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宦海風流

第二十一章 吏部銓試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天堂發言人
丁晉終究還是婉拒了褚萬旭公的盛情邀請,沒有隨他赴洛陽開府相佐,裴居道有一句話說得很對:表面溫和謙遜的丁三郎,其實內心頗為驕傲自負。

即使沒有了友人相伴,日子依舊過得很快,吏部“銓試”的通知,不久便下達到了各位新晉舉子手中。

這份考試,從某一方面來說,其實要比科考更為重要,通過禮部統一考試的登第者,只能說是具備了“從政資格”,而你如果要想正式出仕當官,就必須得經過吏部的“銓試”,按照大周制律,一切官員不論是通過何種渠道獲得出身,都必須通過銓選來最終選拔。

這些方面的知識,還是韓泰熟悉一些,閑談時他不厭其煩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告訴丁晉,甚至還帶著他拜訪了吏部幾個員外郎,詢問今年銓試的大致情況。

這些人或許是看在韓家的情面,或許是看在精美貴重的禮物上,對二人倒是非常客氣,熱情地招待一番,對于他們提出的一些問題,能解答的便開口,不能的便一笑帶過,丁、韓兩人也沒有指望從他們口中得到明確幫忙的信息,這是官場的規矩,能做不能說,所以客套交談一番,便很快告辭,不要久留惹人家反感。

丁晉隨后還看望了“座師”竇昭,竇昭可能已是默認了他正式門生的身份,講的雖然也是官面話,但片言只語間還是透露出這件事自己會出面為他活動,讓其暫且放心的意思。

這一日,便到了銓試之期,丁晉等人結伴來到皇城吏部辦公大院,由專門的書吏登記后,帶著眾人進入寬大的“選堂”,堂中已經坐了一些各科舉人,等待著唱名應試。

說是考試,其實更像是后世的面試。“銓試”的內容主要分為:身、言、書、判四項,這四項有一項不合格或者四項總分太差,便要慘遭淘汰。

丁晉等人找處空塌坐了下來,和其他舉人一樣靜靜地等待著點到自己的姓名,按照考試規則,先考“身”項,每次唱二十人入內房進行選拔,過關者等待下一項考核,淘汰者便會被要求離開選堂。

吏部辦事人員的效率還算不錯,很快便輪到丁晉所在的組,丁晉和管同分在一組,聽得唱名后,兩人有些緊張站起身來,韓泰,裴居道兩人輕聲恭祝他們好運,兩人拱手謝了,隨著其余十八人,進入內房。

“身”項考核,為吏部銓試第一試,但負責考核的往往并不是吏部官員,而是幾名領了圣旨的名望大臣聯合做裁判,考試時,幾名大臣端坐堂首,舉人每20人為一組,排好秩序后進去。

大臣們照著名單念一個,下面念到之人便應一聲。全點過后,大臣們商量一下,得到共同意見后,又開始唱名了。先唱三個,這三個都是優等錄用;再唱八個,這八個人全沒挑上,叫作“八仙”;剩下的九個,不再唱名,都以二等補用打上標簽,算是這一項勉強及格的意思。然后,20個人全退出去,再換一組進來。

可能有朋友要有疑問了,這二十人都是新科進士,憑什么根據分得優等二等,又憑啥理由剔出“八仙”八個倒霉蛋呢

憑相貌,這就是“身”項的考核標準。全看你爹你媽給你怎樣造就了。搽潤膚霜美容膏也沒有用,大臣們看臉型和身材。概括起來是八個字:“同田貫日身甲氣由”,創造性地運用了漢字的象形特征——

“同”,就是長方臉;“田”,就是四方臉;“貫”,就是頭大身直體長;“日”,就是長短肥瘦都適中,又站得端直,不是羅鍋。凡適合以上四個字的,都入選。

而另外的“身”,就是體斜不正;“甲”,就是大頭小身體;“氣”,就是單肩高聳;“由”,就是小頭大身體。凡不幸滑入這四個字的,都落選。現在,大家該知道為何那些倒霉的落選者要被叫作“八仙”了:站在一塊兒,便是一個個李鐵拐扶張果老的模樣了。

說完標準,再說丁晉等人的考核,這一組很快選拔完畢,其中丁晉得了個“優等”,而管同雖然相貌不俗,可惜身材太過高大,站在那顯得有點背駝,幸好不是太明顯,勉強得了個二等及格。

隨后,韓泰、裴居道兩人也先后進去考核,都得了個“優等”,韓泰氣度風雅,站在一組中猶如鶴立雞群,而裴居道能得優等可能是得益于那一把美麗的胡子。

咦,瓊華院五進士,好像今日缺了個許晝?沒錯,這家伙雖然高中進士,但平生志向只在風liu瀟灑、美酒佳人,很是懶得做官,中了進士也便向老爹交了任務,讓他再來銓試當官卻是休想,這幾日也不知躲在哪里風liu快活去了。

