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重生鄉村文藝生活

第136章 拉大戲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1-09-06  作者:坐望敬亭
辭舊迎新,歲更交子。

大年初一,韓屯街面上的人比往常多了很多,都是出來拜年的。

不過跟前些年比起來,現在這些人走路的速度快了不少,進了門也是匆匆幾分鐘便出來了,以前那種一拜年拜一天的景象再也沒了。

當然了,除了因為這兩年大家都變忙了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今年村里請來了戲班子要拉大戲,地點就在村里的文化廣場。

早在臘月二十九的時候戲臺子就已經搭好了,今天一大早戲班子人也到了。

上午是村民們出去拜年的時候,自然不會唱戲,下午才是開場的時候。

韓屯的村民們一上午急沖沖的拜完了年,趕緊回家吃好午飯,沒到12點的時候文化廣場上已經三三倆倆的聚集了不少人,都等著戲班子開鑼打鼓。

何平帶著毛春華和小柱兒到的時候廣場上已經圍滿了人,如果僅僅只有韓屯的村民,當然是填不滿這幾千平的廣場,可里面還有周圍村子的村民呢。

聽說韓屯今年請來了戲班子,十里八鄉的村民們都是早上匆匆拜了個年,連中午飯都沒吃,帶了點干糧就跑到韓屯來了。

小柱兒站在人群外跳腳,對何平埋怨道:“你說說你,越著急越不趕趟,那飯啥時候吃不行。這回可好,連個好位置都沒有了,咋看戲啊?”

何平給他來了一個腦瓜崩,現在這小子沒大沒小的,“咱村子自己拉大戲還能讓你看不著啊?”

說著他領著妻兒往廣場邊上擠過去,那里有條通往后臺的路。

韓兆社見他們一家三口來了,“趕緊進去吧,長凳都給你們準備好了。”

何平得意道:“怎么樣?這叫未雨綢繆。”

說完一家三口越過眾人到了臺前最好的一處位置,一個長條凳子空擺在那,很明顯就是為他們準備的。

三人落座,戲臺上琴師們正在調弦,廣場上喧鬧無比,可后臺演員開嗓的聲音卻非常清晰的傳到了他們的耳朵里。

東北拉大戲,自然得是二人轉,這玩意叫法挺多,雙玩意、蹦蹦、小秧歌,怎么叫的都有。

要說歷史也不短了,正所謂“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融合了東北大秧歌和北河蓮花落子的二人轉說起來也有二三百年的時間,如果單論唱腔唱段,老百姓耳熟能詳的經典唱段也不少,可就是難登大雅之堂。

不過也可能就是因為這種難登大雅之堂的氣質,讓二人轉在民間卻異常活躍,成為了下里巴人們最愛的娛樂方式。

二人轉的演出形式有好幾種,“唱大車店”、“唱秧歌會”、“唱茶社”、“唱屯場”,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唱屯場”,每年掛鋤、冬閑的時候便是唱屯場的好時候,今天在韓屯的演出便是唱屯場。

“咚咚咚!鏘鏘鏘!”

戲班的琴師們調好了弦,跟后臺溝通了一下,看著臺下的觀眾聚了不老少,操起樂器起了調。

這叫“打通”,頭鼓、二鼓、三鼓響畢,招攬觀眾,等到人來的都差不多了,演員們便要開始登場了。

今天不用那么麻煩,村民老早就把廣場堵的水泄不通,哪里還需要招攬。

鼓聲響畢,只見一個滑稽妝容身材矮小的演員登場,不用問肯定是丑角了。

丑角上了臺,先給觀眾們作了個揖,然后揚聲喊道:“要想賣,頭朝外,船家打槳劃過來。”

聲音高亢脆亮,即便是廣場最后面的觀眾都聽的一清二楚,很見功底。

何平看著覺得很有意思,這個開場可比后世他看過的二人轉有意思多了。

這時一位描眉畫鳳的旦角從幕后走了出來,原來剛才那番話是要引出這位旦角。

正主兒一出場,今天的戲才算是開始。

后世的二人轉基本已經成了笑話集錦低難度雜技流行歌曲大串燒的集合體,戲曲的成分幾乎看不到,很多時候也不是演員們不想演,是演了真沒人看。不過在后世的二人轉演員中,你讓他們唱個小帽兒還行,能唱大戲的真的為數不多,包括那些經常出沒在電視上的,演員素質良莠不齊。

臺下的觀眾們看著女演員出來,架秧子起哄的、打口哨的,一時間廣場上十分喧鬧。

臺上的兩位演員自報家門喚作“喊詩頭”,類似于相聲中的定場詩,跟正戲沒什么關系,主要是為了靜場。

果然,兩位演員一番話之后,底下觀眾安靜了下來。

接著便是一段說口,后世二人轉演出中就是把這玩意給放大了,一場演出里面至少占了一半的時間。

對于何平這種飽受后世網絡段子洗禮的人來說,演員們的笑話和順口溜真沒什么好笑的,不過顯功力的地方也正在于此。

即便他覺得不好笑,可看那丑角在臺上的一舉一動,還是覺得非常有意思。

臺下的觀眾被丑角的幾句笑話逗得捧腹大笑。

說口的活完事,臺上的一丑一旦唱起了小帽兒,這就是后世二人轉舞臺上被唱的最多的東西,把民間小調當成了正戲來唱。

此時此景,唱的當然是那首全國觀眾都耳熟能詳的《小拜年》。

“正月里來是新年啊大年初一頭一天兒啊”

二人轉演出中的小帽兒,通常都是曲調明快、朗朗上口的調子,既是為了演員溜嗓子、熱身子,也是為了活躍臺上臺下的氣氛。

臺下觀眾對這首小帽兒實在太過熟悉,臺上演員開口唱,不少人在臺下也跟著唱,氣氛一下子就被炒了起來。

等到正戲開鑼,觀眾們非常給面子的叫起了好。

今天臺上這對搭檔唱的是《大西廂》,二人轉中最為經典的名段。

普通老百姓愛看什么,愛看的就是這種書生小姐爛俗的愛情故事。

將近一個小時的演出,臺下的觀眾們掌聲連連,叫好聲不斷。

臺上的兩位演員退場,緊接著便是下一對演員出場,你方唱罷我登場。

直到日落時分,廣場上的路燈通通亮起來,接著演。

冬日的嚴寒無法驅散老百姓們對于演出的熱愛,直到壓大軸的演員唱完之后一場戲。

戲班子管事的上臺來謝幕,廣場的觀眾們仍舊意猶未盡。

這時候老隊長只好站了出來,“行了,大伙早點散了吧,天也晚了。明天晚上村里放電影,大伙早點過來。”

一聽說看電影,廣場上的村民們響起一陣轟然,有電影看誰還看二人轉啊!

沒過三五分鐘,廣場上的人群便消散的無影無蹤。看請瀏覽m.shuhaiwu/wapbook/73432.html,更優質的用戶體驗。

上一章  |  重生鄉村文藝生活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重生鄉村文藝生活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