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我在曹營當倉官

第523章 真正的弄巧成拙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1-08-06  作者:一劍緋雪
曹操也看出其他將軍都蔫了,說了幾句鼓舞人心的話,卻沒有急于同意高順的請命。

行軍打仗多年,曹操親自指揮了大小上百戰。

經驗豐富的他很清楚,這次攻打襄陽,非同以往。

襄陽城就像一座堅不可摧的巨大堡壘,如果想著用以往的攻城經驗一口氣拿下城池,那曹軍一定會吃盡苦頭。

正是因為明白這個道理,曹操才決定召集群臣,一起商量攻城之策。

“主公,屬下以為,要攻陷襄陽,并非易事,不如改道先攻占荊州其他郡縣,讓襄陽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再大舉進攻襄陽。

到那個時候,就算劉琦、劉備還有諸葛亮他們有再多的手段,也不過是垂死掙扎罷了!”

荀攸這次最先開口,提出這番自認為非常合理的建議。

這并非他盲目自負,就連楚云和郭嘉在一旁聽了,也是連連點頭。

確實,任誰都知道現在強行攻打荊襄,難度太高了。

如果繞過這個大難題對其他郡縣進行進攻,如果計劃順利,最后襄陽近乎不攻自破。

就算劉琦、劉備他們固守的信念再頑強,手下的將士們,城中的百姓們,也會忍不住像當年徐州百姓出賣呂布一樣,把他們都賣了。

沒人愿意在神經緊繃的情況下一直活下去。

可下一秒,楚云和郭嘉又不約而同地一起望向唯一有權利拍板做決定的人——曹操。

這主意雖好,但是現在的曹操,能夠接受這種過于穩健的計劃么?

相比于從周邊郡縣一城一池地穩扎穩打,一鼓作氣拿下襄陽從而一戰定乾坤,這樣具有氣勢的決策,也許更符合現在曹操的心性。

果然,曹操否決了荀攸的提議。

“公達啊,你這個主意倒還不錯,但以我軍現在的軍力,孤以為沒必要這么保守。”

說完,曹操把目光又轉移到其他人身上,一邊在人群中到處轉一邊詢問道:“怎么?除了公達,諸位都沒有自己的想法嗎?”

這時,一直跟在曹昂身邊最近才好不容易熬出頭的劉曄終于忍不住要獻策了。

“魏王,在下有一計。”

“哦?是子揚啊!你有何計策,不妨說來聽聽。”

想要集思廣益的曹操,并沒有因為劉曄官職不高而忽視他的意見。

“稟魏王,在下以為,‘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不如用‘連環計’攻心,不戰自勝。”

“有道理倒是有道理,但你準備如何‘攻心’,又有怎樣的連環計呢?”

曹操來了興趣,立刻詢問劉曄具體的計策細節。

“魏王,在下這連環計說來也簡單,只有兩道計策。

其一,是勸降之計,大張旗鼓地命人將勸降的書信分別送去給劉琦和劉備。”

“你先停一停!”

曹操打斷劉曄的話,說道:“劉備和劉琦他們是不可能投降的!”

“魏王莫急,且聽在下慢慢道來。”

仿佛故弄玄虛般詭異一笑,劉曄繼續道:“這其二,就是在信使入襄陽城的途中,讓其廣為散播流言,這些流言的內容,就是為魏王歌功頌德,主要稱贊魏王善待治下各州郡百姓們的善舉!

如此一來,城中的百姓們必定無意繼續陪同劉琦、劉備他們負隅頑抗下去。

而無論是劉琦的荊州軍還是劉備的軍隊,大多都是從荊州本土征召的,其中出身襄陽的不在少數。

如果士兵們的家人都心向魏王,劉琦軍與劉備軍勢必軍心渙散,到那個時候,魏王再下令大舉攻城,恐怕城內守軍會紛紛不戰而降,就算是劉琦、劉備想扭轉這一局勢,恐怕也是無力回天!”

“妙極!”

曹操聽完,當場興奮得不顧行下地用力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子揚啊,你這個連環計還真不錯!就像你說的,劉備和劉琦雖然是鐵了心要對抗朝廷,但襄陽城內的百姓們,絕不會助紂為虐!

