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428章 廣告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3-12-22  作者:紅酒花
最新網址:bixiashenghua“嘟——”

攝像機發出了提示音,綠色指示燈開始有規律的呼吸閃爍。

這是曙光三號指令艙的內部攝像頭,和它同時向地球傳回影像的還有飛船外側的攝像頭,經過調整正好把登陸器和月球包了進去。

稍微關注些航天的觀眾們已經對月表很熟悉了,去年的嫦娥系列任務就看過一次、曙光二號任務看過一次,再上上個月的天幕一號環月任務還有一次,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景色早就被看了個遍。

但人們對于月球的興趣絲毫未減,至少現在來說怎么看也看不膩。

在艙內攝像機的視角下,已經穿好“飛天III”,半硬殼式艙外活動宇航服的張智光和方林擠在指令艙的一角,稍稍顯得有些擁擠。

在兩人的胸前,精美的金色繡花曙光三號任務徽章在白色背景下極為顯眼。

他們并沒有因為直播而進行在近地軌道上的互動,而是專注地進行著自己的任務。

丁繼華稍稍移動相機,將視野移動到對接口附近,然后畫面中的兩名臃腫的宇航員小心翼翼地以腳先進入的方式進入登陸器,幾乎完全遮住了登陸器的內部。

14號機器人被固定在了相機視野的另一側,從現在的角度完全看不到。

僅僅是進入登陸器這個簡單的動作,就用去了近十分鐘。

這已經是很快的速度了,而且三名宇航員都上過空間站,有很豐富的無重力狀態練習經驗,常人很難理解無重力下那種看似脫離束縛,實則無時不刻存在的限制。

任何一個動作引起的動量改變總會引起什么,絕不會被重力所消洱,行動時一定要輕,但又必須控制好力度。

方林現在很感謝機器人14,雖然后者從未有無重力經歷,但經過設定的程序適應起來比人類快得多,按常理需要2到3個小時的艙內檢查工作,14一個“人”在艙室內就像是海洋里的水母一樣靈動,快速而準確的完成了復雜的機械檢查,這大大減輕了他們的工作強度。

他最后一遍清點物資:必備的食物和水、兩個應急救援包,電動折疊旗桿、雕塑……都很齊全,清單他都已經背下來了。

“張哥,我們還有多久?”

“我看看……”張智光摁了一下手腕,面罩上的HUD顯示了下降點抵達時間,還有82分鐘。

這是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也是南極著陸,曙光三號不但得等飛船經過庫姆撞擊坑的時候再進行減速,也得在月背有陽光的時候著陸才行,不然電視直播里只有一片黑暗,也不利于手動確認觀測點。

這得在月球公轉以及飛船自轉的軌道之間尋找重合窗口期,好在這樣的機會并不少,有好幾次機會。

在進入登陸器二十分鐘以后,張智光準備抽干里面的空氣。

對接口的艙門被丁繼華緩緩關閉,他最后看了一眼兩人的臉,沒有恐懼和擔憂,只是一種無畏的堅定。

雖然他們的無線電音頻現在沒有對外直播,但丁繼華還是沒說什么,只是抬手敬禮。

登陸器里的兩人也沒有說話,沉默著敬禮予以回應,全國、全世界的觀眾都看到了這一幕。

他們依然是現役軍人,選擇用獨屬于自己的方式完成了最復雜的交流。

直播畫面切換到了以艙外為主,下一個階段,就是等待分離了。

地面指揮中心。

&天才一住言情小說s23usnbsp;林炬當然能看到艙內畫面,他直接拿起話筒對兩名宇航員說話:

“曙光曙光,現在14號已經接入了登陸器計算機,如果你們等會遇到了需要手動修正的情況不需要管他,切換模式后依然是操縱桿指令優先級更高。”

“曙光明白。”

林炬有些擔心14號機器人出現意外,畢竟是臨時改造,雖然理論上沒問題但總歸不是一號那樣專業設計。

尤其是無重力和低重力下的行走和姿態控制系統,雖然理論上用超算模擬跑一下就行,但實際會不會出問題也難說。

好在它搭載的AI是自學習模型,只要沒有出現重大故障可以通過數據庫自己糾正錯誤,應該問題不大。

“佘總,現在收視數據怎么樣?”

佘院士伸出三根手指:

“開播十分鐘統計的數據,全球電視收視量30億左右。”

“這么多!”

“網絡直播和二次轉播都沒統計在內呢!雖然重復率很大,但我估計應該是超了40億。”

40億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整個亞洲加起來也就這么多人,即使放到全球,也已經超過75億總人口的一半了。

再大膽一些,可能有最多50億人。

畢竟現在已經不是電視只能在發達地區普及的70年代,才興起沒幾年的網絡以及新世紀普及的衛星電視幾乎已經覆蓋了全球,稍有條件都能看到直播。

“那要是接點廣告費得多賺錢啊,不成,天幕二號任務的廣告商我得重新選選。”

“這還沒有賺夠?你們把宇航服上都印廣告了!”

說到廣告佘院士就想起了前些日子新遠把天幕二號的宇航服要了過去,然后開始對表面加印廣告圖標的事。

張應明大出血用抖音和tiktok的部分股權做交換拿到了最好的位置,胸前任務徽章的上面就是廣告圖案,第二廣告商就是新安汽車,親兒子上場成功拿到了月球車的冠名權。

和航天局的“的盧”不一樣,天幕二號任務的月球車雖然受限于登陸器能力依然是開放式,但速度和越障能力都有部分提升,是基地和新安共同研制的。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新安想辦法用記憶合金制造出了極其輕薄的折疊車殼,可以在月球車展開后顯示出車殼,使其大體看起來更像是一輛敞篷跑車。

其命名直接用XC系列,跳過尚未發布的車型定位XC10,也就是XCX,和“的盧”一樣取良馬名稱為“赤兔”。

相似外觀的XCX車型已經對外披露消息但不公開車型,就等著鄧磊展開月球車的同時開發布會并接受預定。

當然能賣廣告的位置還有很多,每一個位置都價格不菲。

這種航天局難以復刻的廣告方式直接將給新遠帶來巨大的收益,讓佘院士極為羨慕。

僅僅是廣告就能回血部分經費,要是航天局也能這樣做,估計批復計劃的時候就順利許多了吧?

(本章完)

最新網址:bixiashenghua

上一章  |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