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我在三國加個點

第一百八十二章 沒看錯人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0-06-22  作者:臨海墨
劉毅琢磨著,在現在已經有了樓船的情況下,只需要在弄幾艘輔助的斗艦,就可以把艦隊給組建起來,至于海軍的統領......

那當然是太史慈嘍!

劉毅覺得,在漢末,太史慈起碼是個前十的水軍將領,而且劉毅本心里面覺得其實太史慈更適合做海軍統領,而不是內河水軍。

為啥?

因為人太史慈的老家黃縣靠海啊!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太史慈家雖然不是捕魚為生,他家的那個村子也不是漁村,但是架不住太史慈是個大孝子,他為了給他母親李氏弄點新鮮漁獲改善伙食,經常租用漁船出海,所以太史慈對大海非常熟悉,是個地地道道的弄潮兒。

至于以前沒搞過水軍?

沒關系,可以學嘛......

不同于劉毅滿滿的信任,太史慈乍一聽到劉毅的任命之后十分糾結,他一開始內心是拒絕的。

太史慈覺得自己雖然也算是精通水性,對大海也挺熟悉,但是從來沒有讀過什么關于水軍的兵法典籍,離從無到有組建水軍的本事還差了不少。

所以太史慈在猶豫了一會之后就決定從心。

我選擇,拒絕!

倒不是太史慈慫了,而是他怕把事情給搞砸,辜負了劉府君的信任,耽誤了劉府君的計劃。

他直接欠身行禮,說道,“慈從未讀過水軍兵法,雖然多有出海,但是出海捕魚和樓船交戰截然不同,恐不能勝任此職,望府君三思。”

說實話,剛開始劉毅聽到太史慈居然把他的任命給擋了,心里是有些驚訝的,不過當他看到太史慈滿是誠懇的臉,就釋然了,甚至還有些老”懷大慰。

這孩子,實誠!

劉毅嘴角微微上揚。

......你怕是不知道,我比你更相信你自己。

不過劉毅知道,他信任歸他信任,現在情況是太史慈不相信他自己,這就需要花一番功夫了。

強行命令不是不行,但是劉毅覺著他一個剛剛才成為郡相沒多久的人就開始玩“不需要解釋”實在有些飄,現在就聽不進人意見了,以后還了得?

人家王莽都在篡位之前一直保持著謙恭呢,同樣是穿越者,總不能給前輩丟臉吧?

因此劉毅思量了一陣,開始“以理服人”,讓太史慈資源接受這個任務。

他用一種“我看好你”的目光看著太史慈,說道:

“子義,擔當大任者需迎難而上,而非知難而退,你的經歷我自然知曉,但是卻依舊將此職交托給你,就是相信你最終會客服這些困難。”

劉毅頓了一頓,繼續說道,“我會讓糜金曹求購一些有關水軍的兵法典籍給你,子義,在我心中,只要你愿意鉆研,必能勝任此職。”

這倒不是劉毅的虛言,他心里的卻認為太史慈就算現在還不懂水軍,但是只要他愿意去了解鉆研,肯定能把海軍搞得像模像樣,畢竟人家有那方面的天賦。

太史慈聽到劉毅說會提供學習資料后眉頭一揚,雖然只提供教材不給老師比較坑,但是總比什么都不給讓自己從頭摸索要強得多,起碼讓他看到了可行性。

劉毅見太史慈明顯有所意動,直接趁熱打鐵,甩出了王炸!

“子義,你此前說過,黃縣雖然未曾落入賊手,但也多次受其滋擾,若是你能練得強軍,到那時便可以統領樓船軍為民除害,成為黃縣,乃至東萊郡的英雄!”

這句話一出,立即瘙到了太史慈的癢處。

太史慈是什么人?

掛之前都會說出““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這么中二的話的人,這家伙臨死前都想“我還沒在皇帝面前裝過逼呢,就這么掛了真遺憾吶”,在劉毅看來,太史慈這輩子的追求,也就是個名。

所以太史慈聽到這話后眼睛一亮,下意識的繃直了身體。

你要是和我談名聲,我可就來勁了昂!

太史慈心想,“如果沒有水軍的兵書戰策,那么這個任務是萬不能應承的,否則搞砸了,敗壞了自己的名聲事......大,耽擱了府君的計劃事更大......”

很多學渣總是認為,自己成績不好不是笨,而是沒好好用功,只要愿意用功,必然也是一枚學霸,其實這個想法是對的,因為學霸也是這么想的,只不過學渣和學霸的區別在于一個實踐了,一個沒實踐。

太史慈作為一個“武”科學霸,“文”科的普通人,同樣也有這樣的想法。

他琢磨著,既然有了典籍,雖然無名師指點,但是憑自己的天分,只要肯下苦功,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還是能弄懂個七七八八的,雖然不一定能領軍作戰,但是起碼訓練還是不成問題的......

