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烈士陵園之肅穆,才有大唐天樞之莊嚴。不過今天大家開開心心地吃喝,好讓大唐的英靈們看到他們的付出結果,咱們都過上好日子了。”
李易對著今日前來祭奠的百姓們喊,大家別拘束。
郭子儀眼圈紅紅地站回來,方才他去跟死去的羽林飛騎兄弟們說話。
他始終自責,認為他指揮出錯,才叫兄弟們付出生命。
“東主,如果再給我一次重來的機會,我保證能讓兄弟們一個都不犧牲,我犯了太多的錯。”
郭子儀搖頭拒絕李易遞來的肉串,他難過。
“你覺得你現在就沒犯錯?你帶著情緒在守護我們,狀態是最好的?”
李易說郭子儀一句,你不好好站崗,我都提心吊膽的。
沒看到我站著吃串兒嗎?就怕遇到突發情況坐著反應慢。
郭子儀幾次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
雙手在腰間一抹,兩把小刀在指尖飛舞。
“他娘的飛刀。”李易嘟囔一句。
“東主你說什么?”郭子儀沒聽清。
“我說‘太想著回到’,回到從前。人生若有重來的機會,當然不一樣,至少不會走彎路。”
李易立即改口,他之前說小李他娘的飛刀。
“是嗎?”郭子儀回想一下方才李易嘟囔的動靜,感覺挺像。
他不再糾結這個:“李易,你說實話,你是不是就是從以后過來的?不然你為什么那么厲害?什么都知道。”
“被你發現了,你千萬別與其他人說,我曾經乃玉皇大帝,用無上法力把自己送了回來。”
李易左右看看,壓低聲音。
“信你才怪。”郭子儀手上的小刀消失,打量周圍的情況。
“我真是神仙。”李易強調。
“神仙還需要我保護?一副怕死的樣子。”郭子儀撇嘴。
“這不是落凡塵了嘛!”李易一臉愁苦。
“呵呵!”郭子儀往李隆基那邊溜達。
“哼!”李易繼續擼串。
百姓們吃得高興,跟墓碑說正月十五再來,家里過了初五就要干活了,賺錢,到時候帶肉過來。
以前百姓對邊關的情況并不了解,包括考科舉的學子,故此一問邊關的時務策,就有人答不上來。
到如今,報紙上什么都說,百姓們通過報紙知道了大量的情況。
對邊關的將士,百姓沒接觸,不清楚什么樣子。
身邊的羽林飛騎、十六衛、募兵,百姓感受最深。
冬天晚上在各處站崗、巡邏,幫百姓干活。
即便門開著,軍士也不會往里多瞄一眼。
在路上看到時,他們一律排隊,走的步伐都一樣。
俗話說得好:不患貧而患不公,不患寡而患不安。
在河南府想貧窮,除非特殊情況,家中有人干不了活兒,否則不可能窮。
公,瞧瞧被收拾下去多少人?
剩下的就是少和安,百姓今年沒少賺,安穩更無須多言。
“大父,天變了,晴了。”
一個孩子手上抓著肉串,來到祖父的身邊,望著天兒說。
“是呀!天變了,晴了。”
當爺爺的人摸著自己小孫子的腦袋附和,一時間感覺冬日的陽光也是那般溫暖。
“大父,等我長大,我也要當兵。”
孩子羨慕地看著穿軍裝的羽林飛騎。
“這個……”老人欲言又止。
“好!當兵好!但要好好讀書,讀書不行,當不了兵。”
旁邊的羽林飛騎接過話,說完他蹲到孩子的面前,用刀鞘在地上寫字。
“敵軍在高我于低,圍困出兵當用奇。煙霧籠罩迷人淚,且看風向東朝西。”
羽林飛騎邊說邊寫下這個順口溜,正楷。
小孩子撓頭,有的字他不認識。
他爺爺詫異地看一眼羽林飛騎:“對,好好讀書,才能當兵。”
“我一定努力學習。”孩子找到了奮斗的理由,當兵。
說完他又跑去找小伙伴們玩耍,老頭則問羽林飛騎:“你們羽林飛騎都是你這樣的?”
“都我這樣的就完了,我是最差的,我晚上要補課。”羽林飛騎低頭嘆氣。
老頭:“……”
他很想問問對方,你們今年考科舉進士科不?
“不要覺得當兵不好,再過兩年,說不定今年情況就變了,需要一些人當兵,不一定會打仗,卻得接受訓練。
東主說這叫義務兵,當兵的時候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尤其是紀律。
東主的要求是,即便是小娃娃,喊一聲口令,立即排出整齊的隊伍。”
羽林飛騎明白老頭的想法,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
可是東主卻說,不是所有的鐵都適合打釘子,釘子也分種類的。
更不可能所有的人全是合格的兵,大唐將來的士兵要求高,你想當,可能得走門路。
像自己這樣的人,家中有子弟的,包括兄弟姐妹家的孩子,可以給名額。
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的,當上了義務兵,每個月會給家中寄一點錢,在軍隊吃得好。
“科舉的時務策要考?”老頭聽完,第一個想法居然是這個。
“你想透題、漏題?”羽林飛騎警惕。
“不,不敢,就是問問,問問罷了。”老頭笑瞇瞇地擺手。
另一邊,李易抓著串兒也轉悠,看看其他地方的情況,躲開老畢他們的位置。
羅恩陪著玉真公主一起吃飯,他像個暖男一樣,給玉真公主遞東西。
永穆公主和小蘭自己吃,不需要別人管。
看羅恩殷勤的樣子,也不嫉妒,身份不同。
羅恩激動,參與到大的事情中來了,他得表現。
讓其他人看看,自己對玉真公主多么好。
李易看到羅恩了,點點頭,繼續轉,還拿了永穆公主的一串兒烤大蝦。
轉來轉去,他坐到李隆基身邊,李隆基在招手。
“三哥,冷不?”李易望下天,別看不下雪了,氣溫未必會升高。
“心熱就不冷,有這么多的百姓認同烈士,大唐無憂矣!”
李隆基今天高興,百姓們主動過來。
雖說供品之后都拿回家吃,不過香留下了。
“當一個國度重文抑武的時候,就是這個王朝滅亡的開始。
軍人首先要有信仰,其次要有榮譽,最后還得有利益。
所以我準備在京兆府及周圍各州和河南府采取軍人優先制。”
李易說出自己的想法,災難戰爭的時候,軍人沖在前,和平的地方就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