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海上馬車夫

第343章 國際間諜——帝國郵政公司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1-03-27  作者:巡洋艦
海上馬車夫正文

海上馬車夫正文。

今日第一更

碧波萬頃的大西洋上,海浪疊嶂翻滾,此起彼伏。()

自從開辟了大西洋航線后,歐洲的貿易中心便從地中海轉移到了大西洋,而英國這個大西洋上的中轉站便帶來的繁榮。

隨著西班牙人大規模的從美洲運回巨額財寶,一艘艘裝滿金銀珠寶的船只讓歐洲各國嫉妒的紅眼,紛紛派出本國的商隊和搶掠隊,到美洲跟西班牙人搶奪財富。

隨著英國第一個挑戰西班牙,在之后的半個世紀的時間,荷蘭、法國、丹麥、瑞典紛紛加入打劫西班牙寶船隊的行列中。

大洋主航道上,到處可見懸掛著各國的船只。

一艘銀色的帆船破開海浪,疾馳其中,猶如飛魚。

“天吶快看那是什么怪物?”

“足有二十節速度,是誰創造了她?”

臨近的幾艘船只上的人們看到后,無不吃驚萬分,一系列的問號浮現在他們的腦海里。

在這個時代,如此快速的船只,只有單桅縱帆船才能做到。但那是幾十噸到一百噸的小船,而眼前的船足足有六七百噸。

而且,艦體光滑平整,不像用木頭拼接起來的船殼。

還有那前后甲板上各有一門大口徑火炮,竟然是露天布置,仿佛兩座碉堡一般。

除了高高的風帆還在人們的認識范圍內,整個艦體已經超出了人們的視覺空間。

龍旗在飄揚,那是中華帝國的艦船。

海麻雀級快速通訊艦的首艦,海麻雀一號。

神武四年,海麻雀級快速通訊艦正式下水,并經過了嚴格的海試,于當年底正式加入中華帝國皇家海軍特勤艦隊服役。

作為帝國真正投入實用階段的艦船,首艦海麻雀號的測試效果相當的好,最大速度飆升到了二十二節,巡航速度也比設計時多了兩節,達到了十九節,而且鋼殼船體帶來了極大的安全性,遇上敵人也很難被擊沉。海軍工程師們完全沒有想到海麻雀號的性能竟然如此出色,飛剪船的超然地位頓時被高度重視起來。

皇家海軍特勤艦隊司令部成立,從神武四年底,帝國政府迫于情報傳遞的緊迫性,由海軍部直接向帝國皇帝神武大帝提交申請,繞過了繁雜漫長的審批程序,由神武大帝直接下旨追加三千萬銀元用于打造特勤艦隊。

特勤艦隊雖然隸屬皇家海軍戰斗序列,為帝國海軍服務,但帝情局受命打造海外情報監聽站,迫切需要特勤艦隊的服務,為此帝國皇帝鄧浩楠將特勤艦隊的最終指揮權交由帝情局控制。

特勤艦隊司令部得到追加撥款后,首批建造二十艘海麻雀級快速通訊艦。但帝國的鋼鐵產量這時卻跟不上了,全年煉鋼總量不過五萬多噸,而二十艘海麻雀級通訊艦就要消耗四萬噸優質鋼鐵,一年建造二十艘的計劃無法完成。同時,帝國用鋼消耗極大,陸軍部對外殖民戰爭需要龐大的鋼鐵用來支撐武器制造。

而帝國其他行業也呈現出對鋼鐵的需求,雖然個體需求額度不高,但帝國國土遼闊、人口眾多,各行各業用鋼的數量積少成多,匯聚到一起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因而,帝國煉鋼企業實際上無法滿足帝國的鋼鐵需求。而帝國出于對武器級鋼鐵的技術保密,使得民間無法煉出武器級精鋼,只能冶煉生鐵和熟鐵,少數鐵匠個體能夠手工冶煉少量的精鋼。

