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秦皇紀

第三十五章 動工修渠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4-01-22  作者:殷揚
巴蜀,岷江流經的灌口鎮,今天是人山人海,前來的人不知幾多。

這些趕來的蜀人,臉上洋溢著笑容,人人歡喜不已,仿佛大過年似的。不,即使大過年也不會讓他們如此這般歡喜。

因為今天是動工修渠的日子,要他們不歡喜都不成。

自有蜀人起,就在遭受岷江的荼毒,至今已經數千年了。治理岷江,不再受水患之苦,過上好日子,一直是巴蜀人的夙愿。

可惜的是,這一夙愿竟然數千年沒有實現。

以前,巴蜀不是秦國的土地,是巴蜀之地少數民族的土地,那時候,巴蜀人不僅僅要遭受岷江的荼毒,還要遭受當地流治者的百般盤剝,日子過得很苦很苦。

后來,秦軍入蜀,并巴蜀,巴蜀之地自此成為秦國的土地。巴蜀人以為從此可以過上好日子,然而,等待他們的并不是商君之法,而是延續舊治,巴蜀人的日子依然難過。

最讓他們難過的是,嬴煇治蜀的日子。嬴煇橫征暴斂,百般盤剝,奪人田產,霸人妻女,其殘暴比起以往的巴蜀統治者還有過之。這讓巴蜀人絕望,以為他們再也沒有盼頭了。

就在這時,新太守李冰來到巴蜀了。李冰與以往的任何官員都不同,他到了巴蜀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治水修渠,而是清理冤獄。在他的主持下,在王綰的襄助下,很快就把嬴煇的積弊清理掉,那些冤枉的巴蜀人都放了出來。

這讓巴蜀人既是意外,又是歡喜,巴蜀竟然來了一位好官,能還他們清白。

然而,這才僅僅是個開始。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系列的改革。在巴蜀之地推行“商君之法”。商君之法大名鼎鼎,早就傳遍天下了,對于山東之地的人來說,那是嚴型峻法,是殘暴不仁的代表。

但是,對于巴蜀人來說,商君之法就是他們的希望。因為商君之法公平公正,沒有貴賤之分,不管是王子。還是國人庶民,一體同法。只要立了功,就能一體同賞。

商君之法讓秦國大治,關中富饒,關中秦人能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能吃有肉,飲有酒,這點,巴蜀人早就知道了。他們早就在盼望,在巴蜀實行商君之法。只是因為巴蜀太遠,秦國顧慮太多,怕不易推行。這才遲遲沒有推行商君之法,而是實行相當于分封治的統治。

推行商君之法的結果,就是沒有貴賤之別,一體同法。也就是“人人平等”了,沒有人能有特權,乒巴蜀人的地方豪強只能夾緊尾巴做人,再也不敢強橫了。

巴蜀人從未有過這樣舒心。他們可以挺起腰板做人了。

緊接著,又有好消息傳來。新太守李冰要治理岷江。這消息一傳開,巴蜀人沸騰了,個個喜笑顏開。

對于巴蜀人來說,岷江之害,誰個不知?哪個不曉?李冰此舉正是打在他們心坎上,無不是巴不得為之出工出力。

到了破土動工的日子,巴蜀人不顧道路遙遠,凡能趕來的全趕來了,是以,灌口這里人滿為患了。

“得得!”一陣急促的蹄聲響起,只見一隊人馬疾馳而來。

“是太守!是恩人!”李冰因為雷厲風行,舉措得當,很得巴蜀人的愛戴,一見到李冰出現,無不是如同見到老祖宗似的歡喜。

“還有王大人!是王大人。”王綰襄助李冰處理政務,才干不凡,很得巴蜀人受戴,一見他到,無不是大喜。

不需要隨行的秦軍銳士清理,巴蜀人自發的為李冰和王綰讓出通道。

來到地頭,李冰和王綰飛身下馬,來到一處高臺上,放眼一望,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頭。而且,這些巴蜀人眼里一片火熱,眼巴巴的望著李冰。

“巴蜀人其苦若此!”李冰慨然而嘆。

“恨大秦早不推行商君之法。”王綰也是感慨頗深。

“王太孫真是遠見卓識呀!要不是王太孫極力支持,我們還不能推行商君之法。”李冰和王綰同時感慨。

商君之法讓秦國大治,然而,秦國在那些偏遠地區就沒怎么推行。而當時的巴蜀之地,因為太過偏遠,秦國只是實行粗略的分封統治,并沒有深入治理。要不是秦異人極力主張,在巴蜀之地還不能推行商君之法。

“父老鄉親們:我從你們的眼里看到了熱切的期盼!”李冰右手高舉,巴蜀人眼睛明亮,不再叫嚷,靜等李冰訓話。只聽李冰道:“岷江禍害巴蜀大地數千載而不能治理,這是你們心中的痛!是你們心中的恨!岷江肆虐,一片汪洋,淹沒了你的家園,奪走了你們親人的性命,讓你們有家不能歸,沒有飯吃,沒有衣穿,你們過著苦難的日子。”

“嗚嗚!”李冰的話就是巴蜀人的心聲,無不是流淚。

“我,李冰,身為一名水工,能成為巴蜀的太守,我倍感榮幸。”李冰把巴蜀人涕淚橫流的樣兒看在眼里,大是感動,道:“今日,我要做一個水工該做的事,治水修渠!我將與你們一道,治理好岷江,還你們家園,讓你們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

“治水修渠!”