只要我們把朝廷近些年的改革,尤其是對百姓們有益的改善大肆宣揚一下,百姓們還不對我們簞食壺漿,夾道歡迎?!”

“謝魏王,魏王過獎!”

終于能一展才華,得到曹操稱贊的劉燁眉飛色舞,心情大好。

這個計策,楚云聽完也覺得不錯。

如果仍然劉表在世,或許百姓們感念他多年施下的仁政,或許還能與他同心同德對抗朝廷。

可現在劉表已死,劉琦在荊州的聲名威望根本不足以讓百姓、將士們誓死效忠。

至于劉備這個外人就更別提了,別看他在南陽的名聲還不錯,可在荊州本地的士族百姓們眼里,他劉備就是一個外人。

“叔父,侄兒也認為,子揚之策可行。”

楚云這簡短的一句話,立刻在帥帳之內引起軒然大波。

不少謀士、武將紛紛發出驚嘆之聲。

誰叫如今楚云在曹營中的地位太高,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極具分量,說是可以左右曹操的想法,都毫不為過。

“奉孝,那你怎么看?”

曹操非常滿意地看向郭嘉,看來楚云的支持令他心情大好。

“在下也以為,子揚之策可行,不過……”

郭嘉有些遲疑地看向曹操。

“奉孝有什么想法,盡管直言無妨。”

看到郭嘉那副猶豫不決的模樣,曹操差點兒就被他逗得當場笑出聲了。

這么多年如摯友般的關系,又何必這么吞吞吐吐呢。

郭嘉尷尬一笑,然后正經道:“在下覺得,這負責散播謠言之事,看似簡單,實則復雜多變,需要有一位智勇雙全之人去親自操辦,方能成功。”

“嗯……”

曹操一聽,覺得確實有道理,這種技術活,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擺弄明白的。

幾乎是同時,曹操和郭嘉第一時間不禁將眼神向楚云的身上飄了過去,不過僅僅停留了一剎那,二人就又不約而同地將眼神都收了回去。

因為在他們倆看來,楚云既是此事最合適的人選,同時也是最不合適的。

說他最合適,是因為論能力,楚云一定能勝任此事。

說他不合適,是因為這件事畢竟存在風險,即使喬裝打扮之后很難被人認出,但是深入敵后,以信使的名義潛入敵方大本營,這未免太危險了。

“叔父,侄兒愿負責此事。”

哪怕只有短短一瞬間,楚云要捕捉到曹操和郭嘉的目光,從而了解他們的想法,也是輕而易舉。

因為覺得過意不去,曹操還是客氣了幾句:“云兒,此事有些兇險,你還是別去冒這個險了。”

其實此刻曹操的心里也仿佛有兩個小人在打架。

他很清楚以楚云的能力,要去做這件事,那簡直就是信手拈來。

可他又不希望楚云以身犯險,無論從私人感情上,還是從楚云的價值上,都是如此。

如果楚云自己不愿意去,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強逼楚云的,但現在楚云主動請纓,說起來可能有點無恥,但曹操確實大為心動。

然而,曹昂這個時候起身唱起了反調。

“父王,還是莫要讓師弟以身犯險了!”

要說最心疼楚云的,還是這個比親哥還親的師兄曹昂。

被兒子這么一說,曹操老臉一紅,難得的竟有些不好意思了。

是啊,楚云為他立下無數功勞,他現在卻仍心存讓楚云冒著生命危險去做事的打算,一想到這一點,縱然是臉皮厚得賽過城墻,曹操也由衷地感到慚愧。

不過慚愧歸慚愧,身為人主,曹操絕不會允許自己感情用事。

“子脩啊,放心吧,我會給云兒此行安排妥當,絕不會讓云兒有危險的!”

先是安撫了曹昂的情緒,曹操又看向楚云。

“云兒,你記住,此行你的首要任務是保證自己的安全,其次才是散播謠言,我哪怕不要荊州,也不愿看到你出事!”

