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宦海風流

第三部 送故主簿 第十一章 原來如此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天堂發言人
第四部虎膽縣令第十一章原來如此

李實終于被打發走了,帶著仇恨、失望,或許還有幾分嘆息,畢竟,他連出手的機會都沒有,就不得不接受失敗的命運。

也許,那個可恨的對手,此刻正在吃慶功酒吧!當李實留戀地走出平遙縣城時不禁在想。

可惜丁晉遠沒有他想得那般滋潤,大功告成,丁晉還來不及高興,便被李翱派人叫到了縣署。

難道是事情泄露了?丁晉走入縣署的時候,心中有些忐忑。

進了“縣令辦公室”,李翱臉上反常地沒有掛著平日常見的“親切”笑容,吩咐下面給丁晉端了杯茶,然后便讓其他人都退出了內室。

丁晉顯得很無辜,一副恭敬的表情,靜靜等待著李翱發話。

“很好,很不錯,丁大人真是年輕有為啊!”李翱突然說出一句沒頭沒腦的話打破了房內的沉默空氣。

心中有鬼,丁晉僵硬地笑了笑,干脆主動問道:“不知大人今日邀丁晉來有何指示。。

李翱終于露出久違的笑瞇瞇表情,指著丁晉身旁的辦公桌道:“丁大人,你先看看桌上那份公諫。”

是公事?什么公事搞得如此神秘?

丁晉有些疑惑地拿起公文,打開一看,起首幾個字便讓他喜形于色,一向的沉穩都顧不上了,大喜道:“這,這是下官地考評推薦。

李翱笑瞇瞇地點點頭。丁晉激動下仔細看去,只見公文中李縣令極力稱贊自己見習期間:勤勉有加,辦事干練,對上司尊敬,與同僚和睦。。。。。并認為此人能力不錯。特薦其正職。

原來,李翱讓丁晉看得竟然是他剛剛寫就的一封向上面遞交的考核推薦,匆匆數來,丁晉來到平遙縣,已經三個多月。早到了“正職”的時間。而驗證他這段時間的工作是否及格。他這個人是否適合轉為正式官員,本縣直屬長官地推薦評語,在朝廷地考察中占據相當重要的成分。

得到李翱的肯定評語。再經本州刺史“意思一下”的審核,組織部也即“吏部”的考核官員對所考察之人一般并不會太過刁難。不出意外地話,正式轉正地公文很快便能下達下來,一直在苦苦期待這一天地丁晉又如何能不激動?

丁晉躬身向李翱行了大禮,感激地道:“李大人,大恩不言謝,丁晉銘記在心!”

李翱擺擺手不滿意地道:“先別說客套話,既然感激老夫,是不是該把你們瞞著本官的事交代一番?”

丁晉神情很無辜,奇道:“大人所說何意?下官哪敢有什么齷事隱瞞大人。。。李翱一揮手阻止了他的話,笑瞇瞇道:“別以為老夫不知道排擠李書吏是你等策劃地,王縣丞、鄭法曹大概都有份吧?好了好了,不要緊張,老夫不會怪責你們。李實跟了我十年,幫助本官處理了不少公務,我一直對他很信重。。。。,唉,可這次他做得確實讓老夫太失望了,既然他徇私影響了公務,那便不能再呆在縣署,也算是遂了你等的意愿。不過,也不要當我老糊涂,這次看在你們出于公心地原則上就不再追究,如果以后再欲隱瞞本官,私下行那隱鄙之事,一定嚴加查辦絕不姑息,丁大人可聽清楚了?”

丁晉心中暗罵老狐貍,嘴上卻還不得不恭敬地答聲:謹從臺命!

原本,丁晉便沒奢望能完全隱瞞李翱,所以他為李實設計的這一陷阱乃是“死局”,即便李翱得悉其中內情,也無法容忍一個膽大包天到私偷印章的屬下繼續承擔重任,那就相當于在自己身邊放了一只隨時會爆炸的火藥桶,說不準什么時候便連帶主子一起炸成粉碎。

當然,對李翱過后的憤怒丁晉也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畢竟世界上的事情,很難有十全十美,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如果最壞的結果出現李翱知悉內情后生氣,那便容待以后用水磨功夫,慢慢拉攏自己和他的關系,只要互相之間不是涉及到“利益之爭”,丁晉有這個自信。

現在,似乎最壞的結果出現了,不過讓丁晉感覺疑慮的是:李翱既然責怪,為何前面先提為自己書寫“推薦”的事情?難道是故意示恩,顯示親熱,欲拉攏自己?

