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名門紀事

第六百四十三章 后路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4-06-07  作者:天光映云影
奇書網www.qsw.so,名門紀事!

不過幾日之隔,崔賢妃已經成了崔太妃,她和六皇子,如今哪里也不去,就窩在自己的宮里過日子。她的臉上一副冷漠的樣子,看都不看涵因給她施禮,眼睛盯在自己手里那本書上,冷笑道:“你來找我干什么?”她對涵因有心結,雖然她失寵是完全因為自己的緣故造成的,而且事情已經過去那么多年了,但她看到涵因還是覺得別扭。

涵因笑道:“多日不見娘娘,甚是想念,來看看娘娘和六皇子。”

崔妃冷笑一聲:“我倒是不知道你有這等好心呢。”

“我們本來就是親戚,娘娘又何出此言呢。”涵因笑道,并不介意崔妃的態度。

崔妃將那本書翻了一頁,依舊不看涵因,說道:“你就直說吧,今天來這意欲何為?”

“其實皇上身子并不大好,進來病情愈發重了……”涵因說道。

崔妃猛地一下子抬起頭來,看著涵因:“難不成你想讓我兒子坐上皇位?”

“皇上沒有子嗣,如今眼見著身子也愈發不好了,娘娘就沒有想法嗎?”涵因笑道。

崔妃垂下眼簾,想了想,冷笑道:“皇上若是駕崩,你這個外戚也沒有什么可倚仗的了,皇位除了我兒子,還有誰更有資格嗎?再說我父親要回來了,所以你就想再搭上一艘順風船,哈,你倒是做得一門好生意,可是我憑什么要答應,沒有你,我兒子照樣可以當皇帝。”

涵因聽她戳穿了自己的目的,并且知道她為什么要找支持她兒子,卻并沒有惱羞成怒,冷笑道:“可是太妃娘娘,你可別忘了。皇長子是梁王,雖然按照母以子貴來說,六殿下出身比梁王貴重,可是到現在,六殿下還沒有封王呢,要論資格怎么也比不過已經封王的兄長吧。再說了,大舅父的確是要回來了,可太妃莫忘了,李明哲也要回來了,李相可是一直支持梁王的。再說了。大舅父一向謙恭自守,并不希望崔家太過貴盛,況且他一直是忠心耿耿。憂國憂民之人,如今各地亂象四起,大隋的天下危機重重,大舅父并不是以一己之私,損害國家之人。又怎么會在此時動搖國本?因此如果定下梁王即位,那么他也一定會竭盡全力輔佐新皇。我相信太妃娘娘應該比我更清楚舅父的性格吧。娘娘不跟我合作,那么我也只能去支持梁王,相信這個時候,他們不會拒絕伸過來的援手吧……”

崔妃皺起眉頭,認真思考著。她知道自己的父親會先考慮國家百姓,也會先考慮崔氏一族,但絕不會首先考慮自己的家事。她這個女兒更是往后放了又放,否則她絕不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但心里的傲氣還是讓她不愿意向涵因低頭,冷笑道:“繼承了皇位又怎樣,我已經看透了,是你的就是你。不是你的爭也沒有用。呵,現在這個皇位就是個燙手的山芋。誰想爭就去爭吧,我只要我的琨兒平安就好了。”

涵因看著崔妃,露出一個諷刺的笑容:“娘娘難道以為梁王即位,六殿下可以全身而退嗎?大舅父和二舅父都在朝中,又身居重臣之位,這樣的家族誰會放心。縱然舅父們是謙退性子,也盡心竭力為朝廷盡忠,娘娘不過求個平安,但樹欲靜而風不止,新皇會放過六殿下嗎?”

崔妃心里陡然一沉,如今先皇剩下不多的皇子中,只有她的孩子,對梁王最有威脅,若是梁王即位一定會把他看做眼中釘肉中刺。皇家在一年之中太皇太后、皇帝、吳王接連去世,現在新皇登基還不到一個月,眼見著身子又撐不住了,朝中人心動蕩,很多人瞄準了這個機會想要往上爬,而新老交替,皇帝最希望的就是擺脫老臣的掣肘,現在不僅靖國公是元老,連她的二叔父崔澄在前幾個月還不過是王通麾下的應聲蟲,如今也成了歷經兩朝的老臣了,如此種種,一定會讓新皇寢食難安。讓別人艷慕的滿門貴盛,在他們崔家看來,卻只覺得如履薄冰,崔妃沉吟半餉方說道:“難道你有辦法讓我兒子繼承大統?”

涵因笑道:“娘娘覺得現在除了我還有誰能幫你把這件事辦成?”

崔妃心跳了幾下,說道:“那現在該怎么辦?”之前吳王很早就跟她串通過,暗示她六皇子可以一爭皇位,但后來吳王卻失敗了,她這些日子一直擔心自己也會受到吳王一案的牽連。好在,新皇登基,以穩定人心為要,并沒有深究吳王謀反這件事。

涵因的話讓崔妃心里又燃起了火焰,她忍了這么些年,不就是希望有一天兒子能夠熬出頭,自己不再受這份憋屈嗎。她咬了咬牙說道:“你想得到什么?”

