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漢家大侄子

第002章白馬非馬(二)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0-12-03  作者:趙寤生
還未進入中軍營帳,劉信便聽到了營帳內的吵鬧聲,其中以樊噲、季布的兩人聲音最為響亮。

樊噲大叫道:“韓信而已,區區一執戟郎中,安撫河北,奪占齊地,都不過是因時而動。如今天下,漢得之十之七八,韓信不過據有齊地,在楚地唯一進展,不過是拿下彭城而已。今我漢軍,攜滅楚之余威,一舉滅齊,有何不可?”

陳平在外面聽了這番言語,笑道:“樊將軍這次念的又是誰的稿子?”

營帳內,季布道:“樊將軍所言,純屬一廂情愿。項王雖然勇武冠天下,但用兵之才比之武平侯亦有不足。未嘗能審時度勢,才敗于白馬之北。吾嘗與武平侯論天下名將,武平侯對韓信卻有八字評語。”

劉邦問道:“哪八字評語?”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便說最后會獵項王于白馬,韓信只派遣李左車來,武平侯便引以為憾,憂心將來應對之策。此事,九江王當也知曉。”

英布心里暗暗罵著季布把自己扯進來,卻低著頭,并不言語。

一旦提到劉信,眾人卻都是一時間沒了言語。

這其中利益牽扯太多。只能說懂的都懂。不懂的也不多說了。總之在劉邦做出真正的表態之前,牽扯到劉信的事情都十分地敏感。

好在正主終于還是來了。

劉邦見劉信來,卻是直接站起,走到劉信身邊,把住劉信的雙手道:“信哥兒,你可算是回來了,快收收心,一起討論下該如何應對韓信。”

劉邦將劉信安排到右手第一位坐下,這個位置在劉信到來之前一直是空著的。劉邦讓劉信坐在此處,顯然也是認可劉信功勞第一的。對此,眾將卻也沒有任何的異議。

樊噲見此,卻是大笑道:“如今漢王與信哥兒都在,害怕打不贏韓信嗎?”

“打不贏。”劉信倒是很爽快地給予了回答。

樊噲卻是被劉信這般爽快的話給嗆到了,一時間沒了言語。

劉邦笑道:“信哥兒為何這般說?縱然叔父才能有限,你可是連挫楚軍的?未免將齊軍的力量給夸大太多了吧?”

劉信向劉邦拱了拱手道:“叔父有所不知。我之所以說打不贏,倒不是因為韓信有多厲害。而是有戰例可供叔父咨詢。”

劉邦笑道:“你說的莫非是你在修武為那些年輕武將編寫的《戰例》?”

顯然劉邦對劉信的關注,比劉信想象的還有多得多。

劉信點了點頭道:“不錯。臣侄曾經在其中列出了十大以少勝多的案例。便說淝水之戰,秦軍不可謂不強,但因為所率領的軍隊混雜不一,號令不明,眾心不一,稍遇挫折,便各顧各的安危,作鳥獸散。一代雄主,最終落得凄慘下場。不可不引以為戒也。”

劉信所說的淝水之戰其實發生在東晉時代。前秦皇帝符堅統一北方后,便要滅晉。卻被東晉北府兵擊敗于淝水一帶。明明統帥有百萬大軍卻只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典故。

劉信編造戰例,卻也秉承拿來主義的思想,改編了一下年代,不免要穿鑿附會一般,以作今日之鑒。

劉邦擊敗修武城外楚軍解了修武之圍,便得到了這些書,時常偷摸拿來閱讀。

劉邦看向在場眾人,卻不得不承認劉信的分析是對的。莫要看營帳內人才濟濟,但真正忠誠于自己的卻沒有幾位。

英布,人家自己就是諸侯王。之所以聽從自己的號令,便是指望著自己幫他復國呢。

季布就不要說了,本來就是楚軍將領,后來又跟劉信走得太近。

便是張良、陳平,這二人,若是自己死了,無論比能力還是比威望,自己的兒子們中又沒有比劉信強的,他們那時擁戴劉信上位絕無任何的心理負擔。

至于劉信,那就不必說了。劉邦迄今為止還不知道劉信這小子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只能感嘆自己這侄兒心機與城府,比自己還要深。

劉邦正要表達態度,卻有信使持戰報來,報告說鐘離昧已經率軍離開了成皋,往東南方向去了,根據目前打探上來的情報,曹參判斷鐘離昧很有可能已經歸楚了。

鐘離昧手上有一兩萬楚軍,同樣是一支可觀的力量。劉邦對鐘離昧十分重視,也給鐘離昧開出了優渥條件,只要鐘離昧在曹參軍抵達成皋之前,答應降漢,便可割地為一方諸侯。

但鐘離昧顯然并不將劉邦的這個條件放在心上。即便項羽不在了,仍是要一心歸楚。

對此,眾人也不過是一時的感慨,畢竟哪個王朝在覆滅之時沒有一二之忠臣呢。

只是鐘離昧手底下兩萬兵,若是歸了韓信,便會讓韓信的實力又會上升到一個新臺階,這卻難免讓劉邦感到心慌慌。

劉信道:“漢王可書信致韓信,約他到定陶商議安定天下事宜。若鐘離昧去了彭城,便要他奉上鐘離昧人頭,以表忠心。”

劉邦被劉信這一提醒,卻也明白劉信所謀了。其實這一招,韓信也曾經用過。韓信當初在撫平河北之后,聽從李左車之建議,修整兵馬,并不攻燕,只以言語威脅燕王臧荼,要他歸順。燕王臧荼畏懼韓信撫平河北之威名,果然背楚向漢。

劉信這一條計便是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劉邦當下微笑道:“信哥兒一向雅文才,善典故,便為叔父代寫一封書信,致齊王韓信。”

劉信也不推辭,當下取了紙筆,再次做了“文抄公”,卻是揮毫潑墨,敷衍成篇,一氣呵成。

畢竟,古代的檄文名篇,他卻也讀過幾首的。在這個缺乏文學家的年代里,劉信便是那最靚的仔。

劉邦讀罷,果然歡喜無限,覺得這篇文章霸氣非凡,發出去的確可以很長自己的面子。便直接蓋了璽印,派遣陸賈作為使者,帶領一隊人出使齊國。

一封慷慨激昂的書信同樣也需要實力作為保證的。陳平建議劉邦多立諸侯國之旗幟,以宣揚天下歸漢之趨勢。于是,九江王英布、燕王臧荼、趙王張敖、長沙王吳芮、韓王韓信,如果不是劉信拒絕,可能還會有個晉王劉信,總之諸侯王的旗幟在隨劉邦中軍一起,浩浩蕩蕩往定陶城方向而來。

劉信既然回歸,又拒受晉王之封印,以法家門派自居,劉邦便任命劉信為左丞相,與劉交、叔孫通一起籌劃劉邦的登基典禮。

上一章  |  漢家大侄子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漢家大侄子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