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宦海風流

虎膽縣令 第三十七章 768年的那些事(2)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天堂發言人
第四部虎膽縣令第四部虎膽縣令第三十七章768年的那些事(2)

第三十七章768年的那些事

讓丁晉極為高興的是,韓泰在兵部熬了數年后,終于有了極大的進步,今年夏季的時候,被調到“戶部”度支司做了從六品員外郎(副司長)。ZuiLu.NET“度支司”掌朝廷預算收支,管理天下稅收使用,是整天和“錢”打交道的地方,也算是個很有實權的衙門。

韓泰在信中沒有過多炫耀自己的“升遷”,不過丁晉熟知好友的性格,從他能忍不住兩次提到自己已經去了戶部任職,又嘮叨說新環境不易適應、勾心斗角更甚兵部的言語,他便知道,韓泰對于此次升遷之喜其實非常看重和興奮。

不過這也難怪,“員外郎”已算是中央機關的中層干部,這是一次相當于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性進步,完全不同于以往品秩的單純升半級、一級。如果換成自己,大概更難忍住得意炫耀的心情吧。

韓泰在信中還提到許晝的情況,這是應丁晉上一封信的要求敘述的,因為在年初的時候,丁晉曾聽聞許晝大病一場,于是向韓泰詢問他的病情。韓泰回信說,許晝病了五個多月,現在精神稍好了點,卻又去尋歡作樂,整日大醉而歸,許父大發雷霆卻也管他不住,韓泰希望丁晉能給許晝寫封信,勸說他一下。

丁晉很快回信答應了韓泰的請求,他也真心希望許晝能聽朋友們地規勸。早日結束醉生夢死的放蕩生活。但在為其寫信的同時,丁晉卻感覺自己等人這番作為,只怕是白白浪費功夫,對許晝一點用都沒有,與其說是想規勸于他。不如說是聊表心意罷了。

如果許晝聽得進大家的勸說。自己先前十數封信,大概早已見了效果,而與許晝最交好的韓泰,也不會像現在般束手無策。

這一年中,丁晉和裴居道地書信往來少了很多。不是兩人交情淡漠了。而是裴胖子地工作一連變換了三次。直到年底的時候,他被外放為南疆“武定軍”司法參軍,才算穩定下來。

“武定軍”的將軍寧賽聽說是文人出身。所以最喜任用文詞華麗的書生做僚佐。看裴居道書信中的描述,他應該很得寧賽將軍信重。只是偏疆艱苦,軍旅生活也很單調枯燥,裴胖子免不了有些抱怨,急吼吼地要求丁晉下次給他寄些新奇書籍,以打發無聊時間。

在黃龍二年(768年)這一年快要結束地時候,丁晉和二哥丁虎、姐夫黃玉回了一趟老家。在離家三年多后,他終于踏上了回家地旅程。

回家地目的,最重要的是拜見爹娘,一家人見面后地歡喜和傷感,毋庸筆墨渲染,一切盡在不言中。附近的鄰居聽聞丁家在外面做大官地三郎回來了,都帶著尊敬謙恭的神情聚攏到丁家來噓寒問候;一些在丁晉記憶中,老死不相往來的族人遠親,都突然之間變得無比熱情、親熱,提著精致的禮物,紛紛上門來拜見自己和爹娘;就連里坊內一些財大氣粗的人家,此時都放低了平日高傲的姿態,卑躬屈膝地主動前來攀關系、奉承巴結。

而丁晉對待他們的態度,時而溫和有禮,時而嚴肅威嚴,在對方有些忐忑緊張的時候,卻又迅速化為親切熱忱,讓人如沐春風卻又不敢稍有放肆。

第二日,丁晉拜見的人是鄭老旦和岳母。對于老泰山夫婦,丁晉發自真誠地感激他們當日對自己的資助,如果沒有鄭老旦提供的那一千貫錢財,恐怕自己現在還是白丁一個,依著自家的境況,今生出頭是再也無望了。

鄭老旦夫婦很是欣慰,一方面是慶幸自己當初確實沒有看錯人,丁晉年紀輕輕便成為一縣之令,以后前程遠大,不在話下;另一方面,鄭氏夫婦也很贊賞丁晉的不忘本,從其對自己恭恭敬敬的態度便可看出,他不是先前擔心的那種無情無義之輩。鄭家其實并不指望丁晉富貴后能幫助老兩口什么,唯一的希望就是他能對女兒小板好一些就心滿意足。而這些,從丁晉的恭敬感恩表現上,鄭氏夫婦已經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看來,女兒跟上他,以后榮華富貴、幸福美滿是不用擔心了。鄭老旦和妻子對視一眼,欣慰地點點頭。。

接著,丁晉又遞名刺,拜訪了“洪州刺史”張九耀。說起來,張九耀還是丁晉的“師兄”,他們同是竇昭的門生,不過張九耀金榜題名時,要比丁晉提前十年,當年也是名動京城的大才子,丁晉曾聽竇昭講過張九耀,說此人風度儀人、辯才了得,不過宦海浮沉十多年,現在除了臃腫的身材外,身上已找不到任何一個“顯目”的不同常人的特點了。

