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21章 搶飯碗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3-10-07  作者:紅酒花
2014年的國際商業航天公司還處于發育階段,主要航天大國的火箭很吃香,份額都要搶。

老馬的獵鷹9明年年末第一次回收成功,雖然現在也早就開始了商業發射,但成功率不怎么樣,還處于賭運氣的狀態。

國內……國內的衛星發射需求同樣旺盛。

對于國內的頂尖高校和有太空需求的企業,等火箭實在是個麻煩事。

首先是貴,按公斤算錢的發射費用很高,所以要壓縮衛星的體積和重量。

第二是難,以國內的現役火箭運力,發射小衛星大材小用,但價格是不會降低的,一顆衛星和十顆衛星都是一個價,只要是同一枚火箭。

所以要等,要拼單,盡量將火箭的費用攤薄些。

第三是缺少合適的火箭,長征二、三號這樣幾噸十幾噸的運力太大了,國內一兩年的衛星發射需求加起來可能都沒這么重。

況且不同的衛星工作的軌道也有差異,不能集中起來一起發射就完了,發射窗口也不相同。

對于這一種情況,魔都團隊設計了長征六號,目標正是設計一種結構簡單、運力小、價格低廉的火箭,供給這部分需求。

長征六號的一級正好是一臺YF100發動機,芯一級直徑3.35米,LEO運力約1.5噸,SSO運力。

目前東北、陜西、京城的高等學府和國防高校、以及幾個軍工企業設計的小衛星都是為了長征六號準備的。

按照計劃,長征六號將在一年后帶著這些衛星首飛,并送到700KM的SSO太陽同步軌道。

現在的長六還在箭體測試呢,YF100都才驗收沒幾年,還在改進中。

這些高校和企業慢悠悠地造好了衛星,然后就坐等火箭,結果被新遠一號吸引了眼球。

尤其是看到南機院400公斤的衛星,更是酸到流口水。

為什么呢,因為長六的SSO運力只有700公斤,首飛的載荷20多顆加一起的重量也不能超過這個數字。

現在,一個在他們眼中處于中下游的院校,竟然獨享了400公斤載荷,還就花了一千萬?!

一公斤才2萬多人民幣?要知道長六的報價是6.4萬每公斤,貴了幾倍。

自南機院的衛星在天上轉圈圈后,一臉刷了好多篇論文,憑借熱度在高校圈子里都傳了一圈。

普通人看了是羨慕,但在真正的一流高校眼中這簡直是暴殄天物。

那么大的重量和體積,就裝了個空間輻射探測儀?還有一半是電池?

正所謂嫉妒使人扭曲,這些高校和企業沒事也盯著新遠宇航,沒等幾天,官網就更新了。

安德羅夫的新遠一號甲、乙、丙三種型號被列了出來,并表示新遠宇航將正式用這三種火箭對外承接商業航天發射。

其中新遠一號丙采用新的3.5米直徑箭體,SSO軌道載荷770公斤,最低報價……3.99萬元起!

這樣一枚幾乎是翻版長六的火箭,價格直降了三分之一!

