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紀,身懷重寶而不顯露,看來身后有高人。”老者淡淡笑道。
“你手中那把劍叫勝邪,乃玄門五大仙劍之一,屬性為火。就不知道,那火靈尚在?”老者望著楚逸手中勝邪略有吃驚道。
楚逸沒想到這家伙一眼便看出他身懷異寶,還有勝邪神劍的根腳。
“你是誰?”楚逸再次問道。
老者眼中閃過一絲異樣,呢喃道:“我是誰呢?”
他似乎已經忘記最真實的自己存在,記憶中只有那些嚇死人的身份。
楚逸只道是他不愿意說,便換了問題:“你為何被壓在雁鳴塔下”
按照現世的記憶,只有那千年白蛇精被佛門高僧法海壓在雷峰塔下。所以,這老者被壓在雁鳴塔下,要么是妖,要么是魔?
老者對這個問題似乎有點興趣,想了想道:“那你說,這些白骨為何存在?”
楚逸沉吟道:“被你殺死的。”
老者點了點頭,隨后搖了搖頭:“都是被我吃掉的。”
楚逸心中大凜,眉頭緊皺,勝邪握的更緊些。他不知道,這個老頭何時會再突然出手?倘若沒有七級浮屠塔護著他,此時恐怕他就是這白骨山的一副白骨了。
“你是饕餮”楚逸試探問道。
老者楞了一下,隨即哈哈笑道:“沒想到,你這個小娃,竟然還知道饕餮存在,不錯、不錯。”
楚逸眉梢一挑,不知道他為何如此激動:“你笑什么”
老者似乎從未這么開心,心情頓時愉悅起來:“你是不是到過空靈岸,見過那書生和和尚?”
楚逸心中一緊,沉默片刻,道:“見過。”
老者陷入了沉思,半晌,緩緩道:“你不是問我,我是誰?那我告訴你,那兩個人也是我。只不過,是另外兩個我。”
楚逸不解道:“一個人,怎么會有兩個自己?”
“似僧有發,似俗無塵。作夢中夢,見身外身。”老者緩緩道來。
聽到這四句話,楚逸整個人愣住了。這句話不是方才在鐘鼓樓時那個詭異的老婦人說的。
之前沒聽懂這句話,既然這老者說出來,那就順道問一下其中之理。
“什么意思?”
老者看了看他,直言道:“你陰神遠游空靈岸,說明你與佛有緣。既然與佛有緣,那就有佛性。有佛性還不夠,你身上那件重寶應該是佛門重寶,對也不對?”
楚逸頓時緊張起來,一時間沒有說話。
沒有說話,其實就是默認。
老者笑了笑,道:“只可惜,你境界太低,那件佛門重寶對你來說,并不能起到很關鍵作用。”
楚逸沉聲道:“你想說什么”
老者自嘆道:“我自負天縱英才,一生參透三家無上法決,成就無上大道。只可惜,因殺孽過重,這才自囚于此,枯禪贖罪。”
“贖罪?”楚逸百思而不解。
老者悲從心來,緩緩道:“佛說,命在呼吸間。生而為人,那就無法掌控自己的生命,更無法阻擋生命的消失,讓它成為永生。既然這么去來無常的生命,那作為人,就應該好好愛惜它、珍惜它、充實它、利用它,讓這無常寶貴的生命,散發書院它的真善美光輝,映照出生命的價值。而不是在貪、嗔、癡、慢、疑中沉淪,永墜阿修羅煉獄。”
老者這番話,給楚逸造成極大的震撼,只是有兩處引起他的注意,一是生而為人,二是作為人。既然是人,那他為何要用非人立場來闡述這些道理?
除非他不是人。這再次驗證楚逸心中那個判斷。眼前這個老者很有可能是饕餮幻化成人的模樣。
“你不是人?”楚逸冷冷說道。
老者微微一怔,隨即露出欣慰笑容道:“我不是人。”
頓了頓,老者補充道:“我是佛!”
楚逸驚跳了下巴,沒想到這老家伙說大話眼睛都不眨。
“你是佛?”楚逸壓根不相信。還真把他當做三歲小孩來糊弄。
老者對他的懷疑不以為然,微笑道:“佛與眾生沒有差別,佛也沒有比眾生多一只手多一只腳,所差別的只是佛心清澈無礙,真如自在。而凡夫心則有塵埃一層一層的覆蓋,讓你看不清真實的面貌。佛心又如一間密室,保管住最重要的東西而不讓其遺失,而凡夫之心如垃圾場,有害無益的放在心中堆積如山,無法清理,使自己痛苦不已。”
“這數百年的苦禪,我參透了一個字,我便成佛。”
楚逸忍不住好奇心,追問道:“什么字?”
