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漢道天下

第755章 殊途同歸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2-04-26  作者:莊不周
石韜說得眉飛色舞,荀諶應接不暇,一時忘了自己此行目的。直到石韜告一段落,他才反應過來。

“廣元,恕我冒昧。有一言,我不吐不快。”

“但說無妨。”石韜嘴角帶笑,似乎早有準備。

“你既與諸葛亮、龐統是朋友,又是應邀而來,大可入仕為郎,何必學農?豈不聞君子不器,樊遲問稼,而夫子責之。”

石韜眼神微閃。“荀君初至,可能還不太清楚朝廷的情況。入仕為郎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荀君可知有多少人想為郎,又有多少郎官能夠在三年內授職外放?”

荀諶說道:“郎官授職外放的機會的確難得,可是你與諸葛亮、龐統為友,應該不難吧。”

“如荀君所言,的確不難,但這不是我應諸葛亮、龐統之邀而來的目的。荀君來長安的目的,想必也不會是求官吧?”

荀諶一時尷尬。“你的目的是……”

“輔左天子,共興王道。”

荀諶忍不住嘲諷道:“難道上林苑養豬就是興王道?”隨即又覺得此言不妥,連忙補救道:“當然,能讓七十之人食肉,也是王道的一部分。只是你大好才華,應該做更有益的事。養豬這樣的事,能做的人很多。”

“養豬只是農學堂的任務之一。相比于養豬,農學堂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比如?”

石韜把玩著手中的杯子,幽幽地說道:“比如將畝產提高一倍,或許度田就沒那么迫切了。”

荀諶一愣,下意識地轉頭看了毛玠一眼。

毛玠也愣住了,精神一振。“石君能否詳言?”

“朝廷要求度田,并非是想與世家大族為敵,而是因為世家大族占據了土地,又囤積居奇,坐視百姓忍饑挨餓。民以食為天。如果連溫飽都無法維持,太平不可得,遑論王道。”

毛玠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他隨曹操征戰,深知糧食的重要性。吃不飽肚子,談什么都是假的。

“度田,是讓百姓有立身之本,不至于饑餓。可是土地大多在世家大族手中,不度田,哪來的土地?可若是換一個想法,如果畝產不是兩石三石,而是更高,是不是就不需要那么多土地了?”

荀諶登時醒悟。

人的飯量總是有限的。太少了,無法生活了。可是達到一定的數量之后,再多也就沒什么意義了。

如果能提高畝產,那養活一家人所需要的土地就少得多,度田也就沒那么迫切了。

比起論講,或許農學堂才是緩解土地問題的真正希望。

只是……王道的實現,竟要依賴嫁穯這樣的小人之事,實在有些尷尬。若是如此,以后誰還會在乎圣人教誨,這樣的士人還是儒門弟子么?

可是不得不承認,石韜所說的辦法又的確是目前看來最好的辦法之一。

荀諶的腦子有點亂。

“研究農學,或許能提高產量。可是提高了產量,戶口也會增加,終究還是要度田的。”毛玠沉吟道:“況且就算度了田,這個問題也無法解決,又如何實現王道呢?”

石韜贊道:“毛君不愧是有理政經驗的名士,一語中的。農學的確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有所幫助。我能力有限,能為實現王道盡綿薄之力,便心滿意足。至于這根本大道,就勞煩荀君、毛君這樣的大才去考慮吧。誠如天子所說,設使君臣一心,四民并力,總能想到解決之道。”

他舉起茶杯。“歡迎二位來到太學,共興王道。”

荀諶、毛玠互相看了一眼,有些窘迫地舉起杯。

在農學堂吃了一頓還算豐盛的午飯,荀諶、毛玠告別了石韜,一起出了門。

沿著寬敞的街道,穿過熙熙攘攘的人流,兩人慢慢地走著,各自沉默,心情都有些沉重。

尤其是毛玠。

他到太學有些天了,也去參觀過經學堂,知道經學堂的條件遠遠趕不上農學堂。聽石韜說,工學堂、商學堂的伙食也許不如農學堂,但肯定不會比經學堂差。

至于條件最好的講武堂,那就更不用說了。

講武堂的學生要習武練兵,伙食更好,是由天子直接安排的。一些家境貧寒,無法自給的士子選擇了講武堂,為的就是那里伙食好。就算進不了講武堂,他們也會優待選擇農學堂、工學堂,而不是經學堂。

所以,朝廷看似平等,實際上卻對經學堂最不重視,將來報考經學堂的學子必然有限,大部分沖著論講而來的人可能最后都成了講武堂、農學堂、工學堂、商學堂的學生。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一時還真說不清楚。

但有一點很明顯,這么做,有利于緩解太學生為了出仕而奔走權貴之門的無奈,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習上。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可能是隱患。

大部分時間用于學習工農商這樣的術,忽略了道德,會不會重術而輕道,并進而重利輕義,甚至唯利是圖?

毛玠很焦慮。

“友若,石廣元等受諸葛亮、龐統之邀而來,卻不關心論講,或入講武堂,或入農學堂,會不會是受了諸葛亮、龐統的影響?”

“的確有這可能。”荀諶說道:“所以我想見一見他們,尤其是諸葛亮。我不反對一些人去學農學工,但過猶不及,太多的士子著意于這些微末之技,只怕是本末倒置。”

“宜早不宜遲。”毛玠表示贊同。

“嗯,我明天去講武堂,看看徐庶,順便拜訪一下虞翻。我在河東時,就聽舍弟文若提及此人,說是難得的奇才。他與天子一見,就為心腹,擔任了講武堂祭酒,想必有些道理。聽聽他說些什么,或許能有所啟發。”

毛玠深以為然。

他也想去,可是又覺得不太合適,畢竟和荀諶剛認識不久。

兩人回到住處,進門之前,兩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后異口同聲的說道:“我想去崔季珪那里坐坐,聽聽他的意見。”

然后,兩人相視而笑。

荀諶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讓崔季珪過來,我來做個東道主。”

毛玠表示贊成。

荀諶讓人去崔琰,自己先回小院,準備茶水點心。唐夫人想得很周到,已經派人送了不少東西過來。看來桉上的點心,荀諶不禁想起剛在農學堂吃過的軍糧,暗自咂舌。

這……還怎么打?實力完全不是一個層次啊。

筆趣閣新:,感謝支持,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手機網站:m.quge66

上一章  |  漢道天下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漢道天下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