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367章 解讀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3-11-29  作者:紅酒花
B級基地。

在三天小長假的晚上,所有的B級以上人員全部集中在了地下室里,除此以外再無……還有一個“服務員”。

一個秘書打扮的“女性”慢悠悠地按照每個人的喜好沖泡咖啡和茶水,放好后安靜地站在角落里。

林炬瞥了一眼已經套上硅膠皮膚的改進型二號機器人,咳嗽一聲使在場的幾人集中注意力,然后在一片迫不及待的目光中伸出雙手,一本不算厚的書籍憑空出現在手中。

簡單的黑色封面上寫著“《輻射推進技術概論》”以及相應的作者名,連出版社都沒有寫,右下角還有個“絕密”的印戳。

早就等不及的葉長思直接站著湊過來,激動地翻開目錄,和其他幾雙眼睛一起閱讀著這本來自異世界二十多年后的書籍。

“第一部分:聚變技術的幾種方式

第二部分:主流推進技術構想

第三部分:輻射推進技術展望

第四部分:相關論文文獻(404所內部發行)”

總共才130頁,僅僅只有四個部分,顯然是并非是一部厚重的技術目錄,而是類似《星際航行概論》這樣的輔助書籍,其中大半都是作者趙宗堯對于他的輻射推進理論的構想。

但恰恰最吸引工程師們的,是前面僅僅17頁內容的聚變技術簡介,那里面有三個小節,對應的肯定是三種在那個世界能夠實現的核聚變方式。

現在全世界最困難的就是不知道哪種聚變技術可行,而這17頁的內容完全就可以給未來指明發展方向。

自知水平如何的林炬很自然地將位置讓給這方面知識最深厚的葉長思,看著后者激動的翻開書頁。

一群工程師挨得緊緊的,看到了第一部分的首段介紹。

“自原子能的世界打開大門以來,對于聚變技術的研究就從未停止,這種來自于太陽的力量很可能是人類能夠長期掌握并使用的最強手段。

氫原子、氘、氚、氦三等輕核聚變的方式有很多種,但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即慣性約束聚變與磁約束聚變,兩種方式并非互相排斥,在過去的100年里全世界建造了超過30個聚變裝置,基本都在這兩種方式范圍內。

不管是激光、等離子還是磁捕捉等手段,究其原理都都是制造高溫高壓環境,同時,越是高效率的聚變方式要求的溫度與壓力越高,尤其是清潔的氦三聚變。

本書所探討的輻射推進技術,是基于激光約束慣性等離子體聚變技術的展望,雖然這種技術當前尚不成熟,但已經被各國科學家證實是實現穩定氦三高效聚變的方式,具有體積小、廢熱少、重量輕、發電效率高等多種優點。

激光約束慣性等離子體核聚變的重要突破基于我國著名科學家于謙院士對楊·米爾斯電磁力弱力統一方程的進一步解釋提出的“于謙公式”,利用原子間的弱相互實現對等離子體的規范約束……”

林炬閱讀到了第一個高端詞匯“弱相互作用力”,下面就是趙宗堯對于“于謙公式”的解釋以及激光約束慣性等離子體聚變的介紹,一眼掃過去就是不認識的符號。

很顯然那個世界線有個叫于謙的牛人對可控核聚變做出了重要貢獻,以至于出現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理論,從葉長思謝廖夫等人的驚嘆可以看出,這肯定是目前世界上尚未存在或證實的理論。

但林炬能看得懂的部分到此為止,《輻射推進技術概論》的作者顯然知道這本書就是給內部研究所的人看的,文字解釋并不多,大部分被公式和圖表占據,唯有專業人士才能看懂。

他掙扎地努力試圖理解里面最短的公式,然后順從地放棄。

實際上對于核技術有所了解的也就葉長思、程南開、趙曉文等人,其余工程師幾乎也不沾邊,但好歹能理解一些內容。

“紙,我需要演算!”

葉長思頭也不抬的說道,林炬拍了拍二號機器人被硅膠撐起的包臀裙,后者立刻去拿紙筆,很快就只剩下了小聲但急促的討論和筆尖在紙上的沙沙聲。

最簡略的第一部分全都是目前未證實理論的精華,這些發現拿出來絕對是諾獎級,葉長思看一眼就能解開過去的很多疑惑,只感覺聚變之路的前方正在被一盞盞路燈照亮,越來越開闊。

雖然林炬一點也看不懂,但還是被這份激動感染,默默地守候在地下室里。

德克薩斯。

首先,阿美五一不放假。

所以馬斯克可以讓SpecaX的七千多名職員加班加點進行SN11的飛行測試,什么,4月不是才SN8嗎?

SN9、SN10兩艘原型測試飛船都未能達到15000米的測試高度就爆炸了,連SN8都不如,而SN11前天才拉出廠房,5月2日就準備打出去。

之所以能造那么快是因為到現在為止的星艦飛船內部都極其簡陋什么都沒有,就是個簡單的不銹鋼殼子(隔熱瓦都沒有),僅僅是用于大氣層內測試的樣箭。

當然更重要的是SpecaX拼命生產猛禽V1發動機,現在已經突破了80臺庫存,飛一次不過浪費三臺猛禽V1的產能(只安裝了三臺海平面版,并未安裝真空版發動機),完全耗得起。

實際上星艦工廠里的飛船已經排號到SN19了,正在準備排隊炸掉。

SN11的測試結果也不出所料,馬斯克瞄了一眼星艦的姿態,太斜了,重心位置應該在推力中心線邊緣,已經救不回來了。

半分鐘后,SN11在落地之前最后全功率啟動準備掙扎一下,但還是重重砸成了一團鋼鐵殘骸,經驗豐富的消防員一擁而上,很快就用泡沫撲滅了火焰。

飛行數據已經在墜毀前發回了,但這并不會對后續測試有太大影響,在5月25日前,SN13和SN14都會繼續發射,至于SN12,現在已經運到發射臺旁邊了。

SN12和SN11是同一批制造,但安裝了三臺真空版的猛禽V1以及貼上了半面隔熱瓦,它將和B6助推器組合進行一次不回收試射,先嘗試成功入軌后再進行回收。

雖然星艦已經炸掉了七八枚,但馬斯克認為不回收正常入軌的成功率應該還是不錯的。

這一周事比較多,暫時只有兩更保底……

(本章完)

上一章  |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