此時葉凌竟然敢說將出來,其后頭只怕還有下文,納隆自是不想多言,只想看看葉凌究竟想唱啥大戲,然則葉凌說到這兒卻不再往下說了,只是笑呵呵地起了身,走到亭子的一角,跪坐了下來,竟然好整以暇地煮起了茶。

水原本就是開的,這茶煮起來著實快得很,前后也就是不到一刻鐘的時間,一壺新茶便算是出爐了,葉凌邊微笑著為納隆沏上了碗新茶,邊頗有些子意味深長地道:“昔日曹丞相煮酒論英雄,今日某與納兄且來個煮茶論英雄好了,雖有東施效顰之嫌,卻也約摸當得起罷。”

納隆只是淡然地笑了笑,既沒有出言否認,也沒有表示同意,端起了茶碗,聞了一下,淺淺地飲了一小口,隨口贊了聲:“好茶。”

“納先生喜歡就好。”葉凌也端起了自個兒面前的茶碗,對著納隆示意了一下,這才緩緩地開口道:“昔日袁紹累世三公,兵多將廣,一時之俊杰也,然曹公以瓦狗視之,后果有官渡之敗,驗矣,納先生以為如何?”

葉凌此時提起袁紹,其用意不過是拿昔日之袁紹比今日之魏王罷了,這一點納隆自是聽得出來,也清楚葉凌提起這個典故之用心,左右不過是要沖著相州軍糧案去的,大體上也是想著扳倒劉洎,打擊魏王李泰在朝中之勢力罷了,這倒是合乎李貞事前所定下來的目標,不過么,事情既然攤開了說,沒點好處納隆自是不會張口說話的,故此,哪怕葉凌說得天花亂墜,納隆也依舊只是笑笑。

葉凌一向自負有才,又年少而居高位,傲氣還是不小的,此時見納隆始終不吭不聲,心里頭登時便有些子不悅了起來,皺了皺眉頭,強自將心中的煩躁壓了下去,借著飲茶的動作調整了一下心態,沉吟了一下,接著道:“袁紹官渡之戰兵多將亦多,惜乎慘敗一場,何也?唯烏巢糧營被焚之故耳,若無糧草,縱有霸王之勇,又豈有奈何乎?”

葉凌這話說到這個份上,納隆自是知曉宮里頭傳來的消息十有是確有其事了,只是一時間尚無法斷明搞鬼的究竟是何方神圣,心頭頓時猛地一沉——北疆戰局之總體策劃乃是最新進展納隆都不是太清楚,無他,即便有飛鴿傳信這等手段在,可所能得到的消息不過是七天乃至十天前的動態罷了,在不清楚李貞那頭后勤輜重的調配實際情況下,隴右的軍糧納隆是斷然不敢有失的,此時見葉凌將話挑明了,納隆自是無法再保持沉默,這便笑著道:“葉先生所言甚是,某亦深以為然,惜乎袁紹,若非烏巢有失,只怕敗的就該是曹丞相了罷,時也勢也,然則總歸是是也,葉先生以為如何?”

一見納隆總算是開了金口,葉凌暗自松了口氣,哈哈一笑,鼓著掌道:“誠然如是,納兄好見識,若非,又豈有烏巢之失乎?斯言大善!”

“葉兄謬贊了,某亦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卻不知若是葉兄面對烏巢將失,能解否?”納隆臉色不變,只是眼中閃過了一道精光,笑瞇瞇地接口說了一句。

見納隆如此之上道,葉凌心中頓時大安,嘴角一彎笑著道:“此又有何難哉,須知事在人為,全力以赴渡過淝水,以勢壓人,徹底擊垮兵寡之曹公是為一策,分兵襲取無兵可守之許昌亦是一策,后世之聯吳抗曹亦不失為良策,不知納兄所欲何策?”

今日早間東宮議事雖無越王一系的重臣參與,然則以“旭日”之能耐與高效,內里生的一切早就傳到了納隆的耳中,自是知曉三司會審中獨獨吳王一系被排除在外,此時見葉凌亮出了底牌,其所言不過就是指望越王府這一頭能在相州軍糧案上使使勁,搬倒劉洎,制造亂局,以便吳王府一邊能渾水摸上魚,作為交換的代價,吳王府會在隴右軍糧一事上給予越王府相對的支持,這個提議對于納隆來說倒是可以接受的結果——就算葉凌不說,納隆也絕不會放過這等扳倒劉洎的大好機會,若是條件許可的話,納隆甚至想連同崔仁師一道圈將進去,當然了,納隆是不會將己方這些打算透露給葉凌的,此時見葉凌問,也就笑著道:“諸葛武侯,神人也,其聯吳抗曹之策大善,某每讀史書,皆嘆服之。”

一聽納隆如此說法,葉凌眼中飛快地掠過一絲精光,哈哈大笑著道:“納兄真妙人也,此言當浮一大白,此處無酒,某便以茶代酒敬納兄一碗,來,納兄請!”

