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笑幾句后,宋淵迅速說回正題“陳長史給的名單,末將都私下去走動過了,禮也都送了出去。”
姜韶華略一點頭,低聲道“不求他們做什么。只要我和王丞相對陣的時候,他們都保持沉默,也就足夠了。”
提起王丞相,宋淵眉頭擰了一擰“英衛營大敗,衛將軍定然要被重責。不過,想借此徹底扳倒王丞相,只怕不易。”
姜韶華眸光一閃,淡淡道“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想扳倒王丞相,當然不是易事。不過,先壓住他的氣焰,等太子登基坐了龍椅,便能一步一步掌管朝政。到那時,我便背靠大樹好乘涼。”
宋淵想了想,很認真地問道“郡主以為太子殿下靠得住嗎”
姜韶華默然片刻。
太子前世是個短命鬼,龍椅還沒坐熱就意外身亡。這其中的陰謀算計暗殺驚心動魄。
此事不能全怪鬼祟小人。身為天子,輕信他人,權勢不穩,被人算計,也可以說能力配不上位置。
這一世,只她一人,能力挽狂瀾改變太子早逝的命運嗎
以她對鄭宸的了解,鄭宸只怕不會出手相救。立志做大梁權臣的人,自然樂意龍椅上坐一個傻乎乎的孩子。
“我不知道。”姜韶華慢慢道“我希望堂兄能做一代明君,能令百官臣服,讓百姓過些好日子。”
看來郡主對太子殿下信心有限,不然也不會用希望二字。
宋淵心里暗暗想著,張口說道“郡主早些歇息,明日還要早起進宮。”
姜韶華每日早出晚歸,大多在宮中吃了晚膳才回府。可見姜韶華何等受寵,風頭正勁。
姜韶華笑著點頭。
隔日,姜韶華五更起身,練了一個時辰的拳腳,沐浴更衣后,騎馬進宮。
太子每日早上要在昭和殿舉行小朝會。三品以上的文臣武將,郡王以上的宗室都有份參加。
姜韶華每日都來,眾臣從一開始的刺目礙眼,到如今不甘不愿卻也漸漸習慣了。
姜韶華站在宗室郡王的位置,離太子殿下頗近,大多時候都很安靜。不過,殿內的重臣們無人敢小覷。
唯有屢次吃悶虧的武安郡王,狠狠盯著姜韶華。姜韶華神色泰然,視若未見。
小朝會每次都從平州戰事開始。
太子手中握著今日剛送進宮的戰報,眉頭擰成了麻花,聲音里滿是慍怒“亂軍占了平州,現在還占了平州外的三個郡。眾卿都說說看,現在該如何應對。”
安國公身為兵部尚書,責無旁貸第一個張口“殿下息怒。平州路途遙遠,范大將軍已經領兵去增援,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抵達平州”
太子冷哼一聲“鄭尚書倒是提醒孤了,這戰報在路上跑了半個月。也就是說,這半個月里,平州亂軍可能占了更多的地方。”
這確實是極有可能的事。
平州亂軍顯然野心十足,在平州剛站穩腳跟,就開始肆意擴張地盤。分疆裂土占地為王,這份羞辱,年輕氣盛的太子如何咽得下去。
一提起平州亂軍,王丞相便理虧心虛。卻又不能不張口“范大將軍領了五萬精兵,平州那邊還有兩萬多士兵,加起來七萬多兵力。一定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平定平州。”
話音剛落,一個奚落嘲諷的聲音響了起來“王丞相說的倒是輕巧。平州被亂軍占據,英衛營折損了一萬多精兵。杜將軍也死在了平州。這一切,都是因為王丞相私心作祟。”
今日跳出來打頭陣的,是太后黨的中堅力量,工部的程侍郎。
接下來,又是眾人熟悉的一場惡戰。王丞相黨羽紛紛下場,據理力爭。安國公等人言辭激烈,慷慨激昂,要求嚴懲王丞相。便是宗室郡王們,也被扯下渾水,有的含蓄支持王丞相,有的義正言辭站在安國公這一邊。
姜韶華冷眼看著這一場鬧劇。
太后黨在鄭太后的指使下激烈指控王丞相,為的不是扳倒王丞相。而是要反復提醒太子,太康帝被氣的升天,其中就有王丞相的“功勞”。
太子厭惡王丞相,自然就會依賴鄭太后,重用安國公等人。
鄭太后對政事或許不擅長,操控人心這一套卻是真正的高手。
這幾日鬧騰下來,太子對王丞相的不滿已清晰可見。
太子按捺著心里的不快,沉聲道“眾卿都住口。”
“衛將軍還有兩日路程就到京城。等衛將軍回來,由刑部問審,查明戰敗緣由,再行論處。”
王丞相面無表情地邁步出了昭和殿。
張尚書周尚書戴尚書亦步亦趨,快步隨行。出宮后,各自坐著軟轎,去了王府。
這一邊,鄭府也有數名官員出入。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衛將軍一進京,便要遭受狂風暴雨。大梁朝堂不知混亂動蕩到何時。
太子去了景陽宮,陪著鄭太后用午膳。
鄭太后還在病中,面色蒼白,胃口不佳,草草吃了幾口,便擱了筷子。長嘆一聲道“今日朝會上的事,哀家都聽說了。現在最要緊的事,是你平穩登基坐上龍椅。不能逼王丞相逼得太緊,免得出什么亂子。”
這話聽著是勸誡,實則是火上澆油。
太子抿緊薄唇,低聲應是。
鄭太后深諳吹耳邊風的火候,輕飄飄兩句便扯開話題。
兩日后,衛將軍終于抵達京城。
四十多歲的衛將軍,身材高大,相貌威武。在一眾武將里堪稱是美男子。
可這一場平州大敗,直接摧毀了衛將軍的精氣神。當衛將軍出現在眾人眼前,眾人都被震住了。
消瘦憔悴落魄潦倒所有詞匯加起來,都不足以形容衛將軍。就像是筋骨都被抽了,只剩麻木又痛苦的皮囊。
“罪臣衛長風,見過太子殿下。”衛將軍聲音嘶啞,長跪不起“罪臣在平州大敗,損兵折將,失了平州。氣得皇上駕崩歸天。這一切,都是罪臣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