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華娛之別樣人生

第六十二章:那些年的你我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0-10-04  作者:李濟海
袁玉眉帶隊,胡戈和柳一菲自燕京出發,首站到的就是魔都,也是孟輕舟的主場。

糖糖和楊蜜兩人都到了魔都的星美影院,盡管混球沒來,但兩人還是很關心他的電影。

“糖糖,孟輕舟真的沒有和你那什么嗎?”

“蜜蜜,你是不是瘋了,被人聽見怎么辦!”

“怕什么,就咱們兩人,你還沒回答我呢?”

糖糖不比已經嘗盡溫柔的蜜蜜,這么露骨的事,她哪里好意思說,鼓足勇氣也只是搖了搖頭。

小狐心里的滋味可就五味雜陳了,究竟是自己的魅力大,還是孟輕舟把糖糖看的更重要呢?

這是個挺讓人糾結的問題,未及弱冠的楊蜜還不能想透其中的緣故。

那就是自己魅力太大了,哈哈,這么一想自信心瞬間爆棚!

“蜜蜜,你也太…”

兩女的交情好像在這段時間突飛猛進,撇開了孟輕舟不說,私下都能約好行程聚會了。

“這有什么,孔子和魯迅先生都說過,又不是見不得人的事!”

“行啦,行啦,你個小色女,我們去看電影吧。”

“切,裝什么裝,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那些年在第一天拿下880萬票房后,連續兩天的票房都突破了1000萬,特別是在大學校園和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心中,可以說是引發了巨大的共鳴。

網絡上隨處可見的心靈雞湯文,訴說著那些年少時的遺憾和趣事,對正在上映的那些年來說,這就是自來水!

作為85后,真正經歷了通訊工具由簡單到復雜的轉變,小學和初中的時候傳字條、打電話、寫信,上了高中(大概2000年)才有了郵箱和qq。

后來又有了手機而且只能發短信,上大學天天泡在網上。我們越成熟,通訊工具越發達、即時性越強。

小的時候想給喜歡的人打電話,但是因為只有對方家里的電話,于是就不好意思打過去,經常是撥完號碼就臉紅心跳地掛掉。

后來有了IC電話亭,會在電話亭徘徊很久很久。想說什么又不知道說什么的時候,就會寫日記,還有寫信,每周都跑到學校的木頭信箱那里去翻自己的信件。

孟輕舟既然都叫回了柳一菲參加宣傳,自己當然不會不處力,他在博客上寫下了自己的偽創作過程,以及對電影的理解!

大部分人都在說那些年,勾起了青春回憶。

確實,作為導演,我的用意,確實是主打青春感情牌。

可是,除了滿地的青春回憶,還剩什么?

那就是青春期的躁動和男女戀愛思維的差異,以及這一場成熟和幼稚的較量。

請先記住一句話:男生追求的是過程,女生想要的是結果。

一個男人,再虛偽再好色再粗暴臉皮再厚,在他喜歡的女人面前都會變成一個純情小男生,或者是彬彬有禮的紳士,但你知道,那不一定是他自己。

假裝成熟的男女其實是最幼稚的。

請你繼續幼稚下去呦~

這部電影我想拍給那些依然幼稚的男孩,希望他們能感同身受,也想讓已長大的男人心有戚戚。

看電影的五月周刊,給了整整三版,介紹了電影的完整故事,文章附上了孟輕舟在博客的短文。

標題是煽情的:沈佳宜,你在哪里!

上映五天,那些年的票房就已經有了4012萬,金淑麗和袁玉眉都快高興瘋了,照這么的票房走勢,難道票房還能破億?

要是孟輕舟在,肯定會告訴她們,從2006年開始,國產電影票房上億,不會再是令大眾驚訝的事情了。

那些年掀起了一場關于青春、關于愛情以及夢想照進現實的話題。對于電影的本身,甚至于對導演和演員,都沒有故事更能吸引觀眾的關注。

“如果不是最后那個吻,電影本身并不值五顆星——我們都經歷過這樣的愛,它不深刻,甚至膚淺,但因為沒有任何塵垢而吹彈即破、絲苦絲甜。這種幼稚是要定格在時光的相框里,用青春做祭奠的只是當時已惘然。因為不圓滿,you're the apple of my eye。”

“想辦法挨著她看過了一次集體電影,偷碰她的手后震天的心跳聲至今還在回響;要換座位前得知將和她同桌,前一晚輾轉亢奮得徹夜失眠;青春是一陣轟隆的心跳,是一場徹夜的失眠。懊惱長不高的個子、低至塵埃里的卑微,都隨著青春的落幕而消散。這個我曾兩度中途放棄過的明媚青春片,有著最純真的青春味道。”

每個男孩心中都有一個沈佳怡。

她可能是座你后面老用筆戳你的那個,可能是座你旁邊把你掐的青一塊紫一塊的那個,可能是座你前面上課老喜歡擋你視線的那個,

還有可能是你們班最乖巧最漂亮很多男生暗戀的那個,甚至有可能是某個你一有空就有意無意從她窗口前經過的隔壁班的沈佳怡…每個故事開始都是最純最美的時候。

柳一菲飾演的沈佳宜真的是清新、可愛的很,就真的像是一個學霸女神,漂亮得無以復加。

第二個周末,三天的票房分別是1022萬、1105萬、1100萬,自此那些年上映九天總票房已經達到了8035萬,可以說破億已經是不可阻擋的了。

孟輕舟的導演能力,也得到了大部分圈內人的認可,兩部電影,足以看出他的進步。

電影導演有賣藝的屬性,這個是不可否認的,一個電影怎么拍、拍得好不好,畢竟還是得看手藝,也就是拍電影的技術。

導演,他有一種“雜耍”的成分在里面,他要向觀眾賣這手藝。

另一方面電影的內涵,也就是“主義”!這就牽扯到文化層面了。

導演會站在詩人、音樂家、作家、畫家等等這些人的肩膀上去看人生,他要綜合這個能力。

這個其實就是所謂的“主義”,就是哲學層面的,社會層面的,這是需要學習的。

孟輕舟現在就站在了文化人的邊緣,用銅臭換來了新生代導演的名片!

新京報預約了孟輕舟的第一次個人專訪。

采訪他的是新華報娛樂版塊的方蕓,他也不知道人家會問什么,按約定的時間,在辦公室等候方蕓的到來。

“孟導,你好,我是新京報的方蕓,謝謝你能答應這次的采訪!”

“方姐,你好,我們是直接開始,還是換個地方?”

上一章  |  華娛之別樣人生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華娛之別樣人生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