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名門紀事

第二百七十八章 慈恩寺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2-09-20  作者:天光映云影
求粉紅求推薦

“小兒滿了月,按照老例都是要請寄名符、寄名鎖的。()嫂嫂想好去哪家廟了么?”五夫人在這兩個月來,常常過來看望涵因和孩子。妯娌之間相處很是融洽。

所謂寄名符是當時一種很普遍的風俗,為了讓小孩子好養,父母會把他寄在和尚名下做寄名弟子,而是把孩子的生辰八字放在一只紅布口袋里,叫寄名袋,掛在佛櫥上,而和尚會送給孩子鎖啊,僧衣啊之類的“法寶”,保佑孩子健康平安,并給孩子取個法名。

涵因笑道:“正在想呢,我從前都是去溫國寺的,不知道咱們府里的習慣。”

唐國公府的人對溫國寺都是有心結的,出了那么件大事,自然不會想再往那里跑。

“弟妹這么長時間足不出戶,好多事情都不知道了聽說皇上欽定溫國寺為皇家寺院了,又撥了款子給溫國寺大修。現在那里正在動工呢,這事是由將作監負責的。”五夫人笑道。

涵因恍然道:“是了,五弟現在在將作監,弟妹對這事該是最清楚不過了。不知道修繕得如何了?”

“聽說把另外半坊地也劃給溫國寺了,大殿、精舍都要重建,只留后面的碑林、舍利塔。”五夫人把自己知道的告訴涵因。

這是要把長公主最后的痕跡都抹去么,陳成暗示內衛構造有問題,皇帝便知道了內衛和溫國寺之間有密道相連,但他卻沒有讓動佛舍利塔·這么說的話還是要保留這條密道了。只不過他要自己掌握。

涵因回過神笑道:“那這么說,現在也沒法子去那里寄名了。”

“是啊,現在溫國寺的僧眾都去慈恩寺了,聽說懷素大師也在那里,正編修經書呢。”五夫人笑道。

“從前舅母都是帶著我們去溫國寺,我倒沒去過那慈恩寺,不知道香火如何,是否靈驗。”涵因問道。

五夫人笑道:“真真是國公府邸出來的姑娘,那溫國寺只接待長安三品以上大員的家眷還有皇親國戚·只在每月初一、十五或者是佛誕日才讓一般人家進去禮佛,咱們公公當年路過長安的時候想進去看看,不清楚這規矩,吃了個閉門羹。()當然也不怪人家無禮。雖然有一品國公之位,唐國公府那時候沒人在京中,他老人家事前也沒派人打招呼,就帶著個隨從大大咧咧去了,人家自然也不識得。反正后來唐國公府搬回了長安,一直也不去溫國寺,禮佛、做法事都在慈恩寺呢。慈恩寺沒有那么多規矩·香火也更旺盛,京中也有不少世家在慈恩寺禮佛呢。”

“涵因見識淺薄,倒讓弟妹見笑了。只是盧昭盧公子的父親也并非長安的三品大員,又不是高家、竇家那種外戚,怎么也常和溫國寺往來,上次我還聽寧馨說呢,去年就給他家公公在溫國寺做了場法事祈福安康呢。”涵因有些不解。

五夫人手里拿著輕羅團扇,捂著嘴笑了:“妹妹聰穎絕倫,今天怎么犯了糊涂,你怎么忘了·溫國寺可是長安禪宗第一寺,他們和盧家自然是淵源頗深。”

“哎呀,是了·真是該打,我怎么這都忘了,慧能禪師的俗家不正是范陽盧氏么。當年慧能禪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為禪宗第六祖,創立了南宗,后來他的弟子荷澤神會辯倒了神秀門人崇遠,南宗成為了禪宗正統。怨不得他們待盧家與別家不同,原來是這個緣故。”涵因對佛教的第一印象就來自于那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自然對慧能的故事耳熟能詳。

“是了,因此但凡是范陽盧氏家的人·不論身份高低,溫國寺都會歡迎的。”五夫人笑道:“我還聽說盧公子從小就被大師們贊為有慧根,想讓他出家呢,只可惜他是盧氏長房嫡長子,是要繼承家族香火的。”

“盧公子超逸不凡,緣法自然也是與常人不同的。”涵因笑道:“既然溫國寺去不了了,那我明日請示一下母親,就去慈恩寺寄名好了。”

“我這些日子也正要那里去許愿,不如與嫂嫂同行。”五夫人笑道。

涵因從善如流:“那感情好呢,我正巧對那里不熟識,有弟妹陪著就太好了,弟妹真是貼心。”

“嫂嫂別客氣。其實我小時候的寄名符也是從慈恩寺請的呢,父親親自帶著我去的。”五夫人笑道。

涵因問道:“弟妹是在長安出生的?”

