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生,這是建城的圖紙,最少可以容納十萬人。「爱阅读」”
在決定建城的一天后,沈令將一摞厚厚的紙張遞給了楊健。這是他熬了一夜修改了三次才做出來的草圖,不過用來建設一座城池,也差不多可以了。
沈令設計的城池,并沒有什么特殊的設計元素,依然是四四方方的正方形,不過為了容納更多的人口,這座城池可以靈活擴建。
楊健接過圖紙,點了點頭:“公子放心,我這就去安排。”
經過了一天的招人,筑城的工匠和青壯已經召集了兩萬多。由于有建城這件事在前,再加上霍老和錦江帶著騎兵出去剿匪,招兵和訓練的事情被沈令放到了后邊。
一夜驟雨過去,佃農村外格外平靜。遠處的湖泊里面有魚兒躍出水面,無數的飛鳥在天空肆意盤旋。
沈令走出家門,騎上虎妞,他摸了摸虎妞的腦袋,看著遠處的街道:“我們走。”
虎妞緩緩向前。
穿過幾條街道,一直在走出佃農村后,虎妞才邁開腿,開始狂奔。
而這一次,沈令前進的方向是南,他既不是要往安州城去,也不是往安豐城那邊。
他這次出來,主要是為了尋找建城的地址,而徹底了解過安州的沈令,認為城池應該建立在安州城和安豐城之間。
安州城是州城,人口眾多,人員復雜。安豐城同樣很大,也是一座人口富余的城池。以往從安豐城到安州城,中間只有寥寥兩個村鎮,旅人往往不得不露宿林間。
為了以后的經商和發展,將新城建在啟華城邊,并不是一個好的決斷。
更何況,佃農村和啟華城的附近都是農田。如果要在這邊建立新城,那起碼還要等一個半月的時間。
沈令并不想等。
所以,在經過各方面考慮之后,沈令騎著虎妞,開始奔向南邊。
一路向南,翻過一座小山,沈令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平原,這里充滿了茂盛的雜草,遠處還有幾間破敗的木屋孤零零的立在林間。
“走。”
沈令拍了拍虎妞的背部,示意虎妞繼續向前。
又是一個時辰過去,沈令看到了安豐城通往安州城的官路。這條官路不大,且因沒有人經常維護,周圍雜草瘋長,狀態堪憂。
“我們回去。”
看了看周圍的環境,沈令心里已經有了答案。
他并不打算在原來的官路這邊修建城池,因為這邊臨近高山,一旦有滾石落下,顯得十分危險。
至于新城離官路太遠怎么辦,其實也很好辦。只要他再修建一條更加平坦能夠通行馬車的新官路,這條原來的官路,自然也無需再管。
一路趕回佃農村,天上光亮依舊,實際時間卻已經很晚。
中午也沒有吃飯的沈令直接在佃農村的酒樓訂了飯菜,一邊吃著一邊聽周圍的客人們在那邊討論和寒暄。
吃了過飯,沈令直接來到了楊家的門前。
“咚咚咚!”
大門被沈令敲響。
“誰啊?”
脆生生的聲音出現,大門緩緩打開,一個小小的腦袋探了出來。
這是楊健的小女兒,叫什么沈令沒記住。不過長相十分可愛,性格則有些古靈精怪:“是你啊,你找爹爹有事嗎?”
“有啊,你爹爹在家嗎?”沈令蹲了下來,輕聲問道。
“爹爹還沒回來,我去找姐姐。”小姑娘輕聲開口,“你在這里等一下,不許進來。”
“嗯。”沈令點了點頭。
沒過多久,楊健的大女兒楊蕓打開了大門,看著沈令抱歉道:“十分抱歉,剛剛我在看書,沒有聽見。”
沈令搖了搖頭:“沒事,你知道楊先生現在在哪嗎?”
楊蕓思考了一陣,緩緩道:“如果沒錯,應該在那個村村鎮中心?”
“我知道了,多謝。”沈令笑著點頭。
他告別了楊蕓和那個古靈精怪的次女,向著村子的辦公處,也就是村鎮中心那邊。
村鎮中心是沈令特意留出來用來辦公的地方,承擔著類似于城池縣衙的重任。
畢竟沈令也考慮過,楊健一家六口,如果在家辦公,經常人來人往的,并不安全。只是他沒想到,這么晚了,楊健還在那邊。
在村鎮中心,沈令看到了楊健:“楊先生。”
“公子,您怎么來了?”楊健起身,桌子上則是沈令之前交給他的草圖。
沈令答道:“城池的選址已經定下來了,明天我帶你過去看看。”
“好。”楊健點了點頭,隨后他指著沈令在草圖上畫得那條線道,“公子,楊健有一處不解,這個地方是什么意思?”
“這是比例尺。”看到這條線,沈令拍了拍腦袋。
他下意識的將比例尺畫在了上面,但卻沒有任何的標注和解惑,也怪不得楊健一臉不解。
沈令拿起筆,在紙上加了注釋。楊健看著新加的解釋,臉上露出了原來如此的表情。
他看著沈令,輕聲道:“這個東西,我似乎有見過,不過這一個時辰,卻怎么也想不起來。感謝公子解惑,看來我的學問還不夠多。”
“額”
沈令看著楊健,欲言又止。
若說學問這方面,從整個大乾來看,楊健都是個大才,這樣的人說自己的學問不夠多,就像是一個學霸說自己知識太淺。
果然,學問越深的人就越謙虛。
沈令心中感嘆。
翌日。
沈令騎著虎妞,楊健騎著馬,再加上大壯和數十名帶甲青壯,眾人再度來到了昨天的那座小山背面。
“我打算在這里建城,楊先生覺得如何?”
沈令指著面前大片的草原,對著楊健輕聲問道。
“非常不錯。”楊健點了點頭,眼中滿是贊嘆。
不得不說,這個位置十分優秀,除了有點偏僻之外,簡直就是一個找不出任何毛病的建城點位。
聽到楊健的回答,沈令露出了笑容:“那么,按照建城的規劃,我們回去之后,可以進行第一步了。”
第一步,是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沈令不知道是誰所說,但是從過去的經驗來看,這句話可謂是作用非凡。
不管是經商還是其他,一個閉塞的地方總是比不上一個交通便利的地方的。
沈令要修的第一條路,就是從佃農村到達建城位置的路。
將這條路建好,就可以把建城的材料運過來。
開工準備就緒
基建!
基建!
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