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宦海風流

虎膽縣令 第四十四章 送禮避小人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天堂發言人
第四部虎膽縣令第四部虎膽縣令第四十四章送禮避小人

面對歸登來的明顯敵意、肆意刁難,丁晉也非常氣憤,但他這幾年養氣功夫日漸深厚,并不顯露神色,甚至在聽到手下眾人有議論憤慨之語時,尚耐心安撫。ZUILU.neΤ

但是,私底下,他還是難免失落,如果當日接受宇文成的拉攏好意,是否今日又會是一番新局面?

錯過的已經錯過,丁晉不是哀嘆緬懷之人,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處理好和新上司歸登來的關系,畢竟,自己還要在文裕縣令任上待一年才能任職期滿,如果考慮到期滿后不得它遷,恐怕將會和這個難纏的“鬼刺史”打很長時間的交道。

有句話說得好:得罪小民,得罪朝廷,不得罪上司。得罪小民,小民不敢造反;得罪朝廷,天高皇帝遠;得罪了上司就不一樣了,上司會處處整你。就像歸登來這樣,即便抓不到丁晉什么把柄,想著法子為難你,也讓人受不了,更何況,以后還如何開展工作、建功立業?

所以,擺在年輕的文裕縣令丁晉面前的大難題,就是如何盡快處理好和新上司的關系。當然,這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索秀玉之類嚷嚷著要向朝廷稟明事實以求公道那種辦法不行,而丁虎暗地欲率幾名亡命混混嚇唬歸登來,更是胡鬧。

難題的癥結是,丁晉不知歸刺史為何要單單針對文裕縣,也可以說是針對自己。甚至是。在這場完全被動地戰爭中,他對這個“敵人“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一點了解,不知彼,如何能勝?

幸好,丁晉的運氣一直不錯。偶然相逢的杜黃裳為他解開了疑惑。不僅讓其對歸登來的秉性有了一定的了解,更使他頓然了悟:為何這位從沒有打過交道地新刺史獨看自己不順眼。

能者遭嫉,世上地“領導“有幾個能像李翱那樣“清靜恬淡”,又有幾個能擁有宇文成的“容人氣量”?杜黃裳口中“心胸狹窄”的歸登來,絕對不是這樣的上司。

知道了癥結所在。要想化解。亦非易事。丁晉雖能讓歸刺史很容易地“不喜歡”自己,但要想讓其改變看法,扭轉其已成雛形的敵意。并不是說說便能解決。多少官員,每日挖空心思。想著如何巴結上司,如何贏得上司“歡喜”,卻又有幾人遂愿?

飯要一口口吃,事要一步步來!丁晉先和自己可信任地幾個人:黃玉、索秀玉、溫靜三人,商議了一下,最后決定先試探性地和歸刺史拉近一下關系,方法嘛,也簡單,歸刺史性貪,喜愛些金銀玉器之物,可從此下手,直接而有效。

不過這“送禮”之人,卻不能由丁晉出面,歸登來懷有不善之意,如其趁機翻臉,反而會落對方以把柄,“投機分子”索秀玉再次挺身而出,愿為縣君大人分憂。

丁晉考慮了一番,黃玉為自己姐夫,他去和自己親去無異;二哥丁虎性急粗魯,萬萬不是送禮地合適人選;溫靜年輕而身份低下,會給歸登來以自己怠慢輕視地感覺,也不是最佳人選。所以,身為縣丞的索秀玉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人選既定,還要選一個“送禮”地好時機,正好歸刺史的父親大病初愈,他特意在府內舉辦祭神儀式,感謝上天地保佑,各縣、府內官吏多有去道賀。這樣的場合,贈送禮物,既不顯突派,又能表示足夠的誠意。

禮物花費了一萬錢(10貫),絕對算不得“薄禮”,如不是這兩年丁虎以官商盈利,只靠俸祿,丁晉卻也一時拿不出如此多錢。

索秀玉帶著眾人的期望而去,回來時卻是面色黑沉,神情異樣,黃玉嘆道:“送禮之事,先前吾便覺得有些唐突……”他是讀書人中的典范,性子卻是最見不得這個。

丁虎怒吼:“這頭禿驢,太也不識抬舉,俺不得老拳伺候。”

索秀玉又嘆口氣,腦袋有些怏怏地垂了下去。

“仲文(索秀玉字)莫憂急,,既然不成,可想他法圖之。”丁晉面色如常地溫聲安慰,說實話,他實是眾人中最憂慮煩悶之人,但作為“主心骨”,關鍵時刻,卻不能任由情緒主宰。

索秀玉低垂的臉上有些抽搐,再無法憋住笑意,抬頭大笑道:“不敢欺君爾,在下。。。在下幸不辱命,哈哈。。

笑聲未絕,丁虎早老拳伺候之,就連對送禮不太感冒的黃玉都因為突來的喜悅而大笑出聲,再不顧君子禮儀。

“仲文!仲文!晉之大助也!”丁晉拉住索秀玉的袍袖,感動地道:“一路奔波,辛苦兄長了!”

