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一人之下:讓你煉氣,你成仙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八支圣道,佛說無量壽經凈土十六觀,極樂凈土世界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24-06-22  作者:愿見青山嫵媚
伴隨聲音響起。

道順方丈在人群中掃視一眼,目光很快便鎖定在兩人身上。

一人身穿白褂,氣輕神清,給人若有若無之感,另一人則自然隨意,不認真去看,甚至會下意識無視此人。

就是不曉得這兩人誰是李慕玄。

正此時。

李慕玄上前,拱手作揖道:“晚輩李慕玄,見過前輩。”

“誒,不必多禮。”道順方丈慈眉善目道:“我與汝師乃是故舊,剛就覺得你與左道友如出一轍,只是因為沒有見過,怕鬧烏龍,這才多次一問。”

這話自然有客套的成分。

不過要說像,也是真的,只是旁邊另外一個更像罷了。

空明則咂了咂嘴。

很想說一句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倘若不是李慕玄的修為和傳聞,就算是左若童親至,你也未必會特地趕來,不過話雖怎么說,但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夸徒弟像師父。

甭管是不是真的,這時跳出來陰陽怪氣,只會讓所有人都難堪。

于是空明當即轉移話題。

“辛苦師兄來此一趟,不過人你已經見了,話也已經說了。”

“若是無事,還請改日再來,師弟等下要跟小道長探討佛理,恐怕沒空跟師兄敘舊,更沒空招待師兄你。”

東林、西林兩寺同宗同源。

所以古往今來,兩寺的僧人一直都是以師兄弟相稱。

不過親兄弟尚且得明算賬。

更遑論師兄弟了。

“是嗎?”

道順聞言,像是聽不懂其中的弦外之音,開口說道。

“探討佛理?那太好了。”

“東林、西林雖近,但為兄一年也難得上你這來一次,如今正好趕上李道長前來問法,咱們不妨一同探討,為兄自忖在佛理上,還是有些感悟的。”

“我這廟小,可沒準備你的齋飯。”

“無妨,東林、西林不過相隔幾里,老衲這就遣弟子跑一趟。”

說到這,道順淡淡一笑道:“當然,諸位也可同老衲返回東林,我東林寺雖談不上大廟,但齋飯還是供養的起,更別說探討佛理,在那探討不是探。”

“李小友,你意下如何?”

“多謝前輩好意。”

李慕玄說道:“空明前輩已經命人做飯、打掃廂房,晚輩也已應下。”

“這樣嗎?”道順眼中閃過幾分惋惜,一步慢,步步慢,不過還好自己趕上了,否則指不定已經在傳法。

隨即,他扭頭看向身旁弟子。

“去打幾份齋飯來。”

“是!”

東林寺弟子當即點頭,馬不停蹄的朝本家方向跑去。

而對于方丈的決定,他們也不覺得奇怪,畢竟雖然是方外之人,但也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更別說這幾年李慕玄不染仙人的名頭,江湖上有誰不知?

空明對此則是咬牙切齒,自己何時答應你在這里用飯了?

就算齋飯是伱們自家的。

可場子是我的!

然而,還未等他開口,就聽道順方丈說道:“空明啊,莫要站著了。”

“既是討論佛理,自然得擇一靜僻之處。”

空明聞言,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我沒趕你走就不錯了,你還吩咐起我來了,真當你是我師兄,西林寺是你家?

不過話雖如此說。

面對這種厚顏無恥之徒,他一時半會還真不曉得該說什么好。

畢竟對方此前讓自己在寺門口擺攤。

想到這。

空明只能捏著鼻子答應下來。

“本來是這么想的,但這不師兄你來了,一時打岔忘記了嗎。”

說著,他看向李慕玄道:“小道長若是無事,現在便隨老衲進佛塔,里面乃是我西林寺歷來傳法之地。”

“多謝前輩。”

李慕玄聞言拱手行禮。

無根生見狀,心中不由感嘆,不染在正道的名聲可謂如日中天。

眼下雙方不過才剛見面沒多久。

就馬上要傳法。

這事哪怕是放在左若童身上,那也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話又說回來,面對這么一個極有可能成佛作祖,羽化飛升之人,恐怕任誰都想結下善緣,當然,這也是不染的人品確實可靠。

至少迄今為止。

那些傳他法門的門派都無任何損傷,甚至還因此獲益。

這不是行走的機緣是什么?