老者神色凝重道:“空。”
說到空字,楚逸自然想到佛家常言之語,如四大皆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等。這空字在佛家算是很常見的,又如何參悟空字便能成佛?
老者看出他心中所想,道:“佛言當念身中四大,為地、水、火、風,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是為空只空我而不空法。我參悟‘空’,便在于去空不止四大,而是五蘊,其中四大為五蘊之一的色蘊,屬物質界。”
楚逸眼中充滿迷茫,思維和意識不知不覺跟著老者的思路走下去。
“那什么是五蘊?”
老者若有所思道:“色蘊之外,還有受、想、行、識四大蘊。人有五官,接觸外界便有感受或情感,是為受蘊;進而對其產生知覺,或演繹為表象,是為想蘊;對外界有了知覺或表象,便會形成某種意識,便是識蘊;進而產生行動意志,是為行蘊。”
楚逸腦子轉的極快,稍微思考一下便知這五蘊之間的區別:“按您的意思是,色蘊為物質界,那其他四蘊均為精神界。”
老者露出驚訝神色:“你懂了?”
佛宗對于‘空’的認知,是以‘四大皆空’為基準石。當他提出以“五蘊皆空”為基準石時,能夠理解其理論的少之又少,反而遭到整個佛宗的抵觸和無情打壓。
所以,他沒想到,他參悟一生的“五蘊皆空”竟被眼前這個年輕人一語道破。他自命佛性極高,未想到還有比他更高之人。
楚逸謙虛道:“算是吧。只不過,這五蘊皆空的本源又是什么?”
對于“五蘊皆空”之理,楚逸基于他在現世的知識理論體系,尤其是擁有的哲科思維。
擁有哲科思維之人,能夠對事物進行抽絲剝繭,盡可能看到事物本源。
老者頓時有種千里遇知音的激動,迫不及待道:“世間所謂的‘我’僅是五蘊暫時的和合,‘我’實際上是不存在的。而人之所以有痛苦,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偏偏對五蘊生起的‘我’擁有強烈的執著,如此怎能脫凡?”
“那些蠢貨,以為參透了‘四大皆空’便可成佛。殊不知,依舊沒有從五蘊組合成的自我中得到解脫。五蘊才是三界之內的生死之法,空去五蘊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成為佛,證得永生。”
楚逸被他這番話深深吸引住,神色時而驚喜,時而困惑,時而苦惱,時而平淡…
老者越看越喜歡,等待了幾百年,終于等到心目中那個極佳的肉身。只要奪其肉身,占為己有,那么自己就可以破開封印,離開這個暗無天日的鬼地方。
然后,有仇的報仇,大開殺戒,以一人之力獨挑整個玄門,以泄心頭之恨。
按照楚逸的理解,大多數的凡夫俗子,根本不知道五蘊組成的‘我’是空的,即使在觀念上知道是空,事實上執著還在。
世俗世界中,大多數人每日在貪、癡、慢、疑中生活,對身外的事物有要追求的、放棄的、喜愛的、厭惡的感覺;對自身也有驕傲、自卑、沒有安全感,這都是不知五蘊皆空,五蘊組合的自我也是空。
倘若,以如實空的立場看五蘊。對五蘊構成的‘我’,不起執著,對個別的五蘊現象也不執著,所以可以不戀生死,也不怕活在生死中。既然不貪著五蘊,也不厭惡五蘊,所以在生死中繼續度眾生,不必逃離生死,那也就無謂生死。
不正是老者說的那句“空去五蘊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成為佛,證得永生”。
此時,楚逸的“陰神”猛然張開雙目,喃喃道:“有生有滅,生滅無常,便是空。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話音方落,在他頭頂上空出現一尊閉眼佛像,法相金身,慈悲肅穆。
此時,楚逸已經從各種情緒中走了出來,雙眼再次變得清澈透明。
他感受到體內陰神出現質的變化,這種變化暫時無法確定對本體產生有多大的裨益,但顯然是百利而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