馬上,縣令李翱便為他揭開了疑慮,只見老狐貍笑瞇瞇地問道:“丁大人,節外話暫且先不提,今日邀你來府,還有一件事想問詢于你。”

“大人請講。”

“你可認識振州裴氏裴居道?他也是本屆進士,與你為同年。”李翱輕描淡寫地說出一番讓人驚訝的話。

丁晉吃驚道:“大人,你和裴兄是。。。。。

“哈哈,居道賢侄的父親季庚公與吾乃是同榜進士,友情甚厚,可驚訝之?對于你的情況,其實早在你至本縣時,已得裴賢侄書信介紹大概,老夫原本還以為你已知曉。”

丁晉無語,他確實沒有想到裴家和“老狐貍”竟然會有這層關系,這樣說來,自己在剛剛授職的時候,裴居道已知其情,想到這里,丁晉有些牙癢癢,好個裴胖子,當日還裝得毫不知情,反復地叮囑自己赴任后保重珍重,一定要處理好同僚間的關系,再結合韓泰信中提到的,裴居道離開長安時托他務必轉告自己在任上好好干事,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要灰心喪氣,一切都會好起來,丁晉馬上醒悟過來,原來裴胖子早有預謀!

李翱難得看到丁晉吃癟發愣地表情。笑瞇瞇道:“原來丁大人果真不知,想是裴賢侄和老夫一樣用心,希望在你無所倚重的情況下經歷一番磨練,你能得此摯友,平生莫大造化啊!”

丁晉完全被搞迷糊了。耐心地聽李翱唆完。才苦笑道:“希望老大人有意教我,晉確實不知為何裴兄要對下官隱瞞此事,如其不然,依著和居道兄的友誼,下官定當以晚輩之禮鄭重拜見大人。也算替裴兄盡些后輩之禮。”

“其實就算本官不說。你難道真還領悟不到?”李翱悠悠說完。并沒有等丁晉回答,而是繼續接道:“早在你到達平遙縣前,裴賢侄的快信已經擺在老夫案頭。信中他極力稱贊你為不可多得之人才。來日必是國家棟梁,反復央求老夫于公于私對你多些照顧。”

聽到這里。丁晉想起了當日縣令李翱對自己的照顧徑直發配到古陶驛擔任一名“虛銜主簿“,果然是一份“天大地照顧”啊!

李翱不用猜也也知道丁晉心中肯定在詛咒自己當日地冷落,卻還是笑瞇瞇地道:“今日既然和你道明內情,老夫也就不見外了,便直呼你名。丁晉你初入官場,又是少年得志,在外人看來,卻怕是難以避免人之弱點,便是驕傲、自滿、目中無人、血氣方剛。呵呵,你且勿言,這段時日相處,老夫也知道你性子謙遜溫和,并沒有之前想像的那般驕縱,但是對你關心之朋友未必能放心得下,須知仕途險惡,一時的放縱,也許便養成了你頑固自信的性格。依著老夫和裴家的交情,你在本官屬下尚好,以后如另行開府建衙受別人節制,沖動驕縱地性子難免得罪上司貴人,到時只怕是傾盡三江之水,也難洗盡悔恨之心。。。

隨著李翱娓娓訴說,一番良好用心,緩緩透露而出。。

自古以來,官場便是一個充滿無數風波和傾軋地不平之地,為了減少不必要地內耗和斗爭,官場中人自覺地形成一套約定俗成的游戲規則。

不管你是誰,進入官場的第一步,就是要學習規矩,俗話說“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官場最講究地恰恰就是“方圓”,因為古代王朝奉行的是“倫理治國“地原則。講倫理,就是講規則、講等級、講秩序。如果官場上都“語無倫次”“不講順序”,那天下如何辦?

