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明帝國的崛起

第五百五十五章 回沈陽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0-01-16  作者:九悟
孫啟棟收到調令之后,和二團的將士們吃了頓散伙飯,第二天早上就帶著警衛排出發,稍后抵達春城見張昭。 新軍營的人事調動,張昭還是尊重孫啟棟的意見,將二團里的一個姓程的副千戶提拔為千戶,留下馮無忌輔佐。 都督府的后堂之中,張昭留孫啟棟喝著茶,對留下馮無忌的事略作解釋,“馮無忌年紀大了。跟著你去奴兒干軍折騰再回中原就不知道是何時。” 孫啟棟一米七的個子,消瘦而彪悍,三十出頭,正是一個武將蓬勃向上的年紀。 他在大寧城中訓斥這個、訓斥那個,一副狗臉無敵王的架勢,在張昭面前卻是個“溫馴”的很。 張昭接手從天津衛所調來的補充兵力時,孫啟棟就是第一批的刺頭。給王武教訓了一回。但之后新軍衛成軍,他這個小旗卻因訓練麾下的士卒成績出色,一路高升至百戶。 新軍營當時模范標兵是吳臣率領的。當日張昭在弘治皇帝面前試槍就是用的吳臣所部。 孫啟棟和吳臣是另外一種風格。他有些江湖草莽習氣,麾下士卒用命,所部戰斗力強,一看就知道是帶兵的好苗子。是以在西北時,張昭當時留孫啟棟在榆林訓練新兵。 只是孫啟棟最后沒有趕上韋州大戰。 孫啟棟在張昭面前老實的很,他對自己的領袖是衷心的擁護,“憨厚”的咧嘴笑道“大帥,你怎么指揮、調配,老孫我無條件服從。嘿嘿。” 張昭坐在茶幾邊的官帽椅中,好笑的看著他,道“是嗎?我可是聽說你給我寫信后,可是罵這個罵那個,憤憤不平。” 孫啟棟“啪”的一下立正,叫道“那個茍日的打老子的小報告。”說著,腆著臉道“大帥,末將那是不知道你對我的厚愛…” 張昭笑著搖頭,道“行了。別扯淡。說奴兒干都司的正事。你去奴兒干軍,麾下下轄兩萬人。火器軍一個師,常備軍三個師。主要目標是為大明將三江平原占領下來。將烏蘇里江變成大明的內河。 同時,你還要占領苦兀人所在的島嶼,打開前往東瀛諸島的道路。有沒有信心?” 孫啟棟抬手敬禮,慨然的道“末將保證完成任務。” 在張昭不斷的調整麾下各部將的駐防區、目標時,正在江南之地自余姚前往杭州的官道上,一名中年男子騎著馬,帶著老仆、幾名長隨徐徐的前行。 他正是弘治十四年請病假回鄉的王陽明。 弘治十六年夏,遼東巡撫王承裕表奏朝廷,起用前刑部主事王守仁為遼東提刑按察使司僉事(正五品)分巡建州道,領守備營,即刻上任。 王守仁是弘治十二年的進士,高中二甲第七,按照這個名次以及他的名聲,這是要選中庶吉士進翰林院的。但國朝沒有父子同在翰林院當官的道理。 王守仁因而被劃給為第二檔,在六部中任職。 此時王承裕的提議雖然是直接將王守仁提了兩級,但朝中反對的人真不多。 第一,王華的仕途明顯

有起色。自御前會議開始慢慢形成制度,儲相們的地位就逐步的固定下來。而王華就是公認的儲相,得以離席會議。 這是將名望轉化為權勢的一步。更何況現在閣臣還差一名。雖說吳寬、王鏊、焦芳都有機會,誰知道李閣老會不會挑選為人忠厚的王華入閣呢? 第二,遼東是新設的布政司,在中原而言是苦寒之地,要把人調去做官,升官也是應該的。 王守仁的職責明顯是率守備團營,彈壓原建州五部所在的地方。這得有點本事,需要能人才能干。 王守仁接到朝廷的調令之后立即啟程準備前往遼東。他在回信中答應張昭去遼東負責兵事,所以才有朝廷這封敕書來。 “少爺,咱們今日在哪里住宿?”老仆跟在馬旁,看著秋日里的斜陽徐徐落下,張羅起來。 王守仁騎在馬上,道“今日先趕一趕路。到錢塘江邊咱們這一路就會輕松下來。” 如今江南地區和北方溝通,主要還是靠京杭大運河。不過隨著國泰商行在華亭、寧波、金陵等地大量的采購物資,倒是讓近海的海路逐漸興盛起來。 張昭在春城并沒有停留多久,隨著天氣轉冷以及京中的消息進一步傳來李閣老選擇了禮部右侍郎焦芳順序增補至內閣。 以焦芳焦侍郎的資歷,確實算順序,他真是夠資格的。當然人品很差就是。 京中小道消息對此自然是各種評論。有的人罵李東陽識人不明,焦芳的名聲那不是阿附閹黨才壞掉的,他現在在文官們的圈子中名聲就不好為人陰狠,有地域之見不喜歡南官,粗鄙,品格不高。 當然,焦侍郎的能力朝中也認可。 稍微高級一點的路邊社分析,這是李閣老在酬功。八成是焦芳走通張昭的路線,然后張昭向李東陽推薦的。 種種說法不一。 真實情況是張昭確實有受到從家中稍帶來的焦芳的親筆信。焦芳在信中言辭謙卑。這相當于是把一個把柄送到張昭手中,而目的就是請求張昭幫他運作輔臣之位。 張昭確實幫焦芳寫信給李東陽舉薦。當然不是那種“挾功圖報”的方式,而是推薦的方式。他就給李閣老說了一句話焦芳具備服從精神。 說白了,焦芳為做官不擇手段的。你讓他當這個輔臣,他肯定聽話的。 而李閣老估計很清楚,以焦芳七十歲的年紀只怕不會在內閣里搞事,想著爭奪首輔之位。 具體詳情只有等張昭回京才知道。 得知輔臣的位置確定后,張昭就率部返回沈陽城,準備回京事宜。另外也是隨著時間流逝,他必須得把新軍營都帶回來。到十月份就不適合行軍了。 事實上,自新軍營在春城休整完畢,將兵員補充好,就已經在分批次返回開平城。再等張昭上書朝廷征得同意就可以率部回京。 張昭在沈陽城等陽明先生到來時,先等到了來敘職的錦義右參將楊升。

上一章  |  明帝國的崛起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明帝國的崛起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