至于改型還沒有飛過也無所謂,明年搭載的長六也是首飛,風險沒啥區別。

再說新遠一號都飛過了,一個改型怎么說也比全新的長六可靠性更高才對。

9月的第一天,廠辦收到了南方一家軍工企業的問詢函,詢問新遠一號丙的具體技術參數。

對于這真正的第一筆訂單,林炬高度重視,讓安德羅夫親自回復。

之后的一周里,雙方通過郵件交流了幾天,然后對方表示了考察意向。

林炬爽快答應,此時工廠剛剛升到C級,正好撐門面。

經過系統團隊的升級改造,新的廠房占地面積擴大了整整三倍,擁有了最大6米級箭體直徑加工能力。

新增了研發場地,新增七八年后才成熟的3D增材打印機,以及先進的加工機床,同樣是不明品牌。

至少在基礎設施上,新遠宇航的制造能力已經與航天局持平甚至略勝一籌了,差只在規模和技術積累上。

當軍工廠的代表來到新遠航天時,差點沒懷疑自己是不是飛錯了地方。

這怎么和津沽的火箭制造廠差不多呢,而且還看起來更先進。

而且此時工廠正在制造要交付給六院的火箭發動機,并且拿出一臺首次嘗試用新增的3D打印機加工部分零件。

比如以往的火箭噴口是先做出個橢圓的模型,再放在鍛模機上旋轉擠壓,加工成最后的成品。

現在打印機在基座上從0開始,一點點就能做出合規的產品,連其上的部分零件和架構也一次性加工成型,既提高了效率,還減少了焊接工序和重量。

一個字——先進!

“陳代表,像這樣的發動機,現在完整生產一臺只需要86個小時,而我們能一次同時生產四臺,平均一臺不到22個小時,也就是說120噸推力的液氧煤油發動機,我們廠平均一天就能生產一臺!

六院向我們采購3臺,只需要3天就能完工!”

負責接待的副經理拍著胸脯,一副無比自豪的樣子。

“厲害,厲害呀!”

軍工廠代表陳旺對新遠宇航動力公司的技術實力是完全信服了,不住地拍手稱贊。

這下連航天局都來買了,還有什么不放心的?

他哪知道這個副經理完全是在吹,86小時的理論工時是事實,但受限于經驗和熟練工人少,這個數字水分很大,目前只存在于理論上,但即使是這樣也足夠令人敬佩了。

“胡經理,請問你們的新遠一號丙單次發射費用是多少呢?”

“不多,人民幣正好三千萬,載荷越多單價就越劃算,最低4萬一公斤不止是宣傳,實際也這個價。

當然如果載荷重量輕了也是這個價,畢竟我們每一枚火箭的成本都是固定的沒法改。”

陳旺點點頭沒有反駁,火箭運輸不是計程車打表,既不能重復使用也不能說少載荷就能偷工減料,自家110公斤的載荷如果單獨發射那每公斤價格得飆升到28萬,顯然不合適。

不過他既然代表軍工廠過來,肯定是早有預料。

“我們的載荷雖然只有110公斤,但這只是原本計劃,如果單價是4萬元,這個數字會翻一倍。

而且還有三四家和我們有差不多需求的企業,運行軌道都是SSO太陽同步軌道,湊在一起接近600多公斤,總價如果不超過2500萬就能接受。

但是這個發射有時效要求,必須在今年12月之前入軌,不過我想對你們不是問題。”

陳旺難得沒有講價,因為4萬一公斤的價格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了,除非打LEO低軌,國內拼團才差不多能摸到這個線。

新遠宇航收到了意向,回頭上報給林炬。

林炬仔細思考一番,如果這600公斤載荷升空拿到2500萬,盈利空間在700萬左右,但如果考慮到新遠一號改型的研發投入,也就能賺五百萬。

他絲毫沒有將全部改進成本算進去的黑心自覺,反而覺得自己太善良了。

雖然賺的少了點,但畢竟是第一個商業訂單,就當優惠吧。

過了一天,陳旺就看到胡副經理一臉難為情的樣子:

“說實話,我們火箭的制造成本就是兩千多萬,三千萬本身就是一個非常低的數字。”

陳旺:我相信你()。

“但是呢,作為首個選擇我們的商業用戶,林董事長說了,2600萬,我們不賺錢交個朋友。

并且火箭2個月內擇機發射,衛星到位就沒問題,至于發射保險全看你們的自愿。”

嗯,航天發射也是有保險的,至少現在有。

再過幾年經歷了私人航天幾次慘痛的失敗,生生讓瑞士一家保險公司都承受不住退場了。

2600萬正好摸到了陳旺的價格最高點,稍稍超出一些。

這個價格他去聯絡其他企業,壓一壓價格把自身成本降到4萬出頭就是有希望的。

就在雙方情投意合的時候,正在努力推進長征六號的八院領導突然打了個噴嚏,晃晃腦袋看向窗外念叨了句:

“又是誰想害我們啊。”

上一章  |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