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朕就是喜歡偷怎么了

第352章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1-06-18  作者:共賞清歌
平靜了這么多年,該來的還是來了。

歷史上那個慘絕人寰的大瘟疫,難道就無法逃過去了嗎。

整個江淮地區都亂了,雨依舊不停,仿佛天空已經破裂了一道口子,無法止住雨水的傾瀉。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往返的周期太長,很不利于對災情的指揮。

朝廷經過決議,認為在此危急時刻,應該組成臨時的救災機構,專門負責此事,同時也負責災區與朝廷之間的聯絡。

由旬爽任臨時救災御史,相關的各個部門都抽調出人手,共同組成。

因此兵部、工部、吏部、戶部、太醫院等等組成了聯合部門,共同趕赴江淮救災。

如今的揚州牧,是當年第一次科舉考試的榜眼岑晊,他在進士及第之后,從一介縣令做起。

一二十年的時間,由于政績斐然,如今也成了一州之牧,朝廷一方大員了。

如今年屆五十,卻遇到了他仕途生涯中最大的考驗,這一場天降橫禍,一個處理不好,將成為他官場生涯的終結。

但同時這也是個最好的機會,想當年陳蕃也正是在這個位置上,遇到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洪災。

可正因為他精彩而正確的應對,使得他在大漢朝廷名聲大噪,此后調入京師,受到陛下的重用,從而大放光芒。

因此這場災難對他來說,既是個機會,也是個考驗。

通過了從此平步青云,而一旦失敗,恐怕就不是一無所有那么簡單了,搞得不好還會下大獄。

他們這一屆考生之中,最得陛下信任的就是魁首陳寔,如今已經是朝廷二品大員。

上次陛下病危,詔書中所提的幾位顧命大臣中,便赫然有陳寔的名字,可見他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不過陳寔這些年來的政績,也的確十分亮眼,從當年治理匪患,協助救災,到擔當大任修建大運河,一直到主持修建涿州城。

哪一項不是臨危受命,可他卻全部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岑晊對這位同年敬佩不已,也是他努力的榜樣,畢竟陳寔無論出身還是年齡,都比他差。

雖然那一年他只是榜眼,但二人的起點卻是一樣的,都是從縣令做起,但差距卻越拉越大。

即便是這個州牧,他也才上任不久,努力了二十年,好不容易才爬到這個位置上來的。

相比較于陳寔的樁樁件件事跡,他也不得不承認,二人之間的才能實在是相距甚遠。

由于二人之間的同年之誼,這些年來他們之間一直有聯系,這次揚州大雨,斷斷續續下了半個月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預感到事情不妙。

思來想去便給陳寔寫了一封信,向他討教應對之策。

已經貴為東北總督的陳寔,對于他的求教并沒有置之不理,反而長篇大論的與他分析了揚州如今的水利情況。

并很誠懇的告訴他這個主意誰也沒辦法幫他拿,只要記著任何時候都誠心為了百姓做事,為百姓著想就一定不會辦岔事。

得到回信之后,岑晊靜心思考了幾日之后,決定從現在開始,不管會不會出現洪災,都立刻開始進行預防工作。

于是他立刻召集各郡各縣的官員,開展工作分配會議,規定各處都要每日檢查江堤河堤,派人在危險地帶日夜巡邏。

如果發現有決堤的苗頭,要提前將低洼處的村民,遷到高處臨時居住。

并讓他們提前準備好臨時營地,備足被褥衣物,糧食和潔凈的飲用水等等必需的生活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事實證明他的預防工作卓有成效,盡管后來揚州確實幾處決堤,但卻并沒有出現人員傷亡的情況。

其中有一處決堤出現在半夜,但負責巡邏的人員立刻敲鑼打鼓,大聲示警。

而早有準備的村民們,立刻扶老攜幼排著隊往山上跑。

由于白天水位已經偏高,因此部分行動不便的老人和孩子,早就已經轉移了。

所以盡管半夜出現了洪災,村民們依然逃過了一劫。

要不是揚州境內后來莫名其妙就開始瘟疫肆虐,可以說岑晊的工作已經做得十分之完美了。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連續一個多月的大雨,使得揚州氣候十分的潮濕,再加上后來幾處被水淹沒。

