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我在曹營當倉官

第542章 瘟疫再現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1-08-25  作者:一劍緋雪
“離開了襄陽,又能怎么樣?”

諸葛亮嘆了口氣。

“你這是怎么了?”

徐庶難以置信地看向諸葛亮:“這可不是你‘臥龍先生’會講出的話!”

“如果換做是一年前,我也不相信。”

說完,諸葛亮走近徐庶:“現在的情況,你知我知,但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如果你認為我們可以勸得動我家主公的話,那你就錯了。”

“連你也做不到?”

聽徐庶的語氣,似乎不大相信。

“沒錯,我做不到。”諸葛亮痛快地承認著,“事到如今,我認為我們應該已經到了可以打開天窗說亮話的地步。”

“這是自然,否則,我也不會出現在你的面前了。”

“想來也是。”諸葛亮訕笑著,“我家主公盼星星盼月亮,都盼望者有朝一日,能做這荊州之主。”

徐庶還是吃了一驚。

他想過諸葛亮接下來會說出幾句重量級的話。

但他還是低估了諸葛亮要脫口而出的話的分量。

“你不用這么驚訝地盯著我看。”

諸葛亮撇嘴笑了笑:“正如你所說,你愿意在我面前現身,這一行為本身就已經誠意十足了。”

“所以為了回應你的誠意,我才會直接跟你開誠布公地交流。”

“好,那你說下去。”

徐庶看待諸葛亮的眼神明顯比之前要友善多了。

“你知道我家主公在得知劉琦公子要走的時候,他的反應是怎樣的么?”

“恐怕是欣喜若狂吧。”

徐庶隨口一猜。

諸葛亮笑了笑:“算不上那么夸張,但我得承認,當時他確實是盼著劉琦公子離開。”

“只不過,在我的一再堅持下,他最終還是同意讓我去攔住你們,想方設法勸你們留下。”

這次,徐庶就無法理解了。

“這我就不明白了,劉皇叔都盼著我們離開,把整個荊襄留給他一人,你又為何偏偏會來留助我們呢?”

其實,徐庶對諸葛亮還是有幾分怨氣的。

如果不是諸葛亮突然趕來攔住劉琦,一番話讓劉琦改變了心意,那么這個時候,他徐庶很可能已經與劉琦一起,踏上駛往江東建業的船只了。

“因為我知道,如果你們走了,襄陽必失!”

“這你就錯了。”

徐庶冷笑著搖頭道:“就算我們不走,襄陽也早晚要丟的!”

“至少不會是在今年!”諸葛亮看著夜空,“三日之前我夜觀天象,今年冬季天氣轉涼,會比往年早些,我估計再過個半個月,荊州就要開始下大雪了。”

“半個月?!”

徐庶這下被嚇了一跳。

“是的。”諸葛亮很享受自己用語言讓徐庶經驗成這樣。

然后他繼續道:“很可能還會提前。”

“也就是說……”

“只要再堅守最多不超過半個月的時間,曹操就會退兵?!”

“沒錯。”

在得知此事的那一瞬間,徐庶確實內心有過激動,他承認。

可是那種感覺,最多只存在了短短一瞬間,然后,連同那件帶給他震撼的事,都被徐庶拋諸腦后。

“這沒什么太大的意義,戰局于我們不利,再戰下去,我們也成不了十五天,或者說,我認為我們連三天都撐不住了。”

徐庶并不是過分悲觀,他的言語也絕不是危言聳聽。

這一點,諸葛亮與徐庶同樣清楚。

“所以你就想逃?帶著劉琦公子,去江東做你們的喪家之犬?”

“別弄激將法!”徐庶叫停諸葛亮,“你這套也許對別人還能管點用,但我根本不在乎你的態度,你的措辭。”

“好吧……你還是和三年前一樣,那么難纏。”

諸葛亮放棄了,這么拙劣的手段,他本就不指望能對徐庶生效。

“話說回來,元直,你真的是抱著要帶劉琦公子走的打算么?”

“是。”

“即使是我也不能讓你改變心意?”

