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第四百二十一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4-06-02  作者:玩蛇怪
第432章版圖大增,重走天下

大宋慶歷八年十一月,覆滅西夏的消息隨著報紙的宣傳,迅速擴散。

一時間舉國歡騰,比滅了遼國還要高興。

究其原因,在于遼國雖然欺壓大宋,但澶淵之盟后,已經四十余年沒有再與大宋開戰。

反倒是西夏,屢屢寇邊。雖然在宋夏戰爭正式開打之前,并沒有大戰。

可小規模的劫掠一直沒有停過,雙方圍繞著邊境地區,展開過太多次的交鋒,讓邊境宋軍死傷慘重。

再加上寶元年間,西夏悍然發動全面入侵戰爭。

因此在與遼國承平已久,與西夏時不時發生戰斗,又有西夏主動對他們發起進攻的前提條件下。

大宋百姓聽到的信息和接受到的也都是西夏的事,對西賊可謂恨之入骨。

而除了滅亡西夏,大宋又占據了大量領土之外,宋軍又繼續北上,攻取了河套以及陰山一帶大片土地。

當初大宋收復燕云十六州的時候,大宋就額外攻下了遼國部分領土,如今又占據了幾萬平米的河套平原,繼續擴大自己的版圖。

消息傳回政制院內,趙駿取出地圖開始對照起目前大宋現在的地盤情況。

屋外還是大雪紛飛,屋里卻非常溫暖。

供暖桌里有蜂窩煤在燃燒,生出的煙氣順著管道被排到了屋外,幾名宰相圍在供暖桌旁寫著公文。

桌子上鋪著毛絨毯子,趙駿用毯子蓋著腳,目光在地圖上審視。

“漢龍,干嘛呢。”

晏殊見趙駿剛才看了份公文后,就一直在看地圖,好奇問道:“地圖有什么好看的。”

“我在看現在我們大宋有多大地盤了。”

趙駿用一支粗大的鉛筆在地圖上畫了幾個圈,相比于毛筆,還是鉛筆順手。

這東西沒什么技術含量,早在工業革命之前的17世紀就由德國人發明,大宋邁入工業化后,也進行了生產。

但直到最近才造出來,原因在于趙駿以前一直以為這東西的原材料是鉛,哪知道是石墨。

吩咐工廠那邊進行研發,用鉛根本不行,最后試驗了多種材料才找到本體。

“算出來了嗎?”

宋綬笑問道。

“嗯,差不多380萬平方公里吧。”

趙駿也笑著說道。

“這你也能算出來?”

眾人驚訝。

古人對這些是沒什么概念的。

受限于交通以及沒有具象的中國地圖,他們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國家到底有多大。

往往都是古代軍隊打到哪里,統治到哪里,那些地方才會成為版圖領土。

至于具體有多少里,那純粹就只能估算。

比如唐朝時期,高昌王說自己的高昌國離長安八千里,大唐的軍隊根本打不過來。

但實際距離其實是2000公里,然后他就被唐軍給揚了。

現在雖然趙駿給他們帶來了地圖,可要想把一個抽象的東西具象化,還是讓他們感覺到困難。

“挺簡單的,大略估算一下就行。我地理學的還不錯,大概知道各省面積。”

趙駿指著西域道:“比如新疆大概160多萬平方公里,西藏好像是120萬,再把青海、云貴地區、東三省、內蒙地區一減,加上西夏、燕云十六州和一部分遼寧省面積,就差不多了。”

他之前在草稿紙上算了一下,燕云十六州大概12萬平方公里,西夏此時尚未鼎盛,約70萬平方公里。

然后又控制了后世東北三省里的遼寧省大半部分,約10萬平方公里左右。

再加上攻下的遼國西京道、中京道部分領土,以及河湟谷底,差不多有七八萬平方公里。

林林總總算下來,這些年大宋擴張了約110萬平方公里土地,總面積應該在390萬平方公里左右。

不要以為這些地方很少。

實際上這已經是兩漢時期,去除掉西域之后的傳統本部面積。

因為根據后世計算,不算西域的話,兩漢時期的中原本部面積為411萬到420萬平方公里左右。

而缺少的這二三十萬平方公里并不是整個云南,而是貴州到云南北面部分。

漢時西南這片地區是為哀牢國,直到東漢才歸入漢朝,東漢又缺少了西漢時擁有的漠南領土,一增一減,基本上就是410420萬平方公里徘徊。

所以眼下如果大宋進攻大理,又拿下西域的話,那么現在的大宋基本上就已經恢復了兩漢時期的巔峰版圖,甚至還超過兩漢。

至于后世我國960萬平方公里,減去390萬平方公里,剩余的約600萬平方公里去了哪里?