到處都開始發霉變質,而且洗過的衣物根本沒辦法吹干,體質不佳的人寒暑交加,特別容易得傷寒。

又因為災時糧食緊張,部分食物變質以后,還是被清洗后用來煮粥了。

水淹之地,蚊蟲又加倍肆虐,不知不覺間,到處都開始了傷寒、瘧疾等瘟疫。

盡管揚州本地的醫師們,在第一時間就已經準確判斷出了病癥,但因為天氣和交通的原因,許多村民并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

而各處的臨時居住點,又人口密集,等到張芝率領的醫師抵達揚州的時候,卻發現瘟疫已經四處擴散,一發不可收拾了。

雖然他們帶來了大量的醫師和藥品,奈何大雨磅礴,使得道路泥濘不堪,許多地方都不能及時趕到。

因此揚州的形勢岌岌可危,為了阻止疫情擴散,岑晊狠了狠心,在朝廷答復沒來之前,便下令封鎖邊境。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出揚州,違者甚至可以處死。

要知道這雖然是朝廷抗疫的常規操作,但在沒有得到授命之前下令,還是承擔著很大的風險。

岑晊這次也算是鐵了心,無論如何也不能讓疫情從揚州擴散出去,否則他會成為千古罪人。

幸好,很快荀爽帶領的救災人員和物資就到了,得知岑晊所下的命令,很是贊同。

荀爽已經得到了皇帝和朝廷的特殊授權,一切與救災有關的決策,都可以先斬后奏,免得因為消息滯后帶來不可估量的后果。

他們與揚州的地方官員碰頭之后,召開了緊急會議,決定在各個縣城設立醫療點。

所有的病人都集中收治,非但如此,還會將輕重病人分開治療,其余城外百姓,除了大的集市可以安置之外,剩下的難民都遷入城中。

將各地的學堂、道觀、縣衙等設施都辟為安置點或者是醫療點。

所有的醫館都臨時征用,作為病人的中轉站和緊急救助站。

從地方官員到基層官員,都必須動員起來,來到災情第一線,親力親為。

一旦發現有瀆職之人,立刻就地罷免,情況嚴重者還可以當庭問罪。

軍隊主要負責抗洪救災,運輸物資,以及邊境上的戒嚴工作。

百姓們也動員起來,青壯年幫著出勞役,修筑堤壩,排除低洼地段的積水,幫忙運送糧食和其他物資等等。

而婦女們則照顧老弱病殘,幫著做飯洗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剛開始疫情來的時候,整個揚州境內都開始慌亂起來,到處謠言四起,人心惶惶。

畢竟他們這一輩年輕人,都生長于太平時代,沒有經歷過當年的災荒歲月。

遇到事情特別容易張皇無措,但隨著朝廷的強力支援,以及老輩人站了出來,開始引導和組織村民們,情況漸漸的安定下來。

盡管災情和疫情,仍在迅速發酵,但救災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中老年人們,對于二十多年前的那場大瘟疫和大洪水,仍然記憶猶新。

當時國家的條件那么差,要吃的沒吃的,要醫師沒醫師,什么也沒有,最后不也還是戰勝了疫情嗎。

所以說瘟疫這個東西并不是不可擊敗的,只要人心齊,眾志成城,哪怕會死掉一部分人,但剩下的人終會走出災難。

但荀爽的任務卻不止于揚州,哪怕下達了如此嚴厲的封鎖命令,誰也不敢保證,疫情會不會擴散到鄰近的幾個州。

因此他立刻命令徐州、豫州、荊州、福州等地,馬上嚴厲封鎖邊境,并派醫師長駐,隨時監控疑似的疫情。

而地方官員則派人敲鑼打鼓,到各村各鄉去宣傳預防知識。

這一二十年來,劉志曾經著意在民間普及過衛生常識,因此現在的大漢人民,與二十年前相比,思想覺悟要高得多了。

與此同時,荀爽立刻將揚州的情況上報給朝廷,希望能夠先準備一些物資,調到離揚州最近的倉庫,隨時準備支援。

這些年來,大漢在每個州都修建了國家儲備糧倉,一旦出現災情,附近的幾個州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進行援助。

