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文學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黃鶴樓文學>>宦海風流

第六部 吏部外郎 第十二章 楊如月


簡體手機版  繁體手機版
更新時間:2010-08-31  作者:天堂發言人
第四部虎膽縣令第六部吏部外郎第十二章楊如月

第十二章楊如月

過了些時日。ΖuiLu.丁晉聽說徐文茂已到太常寺赴任“奉禮郎”一職。并準備和晁御史女成婚。深為他歡喜。特意遣人送上一份禮物。祝賀文茂的雙喜臨門。

文茂成婚之日。也宴請了丁晉。不過對之態度平淡。一比常人。昔日友好的朋友。再不復往日熱情。

如果沒有一件意外之事發生。恐怕兩個人之后將很少有交集。半年之后。丁、徐共同的朋友—長安名士楊如月奉調回京。設宴款待友朋。

這個楊如月。前文曾出現數次。長安本土文士。因通文博學。交際廣闊。認識很多詩棋書畫大腕。添為京城文化界名人。與才子詩人文茂一向關系莫逆。他又熱衷名利。刻意結交一些諸如丁晉之類的官場人物。后在友人引薦下。果然遂愿。以“察舉”進入仕途。

不過。當官不久的楊如月隨后卻卷入了宰相被刺案中。并以誹謗上官之罪被貶為康州司法參軍。雖名參軍。實是虛職。貶黜之官。而又身處僻遠之地。難立寸草之功。他這次能獲天恩。被遷調回來。確實是一件很感不可思議之事。

此番內情。楊如月自己也是不準備對任何人說的。當日。他被貶官外放后。自付自己錚錚之名已上達天聽。被皇帝賞識。只要在地方上再立下偉地之功。以后前程不可限量。

卻沒想。到達貶地后才發現滿腔雄心壯志終無用武之地。一個犯了錯誤地官員。上司怎可能輕易委以重任。楊如月的性子。又不是忍耐蟄伏之輩。和領導鬧了兩次別扭后。立功升遷自是再也無望。

楊如月一怒之下。便向駐康、連、端三州的監察御史劉元瑜。密告康州“錄事參軍事”范有“里通夷狄”之嫌。因為康州是一個少數民族混雜之地。民族沖突嚴重。形勢復雜多變。對夷狄之民的治理和防范。歷來是當地政府的重中之重。所以這項指控是很嚴重的。

劉元瑜調查后。果然發現范和異夷來往密切。并和當地一個西白族峒主是兒女親家。雖然并沒有查實兩人有什么異常地不利于朝廷地舉動。劉元瑜還是上奏彈劾了范。

這個舉動就有些武斷了。要知道。一個御史的彈劾并不能輕易發的。因為如果彈劾不果。他自己也會遭到相應的處罰。所以御史的參劾奏折。往往帶著很多主觀的個人意識和夸張夸大之詞。務求一擊即中。

結果范遭罷職流放。康州司馬楊復受牽連。被貶調離任。不久后。刺史韋大光也羞愧致仕。

楊如月自己也沒討了好去。因密告之事被揭發。受眾擠。平日一些不太檢點地事被揪住了小辮子。大做文章。于是再被貶為延東縣尉。

就這樣落魄浪蕩了一年。消沉的楊如月終于等來了讓他期盼已久地事情。按照大周官制:“貶官。滿一年考。當遷、當責。上官與御史考之”的規定。他正好熬夠了時間。以后是繼續落魄潦倒。還是逢得轉機。就看這次上司會同監察御史的考核了。

此時巡察康州的御史還是劉元瑜。他對楊如月的印象很好。在上次的案件中。認為他是一個不肯同流合污地堅貞忠直之士。

讓楊如月頭疼的是。另外一位可能決定自己命運的人物——康州錄事參軍事崔造。崔造身為錄事參軍。不僅統領六曹參軍。還身負著監察下轄諸縣官員地職責。他的評語將直接影響刺史大人對自己地考核。

但是這個崔造。對楊如月一直存有很深的成見。昔日和范為同僚時。兩人又是極為交好。關系莫逆。楊如月知道崔造很痛恨自己。有一次。新任的康州刺史狄希源很欣賞自己的文章。想提拔自己。卻有人對狄大人說:“楊如月不學無術。雖做得錦繡文章。對政務卻一竅不通。根本不夠提升資格。再說。他誣告上官以添私欲。象這種人。你還打算委以重責嗎?”不知怎么搞的。這句話竟傳到了楊如月的猜疑這是崔造從中作梗。想壓制他以圖報復。

想不到。這次事關前途命運的大事。又犯在了對方手里。楊如月心內如焚。坐立不安。生怕崔造會從中搗亂。

想了很久。楊如月索性一橫心。兇相畢露。咬牙切齒地四處傳播危言。“哼!崔造跟我過不去。暗中挑撥。打擊報復。公報私仇。行那卑鄙小人之事。想讓我翻身不成。如果這次我真的考核不過。我一定饒不了崔造。定要把他殺死。來個同歸于盡。不信。咱們就走著瞧!”