很簡單。

光一個西域就160萬平方公里,然后就是青藏高原,也就是后世西藏,120萬平方公里。

然后內蒙也差不多120萬,東三省約80萬,大宋擁有遼寧省約10萬,再減70萬。最后再算上青海和云貴地區加起來的120萬,剛好就600萬左右。

“多這么多領土,可喜可賀啊。”

聽到趙駿說最近幾年增加了那么多土地,幾名宰相都露出笑容,但也不至于過于興奮。

因為很多領土在古代并不會帶來多少收益,反而是負資產。

比如嶺南即便通過上千年的開發,無數代人前仆后繼,可在唐宋時期,依舊是罪犯發配之地。

所以古代王朝對于周邊的領土,能拿就拿。拿不到也不可惜,甚至還有司馬光干出那種把打下來的領土送人的情況。

趙駿見他們雖然露出喜色,卻也沒有太過高興,便問道:“你們是不是覺得這些土地沒什么作用?”

“我們當然知道漢龍你對于土地有執念,但你也該明白,以現在大宋的生產力,還并不能實質控制這么多土地,對于大宋來說,確實用處不大。”

蔡齊說道。

“是啊,漢龍你不能以后世的國力跟大宋的國力比,那不是欺負人嗎?”

賈昌朝雙手一攤道。

趙駿笑道:“怎么可能呢,我當然也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得一步步發展,一步步來。但你們也別小瞧了這些地方,它不會成為我們的負資產。”

“哦?”

范仲淹來了興趣,停下手中的公務道:“怎么,難道西夏有礦?”

“有,大大的有。”

趙駿笑道:“煤礦、鐵礦、鹽礦還有稀土礦,那都是好東西,另外就是。”

他說著用鉛筆指了指興慶府道:“這里以后將會是我們拿下西域的大后方,還有這里。”

他又指了指陰山,也就是后世巴彥淖爾、包頭等地道:“這些地方應該會是以后我們進攻草原,拿下整草原的大后方。”

“又準備打仗?之前不是探究過,西域那邊太遠,需要長期準備嗎?”

晏殊說道。

“對啊,這不就是準備階段嗎?”

趙駿笑道:“你們看,這是河套平原的西套,寧夏平原。還有東套的巴彥淖爾平原和土默特平原,這些可都是天然的種糧好地方啊。”

眾人湊過來。

就看到趙駿指的地方,往北離遼國腹地非常近,往西離西域也近在咫尺,如果這里能發展出農業,確實能成為進取西域和遼國的大后方。

“嗯。”

范仲淹首先看出了它的戰略價值,點點頭道:“我記得漢武帝曾經派人在此灌溉農田,這里自此興盛,現在一看,前人果然有遠見。”

趙駿說道:“有宋一朝都沒有打出去過,那自然不知道它的作用。直到明清時期,這里才大力發展。”

眾人用幽怨的表情看向趙駿。

別揭老底了。

再說了,現在的大宋能和歷史上的大宋一樣嗎?

“不過從輿圖上看,這里離我們的要地還是太遠了,補給會不會很困難?”

范仲淹提出異議。

這里說的補給不止是糧食,同時還有對地方的控制,從延安府到巴彥淖爾,有足足五百公里,控制難度非常大。

“火車!”

趙駿一錘定音道:“西北其它地方可以先暫時不修,但從關中到河套,還有從關中到玉門關的火車,必須先修好。一旦通車,經濟、軍事將雙管齊下,對于大宋的發展好處太多了。”

古代為什么只對西域和蒙古草原實行羈縻統治?

