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1980我的文藝時代

第301章 他么的還是個雅賊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3-04-17  作者:坐望敬亭
永璂貝勒府的手續還在辦理當中,要經過部里是一件麻煩事,不過林為民倒是無所謂,他反正也不著急住。

而且現在貝勒府院里住滿了科學院的職工,未來還有騰退的問題。

科學院的宿舍可還沒建呢,至少兩年時間內,這貝勒府他是接收不了的。

要再算上收拾院子的時間,三四年也住不上。

林為民明知道買這院子的種種弊端,可還是愿意買,就為了四個字

——有價無市。

縱觀燕京城改開后四十年,沒有王爺府、貝勒府對外出售。

他這個永璂貝勒府應該算是獨一份兒了!

關于他花二十萬米刀買了西直門內的永璂貝勒府這個消息,經過科學院職工們這幾天的不懈傳播,已經在燕京城傳的沸沸揚揚,林百萬的大名再次成為燕京人茶余飯后的熱議話題。

林為民在國文社內自然也少不了被同事們調侃的命運。

不過這股熱議沒持續兩天,很快又被另一個熱門話題給擠占了。

國文社前樓門口,林為民滿臉調侃之色,“翟大爺,功力退步了啊!怎么還能出這種事呢?”

翟大爺臉色黑的如同鍋底,冷的更是可怕。

“終日打獵,不成想被家雀啄了眼睛!”翟大爺滿是恨意的說道。

一個多小時前,正是國文社上班的時候。

《人民文學》的祝偉剛走進編輯部就發現了不對勁,編輯部地上手稿落了一地,辦公桌上也是一臉凌亂,整個辦公室雜亂無章,仿佛被賊洗劫過一樣。

不是仿佛,就是被賊洗劫了。

祝偉意識到不對,第一時間喊來了人,大家無不被眼前的畫面驚呆。

國文社遭賊!

創社三十多年,大家聞所未聞。

《人民文學》的編輯們第一時間查看編輯部丟了什么東西,反應過來的眾多同事也去查看各科室的情況。

最后發現,除了《人民文學》和《當代》有被盜竊的情況之外,其他編輯室一切完好。

這讓社領導們松了口氣,同時又是一陣后怕。

報案后警察同志很快趕了過來,在兩個編輯部內察看情況。

林為民的辦公室也在賊人光顧的范圍之內,編輯部也因為正在取證而暫停了工作,他便跑到了前樓這里來調侃起了收發室的翟大爺。

他給著急上火的老頭點上一根煙,安慰道:“行了,別上火了。”

翟大爺狠狠嘬了一口煙,充分顯示出內心的郁悶。

又聊了好一會兒,樓上的《人民文學》編輯部傳來消息,沒丟東西。

緊接著是《當代》編輯部,也沒丟東西。

林為民正高興著呢,突然就聽到有人在傳。

“主編辦公室丟東西了!”

他回到后樓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自己放在文件柜里的《大明王朝1566》的手稿丟了。

嘿!他么的還是個雅賊!

林為民聽完都樂了。

他在《人民文學》發表的所有作品手稿在印刷之后被返還了回來。

前幾天《人民文學》十一月號剛印刷完,謝明清才把手稿還給他,他隨手放在了辦公室的文件柜里,也沒放在心上。

準備得空了拿回家里保存起來,沒想到居然遭賊了。

警察同志在國文社取完證便離開,社里除了手稿沒丟什么東西,本來夠不上立案的標準。

可誰讓國文社影響力大呢,尤其丟的還是著名作家林為民的小說手稿,這個消息要是傳了出去,性質太惡劣了。

警察走后,編輯部的同事們無心工作,而且今天也確實工作不了。

編輯部的東西雖然沒丟,但稿子被賊翻的一塌糊涂。

光是整理這些稿子,就得花上一兩天時間。

好在十一月的第六期刊物剛剛發完,大家也有時間,邊摸魚干活,邊聊著這回光顧國文社的賊人。

“進出版社來偷東西,我干了三十年編輯了,頭一回遇上這事!”章仲鄂嘿嘿笑道。

佟鐘貴道:“這回的賊很明顯是沖著林老師的手稿來的,真是奇了,居然偷手稿!”

柳蔭笑道:“這是個雅賊。說真的,我都不希望她被抓。偷書稿,這放在我們中國近代文學史上也是少有的奇聞軼事了!”

大家聽到她的話,也不禁露出笑容,深表贊同。

確實啊!

讀書人的事,怎么能說是“偷”呢?

周先生簡直是未卜先知!

又過了兩天,林為民正在辦公室審稿,就聽見走廊里一陣吵吵鬧鬧。

開門去到編輯部,就看到一只潦草小狗,如同交際花一般在跟同事們說說笑笑,打打鬧鬧。

“你怎么跑過來了?”林為民問道。

于華起身喊了一聲“林老師”,回答道:“我……我過來請教一點寫作上的問題。”

就沖著這磕磕巴巴的回答,林為民半個字都不會信。

“不安心在文學院上課,滿燕京就沒有你不去的地方。前幾天謨言還跟我說,你逃課上他們學校去找他玩!”

