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崛起大導演

0252 【哇哦】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4-05-27  作者:白是一種境界
《功夫》觸礁,《天下無賊》沉沒,在2005年1月份的內地影市,誰的招牌都不好使,除了萬小虎和他的大片《通緝令》。

開畫兩天,就狂取3100萬人民幣,打破了歷史上的單日票房記錄。

全國各大影院都一票難求,各大院線的老總們,直接把《通緝令》下一周的排片量安排到了最高度,而影院的老板更狠,《通緝令》的觀眾多,自然要放在最好的時間段,這樣才符合利益最大化。

弄到最后,《通緝令》等于是獨霸了國內院線。

這不是健康的排片規則,但是商人逐利,在內地就是這個情況。

而元旦過后,電影院并未降溫,依然火爆。

每天都是一千多萬的票房進賬。

排片量也一天比一天大,同期的新片幾乎無人問津,馮小崗的《天下無賊》還好,畢竟提前了一個月上映,受到的沖擊也只是尾聲。周星馳的《功夫》就慘了,才上映兩周時間,就遭到了票房跳水。

原本是沖著1.5億票房去的,現在被《通緝令》強勢擠壓,勉勉強強也就一個億的票房了。

說句實話,萬小虎很喜歡周星馳,這位是他當年學生時代的偶像。

只是很遺憾,現在的中國市場就這么點大,大家都想搶奪賀歲檔,互相之間的競爭在所難免。排片和上映,都是幾家公司商議著安排的,萬小虎很少會去干涉。

不過他無辜,不代表別人就會相信。

尤其是眼看著今年蒲公英又要賺翻了,眼紅的人忍不下去了。

“誰在扼殺中國電影的市場秩序?《通緝令》成為名副其實的‘片霸’,排片量已經高達50還要多!大導演壟斷了院線,新人又何去何從?”

《新京報》率先在排片量上做起了文章。引出了眾多專家媒體的附和。

“我們現在說要市場化,市場也需要一個完善的制度,歐美的排片上,從未有如中國這樣的壟斷性質的排片。從張一謀的《十面埋伏》開始,到萬小虎的《通緝令》,這種惡習會帶壞整個市場的!”某專業研究電影的專家。第一時間在媒體上嗆聲。

“中國電影就像一個得了腫瘤的患者,成名之后的導演,依靠排片的優勢,瘋狂的吸血。他們是市場秩序的毒瘤,應該予以清除!廣電應給出臺新的政策,確保排片制度的合理性!”

“不給新人出頭機會,中國電影就沒有出頭機會,排片問題多多。”

眼見著出頭的多了,蒲公英也樂的打嘴仗。在內地,電影是越罵越火。

因而蒲公英很嚴肅的在設立于mtime時光網上的官網發布了回應:“近日《通緝令》每天都在刷新華語片的票房記錄,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的利益,攻訐《通緝令》的排片量涉及壟斷。對此,我公司謹代表制片方和發行方,作出回應。”

第一,《通緝令》是萬小虎執導的華語最大投資電影,一直是觀眾最期待的一部華語片。網上投放的公映首日和次日的票電影票,很早就已經預售完。證明了觀眾觀影需求很大。

第二,《通緝令》在北美十天即突破了一億美元,這是華語片的新紀錄,同時連續兩周的全球周冠軍,都增加了電影的魅力。

第三,《通緝令》在內地的分賬模式。是最高紀錄的45分成,理論上院線和影院方占據不利地位,但是院線方寧愿擴大《通緝令》的排片規模,也要削減某些讓利巨大的電影,這值得沉思。

第四。《通緝令》從一開始的戰略定位,就是取得海外票房,在內地并未采取任何諸如回扣、讓利、公關、賄賂等手段,來確保排片量。

綜上,攻訐《通緝令》壟斷了內地排片量,實屬造謠,一切都是院線方和影院方的自發行為。蒲公英是一家有職業道德,有社會責任感,具備高尚愛國情操的電影公司,蒲公英簽約導演萬小虎,更是致力于推動華語電影國際化的行動者,下面是萬小虎導演的個人聲明。

“致所有關心中國電影的人,你們好。”

中國電影的發展,一直是吾輩最關心的一件事,只有中國電影發展壯大了,中國電影人才能得到最大的裨益。關于最近《通緝令》的排片量,我本人并不支持院線和影院方的行為,如一些人所言,排片的問題會導致很多弊端的發生。

我們國家也迫切的需要一個更為合理的排片制度,鼓勵和扶持新人,保護制片方的利益,為中國電影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駕護航。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當下的難處,那就是愿意進電影院觀看電影的人數,還很少。我們有十三億人口,未來的電影市場是繁榮的,這無可爭議。只是走到這一步,還需要很長遠的時間。

問題是現在,觀影人數少,影院的飲料、零食消費更少,得不到附加利潤,僅僅依靠票價上的營收,很難讓電影院維持高昂的設備維護費用,以及越來越高的房租。一旦電影票賣不動,影院會產生巨大的虧損。

