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那年花開1981

第二十六章 你敢用我,我就敢花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3-10-12  作者:風隨流云
“零賣你一天撐死了十斤八斤,最多賺個七八塊,還要跟地痞混混打交道,

批發可是百斤起步的,找對了人五分鐘就能錢貨兩清.......”

李野給郝健現場講起了生意經,不到幾分鐘的功夫,郝健的眼睛就賊亮賊亮的放光芒了。

八十年代末在大天朝興起的各種批發市場,摧生出了不知多少的“富貴人家”,其典型的代表就是雞毛飛上天的故事發生地。

這些批發市場直到很多年之后還有著很強的活力,所以事實證明,批發是比較容易實現的賺錢途徑。

省城距離清水縣不過四十公里,人口眾多,有著足夠的中高收入群體,是一塊正在等待開發的潛力寶地。

麻糖雖然是不起眼的小零食,但卻符合了開拓市場渠道和資金原始積累的所有要求,所以李野才選中了郝健,讓他頂在外面替自己試水。

郝健已經心動了,但他沒有盲目答應李野,而是說出了自己的難處。

“兄弟不瞞你說,我家里很需要錢,我也愿意去省城闖一闖,但我沒本錢啊!”

郝健平日里最多就倒騰一盆麻糖,二十斤撐破天了,本錢五六塊,營業額十幾塊,想要干上百斤的批發生意,他拿不出那么多錢來。

李野想了想,問道:“你缺多少本錢?”

郝健咬咬牙,道:“至少需要五十塊,還得有一輛自行車。”

說出這兩個要求之后,郝健心里是忐忑的,他很害怕李野會一氣之下一走了之。

畢竟算一下一百多斤的麻糖成本就知道,郝健提出這倆要求,基本上代表著他自己一毛不拔。

但是李野卻道:“那你抓緊時間去省城吧!感覺可行的話就來縣二中找我。”

郝健眼看著李野撂下一句話就走了,好半天都沒愣過神來。

他這是......同意了?

郝健還是有些不相信。

如果是在一個小時之前,郝健還把李野當成一個好哄的“孩子”的話,那么現在他心里是一點小瞧的心思都沒有。

李野先帶著郝健拿回麻糖,然后給他講解了“批發”的概念,然后又給了郝健五塊錢的“活動經費”,

這一連串的決定干脆、果斷、利落,讓郝健感覺自己面對的不是個十八九歲的少年,而是村里那個一言九鼎的村長。

愣怔了半天,郝健才晃過神來,迎著寒風往縣醫院走去。

他要先給家里孩子拿藥,反正手里有錢了,干脆先多拿幾瓶,花個一兩塊再說。

郝健從來就不是一個迂腐的人,雖然還是有些不明白李野為啥這么相信他,但是也隱約有些猜測,自己身上肯定有李野需要的東西,有值得李野利用的價值。

你敢用我,我就敢花,

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你還能咬死我咋滴?

反正我不虧。

。。。。

這邊郝健覺得不虧,那邊李野也覺得滿意。

郝健只算計了財務成本,感覺這樁合作是李野吃虧了。

但李野卻更全面的算計了人力成本,和更重要的危險成本。

這年頭搞個體還是有風險的,他打算把郝健培養成代理人,自己隱身背后,萬一出了什么問題,也有個轉圜斡旋的余地。

李野知道郝健是個“奸商”,但他們這種“創業型”的生意,需要的不是老實本分的忠厚黃牛,恰恰是有野心、有膽量的沖殺悍將。

在這年頭不怕伱有野心,就怕你不敢干,只要你“干”了,就邁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

至于以后郝健是否能受李野掌控,那都是后話了,想賺第一桶金,總要邁步嘗試不是?

回到縣二中,李野直奔自己的宿舍。

到了宿舍之后,他從枕頭里面的棉絮之中,掏出了一沓鈔票,數了數一共一百零五塊。

這是現在李野能動用的所有資金,大部分是他這幾個月省下來的。

畢竟以前有個陸景瑤,兜里存不住幾個錢。

現在家里每月給他三四十塊,一頓兩個菜每月才十幾塊的飯錢,兩天一包大前門一個月才六七塊,

這會兒又沒有氪金游戲,怎么花都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可真要是跟郝健啟動去省城的賺錢計劃,這一百多塊的“巨款”,可就不怎么夠用了。

前期小打小鬧的本錢應該夠了,后期要是多元化搞點兒別的,甚至指派郝健南下趕潮鬧海,沒有個萬兒八千的資金根本玩不起來。

先這樣吧,賺個零花錢也不錯。

李野想了想,也沒有太著急,他的基本要求是在明年考上大學之前,能賺夠讓自己舒服生活的錢就可以。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有錢的大學生活和沒錢的大學生活之間的區別,他上輩子是品味的夠夠的了。

。。

下午,李野剛進了教室,就看到夏月身邊圍了一圈的人,其中還有不少是外班的,一個個激動艷羨,很不正常的樣子。

李野瞟了幾眼沒在意,但走到座位上坐下之后,夏月卻意有所指的說起怪話來。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知識青年,一定要用自己的知識,去創造美好的生活,十年寒窗,凝聚了我們的奮斗精神,給予了我們自豪的力量.......”