“治水修渠!”

這是巴蜀人的心聲,無不是揮著胳膊,大聲吶喊。吼聲如同驚雷炸響,直貫九霄。

李冰從高臺上下來,來到工地上,緊握著工具,狠狠揮動起來。

都江堰正式開工!

關中,涇水岸邊,人山人海。

趕到這里的關中人不知幾多,人人一臉的喜悅之色,比起大過年還要歡喜,因為今天是動工修渠的好日子。

秦國重耕戰,要想立功受賞,要么上戰場殺敵,要么種莊稼。是以,秦國對農耕極為重視。秦人對農田水利之事極為在意。得到消息,今日要動工修渠,他們能不趕來嗎?能不歡喜嗎?

“你們聽說了嗎?據說這次要修的水渠與以往不同呢,說是要集排水和灌溉于一體,要讓關中之地旱澇保收。”

“是呀,我也聽說了。關中修了不少水利,關中之富饒甲天下。可是,卻不能做到旱澇保收,一遇到大旱大澇之年。我們一樣要遭災。”

“真要有一條能讓我們旱澇保收的水渠,那就是天大的喜事,我們秦人就有福了。從此以后,關中之地將是天下間最為富饒之地。”

“好是好,就是這財力人力物力消耗極大。沒有數載時間不可能完成。”

“這不算個事呀,你莫要盯著眼前,要看得長遠。眼下的消耗是大了些,可是,一旦水渠修成,關中就是旱澇保收,再也不用擔心洪災旱災了。要不了幾多時間。就能糧滿倉,吃都吃不完。”

“嗯,也是這個道理。要不是擔心有災患之年,不得不存糧。我都要多養些家畜家禽,到時,我們的肉就更多了,日子過得就更好了。”

秦人說著修水渠的事兒。越說越是興奮,越說越是歡喜。巴不得立時修成。

“隆隆!”就在這時,只聽一陣悶雷似的蹄聲傳來,秦人尋聲望去,只見一隊秦軍銳士護衛著長長一列車隊。

“那是王旗,是君上到了。”

“還有太子!”

“王太孫來了,王太孫來了。”

“上將軍來了!上將軍來了!”

“丞相來了,丞相來了!”

秦人望著轔轔駛來的車隊,無不是扯起嗓子大吼,眼里一片火熱。

這支車隊不用說,當然是秦昭王、太子嬴柱、王太孫秦異人、上將軍白起、丞相范睢、國尉司馬梗、客卿樂毅、荀子、公孫龍子、徐夫人……凡是能來的全來了。

之所以來得這么整齊,是因為他們深知這水渠的重要性,關系著秦國能不能統一天下的大事,在這破土動工的日子里,要他們不趕來都不成。

秦昭王他們下車,鄭國、李斯和蔡澤忙趕來相見。

“好cc!”秦昭王執著鄭國的手,在鄭國手背上輕拍著,一臉的親切笑容,打量著鄭國,極為贊許。

感受著秦昭王發自內心的贊許,鄭國激動難已,眼淚在眼眶里滾來滾去。

他是一介布衣水工,在韓國很不受人重視,遭人白眼,受人冷遇是家常便飯。然而,他來到秦國后,一切都變了,秦國對他極為禮遇,就是秦昭王見了他也是禮敬有加,沒有一點兒國君的架子,就如同老友見面似的。

這種禮遇,要不是鄭國親身經歷,就是打死他也不會相信這是真的。

“君上,在動工之際,您說上幾句吧。”鄭國吸口氣,平復激動的心情,沖秦昭王道。

“好q人就說上幾句。”秦昭王微一頷首,右手高舉,秦人知道秦昭王要訓話了,無不是豎起耳朵,凝神靜聽。

“大秦的國人庶民們:今天是個好日子!是動工修渠的好日子!”秦昭王白須飄動,白眉一掀,氣勢威猛,道:“關中富饒,甲于天下。然,關中亦受水災旱災之害,為此,大秦一直在想方設法解決水災旱災,卻是一直未得其法。如今,大秦得鄭國這個了不得的水工,經他勘察,找到了解決關中水災旱災的好辦法。大秦要在關中修一條集排水和灌溉于一體的水渠。有了這條水渠,關中之地就再也不用擔心有災患!”

“大秦萬歲!”拒早就知道秦國這次要修的水渠非同一般,是要集排水和灌溉于一體的大型水利工程。然而,在得到秦昭王親口證實后,仍是讓秦人激動難已,無不是振臂高呼。

秦昭王的話很簡短,就這么三言兩語就完了。然后,他拿起工具,緊握在手里,狠狠揮了下去。

鄭國渠動工了!

上一章  |  秦皇紀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秦皇紀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