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我成了大明勛戚

254 繼承意志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2-07-22  作者:無限循環
“很驚訝嗎?”

望著沉憶辰神情上的變化,楊溥反問了一句。

“確實驚訝,楊元輔與下官并無私交,不知為何會臨終前想見我。”

“向北,你還記得那日朝堂之上,楊元輔推薦你加僉都御史銜嗎?”

“自然記得。”

沉憶辰點了點頭,那日朝堂上面對王振挖坑,如若不是楊溥站出來說話加了御史官職,可能出鎮山東將寸步難行。

“那你肯定還記得,退朝之后楊元輔與你說的那番話吧。”

那番話嗎?

沉憶辰腦海中不由浮現起當日的畫面,退朝之后自己滿心疑惑,不解楊溥為何會左右橫跳,最終卻助一臂之力。

當時楊溥給自己的回答,那便是這個世界上不止自己一人心懷家國天下,他同樣是個讀過圣賢書的文人。

如若能治理好黃河水患,立下不世之功,楊溥愿為了蒼生萬民,替自己鋪就一條青云之路!

那日沉憶辰聽到后,其實并沒有過多的興奮激動,畢竟對于爾虞我詐的官場而言,誰認真誰就輸了。

可今日再次提及,并且還是楊溥臨終之前的囑托,著實有些出乎沉憶辰的意料。

莫非楊元輔真愿意放下門戶之見,助自己權傾朝野嗎?

“嗯。”

沉憶辰輕輕點了點頭。

只見這個時候高穀重重嘆了口氣,然后把目光看向遠方說道:“楊元輔歷仕四朝,見識過太多官場的明爭暗斗,無數人為了權勢前仆后繼,斗個你死我活。”

“可他在你身上,卻看到了一顆為生民立命的赤子之心。”

說罷,高穀把目光看向沉憶辰,鄭重的補充道:“吾也看到了。”

“楊元輔逝去后,陛下為他輟朝一日,追贈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謚號文定,彰顯恩榮至極。”

“可世人不知道的是,楊元輔病入膏肓到逝世的這段時日,陛下卻未曾探望過一次!”

聽到高穀這話,沉憶辰屬實有些意外。

要知道真正對待一個人的態度如何,看的并不是死后極盡哀榮,而是生前的惦掛跟想念。

退一萬步說,就算朱祁鎮對楊溥沒有除了君臣外的任何私人感情,單單憑借著楊溥托孤五大臣身份,以及“三楊”中最后一位重臣的資歷,他就應該做做樣子前來探望。

連表面功夫都不做,就意味著朱祁鎮與楊溥之間的間隙非常深,遠沒有之前表現出來的那么和諧。

“陛下親政至今馬上就要滿四年,從年幼登基的孩童,到現在有了帝王的雄才大略,不再需要諸如楊元輔這樣的老臣勸戒。”

“但大明萬里江山,真的可以依靠王振這樣的內官執掌嗎?”

高穀的眼神死死盯著沉憶辰,彷佛想要從他這里尋得一個回答。

對于高穀的印象,沉憶辰向來認為他屬于明哲保身流。輔左五帝六代,經歷過數次宮廷大變,還能全身而退告老還鄉,真是把為官之道給走穿了。

可今日卻直呼出了王振的名號,莫非他有著匡扶社稷的勇氣跟魄力?

不過要知道,這可是連楊溥都做不到的事情。

“下官不知。”

沉憶辰沒有直面回答,王振確實不行,但以馬愉為首的內閣,同樣扛不住大明萬里江山。

“向北,其實你心里面很清楚。”

高穀揭穿了沉憶辰的逃避,堂堂三元及第的大明魁首,豈能連這點都看不出來?

“如今陛下依靠內官乾綱獨斷,視文臣為迂腐頑固,朝政逐漸走向了糜爛。想要救亡圖存,必須得有人站出來扭轉乾坤。”

“向北,你就是楊元輔看中的那個人!”

挑中我了嗎?

沉憶辰嘴角突然浮現出一抹無奈笑容。

“三楊”并不是沒有遠見,早早就挑選出五位閣臣,六位部臣來當做接班人。

可于事無補,以結果來看過分培養文官勢力集團,反倒是激發了皇帝的反感,終至形同陌路,愈發的去倚仗信任的內官。

甚至此時,沉憶辰不由回想起入宮面圣時的場景,朱祁鎮那澹澹的暗示與警告。

不僅僅是劉球不應該去挑戰皇帝的權威,任何人都不行!

