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宦海風流

第五部 尚書省內 第三章 友人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天堂發言人
第四部虎膽縣令第五部尚書省內第三章友人

第三章友人

丁晉、韓泰兩人談笑著,在前引路,后面凌淮、丁翼二人及馬車跟隨,行了大概半個時辰,終于到了韓府所在的“平康坊”。醉露網

長安城由筆直的南北十一條街和東西十四條街縱橫交錯,形成了方格網的布局,各街之間所形成的“方格”就稱“里坊”,正是因此特殊城市結構,所以長安城也有“棋盤城”之稱呼。不論東西兩處集市所占里坊,全城共有一百一十個坊,越靠近皇城、宮城之里坊自然越是黃金之地。可惜“九五至尊之地”不得妄占,于是達官貴人就搶占緊靠著皇城之下的“九四之地”,如韓府所在的平康坊,附近的崇仁坊、太平坊便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平康坊”這一帶是長安城有名的富人區,很多家財巨萬的貴人居住在此,此外,還有親王公主、顯貴重臣、文章巨子也在這里廣建豪宅,名園無數,大型建筑群便有三十多處,坊內還有南北二曲兩處煙花妓院集散地,長安城實行的是宵禁制度,坊外的大街上夜晚禁止行人行走,這叫禁夜,坊內卻不禁夜,入夜之后,平康坊南曲、北曲的妓院照常營業,笙歌燕爾、通明,令多少風流才子陶醉其中。

“平康坊”有四處坊門,丁晉等人從東門而入,緊靠著坊門的是一處寺院,叫“陽化寺”,據說為隋朝“內史舍人”于宜為父建乎公、母獨孤夫人所立。此人事佛心至誠,舍宅為寺,當時曾傳為一段佳話。

再往前走,一處占地頗大地宅子,韓泰感慨地說這是前朝名將衛公李靖舊宅。現在已成了十二州進奏院。是地方設置在京城的“辦事處”。

再前面,一處僻靜的宅院,韓泰小聲說道這是“玉慧公主”的別院,不過公主不常來此,這位“玉慧公主”。丁晉也有耳聞。她是先帝念宗最小的妹妹。曾得念宗異常喜愛,以喜結交文人名士享譽京城,曾提攜過不少落魄有才地文士。

由著韓泰這個“地主”領著。眾人一邊行著,一邊聽著他地介紹。不片刻,來到一座坐北朝西的大宅門前,府門前有兩頭石獅,圓睜巨目,齜著獠牙,蹲伏左右兩旁。琉璃瓦的大門樓,飛檐插空。獸頭大門上端“宣武侯韓”四個鎏金大字,在陽光折照下輝煌燦爛。

這便是韓氏府邸,韓泰的爺爺曾被封為“宣武侯”,韓氏一門按祖訓并不分家,所以韓家是一個人口混居的大家庭,韓侯爺有四個兒子,大兒子早亡,有一位寡妻現在韓府;韓二中原在外地任官,妻子子女全帶在身邊;韓三,也就是那個曾經賞識丁晉詩才地隱士韓三原,他終身未娶,一直在終南山修道;韓泰地父親韓天原排行老四,是當朝名將勛臣,官拜三品冠軍大將軍,授職安西都護府大都督,他地妻子兒女,全在京城長安,數年都難得回來一見。

韓泰引著眾人進入府邸,事先,他已經讓下人打掃出了一處安靜的小院,這時便帶著丁晉一行來到院子。

說是小院,其實并不顯小,上房有三間,還有五六間廂房,足夠丁晉等人居住。院子中載著幾棵垂柳、杏樹,還有一處假山流水,寧靜自然,看得出韓泰是經過細心挑選的。

除了舒適地住處,韓泰還為丁家安排了兩位機靈乖巧的小婢,一位手腳麻利勤快地老婆子伺候,慌得小板忙說自己可以打掃整理,不用麻煩韓府之人來收拾,韓泰笑著開玩笑道府中下人眾多,每日太過清閑,其實自己早想給他們找些事做了。

丁晉笑笑,也沒有和他太過客套,兩人之間的友情,不是說一句感謝能代表的。

稍事梳洗一番,丁晉提出想拜見一下韓泰的奶奶“臨城夫人”韓氏,這是最起碼的禮貌,剛才實在是因為旅途勞頓、精神疲憊面容不潔,所以不適宜進門便見主人,現在梳洗妥當,自應當拜見韓氏,恭敬問候。

