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497章 SpecaX加一分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4-01-21  作者:紅酒花
一枚最新制造的獵鷹9火箭帶著代號“DragonGravity(重力龍)”飛船在卡拉維拉爾角升空,這是一次無人發射。

差不多近一年前的時候馬斯克提出了“柔性重力解決方案”,經過了漫長的研制,洛克希德與SpecaX將其變成了現實。

其實最基礎的最重要的繩纜技術很好解決,不到20噸重的龍飛船分開后一端也就10噸以內的質量,旋轉起來的離心力還是很好解決的。

FGD部分用了3個月時間就解決了,但飛船的設計卻需要大改,這花費了半年多的時間。

龍飛船的原始艙內設計可沒考慮重力問題,為了能夠讓宇航員獲得正確的重力方向,需要在太空中進行一次再對接。

就是在進入太空后指令艙得和服務艙脫離,然后旋轉180度,用頂部對接服務艙上面的繩纜展開模塊,然后再通過釋放繩纜到預定長度開始旋轉。

再對接意味著指令艙要進行改進,對接部分更是要尤為重視,這畢竟是要承擔起旋轉時的超大離心力。

然后是與繩纜系統同樣重要的姿態控制系統,也就是一套強力的RCS,服務艙要有,指令艙要有,就是他們提供旋轉和停止的速度,必須要足夠精確且長久工作才行。

最后就是整套系統旋轉起來的配平問題,這才是設計中最大的麻煩。

兩個部分雖然本身重量差距都不大,但在每分鐘2轉的高速旋轉下一點點的重量差距或者質心不均勻就會導致整個旋轉體發生姿態或者軌道偏移。

但不管是服務艙和指令艙的質量和質心都是實時變化著的,前者在不斷消耗燃料,后者里面還有人員生活走來走去。

兩端旋轉體的質心變化是不可預測的,所以需要控制RCS的計算機能夠及時應對,在姿態超出設定界限的時候及時介入,但一般只要沒大問題也不會工作,因為RCS的燃料需要省著用。

整套FGD系統的精髓就在于這套自動化姿態控制系統,比起繩纜的材料來說要難太多。

10個多月后得到的“重力龍”飛船發射質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9噸,比起原來的載人龍提升了30以上,所以發射它的獵鷹9火箭不能復用,否則運力就不能達標。

馬斯克本來準備用一發服役更久的獵鷹9來執行任務,但洛克希德害怕好不容易制造好的飛船被N手飛船毀掉,堅持浪費一枚新火箭。

22日中部時間8點,人類第一艘人工重力飛船抵達了近地軌道。

休斯頓用了3個小時來檢查這艘飛船的整體狀況,然后確認進行再對接。

指令艙與服務艙輕輕脫離,以前兩者用的是只能一次性使用的爆炸螺栓鏈接,現在也改成了可以提供很高強度的環形對接口,為了空出中間的繩纜鏈接部分這個對接口可是費了不少精力。

分離后的指令艙先在RCS的幫助下調轉180度,頭朝指令艙后拋掉頂部的蓋子,露出了繩纜釋放端接口。

這里原本是飛船的對接口,但現在這種情況顯然就沒有了與其他航天器對接的能力,解決這個問題洛克希德的方案是把側面出口改成對接口,不過這艘“重力龍”是沒有的。

又用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才對接完成。

休斯頓繼續進行各項參數檢查,直到下午16點才確認進行旋轉測試。

“重力龍”所使用的繩纜是一種編織網中空式設計,特點是非常節約空間且受拉強度非常高,每一根細繩又是多層結構纏繞,設計冗余達到了500,瞬時最高承受能力更高,所以擔心繩纜斷裂是毫無必要的。

重新對接完畢的兩個艙段開始在RCS的作用下逐漸拉開距離,兩者之間的灰白色繩纜也緩慢放出,它總長有220米,能夠在宇航員身體感覺不到明顯暈眩的前提下產生0.5G的舒適重力,但加起來的重量還沒有減肥前的馬斯克重。

釋放繩纜是一個緩慢且小心的過程,如果太快就會導致在釋放完后兩個部分在繩纜的應力下反方向不規則運動,必須精準地控制速度,釋放器上面也有能夠測定實時拉力的檢測裝置。

整個釋放過程花去了漫長的四個小時,已經進入到了阿美的夏夜。

新任局長羅伯特親自到場,“重力龍”當然也是有NACA大力支持的,要是能贏下人類第一個成功運轉起來的人工重力裝置,那絕對是一項能在國會老爺面前吹捧的大好事。

由于繩纜釋放過程非常謹慎,所以現在指令艙、服務艙的相對位置相當好,幾乎處于一條完美的直線上,繩纜基本平直但并沒有受力。

還在弗羅里達的馬斯克也通過那里的控制室遠程連線,對著電話說道:

“讓它轉起來吧局長先生,我對它有信心——不是有信心拿到實驗數據,我確信它能運轉起來。”

羅伯特點點頭,下達命令讓旋轉速度達到每分鐘1轉,如果艙內能產生0.1G左右的重力,就可以繼續增加速度。

地面的指令發出后,指令艙和服務艙各自的RCS系統先向著向外的方向釋放氣體使繩纜繃緊到預定拉力,然后在所有人的期待下在與繩纜呈約85度的方向上產生相反的推力,開始繞著不存在的中心軸旋轉了起來。

每分鐘1轉,那么旋轉體的運動速度就是11.5米每秒,這個速度非常容易達到,哪怕RCS已經是以最小功率啟動,但還是讓兩個艙段的速度迅速提升,不到20秒后就各自關閉了運動方向的RCS。

在400公里高度軌道上,兩個各自重約9.5噸的航天器被一根繩纜相連像雙星系統一樣圍繞著比起公轉。

安置在指令艙里面的重力計能夠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三位,現在它的顯示數字在“0.121”到“0.127”之間來回跳動。

再看看整個旋轉系統的穩定情況,根據地面天線陣列的檢測,沒有發現明顯的軌道偏移,說明RCS系統成功控制了旋轉體的對稱性。

現在,人類第一個人工重力系統正式投入了使用。

在休斯頓和佛羅里達,同時響起了掌聲和歡呼聲。

(本章完)

上一章  |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