不同于真學渣,太史慈有過做學霸的經驗,所以他知道,只要肯做,是有不小的概率能成的。

因此,他毅然決定,為了陷于水深火熱之中的東萊百姓,為了對他信賴有加的劉府君,接受這個極其艱難的任務。

絕對沒有半點為了名聲,絕對,沒有!

太史慈雙手抱拳,彎腰行了一禮。

“府君,慈定勤研兵法,訓練水軍,不負府君信任。”

劉毅看到面前的太史慈,心中偷笑一聲,然后說道,“既如此,我便同你講一講具體的安排,子義也看看有沒有疏漏之處。

他倒是沒覺得太史慈好名有什么問題,有所求很正常,沒所求劉毅反而還不敢用,只要不因為自己的愛好耽誤事,因私廢公,就是個好同志,好下屬。

況且好名這又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愛好,這個年代的人十個有八個好名,而剩下的那兩個不止好名,還好別的。

比如魚膾,比如人妻......

太史慈接下了這個活之后,劉毅就把他的想法和太史慈商量了一番。

劉毅最新的規劃里太史慈的任務很重,他打算從五萬中摳出一萬來布防,這一萬里面壯武縣布置四千,即墨縣及挺縣各布置五百,而剩下的六千全部都安排在都昌。

這六千都昌守軍里有五千將會作為“樓船士”,太史慈不僅要訓練這五千“樓船士”,還要負責四個縣城的總體防御。

之所以兵力部署差別這么大,是因為只要派人盯緊了東萊郡臨近的幾個管承占領的縣,陸路上的進攻提前好幾天就能知道,完全來及的反應,所以即墨縣和挺縣只需要放少量兵力防止小股襲擊便可。

而壯武則不同,管承如果走水路進攻,登陸后只要一天就可以兵臨壯武城下,根本來不及調度兵力救援,因此只能多安排守軍,增加明面上的防御力量。

劉毅覺得,四千兵力已經足夠防御管承的突然進攻,因為想要對付四千守軍,如果沒有特別強的將領,至少要兩萬軍隊才有可能拿下。

但是根據此前掌握的消息,管承其實并沒有什么特別強的將領,包括管承自己實力也就一般般,這家伙連無妄境的實力都沒有,只不過是坤珞高階而已。

不僅如此,管承手下的兵力其實也不多,加起來也不過三萬出頭,就這三萬的兵力,還是經過這兩年“形勢”好,飛快發展的結果。

管承剛開始作亂的時候才三千人,一年多兵力膨脹了十倍,還占了大半個東萊郡,已經足夠的牛逼了。

所以管承要想突襲拿下壯武,基本上要傾巢而出才行。

而事實上,管承根本沒這個能耐出動那么多兵力走水路進攻。

原因很簡單,帶不了那么多的糧。

根據情報,管承最大的單次投送兵力也只不過是八九千,這已經把他的全部船只都給用上了。

畢竟從海路很難有穩定的補給,所以一般都會隨軍攜帶足夠數量的糧秣,而且一旦進攻不順就必須立即撤走,否則就變成了“有命來沒命回”。

管承之所以能為禍一方,一則是占了青州官面上沒什么像樣將領的便宜,二則是因為這家伙太能跑,稍微覺得情況不對就帶人躲到海島上去,剿滅起來難度太高。

事實上,歷史上曹操派李典樂進進攻管承,雖然在軍事上一擊即破,把管承給打敗了,但是在戰略上卻未能竟全功。

因為管承雖然敗了,卻依然逃到了海島上去。

這種海賊,只要沒把他人給搞死,給一段時間就又能發展起來,劉毅估計曹操那會肯定也很郁悶。

不打吧,過一段時間東萊又要亂,可是打吧,費時費力不說,萬一又讓管承給跑了,等于白忙活一場。

曹操糾結了半天,最后還是半推半就的同意了手下的建議,派人前去勸降才把管承給搞定。

如果不是曹大胡子認為再費力去打管承不值當,怎么會同意手下的建議去招降一個戰敗逃串的海賊?

難道我曹公不要面子的?

所以在劉毅心中,管承是屬于那種沒多強,但是夠惡心人的選手,要么不錘,要錘就要一下捶死,而這個重任,正如此前劉毅誘惑太史慈時所說,他打算交給太史慈來辦。

劉毅和太史慈兩人就籌建水軍的問題一商討就是大半天,直到李房進來提醒,劉毅才對太史慈說道,“子義,走,其他人都已經到了。”

三個時辰前劉毅就抽空和太史慈提了一下要留下來吃飯并見見新同僚的事,好讓他提前和他老媽李氏報備。

劉毅和太史慈一進門就發現其他人都已經到了,按說這其實有些失禮,不過這是非正式的宴請,倒也沒有人太過在意這些。

尤其是糜竺,他不僅沒在意,更是興奮不已,他已經和劉關張三兄弟聊了有一會了,已經知道了他們的修為,他現在心里面只有一個念頭。

“我沒看錯人!”

“我跟人跟對了!”

上一章  |  我在三國加個點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我在三國加個點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