“身”項考核完畢,接著便是“言”,顧名思義,“言”:就是聽口語表達,近似今人求職時和主考官之間的互問互答交流。

這個要比“身”項容易得多,畢竟人長得漂不漂亮那都是沒奈何的事情,而這些士子既能夠高中及第,一般都是富有才情能說會道之人,肚中有貨好說話,天南地北海侃一番,沒準便能蒙哄過關。

這一項,丁晉四人都順利通過,唯有裴居道侃侃而談時,因為鄉音濃重,普通話不太標準,得了個勉強及格,將近三十歲的人,硬是被生生嚇出身冷汗。

“身、言、”兩項雖然首先考核,但最關鍵、得分最大的還是后兩項:“書、判”。

國家選拔人才,可不是為了得到一批百無一用的官僚蠢人,其本意,從古到今,無非是為了能吸收一批使政府機器高效運轉起來的“專門人員”,從此出發,朝廷官員最重要的才學還是“辦公能力”,通俗點說也就是“業務能力”。

“書、判”,便是看你能否寫兩篇書法端正、文理優長的應用性公文,科舉登第者,或是通曉經義,或是詞賦優美,或是能講一通如何治國安邦的大道理,但真有當過“公務員”履歷或因家庭環境而熟悉這套東西的,畢竟不多,所以本朝的科考幾乎每年舉辦,每一榜的諸科錄取名額有多至數百人的,但接下來能通過吏部銓試而得授官的極少。

說來丁晉的機緣也是千萬中難得其一,如果依著靈魂融合前他的情況,號稱“書呆子”的丁晉怎么可能會擁有“辦理政務”經驗?

屠夫的兒子自然沒有那般見識,但“丁云”卻是在后世看了太多歷史文獻,對于銓試所出的幾道簡單“文案”,有的是精彩大論來應對,不過他的性情歷來不喜歡太過出風頭,于是仔細斟酌著湊了兩篇公文,很容易便通過了歷來被舉人們稱為“鬼門關”的書、判兩考。

出來后,同院等人的考核也已完成,韓泰會不會通過,丁晉根本想都不用想,鄉考,科舉,銓試,朝廷制定了這許多考核來欲認真地選拔出真正的人才,但據他暗中觀察,最起作用的還是“關系”一項,才華重要,關系更重要。

裴居道的“書、判”兩項答得比較精彩,雖然前面有勉強合格的“言”項,但歸納總分,還是很驚險地通過了銓試。

他的公文之所以作的高分,說起來還是得自家庭影響,居道的父親裴季庚歷任彭城縣令、振州長史,叔父裴季康是溧水縣令,堂哥裴幼文任振州刺史府主簿,在這種環境中耳濡目染,自然要占點便宜,故其兩則判文被擢為甲等,也是考官認定其實有政務才能的緣故。

而最不幸的就是管同管異之了,管同“身”項得了個候補選用,“書、判”兩項又作得昏頭轉向,雖然文詞華麗但公文要得不是用詞優美,文章再是漂亮也沒用,最后被鑒了個不合格。

管同出來后,和丁晉等人招呼都沒打便掩袖而走,看他面紅耳赤的樣子,或許是想起了前兩日和許晝爭吵時,被許晝罵了句“有才無能”,當時還憤憤不平,此時羞慚不已,再無勇氣面對熟悉的眾人。

除了管同外,丁晉在吏部看到的悲歡之事還有數樁,管同算是那不走運的倒霉之人,也有那僥幸之人,卻也會用哭泣來發泄自己內心的緊張和喜悅,比如一位白發蒼蒼的老進士,在得知自己銓試通過后,當場痛哭失聲,卻又喜不自勝。

后來丁晉勸慰老者時,才知道此人乃是景泰年間的進士,出生于“無名位”的布衣家庭,從小發奮學習,歷經三次挫折二十五歲時登第,也可算是年少得意,可惜其后十四次參加吏部考試都被淘汰,平日在城門邊上以寫字賣畫為生,困頓長安幾十年,徒浪費半生光陰,淪落為極其落魄之人,想不到臨到衰老不堪時卻會偶然通過,怎能不傷感激動?

老進士最后嘆道:九品之位其可望,一畝之宮其可懷!當日奢望的便是得個九品之官,擁有一畝之地的官舍便足夠了,現在等到老了才愿望達成,雖然遺憾但也知足了!

丁晉聽了為老者感嘆不已,但卻無法理解這種“堅持”,一件事情失敗了無數次,既然知道其希望渺茫,為何不盡快想著走其他的道路,把精力放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面,卻像是走入了牛角尖中,讓執念糾纏著自己,毫無希望地走下去,一直偏執地走下去,即使像老者這樣,僥幸地最后成功,但自己的人生已經消耗了大半,最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回,他們到底又圖個什么?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上一章  |  宦海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宦海風流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