實在是太遠了。

中原王朝想出兵這些地方,行軍路途那都是以千公里來計算。

比如霍去病打匈奴,來回兩三千公里。

路上累死、病死的士兵都可能比匈奴人反抗殺的漢軍士兵多。

所以不是老祖宗們不想擁有更多的土地,而是無能為力,沒有辦法控制那么多領土。

有了火車就不一樣了。

物資可以直接運到邊關,控制力將會大大提升。

更重要的是,趙駿是想打通陸上絲綢之路,通過控制西域,擴大與中亞的貿易。

如此海貿與陸地貿易兩開花,必然能迅速打開市場,從而為目前大宋已經進入工業化時代的道路,鋪墊基礎。

否則一旦國內市場出現飽和,工業必然會造成產能過剩,若是不早做準備的話,之后工人下崗,百姓失業,國內經濟下滑等等問題會接踵而至。

因此趙駿這是在未雨綢繆,也是為將來做好措施。

“這些事情我們也難以預估,現在國家的發展,對于我們來說,已經非常陌生了。”

晏殊感慨道:“如今國家的發展,也就只能讓漢龍你來了。”

“是啊,雖然明白了很多經濟上的道理,但思想還是很難轉變,也很難把這些道理真正應用。”

“說起來好笑,上個月廣南東路上子,說希望再降低一下關稅,老夫當時還在想若是降低關稅豈不是國稅又少了許多,結果一看子,里面說人家只從我們這進口產品,出口原材料礦石,如果降低關稅的話,會大幅度提高他們出口原材料的積極性,給國家帶來更多的稅收,老夫當時就覺得自己已經不懂怎么治國了。”

“唉,我們跟不上時代咯。”

幾名宰相亦都是紛紛感嘆。

如果放在十年前,有人說他們不懂治國,他們這些人大概率只會笑笑,懶得與其爭辯。

但如果現在有人說他們不懂治國,那大概率就只能換來沉默了。

因為大宋的發展實在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能力范圍。

以前他們只需要顧及地方農業發展,哪里有什么災害,司法有什么問題,更多的反而是官場斗爭。

現在沒了官場斗爭,全國各地到處都是發展。

可他們哪里懂從哪里修路會提高經濟建設,哪里懂什么地方該種什么糧食會獲得豐收,哪里懂提高關稅降低關稅有什么作用?

這些東西超綱了呀。

若非趙駿這些年一直穩定的制定發展路線,恐怕他們全都得束手無策,任由國內野蠻發展了。

“時代在進步,人的思想也得發生轉變,就好像我們后世七八十年代風氣保守,男女拉個手都臉紅。可放在二十一世紀,那就都不算什么事了。”

趙駿笑道:“諸位相公雖然確實很難做好對未來的打算,卻也穩定了國家基礎,農業和人口才是根本,這些大家功不可沒。”

“好了,也不用這么說了,反正以后你要做什么,我們都無條件支持就是了,反正我們也不懂。”

晏殊笑了笑。

如果是以前,趙駿做出規劃,他們還能提供修改意見。

現在的話,那純粹就是兩眼一抹黑。

因為時代真的變了。

他們在封建社會那一套,已經無法再用到工業社會。

“那剛好,其實我也打算實行新的改革了。”

趙駿笑了笑。

“哦?”

范仲淹來了興趣,問道:“又打算改革什么?”

“有些是在以前的基礎上,有些是大變化,國家越來越龐大,就意味著要管理的事情會越來越多,每過一段時間改革,把冒出來的問題解決,這樣才能發展長久。”

趙駿說道。

慶歷新政經過了足足六輪,如今十年過去,效果顯著。

但有些東西已經算是過時。

就如同我們曾經大力學習過毛熊老大哥的制度,最后卻發現那些東西并不適合我們一樣。

我們自己的國內變化,也要時時革新,而不能墨守成規,只想著吃老本。

“那什么時候開始?”

范仲淹問:“你具體做了哪些計劃?”

“什么計劃也沒有。”

趙駿搖搖頭。

“啊?”范仲淹愕然道:“那你還說要搞新改革。”

“因為很多問題藏在水面下,還沒有看到,依舊要下基層啊。”

趙駿長嘆道:“這一次,我又要走一遭天下了。”

當年他行走天下兩年,看到了很多基層的東西,于是才有了大量的變革。

現在老百姓日子是過好了,原本基層的黑惡勢力,地主欺壓,官員欺壓,現在也已經少了許多。

然而新的問題必然面臨新的挑戰。

誰知道基層又出現什么新問題,百姓的生活是不是真的比當初過得更好?

所以趙駿必須再走一次,而且以后要多走,時時刻刻前往民間,與百姓打成一片,才能夠知道,大宋的未來到底會怎么樣!

上一章  |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