揚州上游的荊州,江州,湘州,楚州等地,也有小面積的洪澇災害。但與揚州比較起來,所受到的沖擊就要小得多。

基本上當地官府就可以組織自救,到目前為止,還不需要外界幫忙。

就在一片緊張之中,青州等地又傳來了一個壞消息,當地突然遭遇了地震。

這真是雪上加霜,禍不單行,由于小冰河時期的緣故,這些年來地震的確比較頻繁。

自從劉志登基以來,比較大的地震至少出現過七次之多,而那些小地震更是多得不可計數。

這讓他十分郁悶,難道是他今年這個年號沒起好嗎?

沒辦法,他一邊指示救災的同時,一面下了一道罪己昭,將天地失和陰陽失調的罪責,攬在自己的身上。

東漢朝廷的慣例,是將自然災害的罪責,推在三公頭上。

但自從劉志掌握了軍權之后,便廢除了這道規矩,改為由他這個上天之子來發布罪己詔。

大漢的高級公卿任免,必需掌握在他的手中,不能因為任何外在條件而受到干預。

根據傳回來的消息,青州這次地震的等級,大約在中等,破壞力較強。

幸好此時的人口密度,并沒有后世那么稠密,也沒有高樓大廈鋼鐵森林。

再加上劉志在全國開展過地震自救知識宣傳,所以雖然倒塌的房屋不少,死亡人數卻并不是很多。

離得最近的東北總督陳寔,不等朝廷的詔令下達,便已經迅速的組織救援,與青州當地政府一起搶救傷員。

由于此時在外科醫療方面的發展十分迅速,附近軍隊的軍醫也立刻投入救助,所以傷員的死亡率,要比二十年前低了好幾倍。

附近幾個州的醫生也全部趕往災區,到了這時候,才能看出來,大漢的醫藥行業發展得有多么的迅猛。

也多虧了二十年前,他將那些巫醫全部統一起來,進行了醫藥知識培訓,這才使得民間的醫師數量,不至于過于稀少。

為了使這些巫醫的醫術得到長足的發展,朝廷規定所有醫師每年都要進行考核。

不合格者可以經過停業培訓,考核通過之后才能繼續行醫。

這使得醫師們必須不斷的學習新的醫藥知識,否則就會被取消資格。

這一次劉志終于同意,將太子劉瑾派往青州全權負責救災,畢竟他身份特殊,即便做不了什么,也能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

他自己顧不得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將辦公地搬到了濯龍園,每日都關心著災情的發展情況。

到了此時,他也只能祈禱,不要再繼續出現新的災情了。

可即便如此,大漢的情況依然十分嚴峻。

徐州、豫州、荊州和福州陸續已經開始發現疫情,各州的州牧由于早有心理準備,于是在第一時間,便把疫情牢牢控制在了邊境之處。

對他們來說,只要瘟疫不擴散到全境,便是最大的勝利。

半個月后,江南一帶的暴雨終于停了,但洪災并沒有就此過去,上游的洪峰依然在向揚州浩浩蕩蕩而來。

而且疫情經過大半個月的發展,也開始到達了最高峰,所以說真正的考驗才剛剛來臨。

朝廷對揚州進行了全方面的支援,周圍的幾各州也不遺余力,派出了自己的醫師和軍隊。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劉志為了應對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所制定的基本國策之一。

關于這個經驗,他還是從后世偷學來的,對于一個超級龐大的國家來說,確實十分有效。

關鍵時刻這個基本策略,也發揮了巨大的能量,這才是一個泱泱大國該有的模樣。

又是一個不眠之夜過去,當陽光升起來的時候,揚州牧岑晊與救災御史荀爽一起,站在江堤之上,望著滾滾而來的滔滔江水。

他們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上一章  |  朕就是喜歡偷怎么了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朕就是喜歡偷怎么了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