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我在三國加個點

第三十二章 子義拜見明廷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0-06-21  作者:臨海墨
劉毅不知道他自己要是再晚一點說,賣個關子什么的,說不定已經翻車了,他其實有一些想岔了,陷入了思維誤區。

孔融是什么人?名士!當世大儒!他施恩那叫做有君子之風,叫做禮賢下士,是看得起你。就連劉備當時已經是平原相,兩千石的大員,知道孔融居然聽說過他都激動無比。

而他劉毅是什么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縣令,他這樣干別人心里難免會嘀咕,懷疑他是否別有所圖。

幸好劉毅平素不喜歡磨嘰,直接把話說完。

而李氏、太史慈二人聽得此言皆是心中劇震!

縣尉?

不是去做殺手刺客?

縣尉她知道,是一縣之中僅此于縣長的大人物,是掌管一縣兵事治安的實權派。

不過……沒聽錯吧?

“明廷說的可是縣尉?就是那個軼兩百石的縣尉?”李氏雙手緊緊攥著衣服下擺,猶豫著出言問道。

一旁的太史慈也忍不住有些緊張,吏和官的區別還是很大的,此前他打算去做的奏曹史是吏,而縣尉是官。

哪知道劉毅笑著搖了搖頭,“不是。”

不是?

難道剛才的只是戲言?

也是,哪有這么便宜的好事,此人定是聽到了剛才慈兒在門外的話語才如此調侃。

心中雖這么想,但是李氏還是難免涌起一絲憤怒。他們雖然是平民,同這明廷地位懸殊,但是也不該被此人這般戲弄!

而太史慈心情卻很是激動,同他母親李氏不同,他對官制很清楚,千石明廷所轄必是萬戶大縣,而這種大縣對應的縣尉,非是如黃縣一般的兩百石。

而是四百石!

果然,他見那劉明廷笑著解釋道:“平壽縣為近兩萬戶的大縣,按制,平壽縣縣尉軼為四百石,非是兩百石。現在平壽縣縣尉空缺,我欲薦太史慈為縣尉。”

不是開玩笑?四百石,那豈不是同黃縣縣長一樣了?兒子有志于此,做母親的肯定也會稍加了解,她知道他們的頂頭大官黃縣縣長就是四百石。

李氏雖然不清楚官和吏的地位差別,但是她知道四百石同一百石的級別差距,中間隔了比兩百石、兩百石、比三百石、三百石。

整整跳了五級!兩者簡直是天壤之別。

而且,作為一個縣令,縣尉一職已經是這劉明廷能拿出的最大籌碼,此人還每月都差大兄帶來禮物,今日更是親自前來,已經表現出了他的重視和誠意。

自己之前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一想到這里,李氏就感覺很羞愧,她訥訥說道:“多謝明廷抬愛。”

說著她對著太史慈一瞪眼,呵斥一聲,“愣著干什么呢,還不快同明廷見禮?”同時還對著劉毅解釋道:“我兒無甚見識,一時懾于明廷威儀,未能及時同明廷行禮,望明廷見諒。”

……這李氏也真是有急智,看樣子不是什么好相與的,要不是他通武藝,同太史慈氣機交融,感受到那股隱含的戒備,說不定就要被忽悠過去了。

不過他現在也大概猜到一些,應該是自己貿然相訪唐突了,李氏這樣反復也全是為了她兒子,所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李氏一片拳拳愛子之心,就如同前世他母親了幫他找工作殫精竭慮一樣……

劉毅收斂了一下內心的傷感,繼而擺擺手道:“無妨無妨。”

他見太史慈頭上已經著冠,便出言相詢,“慈既已加冠,不知道取的是何字?”

應該還是子義沒換成別的吧……

太史慈聽到兩人剛才的對話已經是羞得滿臉通紅,他剛才不明就里的情況下接到了母親的一個眼神,又看劉毅似乎是個練氣有成的好手,就連忙展開氣勢鎖定二人并加以威懾。

所以他很清楚劉明廷絕對知道剛才他是心存戒備的,不是如阿母所說的什么“懾于威儀”。

反而是他自己,貿然展開氣勢來震懾二人。此時他萬分慶幸劉明廷實力還不錯,如果也像大舅那樣被壓制得說不出話來,那樂子就大了。

李氏不知道習武之人的門道,隨口扯了個一戳就破的謊,太史慈自然是臊得滿臉通紅。

但是他畢竟是個大孝子,不會因此事責怪母親,所以他只是深深下拜,悶聲道:“太史子義,拜見劉明廷。”

“免禮,免禮,子義快快請起!”劉毅不待他拜下,便上前將太史慈扶起,同時遞了個眼色給旁邊的王費。

在太史慈解除了氣勢后終于能開口說話的王費接收到了劉毅的訊息,他先是輕咳了一聲,吸引了另外幾人的注意力,然后才笑呵呵地說道:

“妹子,侄兒,劉明廷在仍是屯長之時就聽聞子義之名,但因為忙于剿滅蛾賊,才沒有親自前來,現在以四百石之位相邀,不知道二位意下如何?”

母子二人對視一眼后,李氏緩緩說道,“明廷如此厚愛,我等自無不允,子義就托付給明廷了。”說完她又對著太史慈肅聲道,“我兒謹記,你追隨明廷,切莫違背了信義二字!”

太史慈亦是大聲回答:“孩兒謹記阿母教誨!”

隨后他整了整衣衫,對著劉毅拜倒在地,“太史慈拜見明廷!”

這次劉毅沒有著急上前去扶他,因為這一拜是代表主從關系的確立,代表了身家性命、命運前程的托付,是非常慎重嚴肅的。

等太史慈拜完,劉毅才上前將他扶起,并回了一揖,太史慈也站著受了,待兩人互禮完畢,認主儀式完成,太史慈便自覺的站到了劉毅身后。

其實劉毅倒是挺想聽到太史慈叫主公的,可惜能夠被稱為“主公”的只有劉備一人。

前世劉毅看電影電視劇時見張口閉口喊主公啥啥的有些好奇,就去和貼吧上水友們討論,考據后最終的結論是“主公”應為劉備的專有稱呼,而且是在他從入主益州到稱漢中王這段時間的稱呼。

當時曹操官職已經是丞相了,而劉備作為一個能和曹操對抗的實力派大諸侯,官職才是益州牧,位居曹操之下,那怎么行?然后就有手下結合“主上”和公爵級別的稱謂“明公”兩個詞生造了“主公”。

他們當時發現,在三國志和裴注里,“主公”一詞,一共出現了十多次,全部是在蜀書當中,魏、吳居然絲毫沒有提及,而且在劉備稱王之后,“主公”也隨之變成了“大王”。

現在真正來到了漢末,他確認目前果然還沒有“主公”一詞。

劉毅正發散思維想著以后是搶劉備造的“主公”還是孫權造的“至尊”,身后的太史慈轉到他面前來,向他抱拳道:“明廷可否容慈些許時日,好安置阿母。”

上一章  |  我在三國加個點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我在三國加個點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