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北宋穿越指南

0930【孤軍深入】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4-06-19  作者:王梓鈞
第935章0930孤軍深入

在安南將士的心目中,杜英武已經有些“戰神”味道。

第一戰,安南面對四國圍攻,其余武將皆遭大敗,唯獨杜英武大破占城、真臘聯軍。

第二戰,文單(老撾萬象)蠻夷入寇,杜英武率軍斬將擒俘而歸。

第三戰,山獠入寇,諸將皆無功而返,唯獨杜英武大破山獠。

這三場戰爭,發生在短短數年之內,杜英武迅速積累極高的軍中威望。

而且他的父親,還是李常杰的親外甥。

李常杰正是上一位安南戰神,吊打周邊所有邦國,甚至率兵攻入廣西。

再加上安南這二三十年來,崇文抑武、裁撤軍隊、消減軍餉,導致全國將士心生怨懟。而杜英武政變之后,雖然沒有下令擴軍,卻恢復了軍餉待遇,這一下子就獲得了軍心。

“你為什么要參與密謀?”杜英武質問道。

蘇憲誠并沒有被殺害,因為他是太傅,官職高到禁軍也不敢動。

蘇憲誠嘆息:“我如果不去,他們就要策反禁軍了。”

杜英武冷笑:“禁軍將士,豈是他們空口白牙能策反的?”

“以財貨誘之,以明軍脅之,以大義斥之,肯定有禁軍將領被策反,”蘇憲誠說道,“這些人行事不密,必然泄露消息。到時候,就是禁軍自相殘殺,任由明軍宰割魚肉。幾年前,升龍府被擄走近十萬人,先皇雖下令遷徙百姓入京,可至今也不過恢復到四五萬。難道你還想再被明軍劫掠一次升龍府?”

蘇憲誠并不想除掉杜英武,因為他怕逼得對方狗急跳墻。

蘇憲誠的思路非常明確,即防止杜英武直接篡位,同時又好生治理國家,等小皇帝長大之后親政。

歷史上,正是有此君從中緩和,杜英武才始終沒有掀桌子。

甚至等小皇帝成年后,大臣們還把杜英武搞得罷官,是黎太后反復求情才官復原職。

當然,官復原職的杜英武,肯定不可能善罷甘休。

他羅織一系列罪名,殺死八人、弄殘五人、流放三十余人、罷官六十余人,其中包括一個王爺、兩個侯爺和一個駙馬。

并且進行高壓統治:不準太監擅自進宮,安南國王想見太監,都必須獲得他的同意。不準朝臣結交宗室貴族。皇宮之內,官員們上朝、退朝,不準超過三人以上、十人以下集會交談……這才叫權臣呢,杜英武被文官給逼瘋了。

現在卻是等不到小皇帝長大,明軍突然殺來,打破了微妙平衡。

安南文官想借明軍之手鏟除權臣,自然會逼得這個權臣先下手為強!

杜英武說:“不殺也殺了,你說該怎么辦吧?”

蘇憲誠道:“釋放被殺官員的家屬,然后派人跟明軍談判。”

“你覺得我是傻子嗎?”杜英武冷笑:“我如果釋放那些逆臣的家眷,他們必引明軍進城!”

并非所有被殺者的家眷都在升龍府,但有幾個關鍵人物在,其中還包括駙馬楊嗣明。

另外,密謀在武帶家中進行。

而那個武帶,則是殿前軍的步軍指揮使,是安南禁軍的第三號實權人物。他不滿杜英武獨掌禁軍,自己沒在政變中撈到好處,反而還被杜英武給消去軍權。

對于這些人,怎能不斬草除根?

蘇憲誠質問道:“殺了眾官家眷,你該如何收場?”

“騎虎難下,不得不如此,”杜英武說道,“你回家靜養吧,任何家眷不得隨意外出。待明國撤軍之后,我再把你請出來做太傅。”

蘇憲誠心灰意冷,被禁軍士卒押解回家軟禁。

杜英武枯坐于靜室,百般滋味涌上心頭。

他今年才二十五歲!

做事難免著急,政變也搞得太粗糙。而且一下子就飄了,肆無忌憚的夜宿王宮,給人留下太多把柄和口實。

他兩次出使大明,知道大明有多么強大。

他認為只要自己不篡權,擁立一個小皇帝,再派人去洛陽請封國王,大明皇帝應該可以順坡下驢。

萬萬沒想到,大明直接出兵,還打著姐姐杜太后的招牌!

何止大明出兵,大理也卷進來了。

地方實權派申利起兵清君側,被杜英武輕松擊敗之后,竟然一路逃到大理國內。

申利從大理借到精兵數百,又在安南的西北邊境招募蠻兵,攻陷雞洞(高平省)直殺太原。

此時此刻,申利已攻破太原城。

繼而改名叫趙智之,自稱前前任國王李仁宗的私生子,自封為“平王”、“平原大將”,號召安南士紳共同起兵討伐杜賊。

也就是說,杜英武此時已兩面受敵,他的東邊是大明軍隊,他的西北邊是申利叛軍。

突然,杜英武睜開雙眼,招來幾個心腹說:“昨天誅殺的那些叛臣,家在京畿者全部抄滅。男子為奴,女子賜給眾將士。他們的家產和土地,通通分給禁軍將士!”