張九耀對丁晉表現得很親切,雖然洪州離并州千里之遙,但并不妨礙這些老鳥們對官場上的一些新秀和耀眼明星們失去關注,不說從中央到地方暗地流傳的種種“內參”,就是各州設置在京城長安的“進奏院”,那便是一個實力強大的情報中心。

張九耀深褚官場之道,清楚地知道“人情投資”要趁早,所以并不以自己的身份地位高對方一頭,便趾高氣揚、得意忘形。他笑容滿面,熱情有加之余,連連夸獎丁晉是竇座師門下最了不得、最有前程之人,說到丁晉以后必定仕途得意,身居高位時,似乎勾起了他心中的傷感,又唉聲嘆氣說自己等人無德無能、碌碌無為,實在愧對竇師當年的教誨,現在誤人誤己,后悔也來不及了。

丁晉看似謙和耐心地聽著他滔滔不絕地嘮叨。其實內心早已厭煩。這次他來拜訪地目的,除了禮節上的原因外,他還想見識學習下被竇昭數次夸獎的張九耀是如何口才了得,卻沒想真正接觸的卻是這么一位愛嘮叨愛抱怨地頹廢胖子,也不知其是當年善于偽裝欺騙了竇昭。還是這些年在危機四伏地官場上載了幾個跟頭而變得庸俗消沉起來。

丁晉第四個拜訪的人是自己的老師宋公普。宋夫子因為年紀老邁。已經不再擔任官學任何職位,悠閑地在家頤養天年。

不過,雖然說是悠閑,其實對于一個忙碌慣了的人來說,并不是很喜歡的事情。尤其是曾經風光無數、被眾多學子和家長奉承高捧地宋公普來說。在經過了最初地一段清閑時光后。他頗感覺有些失落。這并不是說他如何如何熱衷名利,而是人之常情罷了。

恰恰就在這個時候,丁晉帶著“洪州刺史”張大人一票人馬。浩浩蕩蕩地來看望自己了。宋老頭立馬覺得腿也不疼了、腰也不倦了,在鄰居們異樣地眼神中。精神抖擻地迎接眾人進屋攀談。

禮節周到,態度恭敬地拜訪完所有的長輩后,丁晉也沒有忘記那些同窗友人和兒時玩伴,一一拜訪問候之,盡量不給人留下得志后便忘本的印象。

這其中,丁晉還拜訪了陳亮陳自明。當年大考落榜后,陳自明便郁郁地回到了家鄉做學問,決心著書立作,成就千秋萬代地大名聲。

可惜他不久后就發現,單單在家中做學問是不成的,不說名聲如何傳揚出去,他還需要解決生計問題,需要吃喝拉撒,需要衣裳和食物,而閉關在家,這些東西是不可能憑空從天上掉下來地。

幾經周折,托關系、走人情,陳自明還算運氣不錯,總算混入“官學”中謀了一份差事。可是他的性格實在不善于和人相處,尤其是在人際關系復雜的半機關單位官學里面,于是很快便得罪了幾個奸詐之人,結果人家稍稍使些手段,便讓他頗吃了點苦頭。而丁晉來拜訪他的時候,正是陳自明郁悶無比之際。

陳自明便免不了向丁晉大倒苦水,丁晉好脾氣地聽完他憤憤不平的控訴,安慰地開導了他幾句,知道他也聽不進去,便轉移話題,說了一些當初同窗學習時的趣事樂事。后來又請陳自明在外面好好喝了一頓酒,將爛醉如泥的陳自明送回家后,又給他偷偷留下幾貫錢,丁晉這才告辭而去。

后來,丁晉在和張九耀的一次攀談時,無意中說起當日幸虧同窗陳自明幫助自己,自己才能金榜題名,現在每次想起來,還是對他的恩情感激不盡;張九耀便問了這個人的詳情,過后,一道命令下去,便將陳自明調到了刺史府,兼了一份油水不錯的閑差。

不過自始自終,愚鈍的陳自明都沒有想到這是丁晉幫助自己的結果,反而一邊慶幸自己的好運氣終于來了,一邊對刺史張九耀感激涕零,幾年后,還因為這個原因,救了張九耀一命。

至于丁晉不希望將自己幫助他的事告知的原因,也不難猜測,除了不屑于持恩圖報外,他也是覺得陳自明這個人的性子并不適合在官場廝混,如果讓他知道自己現在有如此“能耐”,恐怕會得寸進尺,要求丁晉為他謀取更大的地位和職務。

而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張九耀賣自己一個面子,那是看得起他丁晉,并不是有求于他、巴結于他,丁晉不可能做出太過分的要求;再者,丁晉之所以盡心盡力地為他謀一份差事,并不是因為虧欠他什么,而只是覺得畢竟“同學”一場,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他落魄潦倒下去,但也僅僅如此,超出他的原則,那么,抱歉,恕他無能為力。

在老家的半個月中,丁晉幾乎沒有一刻閑暇的時候,在拜訪完所有要看望的人后,緊接著,又是二哥丁虎結婚。丁晉作為親弟弟,又是身份高貴之人,當然不可能置身事外,只得拖著疲累的身體,一頭扎入那些復雜麻煩的禮儀安排中。

幸好,再麻煩的結婚章程,也總有完成的時候,等到離開丁晉等人啟程的日子還有三天的時候,丁虎終于將寶貝媳婦娶過門來。

上一章  |  宦海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宦海風流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