精鋼無法滿足帝國需求,為此特勤艦隊司令部只能每年完成五艘快速通訊艦,分作四年全部完成二十艘通訊艦的建造。

至神武六年,首批五艘海麻雀級快速通訊艦完工,并交由特勤艦隊服役,加上原來的海麻雀號,總共五艘,分別被編為海麻雀1號至6號。

雖然只有六艘快速通訊艦,但是特勤艦隊將其派遣到全球主要大洋進行情報收集,效果還是不錯。海麻雀級通訊艦從亞洲天津衛出發到歐洲英國倫敦,只需要一百天左右的時間,這個時間已經基本上可以滿足帝國的情報傳遞了。其他國家想要了解東方的中華帝國發生了什么事情,消息要滯后一年多時間,但中華帝國卻可以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內知道其他國家發生的事情。

這個時間差對于中華帝國進行戰略部署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占據了先機。

從海麻雀一號抵達歐洲的那一天開始,中華帝國的這款快速通訊艦便在歐洲人的眼中流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起中華帝國在東方的神秘性,比起中華帝國海軍巡航艦艦隊在全球海洋上出現,之前的都不如這款快速通訊艦給歐洲人的震撼強烈。

從倫敦到北京從以前的一年以上,到現在只需要一百天時間,這種震撼是難以語表的。同時,東方特有的飛剪式艦首,高干舷、長線條鋼殼船體給歐洲人的視覺沖擊和艦船理論更是強烈的。

在這之前,歐洲人根本不相信用鋼鐵造出來的艦船能夠浮在水上。當看到海麻雀號時,給他們的思想打擊就好比伽利略抨擊哥白尼一樣,在歐洲航海界掀起驚天波瀾。

歐洲各國,尤其是沿海國家,都在第一時間對海麻雀級快速通訊艦產生了興趣。

然而,海麻雀號是隸屬中華帝國皇家海軍的,不是哪個國家的人都能上前瞻仰的。除了跟中華帝國關系好的國家外,向西班牙、荷蘭等國只能遠觀。

英格蘭王國國王查理一世似乎對他當年跟中華帝國結盟而感到慶幸,此時變成了興奮。他從來不指望中華帝國的影響力能夠到達歐洲,因此他以前看看待中英關系之停留在“噱頭”的層次上。也就是說,英王查理一世拿中華帝國當做借口,以此來作為他解散議會,強化王權的“噱頭”。

如今,查理一世從海麻雀號快速通訊艦上面感覺到了中華帝國的影響力,同時更是看到了新的政治籌碼。

中華帝國對于海麻雀級通訊艦的一些數據參數并沒有隱瞞,當英國和法國兩國政府向中華帝國政府提出想要更多的了解海麻雀級通訊艦的一些參數時,帝國政府毫不保留的告訴了他們。

這在英法兩國政府看來,中華帝國無疑是慷慨的,而英國政府更是認為中華帝國這個盟友十分厚道和可靠。然而,事實上卻是。當英法兩國的船舶工程人員登艦體會一番之后,才知道,這種新式的艦只在他們本國根本無法建造。

當然,這時帝國政府便將如何建造海麻雀號的事情添油加醋的夸張了好幾倍,造價成本一百三十萬的海麻雀號,夸張了十倍,單價一千三百萬銀元。

兩國政府得到這個消息之后,頓時大吃一驚,這時才知道建造這種船只是多么的奢侈,同時也從另一方面感觸到中華帝國的強大。

提高中華帝國在歐洲的影響力,這就是海麻雀號對英法兩國開放的主要原因。作為在未來二三十年內的兩個主要海上強國,中華帝國需要從一開始就在他們的心中打造一種無法戰勝中華帝國的潛意識概念。

英國人的海上貿易發達,但是僅限于紡織手工業,英國的鋼鐵工業還十分薄弱,使用火炮還是青銅鑄造,鐵質武器還沒有普及,更談不上鋼。一艘海麻雀號需要兩百多噸的鋼材,這相當于英國兩年的精鐵產量,而質量更是達不到精鋼的標準。