“不能,至少現在不能。”

徐庶的意思是,諸葛亮還沒能向他拋出一個足夠影響他心中天平的理由。

諸葛亮苦笑道:“其實我想到了一個能應付曹軍的辦法,如果你有興趣,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別賣關子,快說。”

徐庶過去就經常跟諸葛亮不對付。

這并不是因為二人對彼此抱有惡意或者其他負面的情緒。

只是徐庶單方面不喜歡諸葛亮那種故弄玄虛的做派。

見徐庶有些不耐煩,諸葛亮開始直入正題。

“我有個大膽的主意,如果咱們只留下少部分兵力在襄陽,趁夜逃亡江夏,并沿途留下少量忠于我們的將士負責把守沿途經過的各處城關,怎么樣?”

“我們連襄陽都守不住,還去江夏做什么?”

徐庶搖頭晃腦道。

“不,別這么想。”

諸葛亮也學著徐庶的模樣搖頭,逗得前者哄笑出聲。

“別忘了,元直,時間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

此言一出,徐庶一瞬間就明白了。

他們如果朝江夏逃遁,曹操勢必會率軍追殺。

而沿途在各個城關中留下少量兵馬駐守,雖然看似實在給曹操送好處,實則是在大幅度拖延曹軍東進的進度。

按照諸葛亮的說法,冬季將要來臨。

只需要留下兵馬用命拖住曹軍,劉備和劉琦的聯軍,就已經能成功拖延到曹操不得不撤兵位置。

畢竟如果要執行這個計劃,在臨離開襄陽之前,他們一定會把城中所有的財帛、糧草都運走。

到那個時候,曹操想得到什么會比登天還難。

徐庶托腮陷入沉思,諸葛亮則沒有催促他加快思考,而是靜靜坐在他一旁,等著徐庶自行領悟。

“我承認你這個法子還不錯,但我軍之中,恐怕沒有幾個將軍符合你篩選的標準。”

留下負責鎮守沿途經過的城池之人,美其名曰是為主公們爭取時間,可說的難聽一點,這其實就是安排人去送死。

用生命的大家去延緩曹軍追擊大部隊時的速度。

;說得通俗易懂些,就是讓他們去送死。

好端端地,恐怕沒人莫名其妙到想要送命。

特別是在這個劉備與劉琦都缺乏威望的時候,貿然下達這樣的命令,搞不好很可能會激起兵變,就算劉備依仗張飛和趙云的勇武能夠將叛亂鐵血鎮壓,可那也同樣會給將士們造成巨大的心理陰影。

“很簡單,我們只需要給每一個負責留守城池的校尉、將軍留下一個命令就好了。”

“怎樣的命令?”

徐庶好奇地追問道。

“三天,他們只需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三天,三天一過,隨時可以向曹軍投降。”

這次徐庶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如意算盤打得很精妙了。

襄陽與江夏之間,少說也隔著七、八個城池。

別說是三天,就算每個城池只能拖延曹軍兩日,也足夠拖到下雪了。

“確實是好主意,那你希望我怎樣做?”

“只要你愿意,留在我身邊,我需要一個在智謀上與我在同一級別的人,來與我一起商討計策。”

“我們之間的計策,要以你為主?”

“省省吧,元直。”

諸葛亮的眼神空洞著,仿佛回憶起過往的孩提歲月。

“都到了這種時候,誰說了算我想已經不重要了,還是說你一定要跟我爭一下話語權嗎?那應該也不是你處世的風格。”

“行吧,那就按照你說的來,明天我會去試試勸說主公,陳明利害的。”

這只是葉辰的一局客套話,劉備雖然也具備不錯的自我思考能力,但他的只是是不全面的,每當面對自己的短板時,他才會明白自己之前的某些舉動,為什么那么奇葩等等。

“好,這是你我的第一次攜手并肩作戰。”

“呵呵,希望這不是最后一次。”

三日后。

站在襄陽城內,檢查著滿目瘡痍的城墻,楚云嘆了口氣。

盡管在全軍將士的通力合作下,襄陽成功落入己方之手,但楚云還是覺得不大舒服。

因為他沒能憑借這次的計劃,生擒活捉,或者干脆陣前斬殺劉備、劉琦還有諸葛亮。

而諸葛亮和劉備不除,則終究是曹操的心腹大患。

但是與楚云的心情截然不同,曹操現在的心情可是好到了極點。

第二次攻城時,不足七日,就成功拿下了這里。

而劉備、劉琦還有諸葛亮他們,卻如同喪家之犬一般,棄城而逃。

現在曹操堅信,他遲早能將整個荊州拿下,然后徹底斷絕劉備、諸葛亮等人的憂患。

“云兒,干嘛悶悶不樂的?”