韓泰看看時辰,尋思奶奶應該已從佛堂出來,于是點頭同意,帶著丁晉、小板二人前往后院上房。

臨城夫人在韓府的一處中堂“博德堂”,歡迎了貴客。老婦人雖已年邁,精神還好,一頭銀發反而給她添了幾分精明干練的風采,和丁晉夫妻交談的時候,她手中始終捻著一串黑色晶瑩的佛珠,看來老太太也是一位事佛之人。

這樣,丁晉的禮物應該正合老夫人心意,他給老太太準備的禮物是一件精美小巧的“香籠”,。“香籠”也叫鎏金香爐,這是一種造型渾圓,端巧玲瓏,外表鎏金,金光燦燦,器壁鏤有復雜花紋而中空的燃香器具,當將香料放在里面點燃后,就會有輕霧煙氣從玲瓏香籠表面的孔洞中緩緩飄渺而出,房間里恍如世外仙境,有清心寧靜的功效。

臨城夫人看后,果然很喜愛,放在手掌上不斷把玩,念珠都顧不得捻了,老夫人向丁晉道謝,臉上的笑容更加慈祥,本是客氣應付的交談,此刻言語也自然多起來,臨到丁晉告辭的時候,還極力挽留這對小夫妻中午就在韓府食宴。

韓泰向奶奶解釋了已在外面訂下宴席,幾位友人尚要為丁晉接風洗塵,嘮嘮叨叨的老太太這才罷休,最后,還是讓丁晉答應了要常來陪自己說說話,這才滿意地由丫鬟扶著回去歇息。

隨后,韓泰拽了丁晉趕快去“快意樓”,小板沒有隨行,丁晉知道她素來不喜生人的性格,也不勉強,自和韓泰出府而去。

在“快意樓”。幾位友人仲隘齋、李縝、沈微、劉年早已等候多時,還有李縝地好友商人管衍也湊趣而來。他這人附庸風雅,最愛結交風流名士,從李縝口中早耳聞丁晉大名,今日聽說要給這位丁三郎接風。便拍著胸脯說今天這頓自己請了。誰也不能和他搶。

等到丁、韓二人“駕到”,幾個先前還聊得興高采烈的家伙,已經餓得無精打采,仲隘齋猛一聲興奮的高喊,丁晉還以為他和自己打招呼。卻聽仲進士喜道:齊了!小二。快上酒菜。大爺餓昏也!

在幾位久別重逢的好友互訴別來情形中,美酒佳肴已經端上,眾人一邊狼吞虎咽。一邊舉著杯子含糊敬酒,待得幾位餓大爺“壓肚菜”吃好。丁晉的噩運也便來到,為了懲戒他們地遲到,連著韓泰也跟著倒霉,被幾個人用卑鄙地車輪戰法,輪番上陣,幾輪下來,丁晉二人已覺面紅耳赤,那敬酒之人的笑容也變得分外猥瑣,極想拿拳頭將其打成豬頭。

眾人這一頓酒,直喝到天黑時分,待到宴席散場,不僅是丁晉、韓泰人事不省,李縝等人也有些喝高了,無可奈何下,管衍正好帶了一個小仆,于是遣他去找了馬車,由快意樓幾個身強力壯的伙計配合著,將眾人扔到車中,各自運送回府邸不提。

丁晉回到韓府小院時,已有些清醒,這幾年歷任地方官員,尤其是擔任送故主薄,在陪著領導酒來杯盞時,頗練出些酒量,今日雖數他喝得最多,倒也不是最醉不可知之人。待到由凌懷丁翼二人扶著回到屋子,妻子心疼地端來溫水,用毛巾柔柔地擦拭著滾燙的面頰時,丁晉的酒意已醒來大半。

陪著小板說了會體己話,又重重囑咐了她不要什么事都自己搶著干,要注意有孕地身體,小板喜喜地點頭應了,也不知到底聽進心里沒,可惜姐夫和二哥夫妻要先回老家洪州一趟,并沒有跟來,要不然由二嫂嫂看著她,自己也能放心,韓府婢女再是機靈勤快,總歸不是知心之人啊。