自此后。楊如月每次遇到崔造。更是怒目而視、眼露兇光。

而崔造呢。卻反而首先顯露出膽怯示弱的態度。對楊如月躲躲閃閃。不敢針鋒相對。因為崔造個性本就懦弱。生怕別人認為自己真的是借機打擊報復。以報舊日私怨;又從好友范案中。了解到楊如月的不擇手段。兇狠毒辣。很怕他真的狗急跳墻、挺而走險。為了息事寧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崔造只好委以優等評語。安撫暴怒的楊如月。

監察御史劉元瑜知道這件事后。他卻是更賞識如月。稱為忠直果敢賢士。會同刺史狄希源。共向朝廷推薦。

朝議時。慧帝聽聞楊如月的名字。憶起了當年如月誹評宰相盧士瓊之事。記得此人非常固執倔強。本來只要否認自說過誹謗之語。便可能被判無罪。但還是不肯低頭。是個鐵錚錚地敢作敢為的官員。議定怎么處罰時。自己還為他開金口求情。想不到此人被貶不過一年時間。便得上官和御史共同舉薦。看來肯定是一位很有才華、很有能力的官員了。于是心喜下。特發赦旨。遷楊如月入京。賜進士出身。擢為門下省起居郎。修起居注。

就這樣。本已前途無望的楊如月。不僅戲劇性地回到了京城長安。還加官進爵。成為了能親近皇帝的近侍之官。

如此大喜。自然得擺宴請客。再加上楊如月剛回政治中樞。也極需盡快聯系往日的交情關系。援引官場同僚友朋。鞏固自己來之不易地地位。宴會之舉。自然是最佳地途徑了。

這其中。邀請的貴客。自然少不了官場新秀—丁晉丁三郎。即便不論丁青云身后的靠山。單單是他現在的身份地位、人脈關系。也自然是楊如月要竭力熱情籠絡的朋友。

而徐文茂。作為楊如月的多年好友及文學知己。自然也在受邀之內。

于是。在宴會上。丁、徐二人之間地不和睦。便被楊如月看了出來。他尚記得。以前。在自己還未被貶出長安時。丁晉和文茂的關系非常炙熱。尤其是丁晉。對文茂地才敬佩。自己雖然早文茂結識于丁三郎。但是輪到彼此之間關系。反而要稍遜一籌。雖然嫉妒。但是楊如月也不得不承認。文茂的才學實高自己十倍。而這正是丁晉看重欣賞之處。

宴會之后。楊如月私下詢問了文茂內情。這個事情。他不好也不敢冒然向丁晉過問。雖然三郎依舊如往日記憶中般溫和熱情。但丁晉如今的身份和地位。自然不能和往日相比。身為仕途中人。眼力色很重要。

雖然是很好的朋友。徐文茂對此事也不堪啟齒。畢竟。自己的奉禮郎一職。還是人家丁三郎幫忙爭取下的。雖對其有怨言。但丁晉于理于情。做得都很漂亮。很難找出對不起自己地地方。

不過。楊如月是個聰明人。文茂雖吞吞吐吐、支支吾吾半天。他也聽出來個大概。對于此事對錯。他沒有心思理會。楊如月重視的是。丁、徐二人的不和。是否會影響到自己和二人地關系。準確的說。是自己和丁晉地關系。

表面看來。丁晉和徐文茂有隙。和他楊如月有半毛錢關系?其實大不然。雖然文茂是在自己后。結識丁晉。但二人關系大為親密。甚至曾讓自己異常嫉妒。有一段時間。自己和徐文茂。幾乎每天都會到丁府做客。三人談天說地。闡談理想;又或對酒當歌。吟詩作甚至在后來丁府高朋滿座。丁晉交結皆權貴之時。只要是他們前來。廳堂之上。絕對留有二人高座。

二人窮困。又不會理財。常陷入經濟困境。丁晉也多次接濟他們。記憶中。他和文茂平日遇到一些困難。只要向丁晉開口。無有不滿足。

一次。文茂酒醉后。戲言丁妻不媚不慧。大丈夫枉生于世。不懂風情。自己趕緊暗中拽文茂衣袖。暗示不可放肆。自丁宅出來后。更責備他不該刺激朋友的痛處。說:丁郎性情穩重深沉。你肆言侮辱。只怕他心中已經惱恨你。但青云善隱忍。以后如果有機會。恐怕會給你點苦頭吃。

徐文茂哈哈大笑。并不相信。過后。丁晉果然不記前嫌。待二人熱情依舊。后徐文茂老母病重之時。更資助大筆盤纏。讓他回鄉照看親人。由此。可看出。丁晉對和二人的友情。非常看重。

但是。楊如月知道。這份重視之情。更多的是因為徐文茂。雖然他有數之不盡的缺點。但那份驚艷絕世的才華。就是他最大的優點。有這就足夠了。楊如月能看出丁晉對文茂的才華是如何地喜愛。如何地欣賞。對他那份放浪不羈的灑脫。是如何的羨慕。也許。正是因為丁三郎自己無法辦到。所以才對之更有一份炙熱感情。

至于自己。不過是徐文茂不是善于逢迎。如果不是有意和徐文茂形影不離。他丁三郎富貴之后。又認識我楊如月是哪棵蔥呢?(。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章節更多。

上一章  |  宦海風流目錄  |  下一章
加入書架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在搜索引擎輸入 "宦海風流 黃鶴樓" 就可以找到本書
其他用戶在看:
黃鶴樓文學 - 免費小說閱讀網 www.hhlwx.com
聯系我們: hhlwxcom@gmail.com