現在看來,朱祁鎮遠比自己認為的要更加精通帝王心術,居然提前就給出了告戒,暗示不要成為第二個“三楊”。

不愧為明朝最強帝師班子,從小培養出來的皇帝,若是楊溥泉下有知,不知該欣慰還是該后悔?

只可惜帝王心術,終究敵不過治國大道!

“楊元輔的厚望,下官可能擔當不起,還望高中堂見諒。”

不管楊溥是跟胡濙一樣,想要培養自己去當槍使,還是真的寄予厚望,認為能救亡圖存。

沉憶辰都不想成為他意志的繼承者。

“三楊”時代已經落幕,他們的那一套文官繼承人制度,日后注定會演變成一個個利益集團,再進一步成為黨爭雛形。

不僅皇帝不希望這樣的文官集團出現,沉憶辰同樣如此。

“向北,你以為楊元輔與我,是在拉攏你成為親信?”

胡濙曾經拉攏過沉憶辰,高穀知道。

馬愉打算示好沉憶辰,高穀同樣知道。

可這一次,楊溥“托孤”的厚望決然不同!

“不管日后你走向如何,楊元輔都已經委托于我,助你踏入殿閣。”

聽到這句話,沉憶辰抬頭直視著高穀。

“高中堂,你就不怕楊元輔看走眼,我是個奸佞權臣嗎?”

面對這句反問,高穀卻突然笑了,笑的很張揚。

“這個問題,我曾經問過楊元輔。”

“他說只要你能做到以天下萬民為己任,送爾權傾朝野又何妨?”

這一刻,沉憶辰不知還能再說些什么,可能在楊溥的生命最后時刻,他堅守的還是自己文人初心。

那便是公心大義,安邦定國!

就在此時,一名公府仆役騎著快馬,急匆匆來到沉憶辰的面前。

“沉公子,宮中有圣旨到,還請快回府中接旨。”

“我知道了。”

沉憶辰點了點頭,他大概猜測到是關于自己升遷的任命。

“高中堂,下官就先行一步。”

“去吧。”

高穀的臉上有些遺憾表情,終究還是沒有得到沉憶辰確定的回復。

可圣諭如山,只能草草結束。

“下官告辭。”

沉憶辰拱了拱手,可就在他轉身的時候,高穀聽到了一句默念的話語。

“楊元輔這是要我做另一個張居正嗎?”

張居正?此人又是誰?

高穀一臉的茫然,朝野內外,好像并無張居正這號人物,沉憶辰為何會認之第二?

坐上馬車趕回成國公府,宣旨的吏部文選司官員,哪怕已經等候許久,依舊是一副客客氣氣的模樣。

畢竟現在沉憶辰可是皇帝面前的大紅人,旁人眼中入閣拜相指日可待,哪敢隨意得罪他。

擺上香桉,成國公府內眾人俱跪下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國家于輔弼之臣,考績報循良之最。才品程之,功實定論,采之輿評。翰林院修撰沉憶辰,出鎮山東治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特晉封爾為翰林院侍讀學士,錫之誥命,于戲!肇顯揚之,盛事國典,非私酬燕翼之深情,臣心彌勵,欽哉!”

“詔曰:人臣有勞于國,朝廷必寵其家。肆惟亢儷之良,亦被褒封之命。典章具在,倫理所關。翰林院侍讀學士沉憶辰之妻,出自名門,歸于良士,克勤內助,允有婦儀。夫既顯庸,爾宜偕貴。茲特封為宜人,尚敦祗慎,益迓寵光!”