于華沒想到謨言這個小眼睛的也會出賣他,“林老師,實際上我是去找謨言探討《紅高粱家族》的創作經驗的。受了他的啟發,我最近也有寫長篇的打算。”

論起睜眼說瞎話,林為民覺得自己拍馬也及不上于華,章口就來。

于華就跟和老師頂嘴的小學生一樣,林為民說一句,他解釋一句,別管真的假的,反正絕對不讓話撂在地上。

說到最后,于華干脆跟著林為民進了辦公室。

“林老師,我聽說您的手稿被盜了?”

“林老師,我聽說您花二十萬米刀買了個貝勒府?”

“林老師……”

林為民被他吵的頭疼,只能把他攆了出去,這廝便大搖大擺的回到了編輯部,繼續跟大家聊天打屁。

傍晚下班,于華蹭上了林為民的車,他不僅要蹭車,還要蹭飯。

11月份,燕京城已經入冬,林為民早早的搬回了團結湖公寓。

最近陶慧敏在《女醫傳》劇組拍攝,每天都有班車,不需要林為民親自接送。

趕上她今天回來的早,于華一進門,嘴甜的叫了一聲師母。

陶慧敏立馬被哄的找不到北,開始張羅著做飯。

對著比自己小六七歲的陶慧敏喊“師母”,再次刷新了林為民對于華“交際能力”的認知。

吃飯的時候聊起最近林為民身上發生的事,于華興奮的滔滔不絕,說的惟妙惟肖,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就在旁邊看著呢。

林為民聽了半天,忍不住問道:“這些東西伱都是從哪聽來的?”

“都是從大家那聽來的。”

林為民對“大家”這個詞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這個范圍估計很廣。

陶慧敏也說起最近《女醫傳》的拍攝。

兩地電視臺合作拍攝,各種事故層出不窮,最難調和的就是人際關系。

好在劇組的幾位重要人物對這方面都很注意,至今沒發生過大亂子,但每天總是小沖突不斷。

“沒人跟你找毛病吧?”林為民問道。

陶慧敏遲疑了一下,“沒有。”

林為民看向她,于華在這里,他沒有再多問。

“對了。章國榮最近總是問我,說能不能給他找一個人藝的老師來教教他。”

于華詫異的問道:“章國榮那么大的明星還要學演戲?”

如今的章國榮雖然尚未憑借電影收獲影帝桂冠,但他的歌曲在內地是有一定流傳度的,尤其于華又是個八十年代的時髦弄潮兒,自然對章國榮有所了解。

“他的主業是唱歌,又不是演員。”陶慧敏說道。

林為民說道:“那就給他找一個嘛。記得收費貴一點,好歹是香江的大歌星,不宰一下說不過去。”

陶慧敏白了他一眼,“沒正行。”

于華看著兩人,突然感覺這飯吃的沒意思。

臨走前,他叮囑陶慧敏,“師母,您想著我的簽名照。”

陶慧敏點頭道:“記著呢!”

剛才于華提出讓陶慧敏給他弄幾張章國榮和汪明荃的簽名照,他放假回去好跟家里人顯擺顯擺。

這個時候章國榮在內地的名氣不算大,反倒是汪明荃因為上了春晚,名氣比他大的多。

過了兩天是周末,林為民之前吃飯的時候跟鄭小龍、馮曉剛約過去《女醫傳》劇組的事。

正好今天有空,他便帶著兩人去了劇組,學習學習香江劇組的工作模式。

有林為民領路,兩人受到的接待還算良好。

在劇組看了半天,感覺在電視劇拍攝方面香江的團隊確實要比他們專業不少。

中午吃飯的時候聊天,馮曉剛感嘆此事。

林為民道:“他們一個電視臺一年拍攝的電視劇內容頂得上我們內地一兩年的電視劇產量,這么個干法,就是再草包的人,一年時間也歷練下來了。”

鄭小龍和馮曉剛聽到這里點點頭。

確實,他們跟香江的幾個劇組工作人員聊天,他們很明顯是沒接受過什么正規的專業教育。

但在無線電視臺這樣的大電視臺工作有個好處,就是內部培養機制很完善。

不光演員有培訓班,幕后人員同樣有,進了劇組還要有師傅帶。

就算是演員,在簽約進入公司之后,沒有角色的時候也經常要干雜務。

如此這樣的鍛煉,不敢說培養出來多么高精尖的人才,但至少都是合格的多面手。

如今這個時候,國內拍電視劇的人社會地位普遍不及電影從業人員,包括很多文學作品和劇本也都是優先供給電影,然后才會給電視。

如此一來,在人才質量上自然遜于無線電視臺這種實戰中鍛煉出來的。

幾人正說著話的時候,就聽到了不遠處有吵鬧聲傳來。

片刻的功夫,吵鬧聲越來越大,還有罵聲傳來,整個劇組的人都在向那邊涌去。

上一章  |  1980我的文藝時代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1980我的文藝時代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