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宦海風流

第九章 夜談(下)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天堂發言人
“韓兄,仲宣兄,在想何事?”

丁晉巧妙轉移了話題,眾人住言下筷,卻見剛才侃侃而談的韓泰卻好像另有心事,端著酒杯沉默不語,便關心問道。

韓泰愣了一下,笑道:“剛才想到家中一件瑣事,走神了,來,三郎,我與你干一杯。”

默默喝完杯中酒,韓泰暗嘆一聲:自己心中所想卻是說不得的。

剛才酒意上涌再加心中悶氣長久郁積,才在許晝的激將下說出昔日恨事,但眾人所猜測自己評擊的對象卻是全錯了,如果真是朝野共憤的奸妄盧士瓊倒也罷了,即使被其打擊,那事前也有心理準備,過后被人得知,也不算甚么羞人之事;

而最讓他惱怒郁悶的是,自己本意不過指出朝廷弊政,絲毫沒有存任何詆毀國家大員的意圖,卻無意中得罪了一個曾經視為偶像的重臣,恰恰也正是這個被稱為氣度恢宏、心胸廣大的社稷閣老,卻毫不留情地否定了自己,這番羞慚、憤怒、失望之情,又讓他如何說得出口,所以也便由著眾人胡亂去猜想談論了。

暫且不提韓泰韓仲宣獨自想著心中悶事,那邊,多喝了兩杯的元秀卻是有些醺醺然,嬉笑道:“在座各位都是本才的兄長,俺初來京城,甚么不懂,有些疑問須要各位給俺解釋一二。”

裴居道笑道:“元小兄但說無妨,不須客套。”

元秀打了個酒嗝,搖搖發脹的腦袋,組織了半響語言才道:“依裴兄所見,今年科舉大試,我等碌碌眾生,又能有幾人中的?”

裴居道遲疑道:“這個,這個嘛,現在也是說不得準的,以往年看來,二三十人是有的,不過最終還須看朝廷的意思。”

“這等少?”元秀倒吸了口涼氣。

說到中榜人數,數次科試失敗的陳亮也感同身受,嘆息道:“確是如此少!數千人中,最后,不過聊聊二十余人得幸。進士一科之最為珍貴重要,也便在此。”

在場眾人,除了元秀、韓泰外,都是數次參加科考的“老鳥”,歷經考場折磨,回想起往日的狼狽郁悶,又想想不久之后或許將再次遭遇殘酷,齊齊嘆口氣,沉默不語。

國朝公務員選拔考試,分“常科”、“制科”兩試。“制科”選士,尋常人等畢竟很難觸及,先且不提,留給廣大群眾的也就只有“常科”一試。

而這“常科”中又分為:“明經”、“明算”、“進士”等六科,因為“明算”等科是以培養“專門人才”為重,日后主攻術業,前途有限,所以尤以“進士科”為士人晉身之重。

但“進士科”卻也是諸多科目中難度最大者,每年取人極少,故進士出身在唐、周二朝士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崇高,許多貴族也為此放下了架子,變得熱衷于此。

前朝唐高宗時期的宰相薛元超曾感嘆:“吾不才富貴過分,平生有三恨,始不以進士擢第,娶五姓女(當世崔、盧、李、鄭、王五姓),不得修國史。”

考試雖難,不過一旦得中“進士”,那簡直就是一件光耀無比的事情,此后釋褐入仕、出將入相,都指日可待。后人有所謂“簪紱望之繼世,草澤望之起家”之語,就是指的進士科。士子一生榮辱,寄乎其中。

比如“狂生”許晝,雖看不起這種以“寫詩作賦”為內容,“重才藝不重實學”的考試,但為了功名前程,還是得一次又一次來參加科舉。

不過他出身名門貴族,原本還能以祖蔭進入政壇,但比起“進士”來,起點要低得多,以后考核、升遷也來得緩慢,在士族、朝臣中的看法,也大為不同。

一向不多語的黃仁善打破沉默,感慨嘆道:“他日如能榜上題名,吾不枉此生也。”

此人心冷面冷,世間之事似乎沒有多少能讓他憂慮,但也免不了“功名利祿”的牽絆。

管同目光炙熱,盯著熊熊火焰,沉聲吟道:“親朋共悵登程日,鄉里先傳下第名。再辟文章無枉路,數開金榜有郎君。”

“好句!”