“正統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當圣旨宣讀完畢,沉憶辰叩頭謝恩道:“臣領旨,謝陛下恩賞,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可能是早就有了心理準備,沉憶辰這一次升遷,并沒有大婚之喜那日升官的激動與興奮。

唯一的意外之喜,那便是陳青桐受到誥敕褒封,有了五品宜人的誥命身份。

待沉憶辰接過圣旨后,傳旨官員并未離去,而是靠近沉憶辰說道:“陛下還有口諭,前翰林侍講學士劉球家卷,已被刑部消罪,這事就到此為止。”

放過劉球的家卷,就是皇帝最大的仁慈,這是暗示著沉憶辰不要像外界那些布衣之士那樣,生出劉球乃忠義之士,替他平反的妄想。

“臣替劉球家卷,謝陛下寬恕。”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能得到這個結果,沉憶辰已經滿足了。

至少以后劉婉兒與她的家人,不用再背負著賤籍跟罪人身份,可以平平穩穩的生活下去。

“那在下就回宮復命了。”

“郎中慢走。”

“客氣。”

說罷這名文選司郎中,朝著成國公朱勇行禮道:“公爺,告辭。”

“嗯。”

文選司郎中對于普通官員而言,決定著對方的仕途前景,可對于勛戚來說,就完全沒有討好的必要,更別說成國公這大明公爵的尊貴。

待文選司郎中離去后,成國公朱勇卻叫住了沉憶辰:“向北,你隨我過來。”

“是,公爺。”

兩人就這般一前一后走進了書房,關上房門后,成國公朱勇便問道:“劉球家卷是怎么回事?”

自從府中發生過林氏這場大變,加之朱儀跟沉憶辰,如今都可以在官場獨當一面。朱勇彷佛沒了當初那股位極人臣的銳氣,并且對于朝政之事,也松懈了不少。

換做是以往,沉憶辰與皇帝的談話剛結束,可能朱勇就已經得知消息,壓根不會在吏部文選司官員嘴中聽聞此事。

“沒什么,就是入宮面圣之時,我懇求陛下寬恕劉球家卷。”

沉憶辰輕描澹寫的回了一句,并沒有說以功抵罪的事情。

“你可知當年劉球上疏背后的一切?”

“大概知道。”

“好,那你說說知道些什么?”

“對皇權的限制。”

沉憶辰如此直白的回答,倒是讓成國公朱勇倒吸了一口涼氣。

原本以為沉憶辰是受到外界清流文人影響,沖動熱血去替劉球抱不平,現在看來他無比清楚背后本質。

麓川之戰跟《修省十事疏》,本質上是正統七年朱祁鎮親政后,聯合王振開始逐漸掌權。不愿受到以“三楊”為首的文官集團,對于自己帝王權威的限制跟挑戰。

后續拒絕經延、借故讓楊士奇致仕,肆意逮捕大臣下獄、心底里面對楊溥的隔閡等等,都是對童年皇權壓制的反抗。

這一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如同后世萬歷皇帝面對張居正“掌控”的翻版。

曾經有多么順從,后來就有多么叛逆,一前一后兩位皇帝都完美詮釋了什么叫做逆反……

“此話切不可在外人言!”

成國公朱勇趕緊警告了一句,帝王天威不可測,哪怕今日再怎么圣卷恩榮,這種話都容易引來殺身之禍。

“公爺,晚輩自然清楚。”

沉憶辰平靜回了一句,他還沒傻到那種程度,連什么話不該說都不知道。

“既然清楚,那為何還要介入劉球之事?”

朱勇的語氣,由之前的質問,變成了尋常的追問。

此刻他也逐漸意識到,現在的沉憶辰,已經不是那個官場新人。一年多山東治水的歷練,讓他有了穩重跟城府。

可能不再需要自己時刻的告戒了。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沉憶辰說出了一個理由,其實他還有著另外一個理由。

那便是與文官集團一樣,都想要限制皇權!

“不管有何理由,這種事情可一不可再!”

“是,公爺。”

這次沉憶辰順從應允,其實現在回過頭看,劉球之事的危險遠超預料,王振的報復阻攔壓根不算什么。

真正的危機,是皇帝的警告。

看著沉憶辰聽進去了,成國公朱勇的神情態度緩和了不少,他順勢說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正統十年你在朝堂上勸解陛下防范瓦刺也先,如今已然應驗。大同參將都督僉事石亨最近奏報,也先部已經徹底吞并蒙古諸部,遼東女真三大部中,建州女真,野人女真俱向也先臣服,自此大漠東西萬里無敢與之抗衡。”

對于也先的歷史走向,當年在朝堂上朱祁鎮自大的拒絕自己建議,沉憶辰就明白改變不了,必成大明心腹大患。

現在也先統一蒙古諸部,不下當年北元的聲勢,控弦之士百萬。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蒙古與大明,注定只能存在一個。

上一章  |  我成了大明勛戚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我成了大明勛戚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