“李湛和舅父同為輔政大臣。”涵因說道,這是目前涵因所能做到的最好的妥協,楊珣撐不了多少日子了,就算李湛在他死之前帶兵趕到,也沒辦法在那么短的時間內一手掌控朝堂,因此她必須其中一個人達成妥協,無論怎么看她舅父崔濯也比她姨夫王通要好得多。

崔妃深吸一口氣,說道:“好,那就這么辦。”

涵因說道:“娘娘別這么快答應我,過兩天大行皇帝舉哀,二舅父也會進宮,娘娘跟二舅父溝通過,如果二舅父同意,這件事情才算作準。我還需要二舅父的配合才能成事。”

崔妃點點頭:“我知道了,那如果他答應……”

“如果他答應,就讓人奏請給六殿下封王。”涵因說道,一旦楊琨封王,那么他也有更有資格繼承皇位了,雖然楊琨年紀更小,但世家會更支持他。

“那好,你就等我消息吧。”崔妃說道。

過了幾日,崔妃果然派人給涵因送了信,說事情已經辦妥了。

緊接著朝堂上就有人提出皇帝應該禮待兄弟,封先皇兩位皇子為王,而另外有人則說七皇子年紀太小,應該等到五歲以后。可以穿著禮服完成禮儀再封王,于是最后朝臣們奏請給楊琨封王。

但劉公公卻并不樂意,說道:“舊制,諸皇子出宮開府才封王,先皇封諸皇子為王是因為早封太子,切當時天象有異,于是封諸皇子以鎮服四房,六殿下剛十歲,還遠遠不到年齡呢。”

涵因則表態支持:“新皇即位,本來就應該厚待兄弟以示親親之恩。此時正是皇上加恩的時候啊,大臣們這樣提議也并無不妥。”

劉公公沉吟許久,又說道:“那就應該六皇子和七皇子一起封。”

“也并非不封七皇子。只是七皇子還沒有滿周歲,現在封王恐怕受不住這福氣,反倒不好了,不如像大臣們說的,再過幾年再封。”涵因笑道。

劉公公瞥了瞥涵因。又看看皇帝。皇帝說道:“嗯,朕也覺得過幾年再封對七弟來說才是長久之法。”之后,他又猛咳了幾聲,那樣子恨不能要把肺咳出來,宮女們忙給他拍背,好一陣。方喘勻了氣。宮女看了一眼帕子上吐出來的痰,唬了一跳,劉公公和涵因見情況不妙。忙上去看怎么回事。見那帕子上除了濃痰,還有一口血跡。前些日子皇帝還不過是痰中帶血,現在已經是鮮血了。這說明皇帝的病愈發嚴重了。

劉公公和涵因都眼神復雜相互看了一眼,心中都各自有數了。只聽皇帝又說道:“我看就按他們說的,先封六弟為榮王。食邑五千戶,食實封千戶。暫不開府。”

劉公公表情垂下眼簾,表情也沒有什么變化,應道:“是皇上,老奴這就讓翰林院草詔。”

涵因見他退下,也跟著退下,到了院中對劉公公說道:“皇上的身子真是讓人擔心啊。”

劉公公看著涵因,也感慨:“是啊,老奴也很擔心。”

“可惜皇上還沒有子嗣,恐怕朝中又要擔心了……公公這件事怎么看?”涵因問道。

劉公公一笑:“盡人事聽天命,要不人又能如何呢,你說是吧,夫人?”

涵因試探著問道:“那公公認為,何人既能服眾又能順天呢?”

劉公公瞳仁一縮,又垂了眼皮,掩住眼底的神色,依舊是那副謙恭的樣子,笑道:“老奴不過一個內官,又豈能妄測天意?呵呵,夫人這么問太過抬舉老奴了。”

涵因看著他,笑容深了深,回了自己的住處。

雖然言語謹慎是劉公公的一貫風格,但涵因感覺到了他已經另有打算了,并且已經開始防著自己了。至少他并不熱衷于立楊琨。

很快,冊封先皇第六子楊琨為榮王的詔書頒布了。為了防著劉公公另有異心,涵因悄悄找了如今的天武軍將軍姜源,跟他把皇帝的現狀說了,并且希望他支持榮王,姜源聽到這個情況,也向涵因表示,如果當今皇上不測,他愿意支持立榮王。有了他的保證,涵因放下心來。

她這兩日每天都去看望皇帝,看著楊珣一天天憔悴下去,她也有些于心不忍。然而在這一天,她卻被太監攔在了徽猷殿之外:“皇上今天覺得勞累過甚,夫人請回吧。”

涵因很是驚訝,現在以她的身份,就算皇帝睡了,太監宮女都會請她進去等,而不是把她攔在外頭,她仔細看了一眼攔住她的太監,并不眼熟,不動聲色的笑道:“公公看著眼生,我記得之前在這守著的不是小錢公公嗎?”

那太監笑道:“小錢公公調走了,奴才也是剛調過來的,奉了皇上之命,說不管是誰一概不見,還請夫人請別為難奴才,等回頭皇上休息好了再來吧。”

涵因壓住心口突突的跳動,扯出一個笑容:“好,那我就先告退了,待皇上醒了,請公公待妾身給圣上請安。”

上一章  |  名門紀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名門紀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