“可不是么,后來父親就去定州赴任做刺史了。后來祖母帶著母親和我們兄妹幾個回了太原老家。”五夫人想起小時候也滿是感慨。

“說不定那寄名袋還掛在佛櫥上呢,咱么這次就去看看。”涵因笑道,她卻明顯察覺五夫人的笑容僵了僵,不知道是想起了小時候的事,還是觸動了什么情緒,不覺有些奇怪,再仔細看時,五夫人又已經把情緒掩藏了起來,仿佛只是涵因一時多疑。

“早沒有了,早些年嫁到長安的時候就去看過了,哪家佛寺能把那個東西留二十多年呢。”五夫人搖搖頭。

“也是啊。”涵因笑道:“要是全留著,怕是寺里要堆滿了。”

兩人又閑話些別的,約好過幾日一起去慈恩寺。

慈恩寺在長安城南溫國寺不同,是世宗皇帝為母祈福所建。規模更加宏大占了整坊之地,不過也更親民,世宗皇帝興建此寺之后,就下令向一般百姓開放。這里香火旺盛,每天來這里參拜的人絡繹不絕。據說,這里求子最為靈驗。

因是第一次來,涵因并未帶著兩個孩子·而是參拜了之后,去見了主持,與他商議好寄名儀式的時間,又上了供奉。

因這里也有不少達官顯貴來進香,慈恩寺單辟出幾間院落,接待貴客,此處鬧中取靜,很是清雅。涵因與主持說完話,被小和尚引到此處休息。

五夫人卻不知道什么時候跟她走散了·半日沒見蹤影,涵因等得不耐煩了,正想派人去找,五夫人也過來了。

涵因隨口一問:“去哪里了,怎么這么慢呢?”

五夫人笑道:“碰上了了然大師,便請教了幾句。她笑得有些過分熱絡,和她平時那種不近不遠的態度有些不同,涵因覺得有些奇怪,但又說不出哪里不對。

“弟妹帶了四個丫頭和一個婆子來,怎么就一個跟著你。”涵因笑問道·她帶著張媽媽、祈月、盼晴、沁雪和蘭兒,此時都在她身邊。羅媽媽和慕云要看著三位姑娘處理家事,便沒有跟來。

“哎呀,是了,走著走著就走散了,林媽媽年紀大了,腿腳不靈便,走得慢,那幾個應該是跟她在一起呢,彩兒·你去看看她們怎么這么長時間還沒回來,這幾個小蹄子又找機會四處亂逛了,怕挨罵還拉上老媽媽。”五夫人對涵因笑道:“我的丫頭沒規矩·讓嫂嫂見笑了。”

涵因笑道:“他們不常出來,一出來可不是撒歡兒似的。我看就別拘著他們了,反正咱們也要歇一會兒再走呢。”

涵因雖然是嫂子,但和五夫人是平輩,五夫人這樣絮絮的解釋一大堆,倒顯得多余,大不同以往她的態度。

“我看那后面的碑林有幾副好字,去欣賞一番·弟妹可要同去?”涵因問道。

五夫人笑道:“嫂嫂精神真好·我卻是累了,要歇一歇。”

“那好·等她們回來,派人叫我一聲。”涵因說罷·放下帷帽的輕紗,遮蓋住臉頰,帶著張媽媽和幾個丫頭走了。

涵因在碑林里溜溜噠噠欣賞著上面各式各樣的書法字體,其中有不少是名家作品,龍飛鳳舞,讓人大開眼界。

正看著,碰上了懷素和高煜,涵因給他們行禮。

“聽說懷素大師在此處精進佛法,真是幸會。”涵因笑道。

“這便是貧僧與幾位施主的緣法。”懷素笑道,這一年他都專心于研究佛經典籍,氣度又與之前不同,涵因覺得他隱隱有了那種高僧的感覺。

懷素又與二人相談了一會兒,便告辭了。

高煜待懷素走遠了,對涵因說道:“你提醒一下李湛,讓他這些日子警醒些,他們恐怕要針對柳相,具體怎么樣就不清楚了。畢竟我跟那邊也不如以往了。

這個消息在涵因腦子里頭轉了個彎,點點頭:“怎么自己不去找李湛?”

“你知道的,我跟李湛之間終歸有了嫌隙。”高煜笑道。

涵因一笑:“那就繼續跟我合作好了······你看這個提議如何?”

“你?”高煜失笑:“你一個內宅婦人,想干什么······”

涵因沒說話,看著他笑道:“考慮一下,不過,這次不管你怎么選,想好就站定了吧。”

墻頭草的代價就是沒有人把你再當回事,想要處處討好最終的結果就是處處討不到好。

“我明白。”高煜看著她粲然一笑,滿園的美景都在此刻黯然失色,如今這雙眼睛添了幾分憂郁與滄桑,少了幾分銳氣,愈發顯得深邃迷人:“其實,你說過的話,我都記得…···”

涵因笑著點點頭:“記得就好,我可不希望有個拖后腿的盟友。”

“我發現你總有本事讓人掃興……”高煜收回了笑容,眉頭微蹙。

“實話往往都是不招人待見的。”涵因壓根沒想過照顧他的情緒。

“算了······不說這個了·……”高煜有些無奈,又想起了什么,掃了一眼周圍,見沒有別人,悄聲問道:“她沒事吧。”

涵因瞥他一眼,冷笑:“誰呀,我卻不知道這個‘她,是誰。”

“這時候裝糊涂有什么意思,你明明知道我說的是誰······”高煜知道涵因故意打趣,說道:“畢竟我還是有愧于她的······”

“高公子有愧的女子好像不止一個兩個吧。”涵因的笑中帶著毫不掩飾的嘲諷。

高煜對涵因的這種態度頗為無奈,只好笑道:“我只是關心一下她的近況罷了,你又何必冷嘲熱諷呢,畢竟我是希望她好的······”

涵因冷哼一聲:“如果高公子真希望她好,那么最好就是不聞、不問,更不要讓她知道。妾身還有事,就此別過了。”說罷,便沿著路繼續向前走了。

高煜目送她離開,說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自己也知道她說的是實情,事到如今,最好就是讓皓寧自己斷了念想。

天光映云影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上一章  |  名門紀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名門紀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