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192章 引領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3-10-09  作者:紅酒花
7月4日的晚上,數百萬人喝到了林炬和郭申在瓊州航天發射場熬制了兩個小時的鮮美雞湯。

他們的話語本身并沒有多么華麗的辭藻和夸張的鼓動效果,但是配合充當背景板的火箭航天飛機組合體,卻從頭到尾牽動著人心。

就像郭申說的那樣,不需要怎么天花亂墜的形容,當火箭豎在那里,就會讓人自然地頭皮發麻感到震撼。

晚上本來就是多愁善感的時間,太空在航天愛好者的心中也一直是冷寂卻優美的,幾相結合無數人在手機/電腦前擠出眼淚,晚上想著火箭和飛船大半夜都睡不著。

兩個雞湯炊事員的視頻被連夜剪輯上傳,在國內國外大量傳播,配上林炬公開的一天后就進入太空,獲得了極高熱度。

等第二天一早大多數人起床的時候,林廠長即將進入太空的消息已經充足發酵,成為了全國乃至世界的焦點。

但還沒等人們完全消化這個消息,航發委又丟下來一個重磅炸彈:

“進步號遙六任務乘組公布:

指令長:李偉

副指令長:胡冬

載荷專家:林炬”

林炬以“新遠公司航空部副總設計師”身份獲得了載荷專家的名號,但這一點都被人們忽略,只注意到了副指令長的人選。

很多人懷疑是不是自己眼花了居然看到了這個名字,但信息下面就是三人乘組的照片,那張標志性的國字臉絕不可能認錯。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明明是照片,上面的人臉卻仿佛時刻在微笑。

李偉在華國的地位等同于尤里·加加林,人們既希望他能再次飛向太空,又擔心出現事故再次釀成慘劇。

每一次神舟任務發射乘組公布前,都會有人猜測李偉會不會再上天,后者也對外的態度也一直是“時刻準備著”,但隨著一次次任務的進行,人們已經相信超過50歲的李偉可能已經與太空無緣。

但即使這樣,享受了太空第一人的榮譽也不足以擁有什么遺憾。

然而此時他將要再臨太空的消息一出,卻讓整個華國上下的心都激動起來。

當天上午,航發委在舉行進步號航天飛機遙四任務發布會時,在場無論是國內外的記者都在不停舉手。

“發言人先生,李偉應該是你們國家最重要的航天員,林炬也是非常重要的公眾人物,他們一起進入太空是否過于冒險?”

發言人:“我們力爭將每一次太空發射任務的風險降到最低,航天本就是一項冒險事業,每一名乘員都要做好犧牲的準備,無論它來自哪里。”

“時隔13年再次進入太空,李偉的身體狀況還允許嗎?”

發言人:“李偉一直在航天員預備序列中,身體素質完全合格且優秀,所以擔任了本次任務的指令長。”

“發言人先生,讓李偉陪同林炬一起進入太空,是否說明貴國政府意圖向外界表明不會對林炬的人身安全進行故意傷害?”

發言人:“請這位袋鼠記者出去,另外,這完全是一次普通的合作發射計劃,不存在任何額外因素,我們也不會故意危害任何人的生命安全,每一個上太空的人都值得尊重。”

“發言人先生!如果林炬失事了他的財產由誰繼承?”

發言人:“……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

“華國飛天第一人再臨太空,李偉:時刻準備著”

“十三年的等待并未白費,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飛行任務”

“杰夫·貝索斯:我將與2名高管參與‘新謝潑德號’首次載人飛行”

“NACA前工程師:進步號航天飛機失事的可能性有多大?”

“網友熱議:導彈能攻擊航天飛機嗎?答案出乎意料。”

一天內兩個大新聞,而且還是在發射前一天爆出,造成了整個世界的轟動。

兩年以來,H1型航天飛機的四架不同改型執行了兩位數的發射任務,不但密集發射而且從未失敗,已經逐漸扭轉了人們心中航天飛機不靠譜的印象。

早就有人開始科學總結過去STS(航天飛機)失敗的原因,最后歸結于當時的部分技術不夠而非本身設計就是有問題,相反,本身來說航天飛機是比較成功的。

以阿美的STS117任務為例,那一架發射的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重量達到了122噸,而整個組合體重量才2200噸左右,載荷系數達到了5.55。

這可是將組合體5.55的質量送入太空,一般的火箭根本做不到,而且航天飛機可復用、固體推進器落海了也能復用,燃料罐也存在復用可能。

欸?這是不是比可重復使用火箭還要厲害?

于是支持繼續研究航天飛機的聲音開始變大,但總的來說,由于沒有逃逸和降落傘迫降的可行性,人們還是覺得傳統的悶罐子飛船最保險。

后者萬一出了問題,只要逃逸器啟動、降落傘打開就能安然落地,外殼能承受相當的熱量和沖擊,足以保護乘員的安全。

相反航天飛機一旦出現結構性破壞就很麻煩了,所以當林炬和李偉要同時乘坐航天飛機上太空的時候,外界一致認為他們兩人都擁有極大的勇氣。

單憑著這份勇氣,就不得不讓人欽佩,崇尚英雄是不分國籍的。

也是因此,藍色起源兼亞馬遜的禿頭CEO,現任世界首富坐不住了,緊隨其后對外宣布,將會搭乘即將完成可搭載6名乘客的新謝潑德號火箭進入太空。

雖然之前林炬發微博的時候他就說過一次,但這一次卻說了具體時間。

可用的新謝潑德火箭去年就完成了可回收利用,原本是預計2018年實現載人飛行,但在加入阿爾忒彌斯計劃后,獲得NACA支持的藍色起源打算在2017年就進行首次商業載人飛行。

杰夫·貝索斯就表示自己將在2017年5月前,在載人新謝潑德火箭的首次飛行中飛上天。

雖然新謝潑德火箭最大發射高度才62公里,連卡門線都摸不到不算進入太空,但是世界首富要進行首次載人飛行還是很厲害的,為貝索斯也帶來了不小的熱度。

而且這位老哥確實勇,在上個世界線,他在2021年真的乘坐新謝潑德火箭進行了首次載人飛行,勇氣著實可嘉。

德克薩斯,老馬看著手機,也終于下定了決心。

“一個月前暗示將進入太空的馬一龍公布自己進入太空的時間:將不晚于2017年6月。”

“載人龍飛船將提前三周進行首飛。”

(本章完)

上一章  |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