這就是為什么《通緝令》45的最高級別分賬,院線方依然要擴大排片規模的根本原因。非我自夸,放映一場《通緝令》,影院可以有高達95的上座率,在黃金時段還會更高。買票的人多了,影院賺的就多了。而放映一場普通電影,哪怕是黃金時段,可能都沒有50的上座率。

會算賬的一看便知,影院會選擇如何安排放映。

所以啊,我認為在我們影市起步階段,立刻就要求建立一個多么完善的制度,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我們需要做的是兩件事,一件事就是合力把蛋糕做起來,做大做強。分蛋糕才能分的越多。二件事就是電影人強化電影的質量,殘酷的制度會幫助我們去蕪存菁,電影質量高了,對觀眾的吸引力會逐漸增加。

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最后,放出一個很早就籌備的計劃,今年四月份在香港和華仔談起了新人導演入行的困難。決定由我和蒲公英牽頭,成立一個“華語新星導計劃”,參與方為各大電影公司和電影人,計劃五年內,拿出三至五個億,投資新人導演拍攝一百部華語電影。

這個計劃已經得到了多家電影公司,和上百位大明星大導演的支持,很可能在明年推出,敬請期待。

“2005年1月7號。萬小虎,于圣莫尼卡。”

蒲公英的回應和萬小虎的聲明,將持續高漲的聲討聲給豁然扭轉了方向,更多的電影人開始沉思,究竟是排片的不合理損害中國電影,還是大量垃圾電影的生產,對中國電影危害更大。

無可置疑,垃圾電影不可避免。好萊塢每年也有成百上千的垃圾電影生產,但是好萊塢每年依然有上百部好電影生產。每次上映,這些好電影都足以成為進電影院的理由。中國電影基數小,凸顯了國產電影的質量,非常垃圾,這幾年很多觀眾都說了,絕不看國產片。

你讓這樣的電影加大排片量。你不僅僅是毒害了院線方,你更毒害了觀眾。

起步階段的中國電影,應該需要更多的好電影去帶動。

難得一部《通緝令》能夠吸引觀眾,是不是應該大力支持,依靠這樣的大片好片。扭轉觀眾對國產電影劣質、難看的印象?

扭轉了方向,再加上大手筆的華語新星導計劃,一下子就把蒲公英從片霸,抬升為了中國電影的大救星。

三至五個億,這就幾乎相當于中國電影市場一年的票房總營收了,專一扶持新人,可以想到,即便是90的失敗率,也起碼能培養十幾位新人導演。市場本就是依靠導演撐起來,這對中國電影的推動,意義巨大。

“蒲公英好樣的,虎爺和華仔好樣的!”許許多多的網友,紛紛留言支持。

就是這樣,輿論紛紛倒向了蒲公英,票房則紛紛倒向了《通緝令》。

2005年1月7號至9號,北美周末三天的票房再度出爐。美國那邊的觀眾,都喜歡在周末去看電影,從周五的晚上,對他們來說就是周末的到來。因此票房習慣上是公布星期五、六、七三天,和一個總計票房。

作為商業片,作為特效大片,《通緝令》的票房趨勢,注定是直線下滑的趨勢。

第一個周末6540萬美元,第二個周末3810萬美元,本周末只有1735萬美元,排在《拜見岳父大人2》和《鬼訊號2:白光》之后,位列第三位,下滑幅度達到了54,當然,這都是可以接受的正常下滑幅度。

截止本周結束,北美累計票房15780萬美元。

“今年圣誕檔的黑馬成色十足,《通緝令》讓世界見識了動作片的新幻想!”

“杰西卡.阿爾芭榮登《帝國》雜志封面人物,憑借《通緝令》成為全民新偶像。”

“超新星萬小虎崛起,《通緝令》席卷全球。”

mtime時光網第二次在周三發布票房數據。

“華語片的新紀元,九天破億,《通緝令》已經無人可擋。本周票房7600萬,總票房10700萬人民幣,成為內地影史最快破一億人民幣新紀錄!打破《泰坦尼克號》的3.59億人民幣記錄的時刻要到來了嗎?”

“韓國一周票房:《通緝令》累計觀影人次已達150萬人次。”

“俄羅斯一周票房:《通緝令》豪取三連冠!”

“法國一周票房:《通緝令》繼續統治票房。”

“全球一周票房:《通緝令》以8700萬美元實現全球三連冠,截止9號全球總票房已經達到2.94億美元,華語電影全球票房的新紀錄!同時刷新的華語片在各地區記錄還有:俄羅斯、英國、巴西、捷克、法國、德國、意大利……”

“哇哦,男主角甩鍵盤的時候太酷了,fuck誘,要得就是這個效果!我要再去看一遍!”

ps:做一下感謝!

打賞:咋這倒霉\彣刀石絸\羅馬的國\悟與信\swsw123\絕世lv隱者\蟻行〓天下\那么驕傲1\ryj念寒冰\即莫\困在原地的wo\

上一章  |  崛起大導演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崛起大導演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