心念間。

空明方丈的聲音響起。

“敢問這位道長師承何派?若是不嫌棄,可一同進塔。”

“多謝大師好意。”

無根生擺手拒絕道:“晚輩無門無派,就一平平無奇的山野之人。”

“對佛理一竅不通,還是免了吧。”

“無門無派?”空明微瞇著眼睛,笑道:“無妨,既然你能跟李道長同行,想來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惡之徒。”

“況且我們這也只是聚在一起探討,又不是要分個高下。”

“坐在旁邊權且聽之也無不可。”

“這”

無根生目光變得古怪。

某種意義上來說,自己確實就是大奸大惡之徒。

隨即,他目光看向不染,卻見對方一言不發,顯然是隨自己心意,想到這,無根生也就沒有再推脫了。

畢竟這兩寺方丈。

乃是凈土宗一脈的兩大頂梁柱,聽一下總歸對修行有益。

說來,還是托了不染的福。

如此想著。

無根生點頭答應下來,“方丈您都如此說了,晚輩卻之不恭。”

聞言,空明的老臉上露出一抹笑意,他凈土之法與其他法門不同,全在于‘愿力’二字,換而言之,修禪宗的可能不信佛,但凈土宗的卻是一定。

若是這位青年才俊能聽進去。

從此皈依我佛,正好可解了他西林寺后繼無人的危機。

而東林的道順方丈看到這一幕,并未多說什么,也沒再動搶人的心思,畢竟善緣可以共享,但要斷人香火,空明怕是得找自己拼命。

心念間。

幾人沒有多言。

李慕玄和無根生隨空明進到佛塔,陸瑾和端木瑛則在外面游玩。

很快,一行四人進到塔內,里面空間并不大,也就十幾平的模樣,四周還擺放著數尊神態各異的佛像。

不過這也是老建筑的特點。

一來是建筑水平,像這種七層高塔,太大了容易倒塌。

二來就是受風水炁局之學的影響。

古人講究藏風納氣,認為屋內面積如果太大,不利于聚炁,會加速炁的消耗,對人的身心健康有害。

所以不管是袇房,還是靜修的地方,屋內空間都很狹窄。

思索間。

李慕玄眼眸閃過一道精光。

目之所及,只見周圍佛像綻放淡金色的光芒,給人一種心神安寧之感。

“兩位小友請坐。”這時,道順方丈熟稔的找了個蒲團坐下,眼中閃過幾分緬懷,顯然這地方他來過不少次。

空明則是抽了抽嘴角。

但也未計較。

要是論佛法修為,自己可能勝對方一籌,但做方丈自己差遠了。

至少在臉皮上就不如對方。

“嗯。”

李慕玄點頭應了一聲。

隨后,待到四人分坐四方后,空明方丈搶先開口。

“南無阿彌陀佛,說來我凈土宗之修行,于修行界而言也不算什么秘密,就是在心中默念阿彌陀佛四字。”

“對我佛的信仰越是虔誠,修為也就越高,愿力也就越強。”

“而所謂愿力。”

“倒也并非什么晦澀難懂的東西。”

說到這,道順接過話來:“在佛學中,有自力、他力之說。”

“自力既是戒定慧三學,如禪宗、天臺宗等,包括你們道門在內,其實修的都是自力,認為憑借己身之力,就可超凡入圣,進到佛陀之境。”

所謂戒定慧三學,其實也很簡單。

戒為戒律,通過持戒來完善自身道德;定為禪定,讓人內心平靜;慧為智慧,讓人能斷除煩惱,斷惑證理。

也就有人將這稱為八支圣道。

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

而對于自力。

道順并沒有多談,畢竟凈土宗雖然也有兼修自力的,但仍以他力為重。

隨即,道順繼續言道:“人有利鈍之分,修自力者,非大毅力、大智慧不可成圣,而我凈土法門修他力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為防字多難念,信者只需念阿彌陀佛四字即可。”

“無論是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還是在心中默念,只要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聽得清清楚楚。”

“如此,則心不外馳,妄想漸息,佛念漸純,功德最大。”

“每念一聲,則修為精純一分!”

