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我在曹營當倉官

第139章 請答應我三件事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0-08-01  作者:一劍緋雪
之前,忌憚呂布之驍勇,這個直接強攻城池的計劃,被曹操、楚云、郭嘉三人一并否決。

但隨著離間計未能奏效,襲擊陳宮大營中計失敗,又折損了五千精騎后,這個原本有些簡單而莽撞的戰術,現在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郭嘉與楚云交換眼神后,見郭嘉并無反對的意思,看來這一次,大家倒是都贊成夏侯惇的意見。

“主公,屬下也以為,強攻雖不是上策,但以眼下敵我雙方的形式來判斷,直接攻城并無不可。

一來,如元讓將軍所說,我軍騎兵數量雖銳減,但總兵力仍遠在呂布之上,強攻雖有損傷,但我大軍在任城駐軍已久,從陳留運送糧草至此,路途遙遠,難以久持。

若再遷延下去,我軍糧道一旦生變,恐怕到時我大軍將軍心渙散,陷入進退兩難之境。”

郭嘉的話很有道理,曹軍將戰線拉得太長,能向扎營于任城的曹軍們運送糧草的大城中,唯有陳留與濮陽,而濮陽城中糧草不多,供養城中守軍雖夠,但不可輕動,遠不及陳留糧草充足。

但陳留距離任城遙遠,極大地增加了運送糧草輜重的難度與風險,繼續與呂布僵持不下,確實不妙。

“嗯……既然奉孝和元讓都同意盡快攻城……”說著,曹操將視線落在楚云身上,“云兒,你可另有良策否?”

說心里話曹操還是希望楚云能有更好的主意,呂布與陳宮據城而守,哪怕兵力優勢明顯,曹操也不愿冒此風險。

但以曹操身經百戰的經驗,自然也知道,眼下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再想出什么更好的主意。

楚云早已做好對答準備,胸有成竹地開口道:“回稟叔父,眼下的情形,侄兒也覺得,只有攻城這一條路走。”

“好,大家意見一致,那我即刻下令全軍備戰。”

“叔父且慢。”楚云攔下正打算起身出帳下令的曹操,又道:“侄兒的意思是,攻城于我軍而言已勢在必行,但不是現在。”

“不是現在?!”曹操驚愕地喃喃重復著念了一遍楚云的話,問道:“再等下去,莫非還會有轉機不成?!”

楚云搖頭道:“請問叔父,壽春那邊飛戰事如何了?”

雖說摸不清楚云為何將話題突轉,曹操還是云里霧里地答道:“你是說劉備與袁術之間的戰事嗎?

據探馬回報,最初劉備大軍兵臨城下時,袁術曾派張勛出戰,雙方剛一交戰,張勛便被關羽一刀斬于馬下,此后,袁術便如現在的呂布一樣龜縮在城池內,任憑劉備如何叫罵,始終堅守不出。”

“如此說來,劉備與袁術也在汝南附近僵持不下?”楚云面露喜色問道。

“確是如此。”曹操道。

“叔父,既如此,侄兒也許有辦法攻克小沛。”

曹操、郭嘉、夏侯惇同時大驚失色,曹操更是立即追問道:“侄兒有何良策,快說來聽聽!”

楚云沉著道:“只要叔父肯答應侄兒三件事,小沛恐怕就不難取了!”

“別說是三件事,就是三十件,三百件都沒問題!”曹操知道楚云絕不會胡亂提要求,如果換作別人說這話,曹操可不會答應得這么痛快。

“第一件事,請叔父借侄兒一千精兵,而且必須是精銳中的精銳。”

楚云自從領兵后,就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一些諸侯、將領口中所謂的“精兵”,很多時候拋去裝備精良這個因素外,只是比新兵或普通士兵的身體素質、武力以及士氣要強一些,根本談不上真正的精銳之師。

也就是說,楚云這次向曹操要的,是真正的精兵,而不是頂著“精兵”噱頭的半吊子老兵。

曹操神色一緊,嘴上毫不猶豫地道:“沒問題,然后呢?”

“第二件事,請叔父準備一千套精良的鎧甲,質量越高越好。還有五百套精制刀盾,再請能工巧匠,日夜趕造五百把精鐵長形環首刀!”

“你這是要組建負責先登的精銳之師?”曹操問了一句,也不待楚云作答,便果斷道:“也準了!”

楚云抱拳笑道:“謝過叔父,只是唯獨這第三件事,侄兒擔心叔父不肯答應。”

“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你盡管說來便是。”曹操明知楚云在激自己,還是主動跳進楚云設下的套里。

只因楚云曾為他,為朝廷,為整個曹氏集團立下諸多大功,又就下公子曹昂的性命,如今對于曹操而言,只要楚云提的要求不是太過分,曹操都會盡全力去滿足。

無論是出于叔侄之情,還是楚云自身的價值,都值得曹操這般對待。

楚云意味深長地笑道:“請叔父下令,全軍即可拔營,撤回考城縣以東,重新安營扎寨。”

這下夏侯惇先坐不住了,他倒是不懷疑楚云別有深意,只是忍不住想知道其用意何在。

“現在撤回考城?!賢侄,你的意思是把任城還給呂布?那我們這段時間豈不是白忙活一場?!”

曹操抬手阻止夏侯惇說下去,道:“還是讓云兒說說,他究竟在計劃些什么吧。”

說著,曹操平心靜氣地看向楚云,似是在等待他的下文。

楚云向夏侯惇禮貌一笑,又看向曹操,解釋道:“稟告叔父,如叔父所猜測的一樣,侄兒打算打造一支最精銳的步軍千人部隊。”

曹操默然不語,陷入沉思,夏侯恩脫口而出問道:“可這與放棄任城,撤軍回考城又有什么關系?!再說區區千人的部隊,如何能左右整個戰局?”

“先前已提到,我軍屯兵任城,補給線過長,已成為我們的隱患。

而打造兵器與缺少的戰甲,需要時間,訓練一支精銳之師,同樣需要時間。

在任城訓練不但容易走漏風聲,而且還要兼顧確保糧草輜重運輸的上的安全,同時因距離小沛過近又需防備隨時可能率并州鐵騎襲擊我軍的呂布。

因此,侄兒覺得唯有暫時撤回相對更加安全得多的考城,既無需防備呂布,又能夠趁劉備與袁術之間的戰事仍懸而未決之際,訓練精銳,為攻克小沛做好充裕的準備!”

郭嘉似是突然明白楚云的打算,笑著看向楚云,從楚云的眼神中,證實了自己的猜錯準確無誤。

曹操思量了許久,問道:“你說得也并無比不可,只是元讓的話也有道理,一支區區千人組成的部隊,哪怕再精銳,也難以僅憑他們的力量,左右一場攻城戰的勝利。”

楚云把心一橫,道:“叔父,侄兒雖沒有必勝的把握,但請叔父相信侄兒這一次!”

上一章  |  我在曹營當倉官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我在曹營當倉官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