兩人又聊了會,遇到夫君難得十分開心,小板心中歡喜,本想和他多說會話,不成想,丁晉轉頭已經沉沉睡去,旅途勞頓,加上酒意未散,他實在是有心無力。

小板輕輕地幫丈夫將外袍脫去,給他蓋上錦被,坐在床邊看著他入睡,看著看著,不由得癡了。

第二日,丁晉去吏部述職,因為曾經在此廝混過三年多地仲隘齋已經和他地昔日同僚打了招呼,正所謂衙門有人好辦事,如丁晉這樣的低級地方官員,按照往日的慣例,本來非得等上十天半個月不可,這才顯出中央官員地尊貴和驕傲,不過現在自然不同,將朝廷發給的官員身份證“告身”一出示,門房負責接待地吏員立馬熱情起來,笑道:“果然是丁縣君,先前在下便覺得大人器宇軒昂、不同凡人,原來正是高郎中等候多時的貴客,縣君請跟我來。”

這個小吏口中的“高郎中”,正是仲隘齋關照過的那個吏部同事,仲隘齋吹噓說此人和自己有金蘭結義之交,參考他平日愛吹牛的特點,這個說法暫時不可太信,不過聽小吏的言語,高郎中還是挺重視自己的,應該和仲隘齋的交情并不淺。

跟著小吏進入尚書省吏部大院,高郎中果然很熱情,親自到門口歡迎自己,兩人互作介紹,丁晉以下官之禮,對高郎中表示尊重,看得出來,高郎中是個不太講究俗禮的人,滿不在乎地揮揮手,阻止了丁晉的客套,然后對他說:“怎么這么晚才來?走,某帶你先去考功司述職,然后你自去吏部司那邊添了腳色,某尚有急事,不能多陪了。”說著,一臉焦躁不耐煩的神情。

咳,原來高郎中站在門口,并不是迎接自己,原來是等地不耐煩了,丁晉暗道慚愧,心中有些好笑自己的一廂情愿,不過并沒有因此生氣,這個高郎中是個直性之人,自己勿需想得太多。

吏部四個司中,高郎中是掌封贈爵位的“司封司”長官,丁晉來吏部報道述職候命,并不由他管理,所以只能幫個“優先辦理”的小忙。至于封獎、任命等大權,即便專門負責“官員任遷”的吏部司也不過是個傳令兵,政事堂的那些大佬們,才是最終的主宰。

于是,丁晉隨著高郎中先去了“考功司”的院落,這是五排三進的大院落,雖然論規模還沒有文裕縣署大,不過能在這寸土寸金的皇城里占據一席之地,已經顯示出吏部考功司不愧是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中,位列前三的的核心部門了。

今日來“考功司”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將朝廷往年發給自己的獎懲記錄由政事堂宰相簽字蓋印的“堂帖”,暫時上交考功司,由考功司和庫房檔案中備案的記錄核對吻合后,出具一封完整的評定文書,此文書到吏部司報道時要用,至于“堂帖”,最后還會還給官員本身,尤其是那些受獎賞的“堂帖”,有些官員甚至作為傳家之寶世代珍藏。

得到“評定文書”,考功司也就不用再耽擱了,丁晉跟著風風火火的高郎中出了門,左拐右拐,沿著一條曲徑通幽的鵝卵石小路,穿過幾個大型院落,甚至還有一個水池花園,然后進入一處比“考功司”還要大幾倍的院落,門口上書:吏部正。原來這就是吏部的第一司“吏部司”辦公地點了。

“好了,就送你到此吧,你且進去,我已經和他們打了關照,如有刁難,只須報高九淵名號便可。”高郎中風風火火說完,不待丁晉施禮道謝,已急急忙忙離去,看來,他是真有重要之事待辦。

丁晉搖頭苦笑,“仲牛皮”是個妙人,沒想他結交的友人也是如此有趣,這個高九淵雖不拘小節,辦事還是很熱情的,如果不是今日匆忙,倒是可以結交一下。

丁晉站在門口,緊捏了下手掌中記載著自己數年心血的“評定文書”,心情有些激動、有些興奮,深吸口氣,邁開大步,進入“吏部司”。

上一章  |  宦海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宦海風流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