不但安南禁軍分到土地,就連緊急調來的地方軍,將領們也獲得了大量賞賜。

并且,杜英武還承諾,戰爭結束會給更多士兵分田。

一時間,安南大軍士氣高昂。

年僅二十五歲的杜英武,讓族兄統兵守衛王宮和首都,自領四萬大軍跑去跟明軍決戰。

他已經得到消息,明軍只來了兩三千人,其余全是在安南招募的地方守軍。

十個打一個,就算不能大勝,也能阻止明軍攻城略地。

一味逃跑避戰是沒用的,明軍有杜太后的大義,如果杜英武放棄升龍府,他就真正成為叛逆了。即便大明撤軍,也會在升龍府另立新君,重新組建起一個朝廷。

“殿下,前方有敵軍襲擾,已被我們擊潰。北江路城和天德府城,皆有重兵駐守!”

朱康得到消息,不優反喜。

北江路城和天德府城,分別在隴江的南北兩岸,距離升龍府不足一百里。

兩城扼住隴江,是升龍府的東大門。

擊敗兩城守軍,可一路急進,馬踏升龍府。

“殿下,我愿請戰主攻!”一個叫曾懷的安南武將說。

“我等也愿死戰!”

眾多安南官員大呼。

他們都是朱康在半路上收服的官員,認為杜英武必敗無疑。文官留在任職地籌措糧草,武官則帶兵跟隨朱康作戰。

朱康麾下的安南軍隊,數量已超過五千。

當然,都屬于烏合之眾。

朱康一番勉勵,打發這些安南將領退下。

等本地人都走了,謝洪才說道:“我們孤軍深入,會不會被截斷糧道?”

韓京笑道:“杜英武如果不傻,肯定派兵截斷糧道,甚至會攻下我們的后方城池。我們兵少,只有三千精銳,不可能顧得上后方。只能一鼓作氣,把升龍府給打下來!”

“韓將軍有把握嗎?”謝洪問道。

韓京說道:“離開廣西的時候,楊再興將軍給了我幾副地圖。其中就有北江路城和天德府城的城墻圖。我們又從海軍那里,借來了二十門艦炮,一路打到升龍府不成問題。如果久攻不下,糧草不足,只能就地征糧。”

謝洪說道:“這次不似上回,楊將軍可以搶了就走,我們卻是要治理安南的。就地征糧,必然民怨四起,不利于今后的統治。”

“迂腐之極!升龍府打不下來,何談今后的統治?”韓京反駁道。

韓京也有性格缺陷,他不懂得跟文官搞好關系。

此君本來就是野路子出身,讀過一些書,但考秀才都夠嗆。他跟金兵打游擊的時候,養成了一股匪氣,沒少在山西劫掠富戶,否則他的部隊早餓死了。

而且看不慣文官,說話時不留情面。

當然,韓京的三觀還是很正。

歷史上他平定閩粵亂局,那里早就被肆虐得千瘡百孔,韓京竟然能夠在嶺南恢復生產,甚至打擊貪官污吏保護百姓。結果把地方官吏全得罪了,被罷官之后百姓主動給他立生祠。

謝洪被韓京嗆了兩句,微笑著不再言語,但心里有些不舒服。

朱康暫時還不懂察言觀色,沒明白自己手下可能文武失和。他覺得是韓京說服了謝洪,于是拍板道:“明日繼續進軍!”

次日,正午。

朱康率軍來到北江路城外,離城數里扎營,等待第二天再進攻。

杜英武親自坐鎮守城,按兵不動,等待消息。

當明軍架炮即將攻城時,后方幾條快船駛來,幾個安南文武官員狼狽報信:“殿下,杜賊派遣精銳奇襲,城……城丟了啊。城內囤積的糧草,也被那杜賊所獲!”

朱康說道:“不怕,很快

就有糧了。而且我們隨軍攜帶的糧草,已經足夠吃二十天,省著點能吃一個多月。”

話雖這樣說,但安南的文武官員和士兵,卻陷入即將斷糧的恐慌當中。

“轟轟轟!”

二十門從海軍艦船拆下來的火炮,對著北江路城一陣狂轟。

那恐怖的聲勢,讓跟隨明軍的安南部隊恢復士氣,認為這玩意兒能一路轟到升龍府。

而城內的安南守軍,卻被轟得開始恐慌。

持續炮轟三日,城墻開始出現一些裂口,估計再來幾天就能轟塌了。

杜英武感覺士氣狂降,遂召集麾下將領說:“剛剛獲得消息,我們的偏師順利奪城。敵軍的后方城池不堪一擊,已經被我軍連奪兩城。敵人沒了后續糧草,必定軍心大亂。我們不能再困守城池,趁著敵軍士氣衰落,明日當出城決一死戰!”

(本章完)

上一章  |  北宋穿越指南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北宋穿越指南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