反過來,法國的冶鐵工業發達,在歐洲位居第一位。此時,法國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鐵質工業品了。但法國的鐵產量高,達到中華帝國的三分之二水平,但鋼卻不多,無法用來建造鋼殼船只。同時,法國人沒有用來鍛造鋼材的水壓機和提供動力的蒸汽機,因此即使他們的鋼材達到標準,也造不出來像海麻雀號這樣的戰艦。

中華帝國發布了海麻雀號的建造費用,高達一千三百萬銀元的造價讓英法兩國海軍望塵莫及,原本打算向中華帝國訂造幾艘改型戰艦的念頭也被打消。

中華帝國本來就不打算將海麻雀級通訊艦出售給歐洲國家,價格抬得老高就是不希望歐洲國家跟風。這樣一來,中華帝國就可以在通訊方面對歐洲保持領先的地位。

果然,歐洲各國旁敲側擊都知道了海麻雀號的天價建造費用,即使最有錢的西班牙和荷蘭兩國都搖頭皺眉。荷蘭議會放棄了尋求這種快速通訊艦的念頭,但卻在試圖用木質船殼進行模仿。西班牙帝國有的是錢,貴族們特別希望搞到幾艘這種快速船只,作為身份和地位的炫耀。然而,西班牙帝國和中華帝國之間的戰火還未停止,中華帝國政府不會同意向西班牙出口該型戰艦的。

同時,英王查理一世在歐洲大肆宣揚英格蘭和中華帝國的盟友關系,阻撓中華帝國和西班牙帝國和解的同時,也讓英格蘭王國不再顯得孤單。

首艘海麻雀號抵達歐洲的目的除了炫耀中華帝國的實力之外,也是作為探聽歐洲最新消息的載體。海麻雀號停泊英國,并獲得了英王查理一世的特許,允許海麻雀號航行泰晤士河,停泊倫敦。

這樣一來,海麻雀號可以直接從倫敦獲得歐洲的最新消息。

英國大肆宣揚跟中華帝國的聯盟關系,這讓西班牙人很是惱火,同時也讓法國和荷蘭看到了利用價值。此時英、法、荷蘭作為反哈布斯堡王朝的聯盟,而法國又曾經幫助中華帝國建造過定遠號戰列艦,這樣法國通過海麻雀號,將法國特使送往北京,希望能夠和中華帝國結盟,以便獲得一些技術和經濟援助。畢竟中華帝國也是對西班牙作戰的一方,有著共同的敵人。而荷蘭政府雖然因為在遠東丟了一些殖民地而對中華帝國頗有微詞,但從總體利益上考慮,荷蘭政府也希望將中華帝國拉上反哈布斯堡王朝的戰爭當中。

法國和荷蘭雖然不指望中華帝國能夠派兵到歐洲來助戰,但能夠在海外牽扯西班牙帝國的力量也是好事。

同時,兩國的真正目的還是沖著東西方貿易去的。

此時,中華帝國在蘇伊士地區開鑿運河的事情早就傳遍了歐洲。歐洲各國的態度不一,有的的希望中華帝國開通蘇伊士運河,這些國家當中大多數都是地中海沿岸國家,他們希望開通運河后,貿易便會恢復。也有的持中立態度,他們因為距離地中海過遠,地中海的貿易對他們來說可有可無,而他們更不愿意去得罪中華帝國,樹立強敵。第三者則是反對中華帝國開鑿蘇伊士運河,這些國家擔心中華帝國開鑿了蘇伊士運河之后,歐洲的勢力便會通過蘇伊士運河入侵亞洲,和非洲東部。

總之,對待中華帝國開鑿蘇伊士運河的態度,各國都不同。

荷蘭、英國等貿易為主的國家迫切希望縮短歐亞的海上距離,法國臨近地中海,也希望恢復地中海的貿易,他們早就盯上了蘇伊士運河,知道那里是重要的戰略要地。

此時,中華帝國開鑿運河,對于他們來說意義重大。

為此,在英國的調停下,法國和荷蘭先后和中華帝國締結了協約,雙方尊重對方的利益區間,任何問題都應該先通過談判來解決,避免直接爆發武力沖突。

和法國締結這樣的協約,對中華帝國來說,并沒有任何的不利。但是跟荷蘭締結這樣的協約后,中華帝國在東南亞的軍事擴張將暫停。

對于這種情況,中華帝國皇帝鄧浩楠也做了通盤的考慮。如果中華帝國執意和荷蘭對抗下去,那么估計會嚴重影響荷蘭人在歐洲和亞洲的策略。鄧浩楠不希望英荷戰爭熄火,荷蘭人將矛頭對準中華帝國,因此對待荷蘭人的問題上,鄧浩楠選擇了等待。