因此,對那些官場中的菜鳥新人,歷來便是要“打壓”一番的,這叫消消他們年輕的“氣焰”。你如果乖巧識趣還好,這個打壓的過程并不會太漫長苛刻,在你和眾人熟悉融洽后,自然也就擺脫了“菜鳥”的身份,融入到官僚階級的大家庭;而如果你像王謙那般固執高傲,除非運氣特別好,遇到一個體恤你照應你的上司,否則悲慘的結局幾乎是注定的,即便是好的上司,也總有一天會調職或遷轉,并不能一輩子保護你。

所以,為丁晉以后的前途考慮,裴居道并沒有告訴他詳情,而是私下拜托了李翱照應,讓丁晉在一個完全陌生且沒有絲毫依靠的環境中磨練自己;而這正合李翱的心意,他歷來便信奉“打壓考驗”其實是對新人的莫大好處,只要你能經受住磨練,這就是你一輩子可以依賴的真正“本錢”。

李翱感嘆道:“居道賢侄之所以不告訴你實情,便是出于這番良好用心。而老夫當日對你故意冷落安排,也希望你不要怪責。”

丁晉聞言,忙恭聲道:“老大人言重了,且不說大人的一片苦心讓晉非常感激,即便是當日的任命也沒有絲毫委屈下官的地方,相反,晉在此責上還學到許多東西,更該感激大人才是。”

說實在的,李翱所講的話他相信一半:丁晉完全信任裴居道對自己的友誼,而縣令李翱指他當日的任命也是出于“磨練栽培”,丁晉就有些將信將疑,怕是其中根本沒有那么簡單。

因為平遙縣署已經數年沒有主簿這個職務,主簿的權利基本分散在“書吏”李實和“法曹”鄭元伯等人手上。李實是李翱的心腹紅人,能力出眾,工作干得非常漂亮,深得信任;司法曹鄭元伯又是老資歷,在平遙縣署的任職時間比李翱都要長,讓他們輕易交出權利肯定比較困難。

李翱這個狡猾的老狐貍,說是讓自己去做送故主簿乃為“用心磨練”,恐怕倒有大半目的是將“奪回主簿權利”的燙手山芋交給自己自行處理,如果自己解決不好,那么對不起,不是他不照顧而是你本人能力不行,爛泥巴扶不上墻,他也無能為力,你還是繼續做你的虛職主簿吧。當然,或許看在裴家的情面上,以后對自己會多些照顧,但不可能太過,官場中人,交情算是重要,但實際行事起來,能起的作用往往并不是想像中那么大。

心中雖然有些不以為然,但丁晉的涵養功夫非常到家,面上一副感激到五體投地的神情,讓李翱非常欣慰,笑瞇瞇道:“感謝就用不著了,你能理解老夫的心意就成。年輕人不要擔心吃苦,也不要害怕侮辱冷落,這都是對自身的鍛煉,唉,本官年輕時,便是沒有明白這個道理,無意中得罪了當朝權貴,結果縣令一職當了二十年,絲毫沒有升遷的希望,雖有滿腹治國壯志,無奈再無機會了。”

丁晉笑道:“功高不在位尊,大人為國為民所做的諸般政績,已是昭昭日月銘刻蒼天,千秋之后,自有青史歌頌。”

這句話捧得李翱很舒服,仕途不得志,無奈下只能地把心思花在政務上,雖看似每日無所事事,其實屬下眾官吏都是他細心挑選的得力人才,諸般事務治理得井井有條,遺憾的卻是得了個“無事情官”的雅號,畢竟和他心中的本意有悖,此時終于聽得一個人稱贊自己政績頗佳,當然很是欣喜,卻還矜持地道:“三郎言過了,本縣治理一方,但求轄下民生安定,上對得起朝廷,下對得起黎民百姓便足矣,何敢奢望青史留名。呵呵,此話表過,且勿再提,免得為外人嘲笑。”

丁晉一聽便知悉老頭子果然有此番打算,當世之時,不少地方官員為自己豎功德碑、修功德廟,欲流傳百世,求得個不朽之名,想不到李翱卻也有這般心思,丁晉暗暗記在心中。

兩人又交談了半響,多是有關丁晉正職后工作的安排,最后李翱拍定,在這一段時間,先讓丁晉到縣署各部門“觀政”數日,熟悉各種政務的流程。這種安排,其實就是擺明了對丁晉的信任和親熱,意思便是你先看好對哪些工作滿意,正職后,或可讓你負責此項權責。

上一章  |  宦海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宦海風流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