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啟明1158

九百六十三 巨大的商機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2-01-27  作者:御炎
南宋的國策轉變了,未來要做的事情肯定也已經完全不同。

他們不再被動防御,對明國心存幻想,他們決定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絕對不會向蘇詠霖俯首、等著被他清洗。

與此同時,為了摸清楚明國到底打算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入侵南宋,是否已經做好了全面進攻的準備等等,趙昚在群臣的建議下決定再次派遣使臣入明,明著是訪問,暗地里則是刺探消息。

至于理由,很好找。

反正肯定不是傻愣愣的去問明國你是不是打算打我,肯定需要其他的理由。

比如因為南宋國運多艱,內部出現巨大的困難,所以來詢問一下明國方面看看能不能稍微減少一些歲幣的數量,亦或是緩期支付。

反正想要去明國的理由不要太多。。

這一次因為事情比較重要,所以派遣的使者級別要高。

再次擔任參知政事的陳康伯決定親自出馬,前往中都拜見蘇詠霖,探探蘇詠霖的口風。

曾奉命出使過明國的陸游、虞允文被任命為左右副使,隨同陳康伯一起出使明國。

名義上這是高規格的使節團,而實際上就是高規格的觀察團。

他們需要觀察明國內部的情況,以此判斷明國近期到底有沒有進攻南宋的計劃,如果有,他們需要立刻知道,并且做準備。

因為這個計劃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陳康伯、陸游和虞允文都是要承擔一定的風險,隨時做好回不來的準備。

三人皆表示為了大宋,萬死何辭。

這一輪的出使意義重大,使節團配備的文官不多,但是配備了不少好手護衛,目的就在于萬一事不可違,

在這些好手的保護下他們還能有成功回來的可能,不至于就那樣被留在明國了。

趙昚為這三人考慮了很多。

于是在洪武四年、隆興三年的八月中旬,

三人使節團得到明國允許,

正式北上出發,

前往中都。

三人出發之后,趙昚一邊募兵練兵,

一邊親自監督對江南西路淪陷區的物資禁運和經濟封鎖,時時刻刻都在觀察江南西路的情況,準備一旦他們出現內亂,

就立刻出兵進擊。

之前他是被逼到山窮水盡,眼看著就要允許地方自行募兵討伐賊匪從而打開滅亡魔盒了,結果蘇詠霖的書一來,南宋統治階級前所未有的團結起來。

他們紛紛確定了扶宋抗明的大政方針,

緊緊團結在以趙昚為核心的南宋朝廷身邊。

別的不說,就算是這一波募兵得到的捐贈,就充分體現出了這一點。

貪腐者不貪了,

懶惰者不懶惰了,

膽怯者不膽怯了。

他們紛紛拿出了自己全部的能力,為趙宋王朝的壯大而拼搏,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場景,

是趙昚只有在夢里面才能看到的景象。

然而現在卻變成了事實。

趙昚甚至還要感謝蘇詠霖,

因為他的愚蠢和莽撞,

讓他的南宋狠狠地續了一波命,狠狠的被奶了一口。

不過趙昚顯然是太理想了,覺得蘇詠霖的一本書就能讓整個統治階級瞬間轉性,

變成憂國憂民之輩,從而放棄貪腐,成為賢良。

當然不會。

他們的所作所為是為了他們自己,

而不是為了南宋,他們所作所為的根本出發點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和特權地位,

順帶著讓南宋強大起來,本質并不會改變。

他們還是國家的蛀蟲,還是吸血鬼,只是現在忍一下自己的貪婪欲望,

吸血少一點,

多給一點給到下層,

稍微讓利一些。

但是該拿的還是拿,

該拔毛的還是要拔毛,只是以前十文錢里面拿走八文錢,現在稍微忍耐一下,拿走七文錢或者六文錢。

谷 但是這是不可能的。

他們不可能看著錢而不拿,不可能真的看著低賤的大頭兵吃的滿嘴流油而心如止水,只是說面臨真正的危機的時候,少拿一點,該拿還是拿。

僅僅只是少拿一點點,他們為了以后的命運考慮,還是可以稍微忍耐一下的,這樣讓南宋緩口氣,建立起較為強大的軍隊,可以抗衡蘇詠霖的明軍。

而這群人的本質不會有任何改變。

一旦有什么可以讓他們獲得更多利益的法子,他們也看不到這樣做會對南宋造成什么顯而易見的改變,那么他們一樣會一擁而上強占、吞噬干凈,不會猶豫。

比如關于《洪武政論》的事情。

隨著南宋統治階級完成了思想閉環和應對策略之后,不少人覺得蘇詠霖的威脅到此為止了,這本書雖然可怕,但是已經不能威脅南宋政權牢固的統治了。

而且隨著朝廷封禁命令和焚書令的持續,他們敏銳的發現了巨大的商機。

統治階級的確不在乎了,不在乎《洪武政論》帶來的威脅,他們已經決定全面對抗了。

但是這本書本身因為有著明國皇帝所作的加持,還有南宋朝廷封禁命令的加持,所以對民間低級識字人群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除了統治階級的高級識字人群,民間還有低級識字人群,比如賬房先生,窮酸教書先生,算命先生等等,他們也識字,但是卷不過高級知識分子,只能無奈的成為人生的loser。

高級知識分子看不起他們,也不會把他們當做什么人物來看待,但是他們既然追捧《洪武政論》,這就是巨大的商機。

一方面是明國皇帝所作,一方面是南宋的封禁和焚燒,以至于一本正品《洪武政論》在民間黑市上被炒到了天價,完整的贗品也被炒到了高價上。

基本上在一些地方,一本正品《洪武政論》的售價比正常的書本貴了一百倍不止。

稍微便宜一些的地方,正品《洪武政論》也能賣到正常書籍三五十倍的價格。

而贗品雖然沒有那么高的價格,卻也有巨大的利潤,一本贗品的價格也能賣到正常書本十倍以上的價格,利潤率超高。

如此巨大的利潤,足以讓很多人為之瘋狂。

不少南宋商人看準了商機,決定頂著朝廷的封禁命令和殺頭的風險前往明國購買正品——

明國正品的價格實在太便宜,蘇皇帝對待自己的子民實在是太溫柔,只要能搶到就能買下來,然后帶回來轉手一賣就是百倍以上的利潤,他們為此拼命都動力十足。

黃牛們如此拼命,盜版狗們也不會吝嗇自己的“聰明才智”,一方面刊印盜版,一方面也試圖仿制正品《洪武政論》。

不過正品洪武政論有他們不熟悉的所謂版號加持,還有一些頁面使用了水紋紙等高檔紙張,使得仿制的成本頗高,工藝難度較大,也因此仿制正品很容易被戳穿,賣不出正品的價格。

所以當前情況下,正品來源主要還是靠南宋商人瞞過邊境搜撿帶回,他們往往打著做生意的旗號,把正品《洪武政論》藏在隨行的商品之中,一個木箱子里藏個幾本,想要發現還真是不容易。

當然,硬是要檢查的話,顯然是躲不過去的,只要南宋邊檢盡心盡職,商人們也無可奈何,至于那些邊境官員到底是不是認真在執行封禁命令……

也不好說。

反正他們和那些商人關系匪淺,商人們稍微給點錢喂飽他們,他們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把商隊放走了。

至于商人們帶走了多少本正品《洪武政論》,且這些書到底能給他們帶來什么樣的威脅,引發什么樣的后果……

他們不在乎。

1秒:m.motanku

上一章  |  啟明1158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啟明1158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