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茍出一個盛唐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唐威嚴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1-04-21  作者:蒼穹之魚
第(1/2)頁

“子侄不肖,老臣本無臉面見陛下,但承蒙陛下恩召,老臣只能厚顏出面,清理門戶。”說著說著,李思恭居然淚流滿面。

不管李思恭以前做了什么,也不管他的子孫后世做了什么。

這個時代的李思恭對唐室還是存著幾分忠義的,畢竟以他這個年紀,經歷過大唐最后一個治世,大中之治。

當然也可能是李思恭在演戲。

不過以李思恭的名望,完全用不著如此。

“朕素知夏公忠義,所以特請夏公于此地會面,以訴朕之心意,李成齊狂悖忤逆,朕絕不會以此怪罪夏公,夏公無需自責,哪家哪戶沒有不肖子孫?”

“老臣替夏綏百姓,叩謝陛下圣恩。”李思恭又要下跪行禮。

不過李曄忽然看到他的膝蓋顫抖了一下,這和他表現出來身骨健壯有些不符。

看他的年紀至少六十五往上走,這么個戰亂年代,能活到這個歲數不容易。

讓這么一個老人在自己面前一跪再跪,傳出去都會說李曄不尊老愛幼了,趕緊扶住他,“夏公不需如此。”

兩人又說一些場面話,直到最后,李思恭才大義凜然道:“不勞陛下天兵,老臣單人獨馬,入城勸降不肖子出城受死,以正國法。”

若是沒有李思恭的支持,延州孤城一座,跟鄜州、坊州一樣,肯定守不住的,城內軍民也不會跟他一條心。

見李思恭態度堅決,李曄就點頭同意了,還親自把他送出營外。

能不打仗最好,李曄還要留著精力對付氏叔琮。

黨項兩萬大軍渡河,堵在城門之前,李思恭單槍匹馬,站在城門前喊話。

過不多時,城門還真的“吱吱呀呀”打開了。

李成齊自縛出城,身后的三千騎兵也垂頭喪氣。

李思恭騎馬牽著李成齊徑直來到李曄的中軍大帳。

“逆子在此,請陛下發落!”李思恭一副大義滅親的樣子。

李成齊樣子頗為狼狽,兩腳一軟,跪在李曄面前。

黨項人這么配合,站在個人立場,李曄其實不想殺人。

但現在他是大唐皇帝,身后是百姓和唐軍,“李成齊你可知罪?”

李成齊雖說是黨項人,但穿著和樣貌跟唐人無異,唐言也甚是流利,“末將知罪,請陛下責罰。”

“好,國法無情,朕不得不殺你以慰百姓和將士的英靈,來人,拉下去斬首。”

李成齊頓時軟倒在地,被兩名親衛拖了出去。

須臾,首級即被送入賬內。

李思恭看著首級頓時又像蒼老了幾歲。

李曄心中一嘆,這是不得已而為之,自安史之亂后,綱紀廢弛,國法形同虛設,朝廷為了籠絡藩鎮,一味姑息,換來并不是藩鎮的感恩戴德,而是叛亂愈演愈烈,唐廷不要說威嚴,就連基本的尊嚴都掃落在地。

而一個沒有威嚴唐廷,不僅對外沒有震懾力,就連內部也會漸漸變質,重現藩鎮割據武人殺來殺去的亂局。

斬殺李成齊,就是李曄在震懾黨項人,也是在震懾內部。

大唐威嚴不可侵犯!

李思恭又拜服在地,李曄這次沒有扶他,而是笑的像只狐貍,“長安風土怡人,物華天美,不如夏公隨朕回長安頤養天年如何?”

聽了這話,李思恭身體一顫,“昔者廉頗八十,尚食斗米肉十斤,臣今年不過六十,還能為陛下鎮守邊塞。”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看來李思恭還沒有老糊涂,李曄干笑兩聲,“夏公切要保重身體,以觀朕重振大唐。”

夏綏可是一塊肥肉,若是能扒到碗里來,困擾李曄的戰馬問題也解決了。

現如今長安附近的三塊養馬地,河西、夏綏、朔方,都已經出現在眼前,可惜短時間內,都無法獲得。

夏綏跟朔方同屬于河套地區。

李思恭這么服帖的態度,李曄也不好意思兵戎相見。

李思恭混了這么多年的唐末江湖,人老成精,大義滅親,硬是沒有給李曄任何機會。

不愧是黨項一族的開山老祖。

有時候李曄還真羨慕朱溫,想打誰就打誰,結拜弟兄,救命恩人,只要有利益沖突,上去就是兩肋插刀。

解決了延州之事,李思恭很識相的退兵回夏綏。

延州這么兵不血刃的拿下,讓李曄欠了他一個人情。

李成齊的三千騎兵,也是黨項人和唐人摻雜,全部被繳械,成了俘虜,還砍了幾個囂張者的腦袋。

至于延州城里的守軍,一律被李曄收編。

不管黨項還是唐人,全部掛在薛廣衡的那一營的名下。

延州城的錢糧,跟鄜州一樣,一小半被拿出來收買民心,一大半充入軍糧。

李曄一直留在延州城,等待西邊的消息。

在李曄眼中,朔方比夏綏更為重要,李曄若是以后要西進,朔方就是他的戰略支點,和鳳翔一樣,一左一右兩只拳頭,一只打向隴右河湟,一只打向河西走廊。

而且拿下朔方,夏綏的李思恭就處于唐軍的戰略包夾之中!

一連等了三天,西邊的消息才姍姍來遲,韓遵拒絕庇護氏叔琮。

但此時的氏叔琮明顯沒有選擇的余地,往西南是邠寧,不足以安身,只能竄入水草豐美的朔方,一路攻陷幾個小城,獲得補給。

韓遵大怒,起朔方步騎三萬圍剿氏叔琮。

但氏叔琮張歸厚被朱溫看重,絕不是泛泛之輩,不與朔方軍交戰,反而在朔方境內四處奔襲。

梁軍就像瘟疫一樣,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留下一片死亡和毀滅。

李曄看著周云翼傳回的戰報,心中滿是罪惡感。

氏叔琮被驅趕到西北,李曄是罪魁禍首。

滿以為韓遵能擋住氏叔琮,沒想到朔方軍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強大。

自黃巢大亂以來,朔方軍唯一的大戰,就是響應唐廷的號召,引軍東南,攻打黃巢,不過戰績并不理想,朔方軍大敗,韓遵之父韓巡險些戰死。

其后,朔方軍便再無建樹,縮于朔方,別人不打他,他也不理別人,歷史上更是臣服于李茂貞。

朔方地廣人稀,氏叔琮的運動空間太大了。

只要突破黃河防線,進可以沖入混亂的河西走廊,退可以遠遁大漠。

李曄有些頭疼,韓遵三萬人還堵不住氏叔琮的七千殘軍,身為皇帝,又是始作俑者,李曄不能不幫他想想辦法了。

便盡起延州城內大軍,直撲朔方而去,同時還下了一道詔令,朝廷愿意幫助其剿滅氏叔琮。

沒成想,李曄的大軍剛剛到朔方邊境,韓遵的使者就趕來了,說氏叔琮綽爾小賊,不勞陛下費心。

被韓遵這么防賊一樣防著。

李曄身為大唐皇帝,也是有尊嚴的,總不能拿熱臉去貼人家冷屁股吧?

沒辦法,只能屯兵邊境小城,靜觀其變了。

上一章  |  茍出一個盛唐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茍出一個盛唐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