“我們絕不能像寄生蟲一樣,倚靠自己的父母、家庭,享受著優越的物質還不滿足,在精神上也凌駕于同學之上........”

李野冷冷的抬起了眼皮,剛好跟夏月挑釁的目光對上,當即就明白她是在指桑罵槐。

只不過也許是李野的眼神太犀利,也許是最近夏月被李野給整怕了,她只跟李野發生了零點幾秒的眼神接觸,就扭頭看向了別處。

這就跟一只脖子上套著一根繩兒,汪汪汪叫的賊歡的小泰迪,突然看到了一頭“老實巴交”的中華田園犬,瞬間感覺被壓制了一樣。

但夏月的一番話,卻引起了周圍許多人的共鳴,七嘴八舌的附和起來,讓李野感覺有些可笑。

十年寒窗,確實是值得肯定的,但家庭條件,也不能是被人鄙棄的。

無數的寒門學子憑借自己的努力,成為富一代,那么他們的下一代,就不應該心安理得的花他老子的錢嗎?

理性的看待問題,不斷彌補自己的短板,才能超越那些先行者,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

人窮志不短,關鍵在“志”,而不在窮。

李野沒心情跟他們打嘴仗,夏月她們又沒指名道姓的,費勁踩那狗屎干嘛?

但他還是想知道事情的原委,就問同桌文樂渝是怎么回事兒。

文樂渝撇了撇嘴,道:“陸景瑤給夏月寫信,顯擺自己發表了一篇詩歌,賺了五塊五毛錢的稿費......她以前花你的錢多了,掙這一回錢就覺得自由高尚了........”

“稿費?”李野有了豁然一亮的感覺。

“嗯,才五塊五?”文樂渝小聲說道,聽起來頗有安慰的意思。

但李野的心情卻不一樣了。

對哇,我可以賺稿費呀!

文抄公這個套路俗不俗?

俗,忒俗。

賺稿費這個模式爛不爛?

爛,忒爛。

但不可否認的是,賺稿費在這個年代,是最直接、最簡單、最有效,而且還沒風險的賺錢手段。

不用跑腿,不用外出,不用對客戶點頭哈腰,只要一紙一筆,腦子里有故事就可以換錢。

李野感覺靠譜,尤其是現在郭嘉剛剛明確了稿費標準。

其實真要認真討論起來,大天朝的稿費,一直是下降的。

像魯迅時代憑稿費成為名人的事兒就不說了,就是77年之后,憑稿費過活的作者們也都經歷了一個很滋潤的春天。

77年,國家出版事業管理局發布關于試行新聞出版稿酬及補貼辦法的通知,規定了作者稿酬為每千字2—7元。

80年,國家出版局D組制定了新的稿酬標準,提高到了千字3—10元,以后的十多年之間,作者稿酬都是“基本稿酬+加印數稿酬”的方式。

而到了84年,這個標準再次提高,到了每千字6—20元的水平。

在這個每斤豬肉不到一塊錢,大米兩毛多一斤的時代,這個稿酬標準是極高的。

想想吧!一個工人每月工資才三四十塊,也不過對標作者幾千字的稿費而已。

八十年代的萬元戶多么稀缺?對標后世,怎么著也算中產階級的水平吧?

但很多作者只憑兩本書,就能達到這個標準。

可是到了后世,“作者”都幾乎跟“清貧”直接對等掛鉤了,可見差距到底有多大。

當然了,這個時代的刊物數量不多,出版社的書號也少,作者想要發表文章、小說還是有難度的。

可這個難度對李野來說......最多只是有“一點點”難度而已。

上輩子李野在業余時間,寫過網文賺過稿費,寫作套路和閱讀積累,那都是足夠足夠的。

就現在這個港、臺二流武俠都能橫著走的年代,后世那些套路新穎的精品網文,拿出來還不是嘎嘎亂殺?

別瞧不起網文,網文和武俠都是通俗文學,網文還是在武俠爽文的基礎上發揚光大的,

那些精品網文作者也許不如古梁金,但跟其他武俠作者絕對可以比一比。

而且在射雕出世的時候,武俠還不是不被主流文學承認?但還不是風靡大江南北?

嗯,斗破蒼穹多少字來著?是不是有點超前?尋秦記?還是超前?

那潛伏怎么樣?夠符合時代背景了吧?

李野拖出一沓信紙,開始羅列分析最符合這個時代的作品。

上一章  |  那年花開1981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那年花開1981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