李慕玄點了點頭,這也是為何佛門當中,凈土宗信徒最多的原因。

因為修行門檻實在是太低了。

至于作用嘛。

其實在他看來,不論是念阿彌陀佛,還是念奇變偶不變。

最重要的是內心虔誠,這個誠表面看上去是對佛祖,但其實是對自己,畢竟是否誠心所念自身最為清楚。

而一個人若是能做到持之以恒的誠于己。

念字時心無雜念。

那么無論常人,還是修行者,至少在念這字時內心會平靜下來。

正想著,空明開口說道:“其實念什么無所謂,只是佛祖寶相莊嚴,信眾在念時會心生敬重,不做雜思妄想。”

“此外,這法門雖說什么根器都能修,但對上根器而言,輪速太慢。”

“就跟你們的打坐靜修差不多。”

說罷,他從袖中掏出一本經文,言道:“此乃我西林秘法。”

“凈土有三經,乃凈土宗之根本,分別是《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

“其中以《佛說無量壽經》為最,”

“這篇經文便是由此經推衍而出,講究攝生三愿。”

“分別是第十九愿,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愿,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第二十愿.”

“第十八愿.”

“這三愿又稱為信愿行,以深信、切愿、力行為要。”

說到這,一旁的道順搖了搖頭道:“信愿行乃我凈土宗要門,但此法若是一旦理解偏差,就容易墜入魔道。”

“比如倭島的一向宗。”

“他們就只以信為首要,排除了愿和行,神化了彌陀佛。”

李慕玄聞言,點頭說道:“晚輩曾同一向宗的住持交過手,他們之修行,講究惡人正機,一味只求外因,認為只要誠心信佛,仰仗他力,便可成佛。”

“你還跟那位交過手?”

道順微微一驚。

雖然一個在種花,一個在倭島,但雙方打交道的次數可不少。

尤其是再甲午之戰期間,對方可是經常到這來,宣揚清軍的不義暴行,勸自己等人起義,對此東林當然沒有答應。

雙方的關系也因此惡化。

不過隨著前朝覆滅,兩派之間偶爾還是會有佛學上的交流。

畢竟再怎么說。

東林寺也是倭島公認的凈土祖庭。

也正是因為這樣,道順對倭島一向宗的方丈還是頗為了解。

知道對方雖然走了魔道,有些偏激、極端,但修為卻并不比自己低,手段更是了得,動起手來自己還真未必能擒下他。

“嗯,比過三招。”

李慕玄點頭,“他當時用了種叫凈土中的手段。”

“晚輩覺得是將內景顯化出來。”

“你能跟他對三招不敗,可見手段不凡。”道順方丈眼中閃過贊賞。

無根生則是眼神古怪,確實是三招不假,但不是不敗,而是三巴掌直接把對方給打死了,壓根就不需要第四招。

只是還未等他開口。

就聽道順方丈道:“凈土之法,我東林寺同樣有之。”

“但法門只是細枝末節,重要的是借此修行。”

說完,他看向空明,這次他出來走的急,沒有把秘法給帶出來,口說的話又太費時間,不過東林、西林兩寺的核心法門都是一樣。

空明見狀,老臉上露出笑意。

讓你丫的喜歡搶話。

隨即,他也沒有耽誤,將手中秘法遞給李慕玄,同時嘴里道。

“修行此法,首要便是冥想觀物,總共做十六觀,分別是日觀、水觀、地觀、樹觀、八功德水觀、總觀、華座觀、像觀、佛身觀、觀音觀、勢至觀、普觀、雜想觀、上輩子觀、中輩子觀、下輩子觀。”

“前七者為依報觀,后九者為正報觀。”

“此法講究一心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無量莊嚴的殊勝境界。”

“到了觀想妙行、功夫成就的時候,隨時隨地,開眼閉眼都能看到極樂世界勝妙境界,清凈莊嚴,超凡入圣!”

話音落下,周圍環境陡然一變。

原本花崗巖鋪成的地面頓時化作清凈光潔的琉璃,一顆挺拔的七重行樹出現在空明身后,樹由眾寶合成,枝葉花果八寶交織。

看到這一幕。

李慕玄和無根生兩人眼中閃過亮光。

見狀,空明面露笑意。

“這凈土乃老衲修行數十年觀想而成,你們天資聰慧,若精修此道,不出十年便有此神異!”

(本章完)

上一章  |  一人之下:讓你煉氣,你成仙了?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一人之下:讓你煉氣,你成仙了?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