曹操這番真摯的話,讓楚云心中頗為感動。

其實,楚云覺得曹操和曹昂有些多慮了。

且不提楚云基本不可能暴露自己的身份,就算楚云真的倒霉到身份被拆穿,以劉備和諸葛亮的機智,也絕對不會加害楚云,最多就是以楚云為人質,逼迫曹操退兵就是了。

這無非是一場賭博,只不過賭注和參與賭博之人,都是楚云自己。

主意已定,剩下的細枝末節,只需要稍加敲定即可,準備了大概三日,楚云一行人就在曹操和曹昂的秘密相送中出發了。

按照計劃,楚云要把自己一行人,偽裝成一支信使,負責將曹操親筆寫下的兩封勸降信,分別交給劉琦和劉備本人。

當然,如果楚云自己喬裝打扮之后,擔任這支隊伍的領頭人物,還是存在著被人識破的風險。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楚云想到了一個很特別的辦法。

讓他的弟子,也就是王平來擔任隊伍的領頭人物,而楚云自己,則喬裝打扮成一個最不起眼的士兵。

這樣一來,任誰都不會對這支看似人畜無害的“送信小隊”心生疑慮。

兩日后,襄陽城北門門口。

盡管楚云早就遠遠觀察過襄陽城高聳的城墻,但像現在這般近距離觀察的機會,還是第一次有。

“老……老師,這城墻也太高了吧……”

面對發出驚嘆的王平,此事喬裝在他身邊的楚云冷冷瞪了他一眼。

“你要是想害死我的話,就繼續叫我‘老師’好了。”

面對楚云不折不扣的冷笑話,王平只能哭笑不得,可憐兮兮地問道:“那我應該叫您什么?”

“叫我‘小楚’就好了。”

楚云戲謔笑道。

“老……您別開玩笑了……”

差點兒又把“老師”二字說出口的王平委屈地說道。

“我可沒開玩笑,現在不是讓你尊師重道的時候,你要是搞砸了,咱們師徒二人都別想平安回大營。”

楚云正色陳述事實道。

“那好吧……小……小楚……”

王平那張俊俏的臉上終于擠出一絲笑容,雖然他現在笑起來簡直比哭還要難看百倍。

“行了,命人上前通報襄陽守軍,表明來意,讓他們開城門放我們進去!”

“好嘞。”

聽到老師的命令,王平這心里反倒瞬間踏實了許多。

王平向手下的一位親衛騎兵使了個眼色,那名騎兵便心領神會,策馬來到城門下,一邊喊著“別放箭”,一邊拜關。

“來者何人?”

城樓之上,在箭塔里的守城士兵,正一手拿著巨弩,謹慎地瞪著看似來者不善的親衛騎兵。

“我等是奉魏王之命,將魏王的親筆書信,呈予劉琦公子和劉皇叔!”

親衛騎兵扯著嗓門朗聲說明自己的來意。

盡管眼下是個人都知道曹軍準備攻打襄陽,可正所謂“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何況還是替曹操送親筆書信的使者團。

守城的襄陽士兵不敢怠慢,仔細觀察了一下這自稱曹軍使者團的規模,發現對方雖然有幾十位看似身手不凡的親衛騎兵,但這種規模的隊伍就算放他們進城,也不能有什么問題。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他們這些小卒可沒有拍板做主的權力。

他們能做的,只是將這件事如實上報,一層一層上去,直到告知劉琦、劉備,再由他們商量之后,決定是否接見楚云他們。

當然,劉琦和劉備畢竟不是傻子,再加上有諸葛亮在,他們只是稍加商議,就同意放楚云他們進城,并準備好接見他們。

不過,諸葛亮也猜到,曹操派來這伙信使,所謂的親筆書信之中,大部分的內容,應該都是與勸說劉琦和劉備投降有關。

考慮到這一點,諸葛亮建議劉琦和劉備二人,先不要急著接見這伙信使,留他們在驛館晾個幾天再說。

但諸葛亮這次是萬萬沒想到,他的這一想法,到頭來竟然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因為楚云等人這次真正的目的并不是將勸降信呈交到劉琦、劉備二人手上,而是借著送信的名頭,伺機在百姓之中散播流言蜚語。

本來,楚云還在擔心,見了劉琦、劉備之后,如果賴在襄陽長期不走,會不會引起諸葛亮的警覺。

不曾想,這諸葛亮無意之中,竟幫了楚云一個大忙!

上一章  |  我在曹營當倉官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我在曹營當倉官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