有了海麻雀級通訊艦后,中華帝國同歐洲的聯系緊密了起來。海麻雀通訊艦擔負著東西方的聯絡紐帶,往返在歐亞三大洋之間。

一開始,海麻雀通訊艦只幫助政府之間傳遞消息,幫助中華帝國收集全世界各地的情報。到了后來,隨著海麻雀通訊艦數量的增多,業務開始廣闊起來,除了政府外,還為民間服務。例如幫助攜帶包裹、信件、載客履行等業務。這些業務的擴大,讓中華帝國特勤艦隊不得不分成兩個部門,一個還是軍情局控制的情報系統,另一個則變成了中華帝國的郵政公司。

神武七年,中華帝國成立了帝國郵政公司。

帝國郵政公司,作為中華帝國第一個跨國公司,并成為全球第一個國際郵政服務公司。

公司成立后,先在歐洲各國設立港口郵政局,隨著業務的擴大,又在歐洲各國的海外殖民地設立郵政局。這樣一來,公司一邊幫助各國政府和個人傳遞郵件,獲得可觀利潤。一邊收集全世界各地的情報。由于服務面積廣闊,接觸的人群龐大,使得帝國的情報更加詳細,公司遂成為中華帝國稱霸全世界的尖兵。

不過,海麻雀通訊艦從一開始出現在歐洲后,除了引發歐洲人的狂熱外,更引發了很多政府勢力和民間勢力的窺探。

行駛在大洋上的海麻雀通訊艦,常常受到各種各樣的騷擾。有的靠近海麻雀通訊艦是為了近距離觀察一下這款新艦,而有的則是為了要搶劫這艘新式戰艦。畢竟高達一千三百萬銀元的造價,任何勢力都想據為己有。

當然,不吃虧總是不長記性的。

當這些試圖搶劫海麻雀通訊艦的勢力發出敵意的時候,海麻雀通訊艦要么加速駛離,要么便用火炮還擊。

只是,海麻雀通訊艦只有兩門主炮,嚇唬一些個人小船還可以,碰上海盜時,對方根本不害怕,群而攻之迫使海麻雀通訊艦逃之夭夭。

當然,這些都是小麻煩。最大的麻煩是每當海麻雀通訊艦碰上西班牙人的艦隊時,對方肯定會排出一群軍艦四處圍堵。

不過,西班牙人在試探了幾次之后,便放棄了捕獲海麻雀通訊艦的念頭。原因是對方速度太快,西班牙的大艦追不上,若是排出小帆船的話,對方全鋼制的船體輕易便將小帆船撞的粉碎。

然而,令西班牙人郁悶的是。之前他們主動去招惹海麻雀通訊艦,等到他們放棄念頭時,對方卻不依不饒,反過來找西班牙人的麻煩。

一開始,中華帝國的海麻雀級通訊艦上的官兵們因為火力不夠,不敢輕易和西班牙人的艦隊交火。但隨著西班牙人的多次騷擾之后,每次帝國的通訊艦都能夠輕松逃脫。這樣一來,中華帝國的官兵們不再擔心會被敵人擒獲或者擊沉,于是便利用速度優勢和裝甲優勢,使用可以旋轉的主炮對西班牙人的戰船進行襲擾。

大多數時候,海麻雀通訊艦并不能給敵人造成致命攻擊,但面對海麻雀通訊艦的頻繁騷擾,西班牙人氣急敗壞卻拿對方沒辦法,有的時候西班牙人氣急之下總會犯些錯誤,這就給了對手機會,結果損失慘重。

上一章  |  海上馬車夫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海上馬車夫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