納隆并沒有再就此事多說些什么,端起茶碗,將碗中的茶水一飲而盡,而后笑著道:“多謝葉兄的好茶,天色不早了,某這便告辭了,葉兄請留步。”話音一落,起了身,對著葉凌拱了拱手,領著雁大瀟灑而去。

“納兄走好,請恕某不遠送了。”葉凌也沒有多留納隆的意思,只是站了起來,就在亭子里目送納隆主仆二人出了園子,嘴角一彎,露出了個神秘的微笑……

夜有些深了,燈火算不得明亮的越王府內書房里,納隆微閉著雙眼,躺在搖椅上隨意地搖著,宛若睡著了一般,唯有不斷輕敲著扶手的右手方顯示出其并沒有真兒個地沉浸在睡夢中——自打從太平觀回來之后,納隆保持這等姿態已足足有近一個時辰了,卻始終不曾開過口,這令候在一旁的雁大心里頭頗為犯叨咕的,可又不敢輕易出言打斷納隆的思考,只好耐著性子站在了一旁。

“想問什么就開口好了。”就在雁大站得頗為心焦的時候,納隆終于話了,只是躺著的姿勢卻依舊沒有改變,甚至連眼皮子也不曾睜開。

納隆既然如此說法,雁大自是不會客氣,一張口便是一連串的問題噼里啪啦地向納隆砸了過去:“納先生,據查,兵、戶二部目下皆無征調隴右糧草之相關計劃,此等所謂的有人在打隴右糧草之注意的消息究竟是真是假,再者,若是確有其事,那又是何人在搞鬼?依屬下看,能有能力行得此事的,也就只有東宮與魏王那一頭而已,至于吳王那邊縱使有心怕也沒那個能耐,既然如此,葉凌又有何能為可幫得了我方?若是不能,其約我等前去談條件又有甚意義?其又是從何得知此消息的?還有東宮那頭為何要通過武才人給我等傳這么個口信,這其中又有何蹊蹺?若不是東宮要動手,那就只有魏王那一邊了,可如今劉洎深陷案中,魏王府一系自顧尚且不暇,又怎可能在此等非常時期與我等鬧不痛快?”

“問得好。”納隆哈哈一笑,一挺身從搖椅上坐了起來,贊賞地看了雁大一眼,語氣肯定地道:“所謂的調撥隴右軍糧一事十有是空穴來風罷了,左右不過是有人在耍小聰明而已,算不得甚大事情。”

“假消息?這……”雁大不明白納隆為何會如此說法,愣了一下,疑惑地看著納隆,滿眼睛里全是探詢之色。

納隆站了起來,走到雁大身邊,拍了拍雁大的肩頭道:“正所謂賊喊捉賊,虛張聲勢之事,不外如是者,呵呵,今上何許人也,如何會不知道后勤輜重的重要性,如今雖遠征高句麗,實則眼睛卻盯著京師里頭,似此相州一案已屬蹊蹺了罷,誰若是敢再在后勤輜重上伸手,那可就是嫌命長了,那三方都是聰明人,誰也不會去做這等注定要敗露的蠢事的,當然了,造個勢卻是無妨,至于東宮與吳王府的用心么,自然是希望我方能全力出手對付魏王一黨罷了,又有甚稀奇可言的。”

雁大想了想,覺得納隆所言頗為有理,可畢竟缺乏相關證據,內心里依舊有些子將信將疑,皺著眉頭沉思了一陣子之后,突地想起了一事,緊趕著問道:“如此說來東宮與吳王府之間該是有所勾連了,這又該如何應對?”

納隆自信地一笑,冷靜地分析道:“呵呵,勾連是有的,就如我等現今與東宮的勾連一般罷了,左右不過是相互利用一下而已,不必擔心,在扳倒劉洎一事上東宮、吳王府還有我越王府的利益并無二致,我等該如何便如何好了,沒必要加以調整。”

“既如此,那為何葉凌非要面見先生不可?”雁大沉思了好一陣子之后,語帶不確定之意地追問了一句。

“為何?呵呵,某先前就是在想這個‘為何’。”納隆笑著道:“葉凌是個聰明人,某能算得到的,想來他也能算得到,若是光為了這么個軍糧案的話,原也無需他來出面,嘿,只怕要么是吳王那頭另有安排,要么就是葉凌知曉魏王府會有大的行動,無論是哪種可能,京師這堂水只怕就要渾了罷,唔,其之所以提前約某面談,除了試探一下某之能耐外,更多的是提前給我方打個招呼,一旦大亂來時,也好合縱連橫罷了,只不過某一時也看不透那兩方究竟會如何個出手法,此事尚需慎重以待,這樣好了,爾傳令下去,讓京畿處加強戒備,以防萬一。”

“是,屬下遵命。”雁大應答了一聲,然則卻并沒有立刻退出書房,而是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問道:“隴右分舵是否需要動員起來,以防小人作祟?”

“唔,也好,通知一下亦可,爾自己看著辦好了。”納隆對此事并不怎么在意,可為了慎重起見,還是同意了雁大的建議,雁大見狀,自是不再多言,恭敬地行了個禮,自去安排相關事宜不提。

所謂的決斷說穿了不過就是先大膽地假設,而后再去小心求證罷了,只不過這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是難之又難,尤其在缺乏相關證據的情況下,要作出重大的決斷,需要的不光是智慧,更需要的是勇氣和膽略,這一條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樣的,然則,勇氣與膽略是需要實力來撐起的,而此時的越王府一系之實力比起其余三方來說,并不占優,能不能在即將上演的這一場大動亂中占據上風納隆心中也并沒有絕對的把握,只不過蓋子既然已經掀開了,此時便已然沒有了退路,能不能從這場大亂之中謀得利益的最大化,就成了考驗他納隆能力的最佳準繩,一想起尚在塞外征戰的李貞,納隆便感到肩頭的擔子沉得厲害,沉得有種令他喘不過氣來的感覺,便在這無人的內書房里疾步地踱將了起來……

上一章  |  龍爭大唐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龍爭大唐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