將清點糧草、軍械還有俘虜的事下零點查清楚后,曹操興奮地看向楚云。

“侄兒,叔父我終于做到了!”

“恭喜叔父!”

“也別光顧著恭喜我,話說回來,你的病已經好的差不多了?”

“拖叔父的福,總算康復得還算不錯,只是今日又沒能留住劉備他們,總覺得有些可惜……”

劉備已經不是第一次用這樣的方式金蟬脫殼了。

可這一次,是楚云最無法接受的一次。

為了攻打襄陽,曹軍耗費了太多資源。

人力物力,奇謀百出,所有一切的努力,最后收獲的只是一座空城。

雖然人口和建筑都還在,但是城墻殘破不說,城中糧倉內的存糧,也被劉琦和劉備他們給搬得一干二凈。

死傷無數,換來的只是一座殘破的城池。

一想到這里,楚云就涌起捶足頓胸的沖動。

“沒什么可惜的,他們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撐不了多久了。”

曹操豪邁地哈哈大笑,看樣子他是真的不再把劉備、劉琦還有諸葛亮他們視作威脅了。

在得知他們逃亡江夏后,曹操就立刻請楚云代替他,決定應該派遣誰去負責追殺他們。

最后,楚云給出的人選是——馬超。

原因無他,一來馬超武藝超群,碰上負責斷后的趙云、張飛等將,就算做不到以一敵二,至少也能全身而退。

再者,馬超麾下的虎豹騎,都是由昔日最精銳的西涼騎兵演變而成,是曹軍中當之無愧的最強騎兵。

所以此事交給馬超,應該是最能夠確保萬無一失的人選。

“云兒,你應該相信孟起將軍,他會把劉備、劉琦還有諸葛亮他們的首級統統帶回來的。”

這種想法未免太自我安慰了。

只是這句話,楚云還是沒有當著曹操的面講出來。

慶功宴上,還是一如既往地老套路,將軍們與謀士們一起,不停地互相推杯換盞,享受著這場歡騰的盛宴。

楚云感覺自己可能被整個世界隔離在外了。

于是他唯有喝酒,可偏偏連自飲自酌都做不到。

因為一旁的侍從會不停替他斟酒,其他將軍、謀士們,也爭相向他套近乎。

曹軍留在襄陽城進行修正,并等待著馬超的歸來,以及是否能帶回一些好消息。

就算沒有好消息,那么只要是與劉備等人的去向有關的消息,也同樣夠彌足珍貴了。

但是好消息沒有收到,反倒是在襄陽城內,先爆發了相當可怕的噩耗。

來路不明的瘟疫開始在城中肆虐,無論百姓還是將士,有十之二三都病倒了。

好在這一次,楚云并沒有生病。

瘟疫在漢末并不罕見,但每次大規模爆發,都足夠讓人頭疼不已。

楚云本想請喬紫青前來相助,但冀州距離荊州幾乎橫跨大半個大漢疆土,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他唯有另想辦法。

曹操、郭嘉、曹昂還有荀攸他們一個個都忙得團團轉,楚云卻沒有參與其中。

這不僅是曹操給予楚云的特權,同樣也是因為楚云一直在苦心思考應對之法。

最后,他能想到的,還是一封書信過去,請在許都養老的華佗、張仲景二老折騰一趟,來襄陽解救軍民們。

雖說二老都是一把年紀了,但論起懸壺濟世,二老真可謂是責無旁貸。

曹操也在書信中提到,只要二老肯來幫忙,賞賜豐厚自不必多說,還要用魏王在許都專用的車駕,請二老乘坐其中,并派最善于駕駛馬車的車夫,以及千余精騎一路護送他們趕來襄陽。

如此大的手筆,也可見曹操著實是被瘟疫給折磨得頭疼不已,束手無策了。

上一章  |  我在曹營當倉官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我在曹營當倉官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