眾人對“進士”的向往談論,也讓獨想心事的韓泰回過神來,聽聞管同的詩句后贊了一聲,沉吟片刻,也緩緩念道:

“誰言形影親,燈滅影去身。誰言魚水歡,水竭魚枯鱗。昔為同恨客,今為獨哭人。舍予在泥轍,飄跡在云津。臥木易成蠹,棄花難再春。何言對芳景,愁望極蕭晨。埋劍誰識氣,匣弦日生塵。愿君語高風,為我語蒼旻。”

這詩卻是一位本朝的大詩人孟郊為友人李觀所著,李觀才氣橫溢,人品風liu,在士人享有聲譽,卻屢屢落第,此詩極況個人科場之苦,點出李觀為博取功名,放棄無數個人享樂,并借以反襯李觀登第之后的狂喜。

裴居道苦笑道:“如果能讓我金榜題名,即便與李觀先生一樣,白發蒼蒼才登第,我也情愿。”

屢舉進士不第,蹉跎歲月十余年,“中進士”已經成為他心中的一個執念,已不簡簡單單是為了求取榮華富貴而奮進。

丁晉看氣氛有些沉重,溫聲道:“且不提那些讓人著惱的郁煩,我來為大家講個有趣的故事。”

元秀畢竟是少年性子,也沒經歷科考失敗,遠遠不像其他人般感慨煩憂,笑道:“三郎講故事既有趣味又富道理,三兄,快快講來罷。”

丁晉笑著道:“這卻是個真名真姓的實事兒,是我們洪州一位貢生前輩的鴻運奇遇,說起來,那還是三十年前我朝大光皇帝時期。。。。。”

那年,洪州學子盧沆準備參加進士考試,當他在長安城東風景如畫的浐河河畔散步行走時,對面來了一個自騎驢旅游的驢友。這個騎驢人雖說和其他驢友一樣悠哉悠哉的任跨下的毛驢邁著碎步,但氣質卻顯得與眾不同,臉上絲毫看不出為生活而操心的痕跡。

盧沆有眼色,當下想到道路避讓守則:少讓老,民讓官,官員讓的是宰相,舉國上下讓皇上。于是就主動的側過身子恭敬地讓騎驢人先走。

對方看見盧沆懂文明講禮貌,就勒住毛驢致以問候,當得知盧沆準備參加今年的進士考試時,又索要了盧沆的詩文作品塞到自己的袖子里騎驢而去。

這個騎驢人就是大光皇帝,他回到宮中看過盧沆的作品后給主考官打了招呼,皇帝親自推薦,誰敢不給面子,于是盧沆便考中了進士。

當時的宰相裴休得知圣上為盧沆的事情打招呼后,感到很驚呀,以前從來就沒聽說過盧沆還有通天的關系。作為一個宰相,搞清楚人際關系是十分重要的,他便就找盧沆摸底,待盧沆傻乎乎地回答說俺在浐河邊上給今上讓過路后,裴宰相哭笑不得,暗嘆此子運氣之好,千古絕倫。

“哈哈,果然是千古難遇的好運道!”

待丁晉講完,眾人已是大笑不止,歡笑的同時,心中也大是羨慕盧學子的際遇,恨不得自己明日便也遇個騎驢之人,來個折節相交,最終真相大白,騎驢人卻是皇親貴胄,在自己惶惶然間,扶攜自己金榜題名。;

上一章  |  宦海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宦海風流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