索秀玉聽到了縣君大人的別樣稱呼,感覺自己的“辛勞”總算沒有白費,其實他現在身為一縣副長官,無論如何說,也不需要對丁晉太過巴結、逢迎,但是他十分看好這位比自己年輕十多歲的縣令的前程,身為“投機分子”,如果不重重押一注,又如何甘心?

“簽押堂頭”溫靜已成丁晉心腹,此時也在場,欣喜向丁晉道賀道:“刺史既收下大禮,縣君大人及吾等日子將會好過不少了。”

溫靜的話,也是大家的心聲,官場自然有官場的規矩,歸登來既然肯收如此貴重之禮,想來也不好意思再和文裕縣署過不去,畢竟他和丁晉等人之間,并沒有太深的矛盾沖突。

索秀玉當時卻皺了皺眉,欲言又止,過后,丁晉問其詳情,索秀玉嘆道:“靜之無知,曉其何謂大禮?這次下官去刺史府道賀,曾與太谷縣令向廷貴大人的隨從有一番私下交談,他言道向縣君這次攜帶之禮,乃從渤海國花費五萬余錢購得碩大明珠百顆,上次歸刺史履任時,更曾贈得一匹寶馬名曰:什伐赤,費錢更逾十萬。”

說到這里,索秀玉沉聲道:“下官聽之深為憂慮,向縣令榨取黎民、貪婪無度,刺史大人卻又來者不拒,如此,只怕終究一日紙不可包火,所以,下官建議我等且不可和歸大人牽涉太緊,以免自遭無妄橫禍。”

丁晉聽聞,心有同感:向廷貴酷吏出身,只重嚴法,不懂體恤治民,又最是貪婪愛財,曾當眾言道:當官不發財,請我都不來。而太古縣農田富饒,水利便捷,天然優勢本較文裕縣遠甚,又是中縣之地,卻被治理得一塌糊涂,數次考評均為“不及”之語。按照國家律法,早應被貶職或除名,但向憑借大撒“黃白之物”,硬生生在其任上盤踞五年之久,這次歸登來新任刺史,對他的考評尤為重要,所以向廷貴肯定不惜血本,要借歸登來的權力保住官位,但這樣也形成了惡性循環:要買官就必須大量金錢,而聚攏金錢,又要剝削百姓,百姓被逼太甚,只怕總有一日將忍無可忍而爆發。

索仲文有謀略,善行事,實是最懂我心之人,丁晉心中暗嘆,因此言道:“兄長言之有理,歸、向兩位大人貪索無度,我等切不可盲目追隨,以免蹈其覆轍。”

原本,送禮的本意,丁晉就不是為了靠上歸登來的大腿,此實乃無可奈何之中的下下策,但也是對付此等貪鄙無度、鼠目寸光、膨脹欲望無法抑制之官的有效手段,丁晉不求其他,只要歸刺史高抬貴手,不要處處找自己麻煩,便是大幸。但和此等人物,也不能親近太深,需保持不遠、不近距離,才是明哲保身之良策。

按照職官法規定,地方官員,每月初一時,要攜帶上月“計薄”(政府工作記錄),前往州府所在地,向上級領導匯報工作,這叫地方一級的“考解”。因為朝廷實行的是中央州縣三級管理制度,所以縣令級別的官員,主要是向州長官刺史匯報自己一段時間的工作完成情況。

在“考解”中,有一項是介紹自己的“工作總結”,也就是自我工作鑒定,要在同僚中當眾宣讀,接受大家評議,每個人都得這樣做,頗有點衙門工作評議會的味道。

以往的月工作評議會上,文裕縣令丁晉總是會議的焦點和明星,這不是他自我炫耀的結果,相反丁晉做人一向謙虛恭敬,但政績就是政績,那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你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可不簡單是書面的虛假數字可以輕易哄騙作弊,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尤其是在這些官場老油條面前,雖然丁晉總是謙虛不露鋒芒,但他的突出政績,總是那么醒目和耀眼,在宇文成當刺史的時候,評議會往往最后開成了對丁晉一個人的嘉獎會。

及至歸登來升任刺史,雖處處尋找文裕縣的不足和缺點,但在會議上,依然不得不違心地夸獎治政得力、德義有聞的丁縣令數句,這種情況直至到了第四個月份,丁晉卻犯了一個幼稚可笑的錯誤,讓歸刺史好一頓訓斥指責,滿足了他早想教訓這個年輕能干縣令的愿望,也讓丁晉在并州官場上幾乎完美的形象,有了一些不足掛齒的瑕疵。

上一章  |  宦海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宦海風流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